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古道
供传车、驿马通行的旌泾、旌绩、旌宁、旌太4条县际驿道旧时均为石板路,宽1.5~2米。县际及县内古道19条,其中:石板路12条,宽1~2米;土路7条,宽约1米。石板路的路面,大都横铺条石,少数则两侧铺卵石,中间直砌条石,以便独轮车行驶。经年累月留下的辙迹至今依稀可见。跨河石桥星罗棋布。道上凉亭遥遥相望,供行人躲雨遮阳、驻足歇息。1967年全县凉亭、石卷洞尚有34座,后毁10余座。这些亭、洞多建于山腰、峡谷、桥头,多以条石砌就,跨路而立,行人穿洞而过。有的亭、洞还备茶汤,供行旅解渴消乏。这些驿道和古道,一般选线合理,路线稳定。只有旌、泾古道三溪南湾石壁山一段,原高悬山腰,险窄难行,又因地扼宣、徽咽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宋方腊起义军曾在此与官兵激战。明嘉靖十三年(1534),宁国府通判署旌德县事李默,命比丘僧化缘募捐,鸠工开山凿石,沿溪筑路,始成通衢。通往宁国上坦的古道,宋、元、明三代均在乌岭设置巡检司。箬岭古道地跨旌德、太平、歙县、绩溪四县,军事和交通位置极其重要。相传东箬岭古道为隋末所开。
古时筑路、建桥,经费多为私人捐募。如康熙五十七年(1718)山洪冲毁石壁古道,嘉庆十年(1805)朱旺村朱氏捐银5100两重修南湾至藁口一段。杨桃岭古道,据绩溪县志记载为明代旺川曹世科独资修建,民国30年(1941)绩溪上庄胡适夫人江冬秀回旌德江村省亲时,捐银洋1000元重修。有人除捐银修路外,还捐田作为养路经费。如乾隆四十六年(1782),乔亭刘孝元邀集乡绅捐资修筑春岭古道,并置田十余亩生息,为养路之资。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青阳时,县政府派工兵挖断旌太驿道,以阻止敌骑入侵。抗战胜利后,南元吕贤澄、吕炳坤兄弟于民国35年募捐修复此路,并重建金竹圲刘家桥。民国29年11月10日,旌、绩两县在古道基础上,动工合修三溪至绩溪手车道,全长50公里。旌德至绩溪县扬溪古道,自凿成以来,一直是重要的县际古道。绩溪、歙县缺粮农民常年百十成群,不远百里,来旌挑粮,络绎不绝,直到1954年南雄公路绩旌段通车时方止。旌德至太平驿道,清时榔村汤氏曾在霍家桥头夜设路灯,为商贾行人照明,可见当时交通盛况。
建国后,大多数驿道、古道改建成公路、林业公路、机耕路,仅少数废置未用。如纠峰岭古道,原为本县西乡通太平县捷径,60年代有车难乘时,此道仍有行人;现已荒芜,仅有樵牧往来。
县际、县内驿道、古道一览表

二、公路
(一)建设
建国初期,本县公路建设主要是开辟南北、东西干线。南雄公路于1957年初最先全线建成通车;同年5~6月,旌(德)鸿(门)公路旌俞段、蔡(家桥)谭(家桥)公路蔡庙段亦相继建成通车。50年代末通车里程65公里。60年代除续建旌鸿,蔡谭二线,彻底打通东西干线外,为适应上海小三线工厂迁旌的需要,还修筑三线工厂专用公路6条21公里。全县晴雨通车公路里程为120公里。
70年代,公路建设以改造旧路和发展社队公路为重点。首先扩宽原有公路,提高质量等级,截弯取直,增筑防护工程,对南雄、蔡谭二线浇筑黑色渣油路面67公里。此外,由于农村集体经济壮大,为发展社队汽车运输业,采取社队自筹、国家补助资金的办法兴筑社队公路,至70年代末共建43条101.5公里。全县18个公社均通公路,119个大队有88个通公路,大部分社队有机动车。70年代末全县通车里程305公里,比60年代末增长1.54倍。
80年代主要是修筑林区公路,并进一步完善原有公路网。本县林区历年造林成材,急待砍伐外运。由林业部门自筹,交通部门协助设计与施工,修筑林业专用公路10条47.5公里。1981、1982年建成旌阳至汤家集、新桥至华西公路,1985年始建版书至碧云公路,此3条复线共32公里,缩短了城乡路程,便利客、货运输。1986年始,县人民政府发动民工5.2万人次,拓宽南雄线和蔡谭线部分路段,至1987年底形成县际干线和县内乡村支线纵横交错的交通网。
1.南(陵)雄(路)公路
全程62.5公里,境内长32.5公里。国家投资28.43万元,建勤民工12960人,108.2万工日,完成土方39.53万立方米、石方3.83万立方米。境内有桥梁6座,181.9延长米,涵洞253道。此路由县南版书乡分界山入境,蜿蜒而北,纵贯版书、南关、旌阳、蔡家桥、三溪5个乡镇,从三溪乡古城出境,是沟通芜湖至屯溪的第二条战略公路。建成后,不仅减轻了芜屯公路的客、货运输负荷量,而且缩短芜湖至屯溪的里程近40公里。自70年代中期黄山旅游事业日益发展以来,车流量骤增,日交通量逾2000车次。1980年交通部门将浙溪桥至蔡家桥10.5公里划属205国道,蔡家桥至分界山划为省道。
该路分3段施工:绩旌分界山至旌阳段10公里,1951年4月皖南行署交通局、省公路局第四整修队勘察设计,1952年1月6日动工,195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从而结束了本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旌阳至三溪段19公里,1954年9月由徽州行署交通局与徽州公路段负责测量设计,同年12月动工,至1955年12月竣工通车。三溪至浙溪桥段3.5公里,顺旌泾驿道修建,地势平缓,无石方、桥梁工程。1956年5月,县交通科与水利科共同勘察、设计,是本县工程技术人员自行测设、施工的第一条公路。1956年8月动工,1957年元旦通车,5月1日芜湖至旌德客车正式运行。南雄公路全线通车后,根据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几经改造。1966~1968年,首先将原来的木台木面、石台木面桥涵全部改建成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或石砌桥涵。1970~1973年,在弯狭路段开山截弯取直,路面加宽至8.5~14米,并用石砌挡土墙。1973~1977年,浇筑境内黑色渣油路面,徽州地区公路总站投资68.02万元,平均每公里造价2.1万元。1986年冬,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全县发动民工2.4万人次,将路面拓宽为12~15米。
2.蔡(家桥)谭(家桥)公路
东起南雄公路蔡家桥,经玉溪、庙首、白地、从县西洪川村雀岭出境至黄山区谭家桥镇。全长40.5公里,境内长32.5公里。国家投资42.57万元。境内有桥梁8座,196.6延长米。初为泥结碎石路面,宽3~3.5米;后浇柏油,经不断拓宽至8~10米。全线除大兴、高甲、雀岭3处坡陡弯急,是事故多发地段外,大部分路基平缓。建成后,循此路直达黄山,不再绕道歙县,且缩短原从芜湖至黄山需绕道青阳的路程26公里,便利旅游。全线1980年划属205国道。昼夜车流量逾2000车次,是出入本县西南门户的动脉。
全线分3段施工:蔡(家桥)庙(首)段14公里,1954年9月徽州公路段测量设计,同年12月动工,后因洪水塌方一度停工。1956年续建,1957年6月10日建成通车。庙(首)白(地)段8公里,1961年10月由省交通厅公路测量队勘察选线,1962年10月动工,1963年10月10日通车。白(地)雀(岭)段10.5公里,1962年12月省公路局测量队勘测,1965年1月本县公路局复测设计,同年4月动工,1966年2月竣工,3月1日通车。全线后经多次扩建。1968年在1K~3K、29K~32K+500M弯窄路段,开山截弯取直。1977~1979年铺筑黑色渣油路面,省交通厅拨款74.15万元,每公里造价2.28万元。1981年0K~4K处大修。1987年春,县人民政府发动民工2.8万人次,对部分狭窄路面,再次拓宽。
3.旌(德)鸿(门)公路
全程37公里。从县城向东经杨墅、俞村、尚村,由滑渡出境,境内23公里,泥结碎石路面,均宽3米。国家投资15.56万元,征用土地78.73亩。建勤民工6478人,13.76万工日,完成土方11.16万立方米、石方0.16万立方米。有桥梁6座共153.1延长米。该路建成后,连接太(平)岩(寺)、芜(湖)屯(溪)、南(陵)雄(路)三线,成为宣徽公路网中的重要一环。循此线可直达沪、杭等地,减少客、货中转。特别是1974年皖赣铁路通车后,本县距宁国县胡乐火车站仅34公里,原由南雄公路运输的砩石、木材,均改由此道运至胡乐火车站外运,日高峰车流量1500车次。
此路分2段施工:旌(阳)俞(村)段13公里,1956年本县交通科自测设计,同年12月动工,1957年元旦通车。有陡坡12处,最大纵坡9%。后妃岭东坡、七都岗西坡背阳向阴,山水浸路,雨雪天重载难行。1980年、1987年先后施行了降坡取直工程。俞(村)滑(渡)段10公里,1966年省交通学校学员及交通厅测量队勘察设计,同年12月动工,次年8月竣工通车。由于原设计标准远难适应新形势下的车流量,路面损坏严重,虽每年冬春突击抢修,仍难根治。1984年国家拨款15万元,对全线进行大修。同时,加强养护,道班实行“联路计酬”承包责任制,使路况有所改善。
4.蔡(家桥)云(乐)公路
由南雄线84K起至云乐乡上村止,全长25公里。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5~6米,路面宽3米,最大纵坡9.8%,最小半径15米。新建石拱桥7座、钢筋混凝土桥1座,共94.2延长米。征用土地176.9亩,完成土方近40万立方米、石方3.95万立方米,造价21.97万元。公路建成后,结束了本县东北各乡交通闭塞、步行肩挑的运输历史。
全线分为3段:蔡家桥至乔亭段长10公里,1970年10月1日动工,1915年1月通车。乔亭至大岭脚段长10公里,1974年11月开工,次年10月竣工通车。该段盘旋于崇山峻岭,翻越海拔546.5米的大岭头,尤以乔亭蚂蚁岭坡陡难修。后期路面工程得到驻军83455部队的支援。大岭脚至云乐段长5公里,1975年11月动工,1977年3月竣工,同年10月全线通车。83455部队曾参加修筑,出车运输路面用料。1985年在大岭西坡浆砌挡土墙,改造涵道。大岭东坡回旋道每逢春雨冬雪路面泥泞,常备有石料,以应抢修急需。
5.三(溪)兴(隆)公路
1965年11月由本县交通部门勘察设计,同年12月动工,翌年6月竣工通车,全程12公里。该路以乡村道路为基础,按简易公路标准设计,泥结碎石路面,路基宽5.5~8米,路面宽3~4米。跨越河谷平畈区,路基平坦。民工建勤54.5万工日,挖土5574立方米,填土36380立方米。有桥5座共262.3延长米。全线造价6.47万元。建成后,沟通了三溪、双河、兴隆3乡11村的交通,对粮食、竹木等物资外运起很大作用。
1987年全县通车路线(全天候)里程表

(二)养护
1958年前,全县通车里程仅59.5公里,公路养护主要依靠乡政府发动民工建勤和群众义务劳动,实行“人民公路人民养”。公路沿线组织义务护路、护桥小组,全县有16个群众养护公路小组共82人,插牌分段包干养护,评工记分。1958年1月设立南雄线将军庙道班,是本县第一个道班。随着公路发展,此后在旌鸿、南雄、蔡谭、三兴、蔡云、碧五、板祥、旌鸿、新西、旌凤10条干支线上又相继设置道班,专人养护。
197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135.5公里,行车密度大,运输量日增,急需增强养护力量,而专业道班得不到补充,遂实行“民养公助”的办法,完善代表工制度。代表工在道班参加公路养护,在生产队参加分配,所做养路工日在民工建勤任务中扣除。国家补助每人每月7元,后增至27元;粮食7.5公斤。代表工与专业道班混合编组,统一出勤。1980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代表工多回村务农,公路养护由正式职工、技校毕业生和临时合同工承担。
公路养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击抢护重点,常年养护全线。以道班工人为骨干,发动群众,成立长久性的护桥、护路组织,先干线,后支线;先抢修,后养护;先桥涵路基,后路面工程,使历年水毁损失减至最低限度,公路完好率不断提高,1987年达79%。同时还组织民工建勤,采储砂石,以备养护急需。
1987年全县有16个道班、120人,养护里程180公里。共有养路机械42台,其中汽车6辆、拖拉机19台、压路机3台、铺砂机6台。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桥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