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制历史上,当涂耕作制度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制。农民常年只栽种一季中籼稻,稻田四周埂边兼种黄豆。民国20年(1931)前后才逐步形成稻麦连作,但比例很小。建国初期,全县尚有冬闲田和沤水田50余万亩,一季中稻面积仍占70%以上,1949年全县耕地复种指数只有125%。
一年两熟制1953年起,压缩冬闲田和沤水田面积,扩种夏粮。秋播大麦、小麦、油菜,翌年夏收后圩区连作水稻,江心洲和丘陵岗地续种黄豆、玉米、山芋、棉花、芝麻等。茬口安排:1953年开始以麦——稻,麦——杂粮为主;1960年后主要是油菜——稻,油菜——棉花,油菜——杂粮为主。
一年三熟制这种耕作方式最早从1955年试种双季稻开始推广,但不久因管理不善,产量低而停止。1965年全面推广双季稻后才得到普及。1965~1970年主要是红花草和双季稻连作,秋播作物改种油菜或小麦。双季稻面积较大的1977年,全县耕地复种指数达到253%。茬口安排:红花草——早稻——双季晚稻,菜(麦)——早稻——双季晚稻。1983年起,由于高产的杂交水稻被大面积引种,双季稻面积又呈下降趋势。1989年,全县耕地复种指数降至168%。
套种70年代,大公圩和江心洲棉区开始采用棉、油套种或棉、麦套种。方法是秋季棉花收获后,播种“二垅靠”油菜或小麦,次年春播时麦(菜)田套种棉花。1982年又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麦和油菜改为满坂种植。1985年,关马乡农民春播时在小麦或油菜田内套种西瓜。西瓜收获后,瓜蔓作肥料连作晚稻。1989年,全县麦(菜)——瓜——晚稻轮作面积达到1.3万亩。
二、良种推广
建国前,县内生产用种以农户自留和串换为主。民国11年(1922),中央大学农学院在县农田采集到优良稻穗,于民国18年育成“帽子头”品种,在县境和邻近地区推广。民国26年,县种植9000余亩,单产215公斤,比当地种增加25公斤。
建国初期,县组织区乡干部和农技干部到田头进行选评,优者留种,动员农民加率兑换。灾荒年份由农技部门到粮库从商品粮中选取纯度好、发芽率高的粮食作为种子。1953年,采用穗选法留种。1958年,国家提出自繁、自选、自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种子工作方针后,全县逐步建成了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县建有水稻原种繁殖场,公社、大队均建立了种子队,生产队有种子田。1971年起,全县种子供应改由县种子公司统一经营,使种子的供应与推广、供应与繁育结合起来。1977年,进行大面积杂交稻制种,开始由生产大队自制,每年赴海南岛鉴定。1981年改由县统一制种,县种子公司在新桥公社宝塔大队、查湾公社钓鱼大队、龙山桥公社太仓大队、薛津公社宝义大队及新市、湖阳两个乡办小农场建立种子基地2560亩,进行常规种子繁育和杂交稻制种。1984年,制种工作实行“四化一供”,即标准化、良种化、区域化、专业化和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1985年以后,黄山乡卸巷行政村被定为不育系繁殖区,龙山桥镇太仓行政村和查湾乡钓鱼行政村定为常规种子繁殖区。
农作物品种经历了数次重大改革,直到1965年,“莲塘早”才脱颖而出成为早稻当家品种。1964年引入试种“农垦58”作单晚栽培,1965~1966年,县农科所试验作双晚栽培取得成功,于1967年全面铺开成为晚稻当家品种。至此,双季稻品种完成配套,农家种被全部淘汰。60年代末,随着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矮南早1号等矮科品种迅速取代高秆品种“莲塘早”,而成为当家品种。油菜在历史上都用白菜型品种,70年代开始注重甘兰型油菜的推广,逐渐获大面积种植。棉花原均为小籽棉,单产低。1955年引进陆地棉“岱字棉15”,至1957年全部淘汰小籽棉.此后,由于新品种的不断育成和推广,稻麦棉油品种又经多次更新换代。
在育种方面,县农科所刘景宜等人于1971年、1978年和1986年分别选育出早稻“当选早1号”,早熟甘兰型油菜“当油早1号”和中熟晚粳“当选晚2号”等品种,在芜湖地区和全省推广,其中,当选晚2号1984年由安徽省农科院转育成粳型不育系,并配成“当优C堡”和“当优3号”。继后又配成“当优9号”、“当优15”等。“当选晚2号”和“当优C堡”1988年被农牧渔业部评选为全国优质粳稻。县种子公司陈罕兴于1967年以农垦58作母本,县内晚糯数浪粳为父本混合授粉,育成早熟晚粳“榕四352”,比农垦58早熟15天,米质优、腹白小、光泽好,在县内外推广使用。
三、栽培管理
育苗水稻传统育秧方式为水育秧,宽畦密播,每亩播种150公斤左右,落谷后用草木灰覆盖。1952年开始使用泥水、盐水选种,推广合式秧田。70年代初,推广早稻薄膜育秧,改中苗(满育秧)为小苗(半月秧)密播,播期提前至清明前后,改拔秧为铲秧,带土栽入大田,称之为“小苗带土移栽”。70年代后期至今多采用露地湿润育秧,播量下降,杂交稻每亩秧田播量下降到15公斤左右。历史上油菜均采取点播方式。70年代开始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得到较大面积应用。棉花于1982年以后改直播为营养钵育移栽。
栽植密度作物栽植密度的变革主要是在水稻栽培上。县内传统的栽插密度是“横七竖八(寸)”,密度稀,基本苗不足,产量低。农业合作化后,普遍推广3×5寸、3×6寸或4×5寸,改稀植为密植,增加穴数和基本苗。60年代中期,推广矮杆品种,密植程度又有提高。双季稻每亩4万穴,亩基本苗30万左右,双季晚稻每亩3万穴,亩基本苗20万左右。70年代后期,首先在杂交稻栽培上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常规稻栽插密度有所降低。双季稻一般亩栽3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20万左右;一季常规稻亩栽2万穴左右,每亩基本苗8~10万。
水肥管理秧田水管,前期以干干湿湿为主,中后期浅水勤灌,寒潮时深水保温。大田水管:浅水栽秧,深水活棵,浅水分蘖,苗足放水烤田,复水后干干湿湿到成熟。肥管则以基肥和“断奶肥”为重。大田肥管经历了二次变革:化肥大量应用前,肥料不足,主要以基肥为主;70年代中期以后,水稻增施面肥(耖口肥),加重分蘖肥,实行“一头轰”的施肥方法。近年来,随着基本苗的减少,单季稻和部分双季稻均采取“前期促、中期控、孕穗时期攻穗重”的施肥方法,兼顾了“穗数”和“粒数”,促进了单产的提高。午季作物主要以“腊肥”和春后追肥为重,尤其是小麦,基肥少,仍以大播量、攻穗数为主。棉花则采取“前轻后重”的施肥方法,以基肥和重施“花铃肥”为主。
下一篇:第三节 肥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