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人力、畜力运输
县人生产和生活物资的运输,历来赖人畜力,今农事仍采用。
商品肩挑运输,俗称挑担。素有余杭担、屯溪担、歙县担、宁国担、旌德担及泾县、芜湖担等。清末民初还有广德、宜兴担。县内短途,有县城担、扬溪担、临溪担等。清、民国间,乡道担夫终年不绝。北村—扬溪—板桥—旌德一线,粮担日多达数百。建国初期.县内粮食、百货集散,仍大量挑运。县搬运站也配备挑运工。农民主要挑扬溪担、38号桥担、镇头担、县城担和旌德、泾县担。60年代以来,除进出山货物外,渐被车辆取代。

骡、马、驴驮运,以贩县内土产和输入宣城、旌德大米为主。主要线路,临溪——县城——宁国县(延至江苏),临溪——旌德——泾县——芜湖,临溪——昌化县岛石坞,旌德县——扬溪——北村——歙县南乡,县城、临溪——乡村集市。民国间城内有骡马行4家,临溪、镇头、北村等集市设有骡马站。城乡商号、市民和近邻集镇的农民有饲3至8匹骡驴专事代运或贩运。建国初长途货运仍畜驮为主。民间驮运业,1956年有骡驴49匹。运输公司骡马队1959年有骡40匹、驴5匹,1963年撤销。民间畜运亦于80年代初绝迹。
客运,以轿为主,历有官轿、花轿、青轿。官轿(兰呢大轿)官员、士绅乘坐,民间用于出丧“抬神主”。花轿(饰以彩、灯)迎送新娘,4或8人抬。青轿(青布轿)多为地主、老板、医生雇用,2人抬。轿行集中城内,伏岭、水村、坑口、仁里、磡头、扬溪、尚田、上庄、镇头、临溪等地散设。行主、轿夫皆湖北和安庆、凤阳人。民国前期城内有4家轿行,抗日战争期间仅1家。轿夫兼事农业。青轿抬客远至芜湖、宜兴和歙城、屯溪。官、绅及其眷属“虽路近咫尺,亦必乘轿”。建国初轿运业衰落,轿行消失。
二、排筏运输
登源河德锦至临溪段水程30公里通竹筏(俗称乌排)。筏以17至18根毛竹编成,长约1.76丈,中围粗1.2尺。1人放1筏,载2000斤。10余筏结帮,顺水撑镐,逆水背纤。明末清初,临溪至石(),有16帮货运“乌排”,扎停百鸟墓的大排河段。清乾隆间仍可上达德锦。两岸石()、北村、水村、湖村、龙须、百鸟墓等村农家皆备“乌排”。民国时期重载可上抵交溪口,县东域旅苏、沪、杭等地徽商的灵柩,经新安江运抵临溪,原后用竹筏运至此起岸暂厝。北村一带农用石灰石,历以竹排从瀛洲、坑口装运。1966年公路通车后竹筏运输遂绝。
上庄、大源、大溪、扬溪、金沙、和阳、荆州、胡家、伏岭、逍遥、大障等地竹、木外运,多在桃花汛期从山溪流放(俗称赶羊)至河宽处集中扎排。戈溪河域从胡家西山下流放至38号桥,水程15公里。金沙河域从章家湾至38号桥,水程13公里。戈溪河中坞至38号桥3公里。龙溪河域从大溪至宁国胡乐,水程20公里。竹、木排由西津河、水阳江水运(俗称放排)至孙家埠集散。大源河域从余村、上庄村口至临溪,水程40余公里。登源河域从伏岭新桥至临溪,水程32公里。扬之河域从扬溪至临溪,水程25公里。岭南竹、木排放至歙县渔梁,60年代后放排渐绝。
三、木船运输
历代县人物产及百货进出,多由登源河、扬之河下游或临溪码头船运。临溪民船俗称坝上船,木质构造,两头尖翘,身长约10米,宽1.6米,底扁平,深0.6米,吃水0.2米,越渔梁坝,可上达屯溪,下抵淳安、杭州诸地,无定期航班。扬之河的城郊杨柳村、埠头上与登源河的仁里、湖里、辇显及临溪码头为转运点。明迄清初船、筏往来,商旅络绎。清中叶后河道淤塞,上水航程逐减,临溪遂成商埠重镇。道光前,临溪至渔梁有百余船只往来,民国15年(1926)前后仍有数十艘进出,上行湖里、县城、埠头上的民船已不常见,当时临溪码头“年运费数万金”,为县内和旌德、泾县榔桥、宁国胡乐、歙县南乡与东乡、昌化岛石坞等地“商货出入之总汇”。周泰源、巴有美两船行垄断码头,“苦力”多时近百人。出口以粮食、山货、石灰、中药材等为主。进口为食盐、棉布、百货等。24年芜屯公路通车后,船运衰落。抗日战争期间公路毁坏,复兴数年。建国后船少见,1953年断航。
四、人力车运输
明迄清末偶有安庆铁皮独轮手车过境,或短期在县内运输木料。因损伤路、桥面石板,曾禁止通行。民国初年高枧山安庆籍客民用独轮车运柴进城。24年芜屯公路建成始有黄包车拉客,29年开通绩旌手车道,县军粮运输委员会购铁皮独轮车40辆专运军粮,民间亦渐置手车运输,当时部分轿夫改拉黄包车。县解放前夕手车被军队征用,所存无几。城区黄包车剩10余辆。
建国后车夫加入搬运工会。1950年初黄包车改成双轮板车,为县双轮车运输之始。1953年全县双轮车39辆,其中搬运站24辆。1956年铁皮木轮改换轴承胶轮,载量增大,遂兴。是年民间有19辆。1958年始建板车路。年底全县胶轮手推车、双轮车增为75辆和235辆。另有骡、马车9辆。1957年县搬运队有板车142辆、骡车24辆。县运输公司置双套马客车15辆,短程客运。1963年后仅存驴车1部,从镇头至县城运输百货,70年代末停歇。60年代末独轮、双轮车成民间运输主要工具。今农事、搬运仍用。
绩溪县部分年度板车与独轮车表

自行车代步,始于民国22年。城内富商两户各有1辆。芜屯公路建成后,城乡富商又有增购。建国初,用于邮递,后逐渐用于干部公差。1953年,全县自行车16辆,其中个人5辆,机关11辆。60年代增多。1972年,全县个人有1620辆,其中农村1180辆,县城440辆。80年代初,自行车成为城乡群众出勤、上学、走访、赶市的代步工具,亦用于带运货物。脚踏三轮车,只有机关、企业和个体商户用于短途零货运输。1987年,全县有自行车3万余辆。
五、小型机动车运输
摩托车民国25年县城天主教堂西班牙传教士安邦久(中名)自备美制“哈力”摩托车1辆,1952年县公安局接管。1966年公安局配备“幸福”205型摩托车1辆。后邮电、交通、税务等部门相继置摩托车执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代步、贩运和执勤摩托车渐增。1987年全县201辆,其中个人有128辆。
拖拉机1958年临溪孔灵大队购中型拖拉机1台用于运输,后增至3台105马力,70年代县搬运站、公路道班相继购中、小型拖拉机,社队购拖拉机耕作兼运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队拖拉机多承包、租赁或转售给农民,用于短途运输的手扶拖拉机迅速增加。1987年全县农民有运输拖拉机889台10113马力,公路道班有四轮拖拉机20台。
机动三轮车1973年县搬运站置5匹马力机动三轮车为县有三轮车之始。1982年华阳、扬溪镇农民购简易机动三轮车装配车棚,短途运输客货。后个体三轮车激增,营运于公路线,载客为主。1985年全县有机动三轮车69辆,1987年103辆。
农用车1983年瀛洲两户农民购农用运输汽车两辆营运河沙,1987年全县有134辆,多属华阳、临溪、瀛洲、北村、扬溪、金沙农民所有,从事建材、农副产品、百货等长、短途货运。
六、汽车运输
客运民国24年芜屯公路通车,境设绩溪(县城)、扬溪、临溪车站,办理客货运输,抗日战争间营运于扬溪至屯溪,34年12月底全线客运恢复。26年7月1日增设38号桥车站。日有官办班车与商办客货混装车过境。
解放后1949年6月设绩溪车站。翌年设扬溪二等站。1951年设临溪、38号桥分站。1954年南雄线通车,设镇头、雄路分站和浩寨、大源代办站。日有屯溪至河沥溪、芜湖对开客车、混装车和屯溪至旌德客车过境。1959年开通绩溪至芜湖直达班车,县始设始发班车。1961年后县客、货由屯溪、歙县车队承运。1966年1月绩北公路通车,县始营县乡公路客运。1970年底县新汽车站房投入使用。1971年客运由歙县车队驻绩分队承运。1972年5月1日开通绩溪至杭州班车,县始营省际客运。1976年县成立车队自办客运,有大客车七辆,属徽州地区汽运分公司第七车队。1978年、1982和1984年境内绩胡、绩蜀、绩和公路相继营运。1984年始有个体客车运营于绩胡线,国营车队,增至18辆735座位。1987年全县有大客车41辆1579座,其中个体2辆74座,营运于绩胡、芜屯和南雄线县内路段,县属企业通勤车3辆100座,驻绩小三线企业通勤车18辆670座。县内总营运里程289公里。县汽车站辖38号桥、扬溪、雄路、临溪、大源、镇头、浩寨等分站和黄土墈、虎山头、上庄、伏岭等代办站及76个招呼站。日起点班车79班,其中省际4班,跨地区2班,跨县10班,县内63班。日过境通往上海、无锡、合肥、马鞍山等地班车34班。还有上庄、浩寨、伏岭、胡家、磡头、大溪6班县乡住点班车。县内客流量绩胡线为最,日班车22班次,日均载客900余人次,约为县客运量的17%。
1958年县委配备“华沙”轿车1辆为县有小汽车之始。60年代末驻绩小三线企业陆续置小汽车和特种用车。1975年县人武部配小吉普车1辆。1985年县属单位有小汽车30辆、特种用车15辆。1987年境内共有小车95辆(含特种用车21辆),其中县属单位53辆(含特种用车12辆)。
货运民国24年始有客货混装车营运。建国后20余年大宗货物由芜湖、屯溪、歙县车队承运。
1959年县运输公司置2号汽车1辆为县有货物运货之始。1964年县缫丝厂、扬溪林场各置货车1辆。1970年县属单位货车增至7辆,驻绩小三线企业和“471”工程处有自备货车。1976年县汽车队配备货车10辆。1978年县属单位货车68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户货运迅速发展,1980年有15户15辆。1982年全县货车475辆。上海驻绩企业运力1034吨位,县车队15辆,98.5吨位。1987年全县货车480辆,1978.5吨位,县属企业174辆,占运力32%;个体户129辆,占运力26.7%;县车队42辆,运力占14.4%;驻绩地区水泥厂、三线厂、“471”工程处、铁路等单位135辆,占运力26.9%。
70年代县车队以支农物资统配运输为主,80年代转轨加入货运市场,运输量随皖赣铁路营运及单位、个体车辆增加而降。运出货物有麦秆、水泥运屯溪;化肥运宁国、宣城;竹、木运苏南、江北等地。运入货物有省内的煤炭、建材、粮食,苏、浙、沪的食盐、百货等。
绩溪县汽车站(队)若干年份运输情况表

七、火车运输
1984年6月1日皖赣铁路正式营运后,县站客运始发绩溪——南京中华门、绩溪——鹰潭慢车各1对,接送南京——南昌快车、南京——景德镇慢车各1对。1985年增加接送合肥——厦门快车1对。旅游旺季增接送屯溪——南京快车1对。金沙、际坑口、郎家溪站兼营货运,停靠慢客车;黄土墈、临溪站,单营客运,停靠慢车。
货运业务以县站为主。郎家溪站主卸煤炭;金沙、际坑口站主装车;县站主接送砂、石、竹、木、化肥、农副产品和煤炭、钢材、机械、粮食、盐、石油等货物编列。
1982~1987年绩溪县境内站运输情况表

上一篇:第五节 桥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