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制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县署为县公署,改知县为知事,县公署设一、二、三科,分管民政、财政、教育等事务。民国3年(1914)3月,奉命减政,撤销一、二、三科,仅设文牍、收发、会计各1人,办理具体事务,民国11年,复置一、二、三科,分掌政务。
民国16年3月,北伐军至。国民革命军二军六师政治部主任萧劲光委派共产党员谭梓生(本县洋川人)为县长,废县公署,成立国共合作的旌德县政府。县政府积极支持工、农、青、妇运动,打击土豪劣绅,捣毁盐卡,群众赞谭为“草鞋县长”。“四·一二”政变后,由国民党四十军贺耀祖部参谋唐绍尧充任县长,取代了以工农民主运动为基础的县政权。
民国20年至22年,县政府撤科设局,有公安、财政、教育、清乡等局,另设建设专员1人,并将原保卫团改为警察总队。民国23年复科裁局,仍设一、二、三科。民国24年增设司法承审室和长途电话管理处。民国27年增设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民国28年实施新县制,增设政务督导专员。民国29年增设抗战军运队。民国30年增设县行政人员训练所。
民国32年撤一、二、三科,改设秘书室、会计室、民政科(主选举、户籍、身份证)、财政科、粮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军事科。后陆续增设公安局、警察局、统计局、合作室、社会科(管赈济、抚恤、优待)、邮政局,税捐稽征处。次年元月,县政府、县党部合署办公,成立党政办事处,科室依旧。
民国36年底,复设三科(一科主管民政、社会、教育;二科主管财政、田粮、税捐;三科主管自卫队、征兵、修路)、秘书室、人事室、邮电局、县训所。后陆续增设会计室、电信室、无线电台、警察局、看守所。此外,县政府还先后辖有国税所、驿运站、卫生院、县立中学、民生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及设计考核委员会、义务劳动督导团、绥靖协会等临时机构。
民国时期县知事、县长名单

二、政务
民国初年,本县颁行“卫田升科”政令:凡未登记纳赋的新垦和偏僻田地,均须申报办理保障其产权的颁证手续,每亩交产权费一元,并按60~70%折实田纳税。此事因受广泛抵制而久悬未结,直至民国20年(1931)才勉力办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县政府的经常性公务主要是“搜剿”共产党、游击队,为此而进行常年累月的绥靖、清乡、征兵、拉夫。其次是督缴赋税、催粮积谷。在社会管理上,主要是整顿户籍、登记人口、管制物价、禁烟戒赌、推行国民教育等。为满足庞大的军需和行政支出,县政府也曾鼓励生产,推行公共造产,兴办金融、运销、加工、水利、交通等各产业合作社,饬办一些经济事业,但成效不大。
30年代开展“新生活运动”,倡行“文明新风、礼貌卫生、革故布新、精神治国”,始有轰轰烈烈之声,继无实实在在之效,终成虎头蛇尾之势。
抗日战争初期,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共产党新四军的影响和当时皖南行署主任戴戟的敦促下,县政府积极组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成立各阶层抗敌协会、救亡歌剧团、军运队等,组训民众,宣传抗日救国;设立6处难民收容所,收容安置难民数千人,分别划地定居、发粮贷款、建房买牛,抚其生计,励其垦殖,导其生路;组织手车队、肩运队,开办纺织工厂、罐头工厂、难童教学班,以期自救自教,受到省府表彰。“皖南事变”后,复行“防共、反共”方针。民国30年组建“清乡队”,多次会同泾、宁、宣等县地方武装“清剿”新四军游击队。民国34年明确宜布以“剿灭奸匪”为县政府的中心政务,全县各乡到处建碉堡防“匪”,奉行“动员勘乱纲要”,建立情报网,设立盘查哨,编查保甲、户口,实施“联保连坐”。民国37年,设立旌、泾、太联防区署,禁止村民进山采茶,加紧“反共、剿共”。民国38年初,县政府在崩溃前夕,仍训令各乡:对为新四军利用者杀;破坏交通、通讯者杀;为新四军征派粮款者杀;掩护新四军并供给粮食、情报者杀其全家,焚毁房屋。实行法西斯专政。
附:参议会
民国33年(1944)8月,旌德县临时参议会成立。参议员由县政府在各乡、镇、商会、农会、工会和“社会贤达”中遴选。临时参议会每年开会审议地方财政预决算。
民国34年10月,成立选举事务所,由保到乡、由乡到县逐级选举正式参议会议员。全县共选出县参议员15人。民国35年6月12日至17日,召开第一次县正式参议会,出席议员13人。会议推选戴光宇为参议长,汪易如为副参议长。
县参议会每半年开会1次。自成立至旌德县解放前夕,共召开7次会议。参议会通过驻会委员会议听取政务、业务报告和审议民政、财政、教育、粮政、建设、社会等方面提案。民国35年5月,县参议员江养吾当选为省参议员。
民国36半8月,县参议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成立国大代表选举事务所,县长陈晓钟为选举事务所主任。县城选举之日,县府派秘书邵世平率兵监选。邵越俎代庖,强迫选民选举江世义为国大代表。引起群情激愤,成为轰动一时的“国大代表选举丑闻”。
民国38年1月第七次会议,戴光宇辞去参议长职务,改选汪易如为参议长,王希翰为副参议长。同年4月,旌德解放,县参议会随即解体。
上一篇:第一节 县署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