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有徽水、玉水、俞村河(璧溪)、山坝河(姚溪)4条干流,分别流往泾县、黄山区、宁国县,均因水浅而不通航。徽水从三溪至泾县下坊,清代曾以竹排运货,排户多至800户。民国时仍有竹排13联,排运一直延续至建国后南雄公路通车时止。1957年县人民政府曾邀请安徽省交通厅航道工程处来县勘察、测量,制定本县水运规划,但未实施。1958年开辟云乐山坝河至宁国排运通道。1959~1967年林业部门投资1.98万元,在徽水、上洪溪等河流中炸礁拓河44公里,放运木材,兼载货物。山坝河放木排至宁国县港口长滩,水程4天,每排载货5~10吨。后因宁国港口闸坝建成而停筏。其他3条河流筏运均因通公路而淘汰,至1968年,本县彻底结束排运。另外,三溪乡溪潭村原有古渡一处、小船一艘、船工一人,50年代末即已停渡,现已建有溪潭大桥。
建国前,本县陆运有轿行、(手推)车行和骡马行,承揽客货运输业务。民国时期全县有手推车2000余辆,往来于太平、泾县、绩溪、宁国、南陵、宣城等地;外县常驻500辆,每年外运粮食约6000吨。驴骡近500头,多属富户,主要集中于手推车少的白地、庙首和其他不通独轮车的云乐、祥云、碧云、仕川等地。民国29年(1940)7月1日,县政府成立军运代办所,配骡马270头,运伕900名。建国后,随着公路、板车道的兴建,手推车日渐减少,1956年减至312辆,1958年后不再参加运输,到1984年仅剩60辆。牲畜运输亦逐年锐减,1962年从事运输的牲畜减至12头。1966年旌德县搬运社白地组购买5头毛驴驮拉畜力车,承担白地至县城间的货运,以后增为6头。1977年,搬运社庙首组购入2头。1977年后机动车辆猛增,畜力车已不适应,于1979年10月全部淘汰,至此结束本县畜运史。
1979年后,根据“放宽政策,搞活经济”方针,改革运输管理体制,打破国家独营,逐步形成国家、集体和个人共营运输的格局。现代运输工具发展迅速。小板车由1966年的217辆猛增至1985年的7923辆,平均每4户有一辆。1971年全县手扶拖拉机69台,均为集体所有,1979年增至856台。由于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手扶拖拉机均作价变卖给个人,1984年有656台投入短途运输。1978年开始出现简易柴油机三轮车,到1987年底增至130多辆,同时各类客、货汽车由1979年的202辆增至437辆,其中货车302辆(含私有车134辆)、客车113辆(含私有车4辆)。
一、客运
(一)汽车站客运
1954年5月1日,江南汽车公司屯溪办事处始发屯旌班车,开创本县汽车客运史。同月成立旌德汽车站,属徽州专区交通运输管理局歙县中心汽车运输管理站管辖,当年客运量2689人,客运周转量164075人公里。1959年升格为县级站,客运量72598人,客运周转量317.8万人公里。1964年10月21日改为安徽省汽车运输公司旌德汽车站。当年客运量17.5万人,客运周转量558.1万人公里。1987年止,汽车站下设分站7个,代办站9个、招呼站43个,职工56人。客车23辆,每天始发班车44次、驻点班车3次、路过班车10次,接纳旅客3000人次。全县客运里程191.5公里。1987年客运量138万人,客运周转量4449.2万人公里,是1979年的2.22倍。
(二)其他客运
1985年,砩石矿购置30座大客车一辆,每日往返县城和矿山之间4趟,运送本矿职工上下班,同时对外营业。到1987年,各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共购有小型客车30辆,自运自管,共可载运200余人。
1985年5月,孙村乡驾驶员钱自满自购42座大客车1辆,是全县第一辆个体大客车,运行于旌德至芜湖8号码头之间。由于服务周到,方便旅客,经济效益比国营企业高。到1987年底,个体经营的客车增至4辆。
1978年后简易柴油机动三轮车由于成本低、耗油少、经营灵活、客货两用,很快成为本县农村重要客运力量。1987年底全县有个体机动三轮车130余辆。
二、货运
1954年3月,江南汽车公司屯溪办事处派货车12辆,首次来旌运粮,为本县第一次汽车货运。当年汽车货运量1709吨,货运周转量183641吨公里。60年代前,本县不驻汽车,货运由省汽车运输公司独营。需要运货时,由县汽车站电告屯溪车队派车来县。1972年11月,徽州汽车运输公司在旌德成立汽车六队,当年货运量22679吨、周转量278.8万吨公里。该队1987年有货车25辆、151吨位,其中大货车4辆、21吨位,挂车13部、52吨位;职工124人,其中驾驶员48人。修理工38人;货运量1.7万吨,货运周转量315万吨公里,由于个体运输增多,分别比1973年锐减83.6%和73.6%。
旌德县运输公司原系旌德县搬运站,集体所有制企业。50年代以搬运为主,装卸为辅。1952年货运量0.2万吨,货运周转量2万吨公里。1957年货运量0.4万吨,货运周转量4.50万吨公里。1961年增加汽车一辆,次年货运量0.55万吨,周转量12万吨公里。1973年货运量增至1.74万吨,周转量15万吨公里。1978年货运量3.78万吨,货运周转量23.4万吨公里。80年代初,搬运工人20人。1982~1984年平均每年货运量5.8万吨,货运周转量11.9万吨公里。1985年该公司购置汽车2辆,征用土地5.4亩,建立汽车队,经营汽车运输。当年货运量0.7万吨,货运周转量5.3万吨公里。1987年有职工106人,其中工人61名,2辆汽车共完成货运量0.3万吨,货运周转量40.7万吨公里。
1969年后,有的企业自行组织行业车队,负担本系统货运。如砩石矿、粮食局2个车队,共有汽车20辆120吨位,驾驶员27人、修理工3人。1982~1984年平均每年社会货运量7.9万吨,货运周转量1055万吨公里。
70年代后商品经济发展,运输紧张。全县95%的手扶拖拉机由农用转为货运;由集体所有转为私人所有,很快占领农村短途运输市场,涌现一批运输专业户。1979年4月,白地公社三节大队吴平芳自购3吨江淮牌货车1辆,成为本县第一个汽车货运个体户。该户两年赚回车辆成本,又新购解放牌载重汽车1辆,成为万元户。此后,个体货运迅速发展。1984年起,部分个体运输专业户为了减少事务麻烦,集中精力,开展业务,自行组织松散型汽车运输公司。其中:旌阳运输公司有汽车24辆、120吨位,1984年营业收入20万元;白地运输公司有汽车23辆、84.5吨位,1984年营业额36.9万元,盈余11.32万元。
上一篇:第二节 桥梁
下一篇:第四节 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