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壤肥料
土壤本县土壤养分含量,耕地平均含有机质2.39%,全氮0.138%,北部土壤有机质、全氮均高于南部;耕作土壤层全磷平均为0.05%,速效磷6PPM,属中等偏下;土壤平均全钾含量1.72%,速效钾76PPM,偏高;土壤以酸性反应为主,水提PH6.2(加权平均),但沿江冲积沙壤为碱性。
根据县土壤普查资料记载,本县有低产土壤25.22万亩,占总耕地41.45%。其中,低产水稻土16.92万亩,占水田面积的44.86%,低产旱地5.27万亩,占旱地20.14%。低产土壤分五种类型。(1)石质砂砾土、砂砾田。分布于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的金榔、新桥、董店、朱村等乡,面积1.28万亩,占低产土壤面积的5.09%,占耕地的2.11%。主要特征是通体含石砾,含量大于30%,漏水漏肥,难以耕作。(2)砂化灰沙土。集中分布于沿江洲区,以安平、老洲、和悦洲面积较多,胥坝、太平也有一部分,总面积5.14万亩,占低产土壤面积的20.38%,占耕地的8.45%。这类土壤物理性砂砾含量大于90%,50厘米以上为均一的砂质土。(3)酸、粘、瘦黄红土、黄泥田。呈水平地带性分布,中部低丘岗区面积较大,其中西湖、顺安、城关3乡(镇)的大部分,钟鸣、新桥、朱村3乡(镇)的一部分土壤均属此类,面积9.88万亩,占低产土壤面积的39.18%,占耕地的16.24%。主要特征是,示范PH值5.2,质地轻粘,有机质旱地小于1.5%,水田小于2.5%。(4)冷烂青青丝泥田、青湖泥田。分布于沿江圩区,面积8.87万亩,占低产土壤面积的35.17%,占耕地的14.58%。土种有烂泥田、青泥田、青丝泥田、青湖泥田。主要特征是,潜育层出现在50厘米以上,土体湿烂,有明显亚铁反应,速效磷小于5PPM。(5)矿毒田。零星分布于矿区附近,面积444.4亩,占低产土壤面积0.18%,占总耕地0.073%。由于开采煤矿抽出的大量煤水流入农田,天长日久,土壤遭到严重污染,土体发黑,表面附着较多油状物,危害是影响作物根系生长发育。
本县改良土壤的传统作法是挑塘泥,打青棵,砍湖草,浇粪水,堆沤肥,积厩肥,烧火粪,施草木灰等。建国初期沿用。50年代,扩大午粮种植面积,推行稻草还田。60至70年代,开展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加固江河堤,阻江水倒灌;营造防护林,防水土冲刷;开掘沟渠,避洪水浸蚀;深沟高墒,降低地下水;扩种绿肥,增加有机质;肥土入瘦泥,酸田用石灰;深耕结合冻垡,促进深土熟化;增建排灌设施,防涝抗旱保收等。80年代,推行水旱轮作,用养结合,合理施肥的综合治理。到1990年已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10余万亩,占耕地土壤面积15%以上。
附:土壤普查
民国25年(1936年),金陵大学农学院由崔毓俊主持,对本县土壤进行首次昔查,绘制出全县土壤分布图。1959年开展了建国后的第一次土壤普查,普查分公社进行,由县汇总,粗分铜陵土壤类型及其所占比重。1979年12月始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历6年,至1985年12月结束。参加这次土壤普查的人数356人次,普查经过试点、分批、铺开、复查补课4个阶段;观察土壤剖面4120个(平均每279亩1个),分析化验土壤理化样本305个,计7930项次;基本查清了全县土壤类型、面积和分布等情况。编绘出五万分之一的县级土壤图、养分图、改良利用分区图,并编印出《铜陵土壤》一书。
肥料农家肥料:人畜粪、厩肥、土杂肥、火粪灰、草木灰、塘泥、沤肥、熏土、堆肥、垃圾、饼肥、农作物秸壳等。为建国前主要肥料。建国后一直沿用。60年代大力推广稻草还田。70年代以来,农家肥施用比重日趋缩减,带来土壤有机质下降的不良后果,已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并着手改变。
绿肥;红花草(紫云英)、蚕豆、豌豆、大麦、各种青蒿类野生植物、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红绿萍、苇草等。民国时期,农户喜打青棵、砍湖草、捞苇草作冬沤田基肥;山丘区及圩区高坂田则种植红花草沤肥,面积每年约万亩。1952年全县种植绿肥9500亩。1959年种植3.6万亩。60年代初,绿肥种植面积锐减,1962年仅种植1660亩。1965年后推广以红花草为主的绿肥种植,翌年绿肥种植面积增至7.11万亩。70年代,绿肥年均种植10.48万亩,占早稻栽插面积的90%以上。1975年种植13.25万亩,为历史最高记录。1980年种植10.17万亩,1985年减至7.23万亩,1988年减至5.04万亩。1989年后重新重视绿肥生产,1990年种植面积恢复到5.39万亩,占早稻栽插面积的57%。其中红花草留种4190亩,产种子159吨。
化学肥料:1953年本县试用化肥,时称“肥田粉”,全年使用量0.45吨。1956年推广硫酸铵、过磷酸钙、硝酸铵等,因其增产效果显著,渐为农民采用,全年化肥使用量为344.5吨,亩均施肥1公斤。1959年使用化肥624.1吨,亩均施肥2公斤。60年代,推广氨水;化肥使用量年均2274吨,亩均5.1公斤。70年代,化肥使用品种渐多,主要有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等,还开始应用复合肥;施肥方法上则采用改氮肥单一追施为基肥、追肥并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等先进技术;10年间,年均施肥量6252吨,年亩均施肥量28公斤。80年代,复合肥、磷酸二铵、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硼砂、钼酸铵、稀土肥料等相继采用;测土施肥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亦大面积推广。1981年西湖乡1.39万亩耕地经化验缺磷,即普施过磷酸钙348吨,粮、油总产分别增加1673吨和263.5吨。是年全县总施用化肥1.15万吨,其中氮肥6701吨,磷肥4469吨,钾肥251吨,复合肥101吨;平均每亩施纯氮肥5.5公斤、磷2.5公斤、钾0.3公斤,氮、磷、钾比约为18∶8∶1。1985年总施用化肥1.29万吨,其中氮肥7684吨,磷肥3982吨,钾肥176吨,复合肥1059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47公斤。1987年3月至8月,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钟鸣镇1.9万亩早稻上首次全面推行配方施肥,共增产粮食597.7吨,增产幅度19.05%,达到全省最好水平。中央电视台、安徽省电视台对此均作了报道。1989年本县始用长效尿素,经在5万亩早稻上施用后,亩增产25公斤。1990年共施化肥2.08万吨,其中氮肥1.31万吨,磷肥5710吨,钾肥600吨,复合肥1379吨;平均每亩耕地施用化肥75公斤。近年因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多,加之复种指数较高,有机肥缺乏,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其它肥料有石膏、泥炭(腐植酸)、酿酒废水、屠宰废水、增产菌、植物生长激素等。1986年全县推广棉花生长调节剂缩节胺、矮壮素1万多亩,增产皮棉40多吨。1989年县土肥站利用本县富含泥炭资源的优势,试制出3种泥炭混配肥48吨,施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亩增产25~40公斤。同年推广增产菌4.5万亩,平均增产5~10%。
良种推广
水稻品种民国时期,水稻以中籼为主,早稻和晚糯面积较少。早稻主要品种有五十籽、六十籽;中稻有天生稻、湖南籼、安南籼、三扎齐、鸡爪籼。顺水拖、弯腰六、堆粒稻、荷花稻、白麻籼;晚稻有糯稻、小红稻、白冬稻、小林籼。
1950年推广中稻胜利籼。1955年始推广双季稻,引进品种有:早籼——江西早、黑米早、救公鸡、瑞川红、南特号、莲塘早、陆才号,早粳——芒早粳、无芒早粳、青森五号、石狩白毛,中籼——中农四号、湘常“249”,中粳——农林一号、农林四号、叶里藏花,晚籼——浙场9号。60年代中期起,全面推广矮杆水稻良种,逐步淘汰低产易倒伏的高杆老品种,至30年代初,全县基本实现矮杆良种化,这是本县农业生产继单季改双季后又一重大变革。其间引进良种有:早籼——矮脚南特号、南特16号、更新南特号、朝阳一号、二九南一至四号、“2961”、莲塘早三号、矮陆才、“6043”、“6044”、矮南早39号、矮南珍14号,珍圭“59”、圭陆矮8号、长紫32号、“29”圭、金小青早、广解9号、广永、广金、江矮早、江矮早8号、团粒矮、团粒高、湘矮早四号、华矮四号、九农早、先锋一号、庆丰九号、宜春一号、珍圭51号、光选一号、干陆矮、干四矮、朗白矮,中籼——中籼“399”、珍珠矮11号、胜矮七号、29矮、29矮7号、爱武、珍珠矮,中粳——农垦57,中糯——罗矮糯,晚粳——农垦58、武农早、沪选19号。70年代引进新品种有:早籼——芜科一号、芜湖71早、广陆矮四号、二九青、二九圭、红梅早、原丰早、竹广29号、竹广23号、竹莲矮,中籼——69~1、国际“24”、国际“36”、杂交品种(南优二号、泗优六号、汕优六号、威优六号),晚粳——当选晚2号、安庆晚2号。1977年开始试种杂交稻,翌年种杂交稻4000亩。80年代引进品种有:早籼——浙辐802、原丰早、早籼213、浙852、协优49(杂交品种),中籼——密阳23、桂朝2号、南京11号、胜矮7号、中育87~1、密选二号、杂交品种(汕优63、汕优桂33、协优63、威优64),晚粳——鄂宜105,晚籼杂交种——汕优64。1983年至1988年全县累计推广杂交水稻9万余亩,增产粮食约1万吨。1990年推广杂交稻5.24万亩,单产435公斤,比常规稻亩增产105公斤,共增产粮食5500吨。据1988年品种普查资料,全县早稻品种32个。以浙辐802种植面积最大,占早稻面积51%;次为先锋一号,占早稻面积29%;二九青、珍圭51、湘矮早、广陆矮四号亦各占一定比重。单季稻品种30个。当家品种是桂朝2号和汕优63,分占单季稻种植面积的46%和16%;其它种植面积较大的有罗矮糯、三粒寸及杂交品种汕优桂33、协优63。双晚品种31个。其中当家品种有三:鄂宜105,占双晚面积10%;汕优64,占12%;先锋一号,占11%;其它如安庆晚二号、当选晚二号、皖粳一号,也种有一定面积。
小麦品种民国时期品种有白浮头、红浮头(蜈公脚)、和尚头。建国初期引进南(中)大2419,并普及全县。1957年引进矮粒多。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后引进丽英一号、瑰马一号、吉利麦、华果6号、福建麦、望麦15号、紫杆麦等。60年代中期,全面推广万年二号;部分地区推广阿勃和阿夫麦。70年代引进宁麦6号和宁麦3号。1987年引进扬麦5号。翌年统计,全县有小麦品种18个。其中以万年二号种植面积最多,占小麦播种总面积55%;扬麦5号次之,占16%;其它如扬麦4号、宁麦3号等,亦分占一定面积。县境除种植小麦外,亦少量种植大麦和元麦。大麦传统品种有三月黄、四月黄、二黄脚。元麦是米大麦。1980年推广二棱大麦及大皮黄元麦。后又推广80~15啤酒大麦。
棉花品种历史上棉种属亚洲棉,世代相传统称中棉。民国7年(1918年)引进通州草棉和美国草棉,有鸡脚、亚果、三梭品种。1952年冬引进德字“531”,在重点棉区推广。1955年始种岱字15号。1966年从湖北调进鄂光棉种110吨。1971年从江苏泗阳引进泗棉二号15吨。1978年年从上海奉贤调进棉种15吨。翌年从山东引进鲁棉一号5吨;同年从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引进岱字16~062棉种,在老洲光辉12队繁殖。1984年全县推广种植岱字16~062棉种3.9万亩,占棉田总面积98%。之后岱字16~062(亦称铜陵062)渐被泗棉二号取代。1988年有棉花品种5个。其中泗棉二号种植面积最大,占棉田总面积60%;华农831约占25%;另铜陵062、华农8407、徐州184约占15%。
油菜品种1957年从四川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1964年引进川油2号。1968年引进白菜型油菜矮脚黄。1975年引入芜湖“104”(白菜型)。1979年引种广德761(甘蓝型)。1980年引种“激5~4”。1987年引种中油821。1988年查,有油菜品种15个。当家品种为矮脚黄、中油821、广德761,分别占油菜播种总面积的26.1%、17.1%和13%;另芜湖104、汇油50亦种植较多。1988年引进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经50亩大田示范,平均亩产114.1公斤,比对照品种汇油50平均高20.2公斤。另据实验,引种的863白菜型油菜具有优良的丰产性。
良种繁育民国时期,农户所需种子,多自选自留,辅以相互串换。建国初期,推行自选、自繁、自留、辅以政府引种、调剂。凡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县内,先试种,再示范,后推广;大田留种由农户、社队自行穗选、片选、提纯复壮。此一做法今仍袭用。
1963年始行水稻良种繁育,时县建良种示范繁殖农场、公社建种子队,生产队置种子田。翌年全县有早、中稻种子田6254亩,共片选、穗选稻种1387吨。1971年县设种子站。1978年始行良种定点繁殖,以县示范农场和乡农场为基地,繁殖出的良种由县种子公司收购,供应全县。1982年钟鸣乡农场始制杂交稻种,71亩制种田共产不育系及杂交种2350公斤。1984年后,朱村乡农场和县示范农场亦相继开展杂交稻制种。翌年朱村乡农场50亩制种田平均亩产杂交稻种88.8公斤。1989年本县在铜陵市普济圩农场建立500亩杂交稻预约制种基地。是年至1990年,全县共生产水稻原种20吨,常规稻良种150吨,杂交稻种83吨。
1979年开始棉花良种繁育。县农业部门从北京引进21个经原子能辐射的棉种材料,在老洲光辉试种观察,唯岱字16—062表现良好,获种55公斤。翌年由县棉科所进行选育,繁殖原种,当年种植30亩,1981年种60亩,此后几年每年百亩左右;年产原种万斤许。1983年定名铜陵062,该品种在80年代初甚受棉农欢迎,并传种它县。1990年,县棉科所有棉花三圃面积100亩,另在老洲乡成德村新辟2300亩的棉花良种繁殖基地,并配套建立占地200平方米的棉花良种站,每年可繁殖一、二代原种150吨,除满足本县用种外,还可提供部分良种给邻近市、县、国营农场。
70年代,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水稻、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先后育成水稻品种晚粳铜花一号、铜花二号、铜花三号,油茶品种“76——1”。分别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奖。
附:生姜留种
铜陵生姜是贮在“姜阁”中过冬保种。“姜阁”即土制温室,面积约12平方米,高4.5米。四壁土墙,草泥浆封脊,室内粉光,壁不通风,窗户闭实,顶不漏雨,仅留一门容人出入。内分上下两层,下层高约1.7米,上层楼阁隔成数格,分户贮种。种姜入阁前,要求无损伤,无病虫害,摘去姜蒂和芽尖,晒一二日,使茎呈深紫色并稍软。入阁后,每日于温室内烧火加温一次。头40~45天,保持室内暖一烫一热,姜农凭经验掌握“火候”,一般加温至人有烫感即退火封门。姜农谓之“发汁期”。姜皮绉成土色而不腐烂,后再经11~120天,每日加温至人有热感即可,并保持恒温。清明前后,打开“姜阁”窗户,始见姜茸角。
作物栽培
水稻育秧:建国前,实行水育秧,秧田周围起沟,中间做一墁,每亩秧田用种约200公斤。50年代初,推广“合式秧田”。1955年在稻作区普遍推行小墁育秧(湿润育秧),要求沟墁分明,墁子平正,墁体柔软,撒籽均匀,见青泼以水粪,乘晴晒墁,晚上露秧,秧苗长相要绿而不嫩、老而不黄、扁蒲青秀。1983年始推广早稻地膜育秧,1986年地膜育秧1000余亩。1990年,地膜育秧2000亩,占早稻秧田总面积20%;湿润育秧约8000亩,约占80%。秧田用种,70年代后,推行稀播壮秧,地膜育秧田亩播种120公斤左右;中稻、单晚秧田不超过100公斤;双晚秧田不超过80公斤。浸种催芽,多用草包。
插秧:秧龄,因插期和茬口的不同而互异,一般双晚早播中插,中播迟插,迟播先插;早稻插嫩秧,双晚插壮秧。1972年推广小苗育秧带土移栽,移栽面积1.83万亩,后因其费工费力而罢。栽插密度,民国时期民间有“稀三担,满六箩”之说,通行稀植。60至70年代改稀植为密植,推行“三六寸”、“二五寸”、“六六寸”。80年代通行“四五寸”,早稻、双晚一般每亩2万穴,中稻、单晚一般2.5万穴。单穴苗数,一般早、双晚均大棵,中稻略少,杂交水稻是单株。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及多年实践,双晚栽插宜在立秋前三天结束为好,早稻早、中、迟熟品种搭配以3∶5∶2为宜,双晚以早、中熟为宜。
稻田管理:传统做法是,灌溉上采用串灌、漫灌,上丘流下丘;中耕耘草一般4次;施肥以基肥为主,第二次耘草时追施人畜粪。推广双季稻后,实行浅水栽秧,深水活棵;活棵后放水轻晒凉脚,再浅水勤灌促分蘖;中期适时烤田,深水孕穗;后期足水抽穗;干干湿湿到收割。60年代起,中耕耘草一般2~3次;推行化肥打耖口,早追肥;抽穗时施用“穗肥”,并推广叶面喷肥。80年代中期后,推广高产模式栽培等新技术。1988年全县有4.6万亩早稻实行高产模式栽培,平均每亩增产稻谷27公斤,共增收粮食1242吨。翌年推广早稻叶龄模式栽培2000亩,平均单产增75~100公斤,1990年全县有1.21万亩早稻采用这一技术。
棉花民国时期,通行稀宕密株,麦后棉。建国后,提前播种期:“清明早,立夏迟,谷雨前后正当时”。为保证全苗壮苗,60和70年代,通行盐水浸种和温烫浸种。80年代,普遍采用多菌灵浸种、呋喃丹拌种等。70年代始,推广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1984年营养钵育苗移栽面积0.6万亩,1986年达1.9万亩,此后几年均占棉田总面积的60%以上。棉田管理,第一次中耕锄破地皮,查苗补棵,追施水粪;第二次中耕略深,培土定苗;第三次中耕深二寸许,追施重肥。其时,铜陵进入梅雨季节,棉花现蕾,沥水防渍或抗旱保墒、稳施蕾肥,后期适当喷施磷肥,以促早熟丰产。注意观察棉株长势,防止缺肥或疯长,要求长相:根深叶绿而肥厚,杆粗节短枝健壮,顶干芽壮而鲜嫩;上封下不封,中间一条缝,每株母枝十三四根。有如此长势,再剪去公枝,摸掉腋芽;立了秋,把头揪。秋后天宜,会有好收成。
油菜民国时期,丘陵地区传统习惯是旱田、旱地整墒,圩区是带潮起板,水里捞
土块较大,打宕点籽盖土粪灰。经一冬冻,春暖中耕细作,追施粪肥。
建国后,推广改窄墒为宽墒,改宽沟浅沟为窄沟深沟;引进推广新品种;掌握适宜播种期,甘蓝型油菜于10月中旬左右直播,育苗田则于9月底10月初播种,白菜型油菜适当迟播;改稀植为适当密植,甘蓝型油菜一般每亩1万穴,每穴1苗,或每亩7000穴,每穴2苗;播种时施足氮、磷等基肥,中耕二三次,追施氮肥。部分实施育苗移栽,花期喷施硼肥等。
生姜铜陵种姜,讲究精耕细作。秋后定好田块,即起板冬闲。春来耙晒耖翻二三次。作五尺许宽幅,打槽垫肥。姜农云:“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姜正当时;过了谷雨关,只长芦,不长姜”。种后盖土灰粪。几经中耕施肥。姜苗见青,即行搭棚遮阴,棚高三尺许,平顶,上盖巴茅草,使姜田“三份太阳七份阴”。如此则姜质嫩而味鲜,产量高。
丹皮丹皮怕低湿,耐高燥,以向阳坡为尚,麻砂土为佳。药地前茬以“子荒棵”(即隙地)或芝麻地为好。栽丹皮前要整地休闲,休闲期一年。丹皮系育苗移栽,栽丹皮行行不相干,药农叫“破花栽”。丹皮生长过程中,每年逢季肥施,并逐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肥要沤熟,饼肥最宜;要常培土,清沟沥水,防锈水病,忌化学防治病虫害。苗过一春叫“一春苗”,过两春叫“二春苗”,多起挖“三春苗”。
病虫防治
病虫害迄今发现的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水稻有:螟虫(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稻褐飞虱、白背飞虱、稻叶蝉、稻蝗、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病毒病、恶苗病、胡麻叶斑病、稻翘病;麦类有:麦蚜、粘虫、赤霉病、白粉病、腥黑穗病、线虫病、毒麦(草);油菜有:菜蚜虫、潜叶蝇、菌核病、病毒病;棉花有:棉铃虫、红蜘蛛、棉蚜虫、斜纹夜蛾、蜗牛、叶跳虫、金钢钻、盲蝽象、红腐病、立枯病、茎枯病、炭疸病、枯萎病、褐斑病、叶斑病、疫病、黑斑病、轮纹斑病;蔬菜有:蚜虫、菜青虫、小菜蛾、菜螟、烟青虫、黄条跳甲、豆荚螟、小地老虎、蚧螬、青枯病、病毒病、早疫病、炭疽病、疮痂病、霜霉病、晚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烟霉病、软腐病、黑斑病、猝倒病、立枯病、根结线虫病。
民国时期,危害严重的病虫害据记载有蝗虫、稻苞虫、红头巾(印巴茅虫)、蜗牛等,尤以蝗灾不断,危害甚巨。建国后,蝗虫渐被消灭。1958年暴发斜纹夜蛾。60和70年代,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稻飞虱、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棉铃虫、红蜘蛛、蜗牛时有暴发。80年代,农作物虫害减轻,病害加重,水稻纹枯病、白叶枯病、小麦赤霉病等危害趋重。据1982年至1988年调查统计,水稻病虫害常发性的有纹枯病、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蓟马,间发性的有白叶枯病、白背飞虱、褐飞虱,局部重发的有稻瘟病,二化螟、土蝗和穗颈稻瘟病等的发生呈上升势态。全县年均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44万亩,其中虫害年均发生32.6万亩,占74.1%;病害11.4万亩,占25.9%。病虫害造成的实际损失稻谷年均4165吨,其中病害3029吨,占72.7%。病害中又以水稻纹枯病占大头,常年发生面积8~12万亩,年均损失稻谷2566吨。
此外,危害农作物的尚有鼠害和草害。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黑绒姬鼠、黄胸鼠等。80年代初,害鼠猖獗,危害颇重。杂草主要有:圩区有眼子菜、苇藻、牛毛粘、鸭舌草、野荸荠、瓜皮草、水马齿苋,稗、矮慈菇、四叶萍、看麦娘等;洲区有香蒲草、三棱草、狗牙根、婆婆纳、猪殃殃等。
防治病虫测报:1954年本县开展植物保护工作。1957年县农技部门配专职植保技术人员。1964年组建县水稻病虫测报站;继又设棉花病虫测报站。1971年成立县植保站。各乡镇农科站亦分别配专、兼职植保员1~2人。1974年全县社队共置水稻、棉花病虫测报站70个,初步形成县、社、队三级病虫测报防治网。嗣后,多次组织大规模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1989年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钟仓和老洲建立县水稻病虫测报站和棉花病虫测报站,并确定朱村、西湖、钟鸣、流潭、安平5乡镇为固定病虫观察点。植保部门发布病虫情报,让农民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适时防治;同时通过培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植保知识,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病虫测报防治对象,水稻:60年代是二化螟、三化螟,70年代中期扩大到稻蓟马、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稻叶螟、稻叶蝉、稻褐飞虱、纹枯病等。棉花是蜗牛、红蜘蛛、棉铃虫、棉蚜虫、红铃虫、叶跳虫、金钢钻、盲春象、炭疽病、立枯病、茎枯病、枯萎病等。1978年开始测报小麦病虫害。病虫防治覆盖面,据1982年至1988年统计,水稻年均实际防治面积34.4万亩,占病虫害年均发生面积的78.2%。其中虫害年均防治面积28.1万亩,占虫害年均发生面积的86.2%;病害年均防治面积6.3万亩,占其年均发生面积的44.7%。年均挽回稻谷7562吨。
植物检疫:始于50年代,“文章”中停顿,1987年起,重新配备专业植物检疫人员3名,对调入的种子、苗木等进行检疫。
人工防治:民国时全仗此法,采用烧田坂、铲田埂,冬耕灭茬及轮作换茬等方法,抑制病虫繁衍。建国后,推广挖稻茬,灌水闷虫,轮作换茬及水旱轮作,调整作物布局等措施,减少病虫危害。亦人工捕杀害虫。民国17年(1928年)夏出蝗虫,冬百姓挖蝗卵以除之。1951年出现蝗虫,顺安区发动民众万人(次),捕蝗千斤。棉区斜纹夜蛾暴发时,男女老幼皆捕捉成虫。1984年冬,城乡各地挖鼠窝,堵鼠路,大兴灭鼠运动。
化学防治:50年代,本县使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棉油皂及西力生、赛力散、DDT、六六六、溴化钾烷等农药。1957年始用高效有机磷制剂“1605”和“1059”防治棉花虫害。1960年前后,药源不足,农民自制土农药治虫。棉农用辣蓼、大黄根、闹羊花、老鸦蒜与石灰、硫磺、煤油混合熬制成土农药,应用效果尚可。是年全县制土农药189吨。60年代使用的农药以高效有机磷广谱杀虫剂为主,品种有甲六粉、乙六粉、八八九、E605、“1059”、国产“苏化203”、乐果、马拉硫磷、达净松、敌敌畏等。70年代起,农药使用已趋普及,成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使用的农药亦多采用高效低毒品种。80年代,农药品种有杀虫脒、杀虫双、杀螟松、速灭威、呋喃丹、敌杀死、杀虫菊酯、胺基甲酸酯、粉锈宁、叶青双、三环唑、富士一号、加收米、敌百虫等。使用农药方法,由单独喷粉、常规喷雾发展到浸种、拌种、熏蒸、超低量弥雾等。1983年县植保站因推广杀虫双成绩显著,获省农牧渔业厅科技推广成果二等奖。1989年全县化学防治面积达64.9万亩,占病虫害应防治面积的71.8%,共挽回粮食6369吨,油菜籽514吨,皮棉415吨。1987年始推广化学除草。除草剂有杀草丹、除草醚、丁草胺、2甲4氯、拿捕洋、稳杀得、盖草能等。1989年化学除草面积2.81万亩,其中油菜地2万亩,水稻田0.81万亩。1990年化除面积7.55万亩。
生物防治,本县稻田自然天敌种类繁多,主要有稻田蜘蛛、赤眼蜂、绒茧蜂、寄生蝇、黑肩盲蝽、隐翅虫、虫霉菌、线虫和青蛙等。建国后,县政府曾发布文告,保护青蛙。1960年始引进金小蜂,用以抑制棉花红铃虫,各棉区公社农科站,每年分放15~20万只,至1969年寄生率达60~70%。70年代,使用“7216”菌防治稻苞虫,用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80年代,施用井岗霉素,防治纹枯病;施用多菌灵,抑制病虫滋生等,均取得良好效果。
物理机械防治:建国后,推广泥、盐、温水浸种,开水烫种,糖醋诱蛾,柳把诱虫。60至70年代,推广灯光诱蛾,以煤油马灯、汽灯、白炽灯、黑光灯作光源,以氰化钾(后改为DDV)作霉饼于集虫箱中,诱虫杀之,70年代初,全县各生产队效法。
综合防治:8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选用抗性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加强水肥管理,合理使用农药,保护天敌资源,应用增产菌等,以减少病虫的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1989年推广早稻纹枯病综防面积1万亩,平均单产增加24.4公斤,1990年早稻纹枯病综防面积达3.39万亩。
1957~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农业现代化情况表
下一篇:第六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