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机构设施
县人民医院民国26年(1937年)底,在抗日战争兴起的形势下,民国县政府奉命成立民众诊所,所址设于县城陈氏祠堂,是为本县公立医疗机构之始。
1949年4月县境解放后,县卫生院改称县诊疗所,11月改称县人民卫生院。1950年8月县政府正式派人进驻县人民卫生院进行整顿工作,皖南行署派来医护人员并陆续拨给药品。1951年门诊量为1万余人次。1951~1952年迁址于红旗街4号一小楼内。1952年在今建设东路中段北侧老粮食局处建医疗用房230平方米,并修整一幢楼房和二幢平房。1953年迁入。同年,县人民卫生院在大通设门诊部。翌年,大通门诊部转为区卫生所。1955年县人民卫生院在县城北天王山麓建医疗用房1200平方米。后陆续迁入,至今未动。1956年县人民卫生院更名为县医院。同年,县医院在铜官山设门诊部。翌年,铜官山门诊部移交铜官山市。县、市合并期间,县医院称市第二人民医院。县、市分开后,仍称县医院。至1966年,县医院逐步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县级综合医院。“文革”开始后,该院工作受到很大损失。1969年元月成立县人民卫生站,县医院和其它县直卫生单位被并入。1971年3月撤销县人民卫生站,恢复县医院建制,始称县人民医院。1990年,全院占地26亩,建筑总面积1.03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5592平方米,有门诊楼、外科楼、内科楼、药剂楼等主要建筑;有职工213人,其中卫技人员167人。院内设办公室、医务室、财务室、后勤室、护理室、门诊室、医技部、住院部。其中,门诊部设内科、外科(换药室)、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口腔矫形科、中医科、针灸室、理疗室、注射室(观察室);医技部设手术室、供应室、药剂室(西药房、中药房、中西药库)、放射科、检验科、功能检查科;住院部有内科、普外科、骨科、传染科、妇产科、综合科、干部病房,有病床232张。该院医疗器械设备总值达33.2万元。
乡镇卫生院1951年成立顺安区卫生所。翌年成立五峰、钟鸣、犁桥区卫生所。1954年成立大通区卫生所。其时,每所有职工4人。1955年3月五峰区卫生所迁至汀洲,次年3月迁至胥坝,称胥坝区卫生所。1958年10月被撤销。1957年区卫生所改称中心卫生院。1958年钟鸣、钟仓卫生所及各地联合诊所改为公社医院。是年,全县有钟鸣、董店、凤凰、五丰、五松、老洲、胥坝、西湖、朱村、钟仓、大通、顺安等12所公社医院。1959年6月大通、顺安公社医院改称为联合诊所。同年12月顺安联合诊所又改为顺安公社医院。1960年4月本县划为大通、城关、顺安、钟鸣、钟仓5个公社。以原顺安、钟鸣、钟仓区卫生所为基础,并将城郊公社医院迁入城关,董店公社医院迁入大通与大通联合诊所合并,这样,每个公社各有医院1所,其它公社医院皆随区划撤销,医务工作人员下放至各大队医务室。1961年5月前后,公社医院恢复至10所,下放人员陆续抽回。至1963年,全县有公社医院17所,职工155人,简易病床62张。1963年7月根据上级文件,明确全县所有公社一级的医疗单位均为集体所有性质事业单位,在其中工作的全民性质的职工保留其原身份。1970年大通、顺安、钟仓3所公社医院被定为中心医院。1973年更名为中心卫生院,其它公社医院也改称公社卫生院。1983年成立城关镇骨髓炎医院。1984年钟鸣公社卫生院被定为中心卫生院。1990年,全县有大通、顺安、钟仓、钟鸣4个中心卫生院,有董店、新建、老洲、西湖、朱村、新桥、金榔、流潭、永丰、和平、太平、胥坝、安平13个乡卫生院和城关医院及城关镇骨髓炎医院,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其中医疗用房8471平方米;有职工195人,其中卫技人员161人,有病床163张,医疗器械设备总值达18.7万元。
村卫生室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本县始建大队(村)保健室。1969年推行合作医疗,大队保健室改为合作医疗室。至1976年,全县182个大队都建有合作医疗室。但因经济薄弱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合作医疗逐步转为合医不合药。1985年合作医疗停办,村级医疗机构改称卫生室。1990年全县197个行政村共有333个医疗点,其中村办1个,联办5个,个体327人。
厂矿、学校卫生室建国后,县内部分厂矿、学校设卫生室。1990年全县有厂矿、学校卫生室16个,医务人员27人,分别担负本单位人员卫生保健及常见病诊治。
柏山医院1965年11月在金榔乡龙潭徐村建立,系麻风病防治专科医院。1990年该院有职工4人,其中卫技人员1人。
个体医院(诊所)清末,本县个体诊所主要是私营中药店兼开中医诊所。民国7年(1918年)县人樊义泰在西湖乡陈村开办时疫医院。民国10年南京人张传安在和悦洲开办传安医院。民国20年山东人魏守中在和悦洲开办守中医院,有护士及学徒数人,设简易病床数张。其时,和悦洲有专治眼疾的马德和堂,有洪筱泉开办的牙科诊所,是为本县较早的个体专科诊所。抗战胜利后,大通有东南诊所,和悦洲有丰隆医院、卫民医院、国安医院等个体诊所。1955年全县有中西医联合诊所13个。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并入公社医院。1962年后,允许个体医生在集镇开业,时有个体诊所7个。1985年合作医疗停办,大队(村)赤脚医生实际上转为个体行医。1990年全县各行政村所设医疗点中,有个体诊所327个。
教会诊所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资料记载,时大通镇和悦洲已有传教士朱宾周(译音)兼施医药,是为本县教会诊所之始。光绪三十一年后,顺安天主堂设圣母诊所。抗日战争胜利后由西班牙人骆秉诚(译音)施医。民国34年(1945年)后,大通天主堂设诊所,时有简易病床6张,诊所由王聚珍(女)负责,奥地利人格淑敏(译音,女)作其助手。1951年9月教会诊所停办。
卫生队伍
个体开业医生1950年全县有个体中西医114人,以中医为主,其中半数集中在城关、大通、顺安等集镇。1953~1956年,个体开业医生先后参加联合诊所或被吸收到县,乡镇医疗机构工作。1962年后,允许个体医生在集镇开业,时全县有个体开业医生7人。1978年后,随着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合作医疗逐步解体,乡村医生、卫生员等逐渐转为个体开业。1990年全县集镇有个体开业医生13人,其中中医士1人、西医士3人、其它初级卫技人员9人,乡村有个体开业医生119人、卫生员220人、接生员94人。
国家、集体医务人员民国26年(1937年)县民众诊所成立时仅有医务人员1人。至建国前夕,县卫生院有医务人员3~4人。
1949年本县卫生院有医务人员102人。1954年起开始接收医学院、卫生学校毕业生和部队转业医务人员。1956年个体开业医生大都被吸收到国家、集体医疗机构工作。是年,全县有卫生工作人员249人,其中卫技人员230人。60年代初,部分卫生人员被精简下放,后陆续收回。至1965年,全县有卫生人员402人,其中卫技人员329人。“文革”期间,部分卫生人员遭冲击,受到不公正待遇。1978年后,县卫生系统重新安排被错划为右派和“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卫生人员的工作。1969年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农村集体卫生队伍不断壮大。至1978年,全县有“赤脚医生”398人、卫生员538人、接生员135人。1990年全县有国家、集体医务人员615人,其中卫技人员496人。
1978年前,国家、集体医务人员未全面评定技术职称,全县仅有血防医师2人、西医师2人。1979年后,始按照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分期分批对全民、大集体卫技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工作。至1985年底,有14人晋升为主任医师,52人晋升为医师,55人晋升为医士。1987~1988年,有21人晋升为副主治医师,其中1人为中医师,1人为血防医师,6人被聘任为科主任职务;77人晋升为主治医师、主管护士、助产师。并有一批医务人员被评为医师、医士、护士等职称。1990年,在496名国家、集体卫技人员中,有中医师、西医师、护理助产师、西药师、放射线技师、其他技师计254人。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卫生机构、人员、床位情况表

1990年铜陵县主要医疗设备分布情况表

医疗技术
中医清乾隆年间,本县著名中医有王世漋、何其沧、李藩、佘继弟,俞正高等,多有著述。现仅存王世漋《怀少集》11~13卷,为县内中医小儿科必读之书。30年代,全县有中医80余人,其中在医术上造诣较高的有潘保仁、黄卓衡、樊义泰,夏少舫等。以上4人分别著有《潘园评花柳》、《培桂庐医案》、《卫生撮要》、《临床摘录》,惜皆先后散失。至1949年5月,全县有中医79人,其中专业中医12人,半商半医13人,半农半医43人,亦儒亦医7人,草药医4人。以上中医多为家传或师传,师出有别,各有专长,有内、外、儿、妇、推拿、按摩、伤、痘等科,以妇、幼科医疗技术水平较高。时樊义泰、潘善圃名望较高。
建国后,县政府重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50年代起,将个体中医人员陆续安排到集体或全民医疗机构中工作。1956年7月,县人民卫生院成立中医科、针灸科,大通、顺安区卫生所亦成立中医科,由中医坐诊。1953年首次选派2人到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956年推荐19人参加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函授班学习。1978~1985年又先后选派10人到南京中医学院、安徽省中医学院、上海杨浦中医院学习深造。并根据缺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在县内多次举办中医人员短期培训班。此外,积极鼓励老中医带徒带教,1959~1961年老中医带徒16人,1976~1980年老中医带徒8人。中医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60年代初,中医人员用百草霜治疗头癣、马尾草治疗血吸虫病,均获良好疗效。1970年后,用佛甲草治疗水火烫伤、威灵仙鲜根茎治疗急性乳腺炎、甲鱼刺苋膏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艾柱隔蒜治疗毛囊炎,用针刺治疗皮癣、小儿麻痹症,用针剌麻醉施行卵管结扎和各种下腹部用术,均获满意疗效。1972年县人民医院用中、西医药治疗乙型脑炎病人70例,比单用西药治疗疗程短、费用低、治愈率高。1973年城关卫生院中药试制蛇葡萄根软膏和神功内托散,治愈安平乡江滨村一位多年慢性骨髓炎患者。1977年、1980年被分别列入市、省科研项目。1990年全县有中医、中药人员53人,其中中医师22人、中药师11人、中医士9人、中药剂士9人、中药剂员2人。是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达6213人次。
西医据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资料记载,时大通镇和悦洲有法国传教士朱宾周(译音)兼施医药,西方医药初次传入县境。民国7年(1918年)县人樊义泰始用中、西两法施诊。民国10年后,南京人张传安、山东人魏守中、台湾人廖仪、西班牙人国安之(译音)等相继在和悦洲开办西医私人医院,但设备简陋、医疗技术不高,一般只能治疗内、外科常见病。
建国后,西医西药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技术水平日渐提高。在县、乡镇医院中,以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较高。该院1990年门诊5.63万人次,住院4296人次,治愈率为65.2%。其主要科室医疗技术情况如下:
内科:60年代前,仅能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1961年始开展头皮输液、腰穿、骨穿、腹腔穿刺、肾囊周围封闭等检查治疗。1975年后,开展心电图、A型超声波观测监护。1985年开展纤维胃镜诊断技术项目。80年代,开展B型超声波观测监护。能收治心、胸、肾、血液、神经、消化、内分泌病人。1990年内科住院病人痊愈率为62.5%。
外科:50年代,仅能进行脓肿切开、清创缝合等小手术。1954年始开展下腹部手术和肛门手术。至1976年,能开展子宫外孕切除、嵌顿性疝切除、肠切除吻合、子宫切除、膀胱结石清除、脾切除、胆囊切除、胃穿孔修补、小肠癌多发性穿孔切除修补、甲状腺瘤摘除等手术。1979年始开展进胸手术。1981年起,开展植皮、神经吻合、腰椎神精根探查,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肾切除、膀胱部分切除、前列腺切除、尿道移植及食道手术。1990年外科住院病人痊愈率为64.8%。
骨科:1953年开展因闭塞性脉管炎干性坏死的下肢高位截肢手术成功。1979年始开展各种骨牵引闭合复位、开放复位加内固定、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等手术。1981年开展脊椎融合、滑膜切除、膝半月办切除、髋关节融合等手术。1985年2月建骨科后,开展脊柱骨折脊髓探查术加侧前方减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下肢延长等手术,对骨不连、颈椎病以中、西、结合用药物、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1990年骨科住院病人痊愈率为80.7%。
妇产科:50年代能处理人工流产、难产及一般妇科疾病。1975年后,可做附件切除。子宫下段剖腹产、古典式剖腹产、阴式子宫切除术。1979年在省立医院妇产科主任指导下,做尿瘘修补手术12例,治愈率为91.66%。1983年妇产科成立后,产房器械设备基本齐全,除正常产科接生难产手术器械外,还有婴儿保育器、穿颅器、新生儿气管插管吸痰器、胎头吸引器、输卵管碘油造影器等器械。1990年住院1100人,治愈率为94.7%。
传染科:60年代起,主要收治肺科病人及肝炎、流脑、乙脑、痢疾、麻诊病人。1990年传染科住院病人痊愈率为42.3%。
口腔科、口腔矫形科:1976年建立口腔科。1984年建立口腔矫形科。有液压油泵椅、口腔科综合治疗机、牙科台式电钻车、打磨机、升降机等器械设备,可治疗口腔常见病,可开展口腔面小手术以及牙列缺损修复、全冠、椎冠、固定桥、全口牙制作等。1990年门诊5972人次。
五官科:1978年建立眼科。1985年起,开展五官科业务。能开展眼科常见病治疗及眼内、外手术。1990年门诊4011人次。
检验科:1953年始开展血、尿、便常规检查。至1966年,检查项目仍限一般检验。1973年起,开展生化检验,可做肝功、肾功、肥达氏反应等。1985年后,能开展钾、酮、氯、钙、磷、抗体测定、尿三胆以及脑脊液、胸腹水常规检查。1990年完成生化检查2.74万项,其它检查6.94万项次。
放射科:1962年可做一般透视。1978年起,能开展胸透、胃肠检查。1985年起,能开展各种透视、摄片、胆囊造影、肾盂造影、输卵管造影、胃肠造影、断层摄影。1990年就诊1.32万人次。
理疗室:1982年3月建立后,相继配备音频治疗机、五官理电疗机、红外线灯、超短波机、长柄红外线治疗仪等医疗器械,可开展颈肩腰及各软组织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病、外科及慢性炎症、神经系统疾病、冻伤、肠粘连、术后硬结、慢性盆腔炎等理疗。1990年门诊5997人次。
护理:1950年仅限于门诊一般的注射换药。1963年能进行灌肠、导尿、胃肠减压、吸氧、各种注射及胸穿、腰穿、肾封等。1964年开展直接输血。“文革”期间,护理质量下降。1976年后,护理工作逐步恢复正常,护理水平日渐提高。1983年护士节时,6名护士参加铜陵市护理技术表演均获奖。1985年开始实行护士长、治疗护士、夜班护士岗位责任制。各班护士认真执行医属、填写护理记录、按常规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病情变化。在注射、输液、给药等护理中坚持做到查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手术护理按照无菌技术规程操作,建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记录。
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1952年11月,成立县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并开始施行公费医疗制度。凡党政群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均享受公费医疗,凭公费医疗证就诊,其经费由地方财政定额预算拨给,由医疗单位与公费医疗管理部门统一结算。时享受公费医疗者有1390人。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每年公费医疗经费出现大幅度超支,本县曾多次制订公费医疗管理办法。1989年元月又制订《铜陵县公费医疗管理试行办法》,本着“治好病,不浪费”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定额包干、结余留用、超支共同负担的管理办法,需要转到外地就医的病人,严格按照医疗区划地点转诊就医。特殊病例,经县级以上医院确诊,剔除个人包干医疗费部分,实报实销。是年,全县有4735人享受公费医疗,医疗经费69.8万元,人均147.4元。1990年全县有5250人享受公费医疗,医疗经费65.8万元,人均125.3元。
劳保医疗50年代,本县始施行劳动保护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全民所有制企业劳保医疗对象系所在单位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多为凭单位介绍信到合同医疗单位就医,医药费由单位与医疗单位结算支付,职工报销全额,其直系亲属报销50%。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就诊手续及医药费报销与全民所有制企业劳保医疗相同,但其直系亲属一般不享受劳保医疗待遇。1985年后,多数单位实行医疗费包干,按期发给职工包干使用。工伤和住院的医药费用超支部分由单位负担全部或大部分。
合作医疗1969年本县始在农村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其形式有:以大队为主体的合医合药或合医不合药、公社与大队联办等。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按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从公益金中和社员个人各筹一半。医疗室医生称为“赤脚医生”,其工资由大队记工和实行定额补助。1974年全县有332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县设立赤脚医生培训班,培训农村医疗卫生员。1975年全县有100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1978年有143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1978年后实行合作医疗的大队逐步减少,至1984年仅有13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1985年合作医疗停办。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