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品种
本县畜禽有牛、驴、骡、马、猪、羊、兔、狗、猫、鸡、鸭、鹅等。品种来源有三:世代饲养的本地品种、建国后引进的外来品种、外来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的后代。
家畜牛:有水牛、黄牛、乳牛。水牛分布于全县农村,黄牛集中于老洲乡,乳牛见于城关镇和朱村、新桥2乡。水牛、黄牛系本地品种,均属役用型,日耕地1.5~2.5亩;乳牛为中国黑白花奶牛。
猪: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猪以圩猪、土种黑猪、皖南花猪为主要品种。50年代末期始,先后引进巴克夏、约克夏、长白,苏白、宁乡、杜洛克、枫泾、汉普夏等良种猪。1981年经对40头成年土种肥猪的调查,平均体高60.05厘米,体长109.45厘米,胸围97.2厘米;418天出栏,肥育期385天,增重90.5公斤,日增重0.235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饲料4.06公斤;屠宰率64.5%。
马:有地方种和蒙古马。1949年有马8匹,1958年有14匹(是年引进蒙古马10匹),1976年有5匹。此后无马。
骡:系马、驴杂交的变种。1949年有8匹,1953年增至14匹,1971年减至3匹,嗣后绝种。
驴:地方种。1949年有150匹,1953年增至240匹,1957年减为225匹,1965年减至60匹,1976年仅存26匹,1978年扩大到255匹,1985年有80匹,1990年尚存16匹。驴主要用作运输畜力。
羊:本地种是山羊,多由族居本地的回民自养自食。1956年始引进绵羊。1977年县外贸部门引进青山羊30余只,交朱村乡朱村大队代养,未及三年即绝。
家禽鸡:有本地鸡和引进鸡2种。本地鸡占全县鸡群的85%以上,属小型蛋、肉兼用型鸡种。公鸡体重1.5~2公斤;母鸡体重1~1.5公斤,年产蛋150~200枚,蛋重每只50~60克,饲料报酬比为1∶2.69;分布全县各地。80年代先后引进来杭、白洛克、星波罗、罗斯、新浦东、希塞斯、海贝科等品种,主要为蛋用型,多由乡村饲养场及专业户饲养。
鸭:本地鸭有麻鸭、百日红(齐毛鸭),百日红属蛋用型,麻鸭作肉用;引进鸭有昆山麻鸭、巢湖麻鸭。鸭多养于圩区。
鹅:主要品种有本地的白鹅及引进的雁鹅、狮头鹅等。圩区较多。
其它品种兔:本地种为菜兔;引进品种有力克司皮兔、安哥拉长毛兔,西德长毛兔。
貂:70年代末,太平汀洲及钟鸣街道少数居民养有貂。
蜂:主要品种是中蜂,1958年引进意蜂,多分布于山丘区及洲区。
鸽:有信鸽和菜鸽。城镇居民喜养信鸽,农户多养菜鸽。
蚕:民国时期,蚕种有渐新园、青桂、苏新园、新夏等。80年代,“势3×秋3×秋4”为秋蚕当家品种,“肥苏×华东”为春蚕当家品种。
饲养
猪本县畜禽饲养业以猪为大宗。农户养猪历史久远。1949年生猪饲养量1.60万头,户均饲养0.51头;年末生猪存栏1.18万头,户均存栏0.38头。1957年饲养量发展到5.89万头,户均1.4头。是年全县农业社共兴办集体猪场78个。翌年,进一步推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办猪场;社员私养的猪在“一大二公”的口号下,或宰食,或被平调至集体猪场。当年生猪饲养量增至6.54万头,年末存栏降至3.14万头。其后三年,生猪饲养量和年末存栏皆逐年下降,至1961年分别为2万头和1.51万头。1962年,落实自留饲料地,奖售饲料,扶持社员私人养猪,生猪饲养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66年生猪饲养量和年末存栏分别增至10.72万头和6.56万头。“文革”中,家庭饲养业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农民不敢多养猪,生猪饲养业一度滑坡,1970年生猪饲养量7.59万头,年末存栏4.81万头。70年代初,在“农业学大赛”运动的推动下,公社、大队、生产队大办集体猪场,生猪饲养业发展较快。1971年至1978年,生猪年均饲养量12.3万余头,年均年末存栏8.3万头。但由于管理粗放,出栏生猪体重轻等原因,猪肉供应仍紧缺。1979年后,党和人民政府鼓励农户发展生猪生产,并提倡专业化饲养和规模经营,养猪大户及联合体兴起,至1984年,平均年饲养13.5万头左右,平均年末存栏8.7万头。1985年饲养14.73万头,年末存栏9.51万头,猪肉产量2617吨。1987年饲养14.78万头,年末存栏8.95万头,当年出栏5.06万头,猪肉产量3552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5.4%、3.7%、21.4%和145.6%。翌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关、新建、董店、西湖、大通5乡镇的集体养殖场及县东湖养殖场建设养猪基地。基地猪场推行“三化”养猪、配合饲料、科学管理,成为本县商品猪生产的典型。1990年基地生猪饲养量为2500头。是年,全县生猪年末存栏9.62万头,比1987年增长7.6%,比1949年增长8.14倍;出栏肥猪6.12万头,猪内总产量4218.7吨,分别比1987年增长20.8%和18.8%。当年出栏的肉猪中,出售4.13万头,占67.4%;自食1.99万头,占32.6%。
牛牛为本县主要役力。1949年有耕牛6920头。50年代初,人民政府明文规定禁杀耕畜,保障了耕牛的发展。1957年耕牛增至1.05万头,其中水牛9414头,黄牛1013头。此前,耕牛归农户所有。1958年后,耕牛归集体所有,饲养管理上,一般采取固定饲养户,固定用牛手,限定使役量和使役时间等措施。1958年至1968年年均饲养9756头,1969年至1978年年均饲养1.24万头。80年代初,耕牛由集体饲养改为几户合养或单户独养,并将集体耕牛作价改归私人所有。1985年养牛1.14万头,其中水牛1.06万头,黄牛738头。1988年养牛1.18万头,其中水牛1.08万头,黄牛929头,奶牛43头(当年产奶69吨)。1990年养牛1.22万头。水牛为1.10万头,其中当年生仔犊936头;黄牛1130头,其中当年生仔犊180头;奶牛58头,当年产奶73吨。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233头,产牛肉20.9吨。
羊1949年全县养山羊60只。1956年引进绵羊饲养。翌年养羊332只,其中绵羊92只。60至70年代,羊的饲养量逐年减少。1962年养羊198只,因绵羊的饲养技术及疫病防治技术较复杂等原因,已无存。1965年养羊108只,1975年养羊35只,1978年养羊31只。80年代,养的饲养仍呈自发状态。1985年养羊59只。1988年养羊186只,其中山羊131只,棉羊55只。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76只。1990年末养羊71只,当年宰售肉用羊20只。
鸡 鸭 鹅鸡为主,鸭次之,鹅较少。民国初期,家禽饲养业一度兴隆,时大通成立有蛋业公会,每年从大通出产的鸡、鸭蛋约四五万篓(每篓700余枚)。民国21年(1932年)后,家禽饲养业渐呈颓势。1949年末有家禽数7.5万只。1952年末家禽数发展至38.5万只。1957年为33.1万只。1961年骤减至14.7万只。嗣后逐年恢复,1965年达36.5万只。“文革”期间,户养家禽受制约,年末家禽数徘徊在30万只上下。1978年未有家禽28万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政府提倡农户发展养禽等家庭副业,并扶持一批养鸡专业户。圩区水乡专以“放棚鸭”、养鹅为副业者亦见增多。1981年末养禽57.1万只。1985年末有家禽79.2万只;当年出栏家禽37万只,禽肉产量455.3吨,禽蛋产量709.6吨。1988年末家禽饲养86.1万只;当年出栏家禽65.8万只,禽肉产量826吨;禽蛋产量1093吨。1990年末家禽有106.7万只;当年出栏家禽75.6万只,禽肉产量727.1吨;禽蛋产量1263.3吨。
蚕北宋时期,本县养蚕业即很发达,为山区农村主要副业之一。明清之际,蚕丝业为本县——主要行业。民国初期至民国26年(1937年),本县成为安徽省蚕业中心之一。民国7年至民国15年,年均产鲜茧22.2吨,时和悦洲、大通及顺安等地有茧行8家。民国11年养蚕种3159张,产茧31.1吨。民国16年至民国18年,年均产鲜茧33.3吨。民国24年县内有茧行6家,煤茧灶36座,当年收购蚕茧85吨。抗日战争爆发后,养蚕者日少,1949年仅产鲜茧1.35吨。
1955年全县产茧14.4吨,1958年产茧15.4吨,1960年产茧12.3吨。此后养蚕业不振,1963年养蚕种278张,产茧4.9吨。1978年发蚕种70张,产茧2.2吨。80年代,养蚕业复兴,1980年养蚕种162张,产茧4.5吨。1984年产茧量增至20.2吨。80年代中期后,县农技部门积极推广网箱式蚕具、统一催青供种、小蚕共育、稚蚕片叶立体培育等科学养蚕方法,蚕茧产量逐年提高。1986年产茧30.7吨,董店乡蟠垄村蚕桑示范户伍成书,栽桑4亩,养蚕8张,产茧305.5公斤,收入茧款1275.4元,亩均产值318.9元。1988年全县产茧62.5吨,首次跻身全省“千担县”行业。1990年养蚕3353张,产茧102.6吨,首次突破百吨关;蚕茧产值102.1万元,有500余养蚕户成为售茧“千元户”。
本县传统育茧习惯是育一季春蚕。民国19年(1930年)始养春、秋两季蚕,当年养春蚕3059张,养秋蚕100张。1959年始改为饲养春、夏、中秋和晚秋四季蚕。70年代只养一季春蚕。80年代一般改为春2期,秋2期。
兔民国时期,山区少数农家饲有菜兔。1958年部分集体养猪场养兔千余只。翌年,县(市)畜牧场置养兔分场,养力克司皮兔和安哥拉长毛兔各20对。60至70年代,仅见山丘区零星农家有兔。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际市场兔毛热销,本县养兔者增多,1981年养兔量增至2000余只。1982年县农林部门联合办种兔场一所,购进西德及安哥拉长毛兔千余只饲养。此后,兔毛滞销,兔的饲养量锐减。1985年末养兔645只,1987年末有兔277只,1990年末仅存30只。
蜜蜂民国时期至70年代,山区有少数农户养蜂。1978年后,出现养蜂专业户,翌年末全县养蜂147箱。1981年增至594箱。1984年增至758箱,当年产蜂蜜13.5吨。1988年末养蜂913箱,产蜂蜜12.7吨。1990年末养蜂537箱,产蜂蜜6.2吨。
良种繁育
牛役牛:60和70年代,县政府对耕牛繁殖采取奖励政策。各社队一般规定,凡喂养母牛的农户,每繁殖1头仔牛,饲喂一年后评价,对半奖励;或者直接奖给100~200元。1968年本县引进牟拉公牛1头,置老洲光辉畜牧场,拟改良老洲黄牛,因公牛体大,多年交配未果。1972年引进延边种公牛1头,改良本地黄牛,采用配种架自然交配,四年时间共产后代13头,后代适应性较强,体大力强,日可耕地3~5亩,是本地黄牛日耕地亩数的1.5倍。1989年建起老洲乡黄牛改良站和钟鸣镇水牛改良站,以加速本地黄牛和水牛的改良步伐。
乳牛:1959年县畜牧场引进乳牛1对进行繁殖,未见成效。1983年城关镇养殖场转养铜陵市奶牛厂的中国黑白花奶牛10头;嗣后,朱村乡、新桥乡的个别农户亦承养了该厂的少量奶牛;经自繁自育,至1985年共有奶牛43头。1990年增至58头,其中城关镇46头,朱村乡5头,新桥乡7头。
猪1955年本县开始推广“三化”养猪,至1959年先后引进巴克夏、约克夏种公猪10头,与本地土种母猪杂交,获取杂交一代。后又引进长白、汉普夏、杜洛克等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繁殖。至80年代育肥猪基本趋于巴铜型(巴克夏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后代)、混合杂交型和本地土种型,其中约60%属杂交品系。据60头杂交育肥猪统计:平均育肥期378天,增重98公斤,日增重0.26公斤。尤以巴克夏杂交一代育肥期短,肉质好,为农户所喜爱。1978年,县示范农场良种猪场,自湖南引进宁乡猪12头,1984年引进汉普夏种公猪2头,同时选进本地母猪20头,进行宁乡、汉普夏和大约克三元杂交,以及汉普夏和本地猪二元杂交。每年产杂交一代仔猪约千头,因其杂交优势明显,一直供不应求。198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以该场为基地,建立良种猪繁育体系。1978年县示范农场良种猪场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80年代初,县畜牧部门为加快猪种改良进程,将这一技术向全县推广。1985年全县建人工授精点5个,当年为193头种母猪进行人工授精,生产优质杂交仔猪1500余头,受胎率逾80%。1989年设顺安人工授精站。翌年,全县共选留地方种母猪1300余头,引进种公猪14头,开展人工授精2430窝次,产杂交一代仔猪2.12万头。
鸡 鸭 鹅鸡多为农家自繁自育,80年代市场上见有孵雏鸡出售者。鸭、鹅一般由孵坊繁育。50年代,顺安沈桥养有种鸭——棚(每棚200只),西湖横塘有种鸭两棚。1963年建县农科所、城关、沈桥、金龙、铁湖、钟仓、太平7座孵坊,养种鸭5726只,种鹅4997只,至70年代末,这些孵坊相继停办。80年代初,县食品部门在和平、流潭办起2座孵坊,养群鸭两棚供种用,兼养种鹅和开展代孵业务。部分农户亦饲养种鹅,公母比例多为1∶7,一年后淘汰,母鹅生下的种蛋,或自孵,或送至孵坊代孵。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家畜生产情况表


饲料
粗饲料主要有饲草及农作物秸杆、壳。饲草种类共有15科650余种,主要有茅草、茴草、白茅草、长舌野青茅、芒草、狗牙草、扒根草、黄背草、鸡眼草、芦苇、灰化苔萆、荻芦、画眉草等。据1985年县畜牧兽医公司调查统计,全县有草场(地)面积34万亩,其中成片草场94块,面积29万亩;零星及四旁草场(坡)5万亩。目前可利用放牧的面积约占草场总面积的55%。麦、稻、玉米及豆科作物等的秸杆及壳可加工成或直接用作牲畜饲料,年总量约有8万吨,年已利用约1.2万吨,利用率15%。
青饲料有红花草、野茭白、菱角菜、各种野菜等。建国后,引进了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及红绿萍。80年代后,农户栽培的山芋、南瓜及自食有余的蔬菜,大部分用作饲料。一些养猪大户为增加青饲料,辟专地多种萝卜、莴苣等。1990年全县种春山芋4275亩,产山芋1171吨。
精饲料主要是糠麸类、饼类、渣类、糟类等工业副产品。据1981年统计,共有2.76万吨,利用2.49万吨,利用率90.2%。其中的饼类多数未作饲料而直接作了农田的肥料。饲料粮有稻、玉米、黄豆等。一般来源于饲料地产粮和国家配给。80年代后,年均约有1000吨。
配合饲料70年代末,本县开始生产混合饲料及配合饲料,有供奶牛、猪、鸡用的多种。80年代中后期,畜禽饲养大户及集体饲养场皆使用配合饲料。1990年全县共生产混配合饲料5485吨。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畜禽饲料添加剂。
疫病防治
疫病牛主要有:牛炭疽、牛出血性败血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五号病)、风湿症、青草胀、瘤胃迟缓、瘤胃积食、网胃炎、百叶干、难产、脱臼、戳脚、烂脚、日射病、破伤风、山芋黑斑病、犊牛腹泻、肝片吸虫病。1958年查出血吸虫病。1983年发现锥虫病,1987年于新建乡查牛1000头,其中阳性300余头。猪主要有: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猪肺热、口蹄疫、仔猪白痢、消化道疾病、蛔虫病。1977年发现猪链球菌病,1988年大面积流行。禽主要有:鸡新城疫、鸡霍乱、球虫病、雏鸡白痢、鸭鹅禽霍乱、鸡线虫病。兔主要发生球虫病。
兽医民国时期,兽医以民间个体的形式存在,主要施行阉割术,兼中药医疗。1952年成立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同年,召开铜陵县第一届畜牧兽医代表会议,全县60名民间兽医组成铜陵县畜牧兽医工作者协会,下设顺安、五峰、钟仓、钟鸣、胥坝5个分会。1962年全县80名兽医办理了农转非。翌年,废协会而置顺安、五峰、钟仓、钟鸣、胥坝5个兽医联合诊所。60年代末,联合诊所解体。其后以公社(乡、镇)为单位建立畜牧兽医站。1977年又有20名民间兽医办理农转非。1990年有乡(镇)畜牧兽医站18个,畜牧兽医90余人。各行政村大都有经过多次培训的兼职兽医。
兽医治疗畜病,民国及建国初期主要采用中草药、针灸。60年代后,乡(镇)集体兽医通过专业培训,始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畜病,并渐以西医疗法为主。
防治民国时期,兽医仅医牛病。耕牛患病,由畜主请兽医出诊,并付给兽医诊资及药费。遇畜禽疫病流行,则防治无策。建国初,保险公司一度推行耕牛保险。农业合作化后,兽医开展耕牛保健(亦称包糟,即包洗口、包治疗、包冬季检查,包防疫),收取一定保健费。人民公社化后,全县普遍建立畜牧合作医疗防疫制度,耕牛保健费由公社统一收取,兽医人员由公社发固定工资。1976年后,国家每年下拨万余元社办公助款,以资助基层畜牧兽医站。80年代后,合作医疗废止,耕牛保健复由兽医承办。1978年朱村畜牧兽医站开展生猪疫病防治承包试点,因收不到承包费而停。1985年该站开展生猪“四包一扶持”(即包防疫、包治疗、包药费、包阉割、死亡付给扶持费),当年承包南洪村生猪670头,承包后,生猪死亡率由上年的15.8%降为4.3%。翌年全县范围内推行以防治畜病为主的技术承包责任制,实行生猪“四包一扶持”的有870户,1903头。
建国后,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开展畜禽疫病免费预防注射。50年代,每年春秋二次注射牛炭疽及出血性败血病疫苗。1958年始用自制兔化弱毒疫苗预防猪瘟。翌年猪的防疫工作全面铺开,共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4.5万头次。此后,每年春秋两季均开展畜禽疫病的预防注射,至80年代,牛瘟病已绝迹,牛炭疽和牛出血性败血病已基本控制,牲畜五号病基本扑灭,生猪死亡率由50年代的20%左右下降到10%以下。1985年春秋两季注射猪瘟疫苗27.7万针次,注射密度达85%以上;注射鸡瘟疫苗的密度约25%。1990年注射猪瘟疫苗15.8万针次;注射鸡新城疫苗72万只次。
1963年冬,始于顺安开展畜禽市场检疫,1969年停止。1984年恢复开展兽医卫生检疫,至1986年,开展检疫的乡镇有17个,设检疫点26个,对进入市场的仔猪、活禽和在农贸、蔬菜市场上出售的猪、牛肉等进行检疫,当年检白肉1.8万头,仔猪6120头,家禽2500只。1990年设检疫点23个,共检白肉1.81万头,牛肉33头,活禽1.3万只,仔猪7000头;对检出的病猪、禽和病肉禁止出售或采取腌制、没收、销毁、深埋等措施;对耕牛、皮张等,只有持有检疫证,才能出入境。1990年销毁深埋病猪肉71头,牛肉1头,腌制猪肉95头,牛肉1头,有效地控制了畜禽疫病的蔓延。
1958年本县查出耕牛血吸虫病,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查治。60年代,组织兽医血防队伍,逐公社进行查治,经粪检查出的阳性牛,即投药治疗。70至80年代,一般每年查治一次,但查治的面渐由普查普治转入重点疫区查治。1984年县畜牧兽医站采用“直接粪孵棉析法”检查耕牛血吸虫,因实用可靠,获得省农牧渔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80年代末,山丘、圩区耕牛血吸虫病已基本被消灭,洲区的血吸虫病也受到抑制,但“三滩”(即江滩、洲滩、湖滩)地区的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据1989年对老洲乡的成德村、光辉村和胥坝乡的群心村耕牛粪检统计,阳性率分别占59.6%、55.8%和36%。1990年全县粪检耕年4552头,查出阳性病牛1045头,阳性率占22.96%,除正在患病,怀孕和体弱的牛缓治外,余均进行了治疗。
下一篇:第七节 水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