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粮食作物
本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大麦、小麦、大豆、薯类次之,玉米、高粱等杂粮亦有少量种植。粮食作物在全县各地均有种植,以圩区及山丘地区为主产区。
民国33年(1944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1.29万亩,总产3.1万吨。其中水稻14.13万亩,总产1.86万吨;小麦9.85万亩,总产5759.5吨;大麦2.92万亩,总产1198.5吨;大豆1.68万亩,总产1057吨,甘薯9323亩,总产3869吨;蚕、豌豆1.56万亩,总产399.8吨,绿豆2257亩,总产97.5吨。民国36年粮食作物亩产量:籼稻180公斤,糯稻148.5公斤,玉米105公斤,高粱60公斤,黄豆52.5公斤,绿豆37.5公斤。
194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87万亩,因洪涝灾害,总产2.83万吨。1950年至1953年,年均播种45.6万亩,年均总产6.33万吨,年均单产138.6公斤。其中,1953年粮食总产6.82万吨,单产147.5公斤,均为50年代最高水平。1954年遭受特大水灾,粮食总产减至2.85万吨。1955年至1959年,推广双季稻,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年均种植52.2万亩,其中1956年种植61.78万亩,为历史上种植粮食作物最多的一年;粮食总产年均6.08万吨。1960年至1962年,遇三年自然灾害,年均粮食产量4.78万吨。1963年至1969年,粮食作物年种植36~43万亩;总产5.5~7.5万吨,单产120~194公斤。1969年遇洪涝灾害,粮食总产4.27万吨。1970年至1977年,扩种双季稻,改种矮杆水稻良种,加上水利设施改善,旱涝保收面积增加,使粮食产量提高。粮食作物年均种植42.3万亩,年均总产8.59万吨,年均单产202.8公斤。其中1976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分别为43.8万亩、10.19万吨、233公斤,均为70年代最高水平;总产首次突破10万吨。1978年以后,调整农作物结构和布局,注意用地和养地的结合,大力推广杂交良种、高产模式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等农业实用新技术,兼因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1978年至1987年,年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至38.4万亩,年均总产增至8.72万吨,年均单产228.5公斤。其中1982年总产10.21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8年本县被列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县,国家投资200万元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1988年至1990年,粮食作物年均播种34.84万亩,年均总产9.66万吨,年均单产277公斤。其中1990年总产10.02万吨,是本县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比1949年增长3.54倍;单产29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49年增加4.3倍。是年,本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

经济作物
本县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丹皮、麻、花生、芝麻、甘蔗、留兰香、明党参、贝母等,以棉花、油菜为大宗,凤丹为著名土特产。1990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95万亩,其中棉花4.68万亩、油料10.39万亩、麻1844亩、甘蔗1482亩、中药材(含丹皮)3622亩、其它2861亩。
棉花民国时期,棉花多种于丘陵山区。民国23年(1934年)全县种棉4400亩,总产58.5吨。民国33年种棉1.12万亩,总产190吨。
1949年全县种棉1.13万亩,因遭洪涝,单产仅5公斤,总产56.8吨。1951年种棉1.64万亩,总产172.5吨。1960年种棉3.02万亩,总产675吨。1964年种棉3.2万亩,总产760吨。1965年以后,县政府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引进推广棉花新品种,扶持发展棉花生产。是年棉花种植面积增至4.2万亩,总产增至1572.3吨。此后,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4万亩偏上(除1973年种植2.93万亩外);1969年种植4.77万亩,为历史上种植最多的一年。1988年至1990年,年种植面积均在4.5万亩偏上。1990年种植4.68万亩,比1949年增长4.13倍。棉花总产,1966年至1978年,年均1841.6吨,其中1974年最高,为2684.7吨;1978年最底,为1230.9吨。1979年至1983年,年总产在1500吨上下。1984年后,棉花新品种更新换代加快,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等新技术的采用日趋普及,促年产量提高到2500吨左右。1990年棉花总产3260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棉花单产,50年代年均16.9公斤,最低5公斤(1954年),最高33.5公斤(1959年);60年代年均32.5公斤,最低12.5公斤(1962年),最高58公斤(1968年);70年代年均41.9公斤,最低30公斤(1978年),最高61.5公斤(1974年),1973、1974、1976年本县因亩产皮棉均达到或超过50公斤,而三次出席全国棉花会议。80年代年均47.7公斤,其中1984年后年亩产均超过50公斤。1990年亩产皮棉70公斤,为历史最高纪录,比1949年增加14倍。棉花布局,1965年以后逐步靠向沿江洲区,70年代后期集中洲区种植,80年代绝大部分分布在安平、胥坝、老洲、太平、和平5乡及大通镇。本县已成为安徽省沿江重点产棉县。
油菜花生芝麻油菜:全县各地皆有种植。民国时期种植很少。1949年播种1.42万亩,油菜籽总产444.5吨。50年代,年均种植3.13万亩,年均总产1080.5吨。1960年播种面积增至4.88万亩,因受旱涝灾害,总产662.3吨。此后至1978年年播种面积2.1~3.6万亩,年总产一般634~2015吨,亩单产一般29~55.5公斤。80年代,“油菜~棉花”、“油菜~水稻”等轮作制多有采用,油菜播种面积扩大。1980年播种4.32万亩,1982年增至7.6万亩,1987年增至10.99万亩,为历史上播种面积最多的一年,1988年至1990年年播种面积稳定在9万亩以上,1990年播种9.65万亩,比1949年增加6.82倍。油菜籽单产和总产,80年代年均分别为89.2公斤和6872.4吨,其中1982年分别为138.5公斤和1.05万吨,均创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油菜籽单产80公斤,总产7742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2.54倍和17.4倍。
花生:主要种植于沿江洲地。民国33年(1944年)种植2797亩,总产356.5吨。1949年播种2560亩,总产7吨。1957年面积增至5003亩,总产增至678.8吨。60年代,年均播种2724亩,年均总产260吨。70年代,年均播种3220亩,年均总产490吨。80年代,年播种2909亩(1983年)~5228亩(1989年),年总产116.5吨(1983年)~552吨(1987年)。1990年播种5316亩,总产446吨。
芝麻:零星分布在低山和丘陵地区。民国36年(1947年)种芝麻2000亩,总产35吨。1949年种2300亩,总产55吨。1952年种8634亩,总产310.8吨。此后至70年代年播种837亩(1958年)~3349亩(1963年),年总产22.6吨(1958年)~232.8吨(1972年)。1980年种1991亩,总产90.8吨。翌年种3497亩,总产300吨。1985年种2175亩,总产95.1吨。1990年种2165亩,总产115吨。
丹皮丹皮主要产于新桥凤凰山一带。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经繁昌药农之手引得浙江湖洲药用牡丹栽培品种,转植凤凰山,由于水土及气候适宜,很快以“品质绝佳”而闻名,至明代崇祯年间(1628~1644),凤凰山的牡丹皮生产已有相当规模,时有一周氏宗族,靠种丹皮获利甚巨,以此筹资兴建的周氏祠堂,人称“金銮殿”。清代,铜陵的凤凰山(即中山)、三条冲(即东山)和南陵的丫山(即西山)即习称的“三山”地区,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丹皮生产区。清末至民国初期,是丹皮生产的鼎盛时期,民国13年(1924年)至民国15年,年产丹皮约700吨。民国16年后,时局动荡,丹皮运销困难,干货积压,年产量逐年下降。民国26年日军侵略中国后,长江水路遭封锁,丹皮无法外销,只能利用其作为熏蚊的燃料,不少药农毁丹皮改种玉米杂粮以糊口。民国35年丹皮产量115吨。
1949年种植丹皮104亩,起挖丹皮104亩,丹皮总产21吨。1953年丹皮列为国家统一购销物资后,药农种丹皮积极性提高,是年种245亩,起挖245亩,总产65吨。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初期,年种植及起挖面积均在百亩左右,年总产60吨上下。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丹皮生产恢复发展较快,1965年种植613亩,起挖144亩,总产62.7吨;1970年种植2533亩,起挖485亩,总产191.4吨;1975年种植3641亩,起挖1060亩,总产606.4吨。1980年起挖丹皮1122亩,总产252.8吨。80年代初,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丹皮生产结构,发展凤丹生产。1985年,从事凤丹生产的重点户、专业户1205家,种植丹皮1363亩,丹苗125亩;起挖丹皮487亩,总产156.2吨。尔后,丹皮市场转旺,价格上涨,丹皮年种植面积约3000亩。1988年,县委、县政府将新桥凤凰山列为县凤丹商品生产基地,在资金、肥料、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1990年全县起挖丹皮1008亩,总产464吨。
麻麻是本县传统特产。清顺治乙未年(1655年),县境种有苎麻、黄麻、白麻、葛麻等品种。民国23年(1934年)全县种麻4680亩,产麻86.6吨。此后,黄红麻渐被搁种,苎麻面积也逐年下降。1949年种苎麻163亩,总产13.9吨。
1952年种麻831亩,总产111吨。其中黄红麻557亩,总产83.6吨;苎麻274亩,总产27.4吨。此后,黄红麻面积减少,苎麻面积增加,1960年推广种植大麻。当年种麻1022亩,其中黄红麻339亩,苎麻334亩,大麻349亩;麻类总产51.6吨,其中黄红麻19.8吨;苎麻22.4吨;大麻9.4吨。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麻货滞销,麻园较少,黄红麻及大麻仅零星种植,苎麻年种植面积100~300亩。1978年种麻183亩,总产12吨,其中苎麻149亩,总产9.1吨。1985年前后,麻纺织品走销国内外市场,对苎麻的需求急增,苎麻价格由原每公斤3元涨至13~20元。农户多毁桑毁粮种麻,当年麻类面积增至1570亩,其中苎麻1170亩;麻类总产139.9吨,其中苎麻57.5吨。县农业部门适时引进芦竹青、园叶青等苎麻良种;推广当年育苗、当年栽、当年收麻的种植新技术,促进了麻类生产。1986年麻类面积扩大到6510亩,其中苎麻6272亩;麻类总产375吨,产值297万元;翌年麻类面积增至7081亩,其中苎麻7032亩;麻类总产541吨,其中苎麻530吨。嗣后,苎麻价格下浮至每公斤4元仍无人问津,麻货大量积压,农户又弃麻改种其它作物。1990年全县种麻1844亩,其中苎麻1669亩;麻类总产119吨,其中苎麻79吨。
麻园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以金榔乡,钟鸣镇、新桥乡、朱村乡、董店乡居多,圩区种植较少,洲区仅零星种植。
其它作物
本县种植的其它作物有农作物的蔬菜、绿肥及桑、茶、瓜果等。蔬菜中的生姜、蒜子为传统土特产品。
蔬菜面积、产量:民国时期,农家皆辟有小菜园,四季种菜,以供自食;城郊农民产供市;基本可满足城镇人口需要。194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14万亩,总产6588.5吨。1957年面积增至3.01万亩,总产3.45万吨。1960年前后,粮食短缺,蔬菜年种植面积增至4万亩以上。1959年种菜6.14万亩,总产5.1万吨;1965年种菜4.03万亩,总产3.68万吨。70年代初,视自留地为“资本主义尾巴”而割除,1970年仅种菜2434亩,总产3011.7吨。1978年种菜1.91万亩,总产2.41万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政府依据本县紧邻市郊的实际,发展城郊型农业,蔬菜种植面积扩大。1985年种植2.02万亩,总产3.44万吨。1990年种植2.76万亩,总产5.08万吨。
品种:清代及民国时期,蔬菜有30余个品种。现有11大类,150多个品种。叶菜类有青菜、雪里蕻、白菜、莞菜、菠菜、苋菜、莴苣、牛皮菜、甘蓝、包心白菜、荠菜、芫荽等,茎菜类有芹菜、韭菜、莴笋、花菜、空心菜、芥菜、茼蒿、筐蓝、榨菜等,根菜类有萝卜、胡萝卜、芜青等;瓜类有黄瓜、瓠瓜、冬瓜、菜瓜、丝瓜、笋瓜等,茄果类有茄子、蕃茄、辣椒等,薯芋类有毛芋、姜、马铃薯、地瓜、山药、菊芋(洋生姜)等,豆类有豇豆、豌豆、蚕豆、扁豆、毛豆、四季豆等,葱蒜类有大蒜、香葱、火葱、四季葱、洋葱等,水生蔬菜类有茭白、藕、荸荠、慈菇等,菌类有桃花菌菇、燕落菌菇、芝麻菌菇、可食草菇、平菇、木耳等,多年生蔬菜有金针菜、香椿等。常见的蔬菜品种有辣椒、蕃茄、韭菜、白菜、包心菜、萝卜、茄子、香芹、莴笋、马铃薯、雪里蕻、四季豆、豆角、花菜、黄瓜、豇豆、葱、蒜、姜等。本地蔬菜品种,以生姜、蒜子最负盛名,再兴萝卜、红芯毛芋亦享誉一方,二者均产于钟仓乡再兴圩一带。再兴萝卜脆嫩可口,久贮不空心。红芯毛芋一般个体重150克左右,大者可达250克,当地妇女分娩后常以它滋补身体。1986年本县被列为省优质蔬菜基地之一。
栽培:菜地一年换茬轮作3至4次。换茬轮作的主要形式有白菜~马铃薯~茄子(辣椒)~白菜、白菜打苔~豇豆~秋豇豆、芹菜~茄子(辣椒)~白菜(茼蒿)、莴苣(芹菜)~茄子(辣椒、瓜类)~白菜(蒜)、苋菜~秋马铃薯~过冬蔬菜。80年代后,大通、老洲及一些蔬菜专业队采用小拱棚和塑料大棚栽培蔬菜,使一些蔬菜品种可提前上市,市场上出现夏季有冬菜,冬季有夏菜。
蔬菜基地:1956年底,城关农副业生产高级合作社成立蔬菜队,专事蔬菜生产,翌年种菜17.2亩,单产1166.5公斤,总产200吨。1960年成立城关蔬菜队,有专用菜地近400亩。1972年铜陵县委决定在新桥、城关、顺安3公社辟蔬菜地400亩。1976年铜陵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本县落实蔬菜地1579.3亩,其中:专业菜队14个(西湖公社狮山大队5个生产队,新桥公社明星大队7个生产队及凤凰大队2个生产队),安排蔬菜地973.3亩;亦菜亦农队19个,安排蔬菜地606亩(实际安排570亩)。翌年全县专业菜地种菜面积1997亩,年产蔬菜5145吨。此后因城镇扩建和兴建厂矿,城郊部分专业菜地被征用,专业菜地面积有所减少,1984年专业菜地种菜面积919亩。1985年后,县政府引导扶持发展专业蔬菜生产。是年大通镇和悦、永平两村调减棉花,扩种瓜菜1019亩。永平村每天上市各类瓜菜70余吨,五六月间的产菜旺季,除供应铜陵市、县蔬菜市场外,每天尚有20余吨蔬菜运往青阳城关销售。同年铜陵市政府规划在大通镇、老洲乡、太平乡建设蔬菜二线基地。198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大通镇及老洲乡建设县蔬菜生产基地。是年大通镇的和悦、永平及老洲乡的光辉3村有蔬菜基地面积3300亩,铜陵市政府对这3村投资35万元,用以修建菜地的排灌设施。1990年全县专业菜地种植面积4163亩,总产2.09万吨。商品蔬菜除供应铜陵市、县外,还销往青阳、贵池、安庆、武汉、芜湖、南京等地。
生姜、大蒜:铜陵生姜的栽培始于春秋时期,至北宋时已成为全国生姜的著名产区。清顺治年间生姜产量“每岁不下十万担”。民国时期生姜生产萧条,至1948年生姜种植面积不足300亩。1949年种植590亩,总产221.3吨。1953年种1156亩,总产846.8吨。1957年种418亩,总产510.4吨。1962年种80亩,总产120吨。嗣后至70年代,生姜年种植面积徘徊在200亩左右,年产姜一般150吨左右。1978年种姜197亩,总产159.6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姜生产发展较快,1980年种姜315亩,总产324.3吨。1985年种姜945亩,总产1122.6吨。198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立生姜生产基地。1990年种姜1362亩,单产1113公斤,总产1516吨。
铜陵大蒜种植历史悠久。1949年全县种植370亩,总产112.9吨。1953年总产达723.4吨。翌年种植面积达1886亩。此后至70年代,年种植面积一般在千亩以下,年产量不超过500吨。80年代,扩大大蒜生产。1985年种植3134亩;总产2373.1吨,为历史最好水平。翌年种植3291亩,为历史最高记录。1990年种蒜2742亩,产蒜子1167吨。
桑民国11年(1922年)调查,全县桑园194.7亩。1949年有桑园40亩。
50年代,县政府实行优惠口粮政策鼓励栽桑户,桑园面积逐年扩大,1955年为430亩,1958年达2907亩。1960年增至3379亩。60年代初,毁桑种粮,至1963年仅存零星分散桑园125亩。“文革”中强调“以粮为纲”,桑园发展受阻,1978年有桑园95亩。80年代初提倡因地制宜、多种经营,植桑面积增加,1980年有桑园127亩,1984年扩大到4490亩。翌年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农民毁桑种麻,至1986年桑园面积减至2420亩。1987年后蚕茧市场走俏,植桑面积有所复升。翌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栽桑养蚕户以扶持,县农业部门除每年从江苏、浙江等地调进桑苗百余万株外,还推广桑条扦插、桑苗嫁接、营养钵育苗等技术培育苗木,供农民栽植。1988年董店、新桥、金榔等乡绿技扦插成苗15万株。是年至1990年,全县累计新植桑园5027亩,其中1990年新植3204亩。1990年桑园总面积6966亩,是1949年的174倍。
桑园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1985年桑园始向洲区和沿湖圩区延展。1990年桑园分布是:金榔乡2703亩,董店乡1286亩,新桥乡1124亩,钟鸣镇624亩,钟仓乡524亩,朱村乡384亩,流潭乡180亩,其它141亩。桑园栽培管理上,80年代后期县农技部门推广速成密植、及时定杆的栽培技术,使桑苗成活率达95%以上。
茶本县地处中国茶叶主产区的江南茶区。清代乾隆年间茶叶即应市流通。民国初期茶叶年销量7吨左右。1949年全县植有茶园300亩,茶叶产量3.5吨。此后至70年代初茶叶生产发展缓慢,1972年有茶园659亩,产茶叶17.6吨。翌年起,乡村林场多开辟成片茶园,茶园面积由是年的965亩扩大到1982年的4721亩,每年平均扩大375.6亩;茶叶产量由16.2吨增加到63.4吨。1983年后,毁茶种麻、桑,茶园面积逐年下降,1985年茶园减至3372亩,产茶叶49.9吨。1990年有茶园2554亩,其中当年新植56亩,当年采摘2265亩,茶叶产量52吨,平均亩产干茶23公斤。茶园主要分布于金榔(598亩)、钟鸣(583亩)、董店(354亩)、朱村(224亩)、顺安(218亩)、新桥(146亩)等乡镇。茶园包括零星分散的老式茶园和条植成片茶园(据1988年调查有1628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50.6%。)
茶叶的制作,传统为“烘青绿茶”,分手炒、手揉、竹烘烘干3道工序。1988年春县多种经济指导站利用钟鸣镇茶场试制名优茶,制成“雪魁”茶面市,当年被评为铜陵市优质茶。
瓜果水果:建国前,山区农民喜在房前屋后培植果树,果品为桃、李、枣、柿、梨之类。建国初,果园零星。1949年水果总产21吨。1960年有果园1048亩,产量54.8吨。此后砍果树种旱粮等作物,果园面积减少,至70年代末,果园面积徘徊在200亩至500亩之间,年水果产量约一二百吨。1978年有果园403亩,产果品76.9吨。80年代,政府号召发展果木,1984年果园面积增至885亩,其中柑桔园29亩,梨园197亩,桃园409亩;水果产量102吨,其中柑桔0.65吨,梨12.7吨,桃64.8,红枣7.2吨,柿子16.7吨。1988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县果木林基地。是年果园面积达2172亩,水果产量481.2吨。西湖乡农林村有1600余亩山场,上植成片果园600多亩,全村人均果园0.5亩,另房前屋后户均栽果树30株,水果年产量150余吨,年收入20余万元,人均收入170~200元。1990年全县果园面积3730亩,其中柑桔园107亩,梨园181亩,桃园2962亩。当年采摘果园面积1549亩。水果总产570.5吨,其中梨45吨,桃428.8吨,柿子54.5吨,柑桔10吨,葡萄4.5吨。果园主要分布于山丘区。1990年西湖乡有果园1478亩,朱村乡582亩,新桥乡541亩,新建乡378亩,董店乡356亩,钟鸣镇139亩,顺安镇128亩,其它乡镇种果树较少。水果品种主要有桃、李、杏、柿、梨、石榴、枣、板栗、樱桃、葡萄等。70年代后,先后引进了柑桔、水蜜桃、枇杷等良种。
西瓜、香瓜:民国时期仅在大通、安平等洲区乡镇零星种植,少量应市。1949年全县种西瓜、香瓜200亩,总产50吨。1953年面积增至736亩,总产928吨。此后至70年代,年种植面积少则三四百亩,多不过千亩,年产量在千吨上下。1978年种瓜767亩,产瓜1021.4吨。80年代初,随着优质杂交西瓜品种的引进及市场对西瓜的需求日增,西瓜种植面积增加,1985年全县种瓜3313亩,总产3805.5吨,分别是1984年的2.5倍和2.1倍。翌年面积扩大至4679亩,总产5236吨。嗣后,稳定粮棉生产,瓜类面积有所下降,1990年全县种瓜4026亩,总产5175吨。瓜类的传统品种,西瓜为花红大皮,香瓜为香蕉瓜。70年代末以后,相继引进西瓜新品种“新澄”一号和台湾“新红宝”,80年代后期西瓜已全部实现良种化和杂交化。瓜类主要种植于丘陵地区及洲区。1990年顺安镇种瓜800亩,安平乡723亩,董店乡701亩,朱村乡572亩,大通镇421亩,老洲乡338亩,其余乡镇种植较少。
1949~1990年部分年份铜陵县农作物种植结构表

农业生产成本
本县开展农业生产成本核算调查始于80年代初。1984年县农产品成本调查队在钟仓、钟鸣、顺安、太平、老洲、童店、西湖、新桥、城关等9个乡镇,分山、丘、圩、洲不同区域类型,设立调查点12个,正式开展水稻、棉花、油菜、小麦、丹皮、生姜等农产品的核算调查工作。1985年以后,县农本调查队的调查项目仅限于生猪、蚕桑、丹皮、淡水鱼、苎麻等5项,
其它农产品成本调查核算则转由县农村经济委员会农经科承担,至1990年该科已建钟鸣、钟仓、太平、西湖4个核算点,有固定成本核算户18户,先后对水稻、棉花、油菜、小麦、绿肥、稻田养鱼等农产品进行过调查核算。通过连续几年的调查反映出,近年来在价格因素作用下,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一般是同步上升,但投入成本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各有不同。
水稻:每亩投入成本(不含农业税,下同)。1985年为61.66元,1990年为113.91元;每亩产出,1985年为112.37元,1990年为297.34元。棉花:每亩成本,1985年为131.54元,1990年为244.21元;每亩产出,1985年为225.08元,1990年为634.18元。油菜:每亩成本,1985年为65.29元,1990年为81.27元;每亩产出,1985年为83.26元,1990年为128.10元。丹皮:每亩产量、成本、产值情况是,1985年各为300公斤、1058.5元、1168.5元,1988年各为327公斤、1411.7元、4041.1元,1990年各为405.8公斤、2095.8元、3335.6元。蚕茧:张种产量、成本、产值情况是,1986年各为32.7公斤、85.1元、126.5元,1988年各为35公斤、130.9元、471.1元,1990年各为37.1公斤、190.5元、378.1元。苎麻:每亩产量、成本、产值情况是,1989年各为109.2公斤、203.7元、228.7元,1990年各为74.9公斤、151.6元、156.9元。生猪:每头产量、成本、产值情况是,1985年各为93.5公斤、167.4元、184.6元。1988年各为105公斤、384.3元、430.4元,1990年各为94.2公斤、600元、660.1元。淡水鱼:每50公斤成本、产值情况是,1985年各为90.6元、134.4元,1988年各为90.8元、192.0元,1990年各为252.7元、278.0元。
附:主要土特产品简介
凤丹产于新桥凤凰山一带,故谓“凤丹”。具有根粗、肉厚、粉足、木心细、亮星多、贮不变质等特色,素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亦是全国34种名贵药材之一。清代,丹皮行销国内各地。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凤丹市价昂贵至“万斤稻谷易其担”(鲜根)。清末至民国初期,凤丹全数销往上海、天津及香港、新加坡等地。建国后,丹出口到港、澳、日本及东南亚,1987年出口122.2吨,1990年出口64.4吨。
生姜铜陵“八宝”之一。传统产地在新建、董店2乡,尤以新建乡的大院、金华、红光村所产的品质最优。姜素以“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细脆嫩、香味浓烈、品质绝佳”而蜚声四方,北宋时期被列为朝庭贡品。建国后,县大通冰姜厂生产加工的糖冰姜不仅畅销内地,而且远销到香港、日本、马来西亚。
蒜子铜陵“八宝”之一。具有衣薄多层,洁白无瑕、个头肥大、耐拌不散、味美气香、汁多油多、久贮不烂等特色。西湖、胥坝、安平、太平等乡是传统产地。1982年,本县产蒜约500吨,其中外贸出口400吨。
汀洲大豆产于胥坝、安平、太平等乡,以太平乡汀洲一带为传统产地。有“平头黄”、“猴板桩”2个品系。具有色泽好、籽粒圆、破口少、浆多味鲜、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与普通黄豆比,出油率一般多2%,每6公斤汀豆做豆腐能多出2箱。据吉林农科院大豆研究所测定蛋白质含量:1984年“大、小平头黄”分别为47.87%和47.31%,1985年分别为47.31%和47.22%,1986年分别为46.56%和46.41%,比一般黄豆品种高出约10个百分点。清未民初,汀豆即销往南京、镇江、上海,并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国,每年外销量逾百万斤。1959年汀豆参加全国农业展览会,与东北大豆相媲美,继又赴印度、苏联巡展,颇受推崇。
1985~1990年铜陵县大宗农产品成本核算主要经济指标定点调查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