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捕捞量
70年代前,渔业生产以天然捕捞为主体。民国22年(1933),全县成鱼捕捞量为90万公斤。建国后至50年代初,县政府采取发放贷款,提供渔需物资等措施,支持渔民增船添网,发展生产。1950年,全县水产品捕捞量达到566.4万公斤。1954年,全县捕捞量猛增到732万公斤。1959年10月,水产部在当涂召开17个省(市)参加的淡水产品捕捞现场会,当涂在会上介绍经验。从6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县境通江河段受到工业污染,加之圩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建闸筑坝,导致鱼类回游通道被堵,天然渔场和鱼类资源减少,捕捞量逐年下降。1978年,全县鱼、虾、贝产量仅212.5万公斤,不足1950年的一半。70年代后,渔业生产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品种的增多,水产品产量从1982年开始出现连年大幅度上升的趋势。1987年,全县水产品捕捞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02万吨,成为全省第一个水产品产量万吨县。
若干年份当涂县水产品产量统计表

二、渔具渔法
历史上,渔民从事江河湖荡捕捞的渔具共有10大类50余种。1类为围网,有围网、绞网;2类为曳网,有风网(拖网)、银鱼网、毛刀鱼网、虾拖、蟹拖和多囊拖网;3类为张网,有缭网、袋网;4类为敷网,有拦河罾、船头罾、岸罾、虾罾、虾吊;5类为掩网,有旋网、扒网;6类为刺网,有丝网、大麻网、三层挂网、鲥鱼网、鱽鱼网、蟹网;7类为钩网,有挂钩、绷钩、网钩、划钩、耙钩、小钩、卡;8类为笼罩、有蟹笼、鱼篮、虾笼、黄鳝笼;9类为杂渔具,有扎箔、网箔、边湖篓、夹罱、鱼罩、拉索、跳网、捞竿网;10类其他,有鱼鹰、“下旺”等。由于天然水域鱼类资源逐渐减少,到70年代已有部分渔具因失去捕捞对象而不用。现经常使用的捕捞工具仍有40余种。建国初期,渔船大多为住家、捕捞两用船,载重量一般在3~5吨之间,并另配小划子1只,以方便生产、生活。1949年,全县有此类渔船700余只。建国后,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渔具不断得到更新和改进。到70年代初期,大面积作业的风网捕捞开始使用机动渔船,渔网编织材料亦逐步由过去的麻类、棉线、蚕丝等改为聚乙烯线、锦纶丝、尼龙线等化纤材料。1972年,全县有机动渔船9艘,1985年增至342艘。1989年全县有机动渔船411艘,非机动渔船3678艘。
传统渔法主要有围、张、刺、诱4大类。具体作业方法为:大网围、小网张、鱼叉刺、笼篓诱。沙埂扎箔、东湖虾笼、居蟹篮和黄池福山村的“下旺”为县内特有的捕捞方法,与众不同。
沙埂扎箔,又叫“迷魂阵”。是新博乡沙埂村吴姓祖传的特种大型渔具,已有五六百年历史。该村渔民创有“三汛”(水汛、风汛、鱼汛)扎箔捕鱼经验。水汛,即根据石臼湖水春涨秋落之特点,春扎“丁”字箔,捕捞鲫鱼群,秋扎“一”字箔,捕捞降水鱼群;风汛,主要是根据四季变幻的风向,按照湖内不同的地形,起东风拉开箔门,让鱼群随水流进入网箔,刮西风,关紧箔门捕捞回游鱼群。建国初期,一次西风可捕鱼1~1.5万公斤;鱼汛,是根据鱼的回游规律,“中秋一过鱼调头,重阳一到溯江游”的特点,在这两个时节前几天,即进一步加固箔桩、箔片、鱼篓等。并加设跳网,日夜巡视,检查要道关口,多捕走汛鱼。每次鱼汛一般3~5天,最长7天,可捕鱼5万多公斤。
东湖虾笼,是博望镇长流行政村丁家自然村渔民自制的虾笼,亦称壳笼,河虾一旦入笼绝难逃脱,捕获量甚高。解放前,该地制笼技术一概不传外姓。
蟹篮,又叫蟹裤篮,是湖阳乡居村祖传的特有渔具。捕蟹方法是根据螃蟹“能过千层箔,难过一根索”的特性,于每年“白露”到“小雪”时节下河设埠布笼。
“下旺”,即选择水流较缓,冬季不涸的河湾或退建堤前、废堤后的水面,于秋末将树枝置于水底,诱鱼藏入越冬。至冬季将水的两端用网拦住,取出树枝等物,集中捕捞,产量颇高。60年代前,全县有“下旺”10余处,以黄池福山村产量最高。
下一篇:第三节 养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