当前日期:

目录

血吸虫病,中医称“蛊胀病”,俗称“水鼓胀”、“大肚子病”,是流行县境时间景长、区域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地方病。建国前,本县被血吸虫病毁灭的村庄不少。顺安长龙山下泉塘湖边的洪家铺,原是个有27户的村庄,由于血吸虫病的摧残,至建国前夕,灭绝18户,死亡120多人,幸存者离乡背井,整个村庄不复存在。人们谈及“水鼓胀”,即为之色变。多年来,农民迫切要求医治此病。1955年钟仓乡东湖大姚村10位农民联名写信给中共铜陵县委,反映该村“大肚子病”严重,要求派人防治。1952年6月县政府首次发出《关于防治血吸虫病的通知》。1955年5月成立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卫生科合署办公。同年,各区也相继成立血防工作委员会。1956年1月中共铜陵县委血防领导小组成立,县血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为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年3月成立县血吸虫病防疫站。县、市合并期间,县血防站与铜官山市血防站合并,称市血防站。县、市分开后,恢复县血防站。1966~1969年血防工作基本陷于停顿。1970年后,血防工作逐步恢复。县血防站位于人民北路东则,与县人民医院相对,1990年内设血防、地方病防治、人秘、总务4个股和住院部,下设大通、顺安、胥坝、董店、钟鸣、新桥6个血防组。县血防站拥有房屋1728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1000平方米,病床280张;有心电图、A型超声波、分析天平等设备;有救护车2辆,拖拉机1部;有职工81人,其中卫技人员64人。1955年起,本县开始查螺。1990年全县查出有螺村34个,实有钉螺面积3224.1万平方米。1956年起,开展群众性灭螺。1985~1990年共发动1.96万人次,灭螺面积为1958.7平方米。1956年起,开始查病治病。是年至1990年,累计治疗血吸虫病人9.03万人。
查螺灭螺
1955年夏,本县开始查螺,其方法是循着血吸虫病人生产、生活的区域或线索进行追踪查找。当年,发现全县88个乡镇中62个乡镇有钉螺,钉螺面积尚不清楚。1956~1958年,安徽医学院、合肥医校和县血防站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1958年全县有螺面积为2153万平方米。本县血吸虫流行区,根据钉螺孳生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三滩(江、湖、洲滩)型和山丘型。三滩型有大通、老洲、安平、城关、太平、胥坝、和平、钟仓、流潭、永丰等地。山丘型有金榔、钟鸣、新桥等地。董店、新建、新桥、顺安、西湖等地则两型兼有。三滩植被多为湖草、芦苇、柳树,每年春夏之季被水淹没3~6个月,钉螺主要分布在海拔8~12米之间的地带,以海拔10~11米处密度最高,多呈现片状或带状分布。山丘型钉螺分布的特点则是沿水系散布,主要沿顺安河、新桥河、钟鸣河诸水系的上中游以及与这些河道相通的灌溉沟渠和稻田散布,多呈点状或带状,密度比三滩低。钉螺孳生地最高的为朱村乡高联村江家祠堂后山的平坡,海拔约150米。1957年8月在顺安泉塘湖发现钉螺密度最高处达324只/平方市尺;1963年在该处以随机抽样检拾钉螺513只压片检查,发现有血吸虫尾蚴者126只,阳性率为24.5%。1985年在老洲光辉外滩检查,钉螺密度最高为33只/平方市尺,平均密度为6.8只/平方市尺,机械抽样捕螺2848只,查出有血吸虫尾蚴者138只,阳性率为6.2%。山丘型地区钉螺密度及阳性率均比三滩型地区低。1990年全县共查螺67个村,查出有螺村34个,实有钉螺面积为3224.1万平方米,分布在城关、大通、顺安、钟鸣、新建、董店、老洲、西湖、朱村、新桥、钟仓、和平、太平、胥坝、安平等15个乡镇。其中,有螺面积最多的胥坝乡,为1319.7万平方米;其次是董店乡,为892.2万平方米;再次是大通镇,为371万平方米,有螺面积85.7~299.5万平方米的有老洲、安平、新建3个乡;14~20.7万平方米的有西湖、城关、太乎3个乡镇;0.1~3.7万平方米的有和平、朱村、钟仓、新桥、钟鸣、顺安6个乡镇。
1956年起,开展群众性灭螺。其主要方法有人工捕捉,铲草皮堆螺坟、清沟、开新沟填旧沟、火烧、药物杀灭等。1956年和1957年,全县人工捕捉钉螺3228.85公斤。1958年冬,大通镇动员居民、学生1000余人,到灯笼沟、和悦洲等处,用铲草皮堆螺坟、开新沟填旧沟的办法,灭螺4万多平方米。1960~1962年,将新桥乡湖城涧近万亩水田改为旱地。后因水利设施不配套、耕作技术跟不上、作物受捞、旱粮减产等原因,又陆续改回了头。1964年和1965年,集中专业人员在金榔、老洲等地打灭螺歼灭战。1956~1965年,全县累计发动72.3万人次,灭螺面积为1072万平方米。1967~1969年群众性灭螺停顿。1970年,把灭螺和农田水利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县先后完成顺安河改道、钟鸣联圩、新桥河治理、朱村开新河填老河等较大工程。其中以顺安河改道工程最大,开挖了新河道,围垦了湖草滩。对广袤的江、湖、洲滩螺区,从70年代中期起,采取能围则围、能堵则堵的方法进行治理,先后围垦了兴塘湖、泉塘湖、龙王滩及胥坝外滩的合新圩等。对大的湖滩,则采取“化整为零,分而治之”的方法治理。董店乡沿白荡湖各村居民,先后堵湖汉汊40多处,开垦农田1.08万亩。大通镇渔业村在白荡湖围了4000亩滩地养鱼。1970~1977年,全县累计发动110.8万人次,灭螺面积为1228万平方米。1978年全县发动11.1万人次,灭螺94万平方米。是年8月,安徽省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安徽人民送瘟神》,在本县新民圩拍下了流行区人民改造自然、消灭血吸病的场面。1984年和平乡采取承包责任制灭螺,并基本消灭血吸虫病。《铜陵报》对此及时作了报道,对在全县推广承包办法,加速灭螺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5~1990年,全县共发动1.96万人次,灭螺面积为1958.7万平方米。
查病治病
民国13年(1924年)美国人福斯特(译音)、麦勒内(译音)以发函调查的方式报告安庆、芜湖、大通等地有血吸虫病人。1952年贵池县血防站派员来本县调查,在铜兴乡粪检时发现血吸虫卵,并在桂家湖发电厂等地发现钉螺。1954年县人民卫生院和华东医防队在新建乡用直接涂片的粪检方法检查297人,阳性42人,阳性率为14.14%。同年,县人民卫生院和华东医防队以同样的方法,在铜兴乡、老洲乡检查,查出两乡的阳性率均在10%以上。1956年全县开展查治血吸虫病,采用粪便沉淀检查的方法,在重流行区检查136万人,查出病人4387人,阳性率为32.2%。同年,全县以血吸虫成虫抗原皮内试验的方法,检查18.14万人,其中阳性4.29万人,阳性率为23.6%。阳性者再进行粪检,检查出虫卵或毛蚴者为治疗对象。此后,检查病人主要靠粪便的沉淀镜检虫卵和孵化观察毛蚴。1958~1960年,一度普遍使用三送三检加孵化或大标本一送三检加孵化的方法进行检查。70年代,各地培训了一批赤脚医生和血防员,在专业血防人员的指导下查治血吸虫病,加快了全县查病进度。在检查方法上采用尼龙绢集卵、卡陀氏法和直肠镜检。1984年县血防站住院部开始使用环卵沉淀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两项免疫检查手段。1985年在全县轻流行区普查中使用血凝方法。1986~1990年,全县累计实检22.73万人次。
1954年,县人民卫生院和华东医防队治疗血吸虫病患者33人。1956年起,县血防站开始大批收治病人,站住院部及各血防组曾一度设病床420张。为了方便病人,血防部门还在农村巡回设点治疗。其治疗方法,始用酒石酸锑钾静脉注射20天长程疗法,固体846口服法。1975年后,主要采用硝硫氰胺、吡喹酮口服法。后者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轻,普及临床应用加快了治疗进度。对因血吸虫病导致的巨脾患者则进行脾切除术。1956~1990年,全县累计治疗血吸虫病人9.03万人。
1956~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吸血虫病防治情况表

上一篇:第二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