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0年(1931年)县公安科配有卫生警和清道夫各1人,管理县城公共卫生。民国25年大通公安局成立卫生科,执掌“街市……之清洁卫生,及保健、防疫、医务、药剂之考察”。民国29年日伪在大通建立日华医院,为防止疫病危及军事占领区的安全,该院于每年春夏之交,组织防疫队,给当地居民和过往行人强行施种“虎列拉”(即霍乱)菌苗。民国36年春,县卫生院曾组织防疫队到城乡免费接种牛痘,民间医生也为城乡小儿有偿接种牛痘,但县境内仍时有疫病流行,死者无数。据民国37年《铜陵县死亡出生统计表》载,当年第一季度全县死亡448人,其中死于天花、麻疹、伤寒、白喉、肺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的有328人,占73.2%。
建国初,卫生防疫工作由县人民卫生院管理。1950年4月召开全县首次防疫联席会议,规定城镇卫生的任务是:清除垃圾,改良厕所,调查水源,注意水质,加强鱼肉市场管理,加强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消灭传染病,严格疫情报告制度。1952年5月成立县防疫委员会。当年培训防疫员、饮水消毒员、学校卫生员和种痘员230余人。1953年2月县防疫委员会改为县爱国卫生委员会。1956年10月成立县卫生防疫站。后几经撤并,于1975年7月恢复建制。该站设于县城人民北路东侧,与县人民医院相对。1990年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内设防疫股、卫生股、食品卫生股、检验室和办公室等5个股室,有防疫专用车1辆,有职工3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此外,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卫生院均配有1名专职或兼职防疫医生。乡村医生亦负有防疫任务。1950年开始免费预防接种,并针对疫情进行诊治,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和地方病的流行。
传染病、地方病防治
天花防治1950年本县开始开展免费普种牛痘。同年,发病100余人,死亡60余人,发病主要在四、五、六3个行政区,即现今的朱村、顺安、新桥、钟鸣、金榔等地。1951年全县免费种痘9.73万人,发病149人,死亡61人。发病主要在六区的贵上村。1952年免费种痘9.56万人,发病23人。1953年发病1人,此乃本县历史上最后一次天花疫情。
麻疹防治建国初期,麻诊在本县城乡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其中以1952年1~6月间的流行最著。中心地区在五峰、新桥、钟鸣等区,发病率为333.62/10万。县及时动员医协会开业中西医师、省防疫队及县卫生机构人员100余人,赶赴疫区进行抢救和防治,控制了疫情蔓延。是年,麻诊死亡率为2.63%。1969年开展麻诊疫苗免疫接种。1985年发病18例,发病率为5.55/10万,无死亡病例。1990年发病5例,发病率为1.50/10万,无死亡病例。
白喉防治建国后,白喉在本县每年均有发生。1975年为最,患者107人,发病率35.93/10万。1953年开始菌苗注射。1980年起,年平均发病率控制在0.5/10万左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960年、1977年和1977年本县三次大流行,发病率分别为191.25/10万,556.94/10万和344.26/10万。1972年开始流脑疫苗预防接种。1985年发病12例,发病率为3.7/10万,无死亡。1990年发病2例,发病率为0.60/10万,亦无死亡。
细菌性痢疾防治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俗称赤白痢。历年发病率较高。以1954年为最。是年,全县发病7211例,发病率为3319.02/10万,死亡219例,死亡率为2.91%。随着城乡饮水、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和县、乡镇医院肠道门诊的开展,发病率逐年下降。1985年发病1332例,发病率为411.39/10万、病死率为0.04%。1990年发病394例,发病率为118.39/10万,无死亡。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本县疫情报告始于1952年。当年发病12例,发病率为6.57/10万,无死亡。1952~1985年,除1955年、1962年、1967年和1968年无疫情外,全县共发生乙脑888例,死亡71例,年均发病率为10.05/10万,总病死率为8%。发病率最高的是1966年,为37.57/10万。80年代,对儿童普遍开展乙脑育苗接种。1985年发病45例,死亡2例,发病率为13.89/10万,病死率为4.44%。1990年发病15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4.51/10万,病死率为6.6%。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1964年秋,县医院内科收治首例病人,患者系无为县成德洲人,由省卫生防疫站专事出血热防治研究的医师来铜讲学时帮助诊断。1972年冬,该病在本县首例发生,患者系城郊人,住院后至翌年初亡。至1985年,全县共发病43例,死亡4例,年均发病率为0.99/10万。病例呈散在性发生,主要分布在洲圩、丘岗地区的14乡镇。据1974年市、县卫生防疫站肩然疫源性疾病联合调查组提供的外环境调查资料表明,传播媒介主要是黑绒姬鼠。1985年发病15例,死亡1例,分布在10个乡镇,发病率为4.63/10万,居历年之最。1990年发病4例,发病率为1.20/10万。
脊髓灰质炎防治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亦称小儿麻痹症,1950~1982年,全县共发病62例,死亡3例。1982年后无本病报告。1989年起,小儿普遍服用脊灰糖丸,以预防该症。
斑疹伤寒防治斑疹伤寒仅见于1951年1例、1953年1例、1954年2例,均无死亡。
疟疾防治疟疾俗称打摆子或脾寒。1952年全县有患者近万人。1953~1956年年均有患者3000人。1957年起,本县开始实行“两根治、一预防和大力灭蚊”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两根治”,即在疟疾流行期对疟疾病人根治,在春季流行休止期进行根治;“一预防”,即在疟疾流行高峰期组织健康者服药预防;“大力灭蚊”指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媒,努力降低其密度。1963年本县根据省卫生厅南陵疟疾联防会议精神,组织董店、朱村、流潭、钟鸣、金榔、新桥等6所公社医院,与毗邻的青阳县木镇、丁桥医院,繁昌县荻港、黄浒、赤沙医院和南陵县桂镇、绿岭、河湾、丁山医院,开展互换疫情、交流防治经验和技术资料等联防活动。70年代中期,县卫生防疫站印制了红颜色的“疟疾现症病人处方”(亦称“红处方”),统一剂量表,并附有“给现症疟疾病人的一封信”,介绍服药方法和预防知识。“红处方”免费发给各级医疗单位供临床使用,兼作疟疾疫情管理和翌年春季疟疾流行休止期根治的依据。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在金榔公社院设立疟疾镜检站。翌年又在大通、顺安等卫生院设立疟疾镜检站,常年开展监测工作。1985年全县有疟疾患者1244人,发病率为380/10万。1990年有疟疾患者35人,发病率为10.52/10万。
梅毒防治建国前,梅毒在本县境内有散在性发生,以大通、城关、顺安等镇和边远山区病例为多。建国后,大力开展取缔娼妓活动,各地仅存一些建国前遗留下来的梅毒患者。1959年全县发现梅毒43例,1962年发现40例,治疗21例,均为老年患者。1953年起,每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征兵体检、血清检查,均末发现有梅毒患者。
头癣防治头癣,俗称瘌痢头和秃疮。本县的头癣以黄癣为多。1956~1961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查治工作,查出头癣10274例,国家均给予免费治疗。1980~1981年再次组织普查,1982~1984年进行复查复治,共查出头癣926例,全部予以免费治疗。1985年头癣在本县已基本消灭。
麻风病防治1950年调查,本县有麻风病患者188人。1959年11月开始将部分麻风病患者集中于金榔石壁寺治疗。1965年县麻风病防治专科医院——柏山医院建立,院址设于金榔乡龙潭徐村。柏山医院建立后,不仅收治本县患者,而且还收治青阳、贵池、怀宁、枞阳、南陵等县的麻风病人。全部实行免费治疗。1972年5月本县进行麻风病普查,确诊患者39人。1960~1982年累计收治患者213人,治疗出院125人,转院治疗17人,自动离院17人,死亡17人。1990年在柏山医院接受治疗的麻风病患者有19人。
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亦称单纯性甲状腺肿,民间称之为粗颈病。该病在本县流行已久,1952年5月首次见诸文字报告,有69例,主要分布在五、六区,即现今的新桥乡凤凰、牡丹、陶凤一带山区。1956年和1974年发现钟鸣、顺安、安平也有甲状病患者。1982年全县开展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简称两地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了18个公社3个镇的215名中小学7~14岁学生地甲患病情况,受检学生4.44万人,查出地甲病患者1411例,甲状腺生理增大5676例;调查了安平、金榔、新桥3个公社9个大队居民地甲患病情况,受检居民1.5万人,查出地甲病患者867例,甲状腺生理增大765例,并发现疑似地方性克汀病5例。在此次调查中,还开展了外环境水的微量碘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山区、洲区水碘含量均低于5ug/1。对地甲病本县采取食盐加碘预防,口服碘油丸治疗综合防治。1984年8月全县划定安平、金榔、钟鸣、朱村、新桥、新建、和平、顺安、太平、永丰等10个乡为碘盐供应区。
丝虫病防治丝虫病,民间称为粗腿病和流火。1956年本县根据症状、体征查出丝虫病患者975人。1975~1959年开展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受检83895人,微丝蚴阳性6510人,体征阳性1163人,平均阳性率为9.14%。1972年采制血片镜检5.4万人,微丝蚴阳性4639人,阳性率为8.59%。经历年卡巴砷和海群生合并治疗,患者逐年减少。
钩虫病防治1954~1964年随着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本县查治钩虫病工作也得到不断发展。1954年,粪检131人,阳性24人。至1964年,累计粪检135.46万人次,阳性5.13万人次,阳性率为3.78%,累计治疗3.76万人次。1972年在西湖、朱村、顺安、金榔、钟仓五个公社粪检23791人,阳性2108人,阳性率8.86%,均予以治疗。
公共卫生
环境卫生民国20年(1931年)和民国25年,县城和大通均配有清道夫,管理街道环境卫生。民国28年国民政府颁布《保甲清洁卫生规划》,本县曾予以实施,但收效甚微,城乡环境卫生一直很差。
建国初,县政府广泛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动员群众,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仅1952年就召开干部会84次,群众会336次,街头宣传31次,放幻灯11次,土广播宣传251次。1953年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后,领导和组织全县人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治理环境卫生。机关、学校、工厂、街道、农村都制订定期打扫卫生检查制度。1958年开展大规模的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讲卫生运动。同时,在城乡建公共厕所,设公共垃圾箱。1973年开展“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窗门、厕所、烟囱、水井、环境)工作。1981年元月县政府颁发《铜陵县城关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1984年开始治理城镇脏、乱、差状况,划分卫生责任区,同时,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1990年城关环境卫生所有职工34人,有机动车2辆,主要街道均设有公共厕所和公共垃圾箱,并在县城郊外设17.5亩的垃圾场1个。
饮水卫生建国前,县境居民大多汲取江、河、湖、塘水,直接或加明矾沉淀后饮用,也有少数饮用井水。1950年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悍然使用细菌武器后,本县加强了饮水卫生的监督和管理。至1952年,全县兴修饮水点30个,维修水井37个,规定饮水点720余处,用水点640余处。1953年5月县政府制定《饮水消毒工作实施办法》,并在城关、大通、顺安三镇培训17名饮水消毒辅导员。嗣后,将城镇居民每10户编成一个卫生小组,各户轮流值班,进行饮水消毒。1954年大水,本县在灾民集中居住点用漂白粉消毒供水,仅大通一地就建立14个供水站。1959年全县农村建造水井5072口。1965年4月县卫生防疫站对城关的32口水井进行卫生学调查,建立卫生档案,并定期给每口水井消毒和测定余氯含量。1966年10月城关居民开始饮用自来水。70年代,顺安化肥厂、县轮窑厂、县水泥厂、大通钢铁厂、大通酱园厂、县酒厂、县农机厂等,都先后自筹资金建立自来水装制,以解决企业内部生产、生活用水。1979年后,顺安、大通、钟鸣、钟仓、新桥、胥坝等乡镇相继建起自来水站,这些乡镇的部分居民先后饮用上自来水。
食品卫生民国时期,本县饮食、食品行业均为个体经营,设备简陋,手工操作,卫生条件差。1951年8月县政府发出通知:“加强鱼肉市场管理,禁止腐败鱼肉上市”。翌年,始对城关、大通、顺安三镇饮食服务行业进行卫生监督和管理。1957年首次颁发饮食服务行业卫生许可证。1963年县卫生局、商业局、公安局联合制订《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1965年贯彻商业部、卫生部等五个部门颁发的《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198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施行。本县于施行之前开展了宣传周活动,放映食品卫生科教片9场,幻灯片14场,受教育达5000人次。从此,食品卫生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972年开始对饮食、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1985年检查1511人,查出传染病患者31人,全部调离工作。1977年始开始食品卫生监测工作。1980年对县、乡两级调入的2.4万斤粮食进行卫生检测,保证了安全供应。同年,县卫生防疫站发现河南省某公社销售给大通酱品厂的27.5吨酱色均系伪品,遂责成退货。1983年6月至11月本县开展食品卫生检查,检查的主要对象是七大公司(食品、饮服、烟草、糖酒、土杂、水产、副食品)、二厂(食品厂、酒厂)、一社(供销社及其所辖单位)、一局(粮食局及基层粮食站)。检查期间,销毁霉变虫蛀饼干465合、方片糕133条、麻饼353个、柿饼30斤,霉变香烟564条、罐头152厅,腐败冻肉160斤、腐败腌制猪肉6000斤;处罚违法经营单位、个体户29家,罚款4000元,停业整顿食品厂2家。1984年抽检各类食品35件,合格30件,合格率为85%。同年和次年,举办食品卫生培训班2期,共培训从业人员140人。1985年后,多次举办伪劣食品实物展览,同时对饮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用具、从业人员的工作衣帽、围裙、手套等进行卫生学调查。在对饮食、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开展食品卫生监督的基础上,1985年全面换发了卫生许可证。
建国后,本县发生较大食物中毒事件3起。1969年5月13日,顺安公社荣光大队汪冲生产队一户宛姓一家4口人,全部食物中毒,经顺安卫生院抢救脱险。同年5月20日,驻西湖公社杨村中国人民解放军121部队120余人食物中毒。后该部队又有100余人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后,县政府立即组织县医院医护人员赶赴现场全力抢救,使食物中毒的干部、战士转危为安。这两起食物中毒事件,均系西湖粮站将桐油误作菜油供应所致。
劳动卫生1957年本县农村开始使用有机磷类剧毒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年起,为安全使用农药,预防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本县每年在喷洒农药季节到来之前,均派员深入农村,宣传、普及安全使用农药和农药中毒防治知识,并举办农药喷洒员培训班。1964年发放有关书籍86册,宣传画240余张。1964年和1965年本县安平、老洲、太平、胥坝等棉区公社均由省民航局飞机喷洒农药灭虫。在飞机灭虫期间,县里派出卫生防疫人员,负责机组人员卫生保健,并协助安全使用农药工作。1984~1990年,本县部分地区曾发生农药中毒事故,其中毒原因,多属非生产性。
1958年始对全县厂矿开展劳动卫生调查。是年,配合劳动卫生生产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的泉栏土纸加工厂改进不合理的生产工艺过程,并对该厂工人由于接触水作业时间过长而产生的职业性皮肤病进行预防和治疗。1961年8月县机械厂就地取材,装制风扇4台,改善车间通风状况。1979年对县水泥厂、陶瓷厂进行粉尘测定。同年,对县塑料厂进行生产车间氯气测定。1984年对13个县办厂矿2062名工人进行劳动卫生检查,并建立劳动卫生档案和健康卡片。
学校卫生1952年10月县卫生科举办学校卫生保健员培训班,为学校培训专、兼职卫生保健员17人。70年代初县一中成立校医室,配备校医1人。1980年县卫生防疫站配备1名医生专司学校卫生工作,1984年增至2人。1958年在城关、大通、顺安、钟鸣、新桥等地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检查。嗣后,各中、小学相继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1965年对县实验小学三年级以上6个班326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视力减退占8.2%,患砂眼的占59.8%。是年,发放眼保健操挂图199张。1979年对县一中初一至高二共24个班1205名学生进行视力调查,发现视力在1.0以下有180人,占该校学生总数的14.93%。1983年对城关、顺安、大通三镇3所中学4所小学3116名学生开展视力调查。同时,开展教学环境卫生学调查。在此基础上,在全县小学和初中学生中推广使用近雾视眼镜,预防近视,并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及时提出建议性意见。建国以来,县防疫保健部门对传染病、地方病的调查防治多以中小学为点。学校除中学设《生理卫生》课、小学在《自然常识》课中安排有关卫生方面的内容外,还经常举办卫生知识讲座,普及卫生知识,训练、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985年县一中、县二中和县实小均建立学生健康卡。1987年起,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全部参加平安健康保险。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