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家畜品种与分布
猪有绩溪黑猪、皖南花猪、金华猪、六白猪、荣昌猪、长白猪、约克夏、巴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猪等。绩溪黑猪是安徽省优良地方猪种。原产地荆州,民国末年发展到家朋、胡家、和阳等乡,建国后普及全县。1958年省农业厅定名为荆州黑猪,1982年省改称绩溪黑猪,占全县母猪总数80%。皖南花猪从歙县引进。清末至民国,华阳、高迁、临溪、瀛洲、北村、伏岭、扬溪、大石门等乡农民,多购歙县南乡仔猪饲养。60年代占县内猪群30%,80年代渐少,约占10%。金华猪和六白猪,60年代浙江淳安移民带来饲养,未形成纯繁群体。荣昌猪,70年代集体猪场引进,今绝迹。70至80年代引进国外长白、巴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约克夏等种公猪。大约克夏种公猪与绩溪黑猪母猪为最佳杂交组合,其他种猪已淘汰。今肉猪绝大多数是约绩杂交一代,少数为约皖杂交一代。
牛有黄牛、水牛和奶牛。黄牛有黄山黄牛、兰溪牛、秦川牛和南阳牛。黄山黄牛系华南型黄牛,经长期适应选育成的牛种。体型结实匀称,耐热、耐湿、耐粗饲,蹄质坚硬,善爬山放牧和在水田连续作业。属役肉兼用型牛,肉质鲜美。日耕田2至3亩,是县内主要农用耕畜。80年代黄山黄牛占牛群95%,分布县内务乡镇。秦川牛、南阳牛和兰溪牛,是农业部门及农民引进的种公牛。今高迁、浩寨、尚田等乡还有十余头兰溪种牛。秦川牛和南阳牛于80年代初绝迹。水牛属山区水牛,挽力强,日耕田3至4亩,主要分布在临溪、华阳、高迁、瀛洲等乡镇。近年渐少,占牛群5%。奶牛1984年调进黑白花杂交奶牛,专业户饲养,1987年迁上海市。
马、驴、骡清迄建国初,华阳、临溪、北村、镇头、尚田、上庄等乡均有饲养,用于运输或乘骑。60年代初马已绝迹。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驴、骡渐少,至1981年绝迹。
羊有山羊、寒羊和湖羊。山羊分黑山羊和白山羊,属皮肉兼用型,分布全县。临溪、扬溪、校头、金沙等乡较多。寒羊,俗称绵羊,属细毛羊,以产毛为主。湖羊属半细毛羊,以产羔皮为主。因县内不适应细毛羊和半细毛羊生长,1982年,寒羊和湖羊停养。
兔皮肉兼用型,有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兔。毛用型有中国毛免、安哥拉兔、西德杂交兔。除逍遥、大障外各地均有饲养。
水貂、鹿系野生驯养。1974年县供销社首次引进貂种在浩寨乡新川村饲养。1980年推广到华阳、伏岭、扬溪、高迁、瀛洲、北村、胡家等乡镇。鹿有梅花鹿和田鹿。1979年浩寨农民始训养梅花鹿,自繁自养,出售鹿茸和仔鹿。1982年校头乡专业户,购买梅花鹿和田鹿,自办鹿场饲养至今。
狗城乡自古养土种狗,村皆有之,青少年尤喜。用于看门或狩猎。民国时期旅外商人带进狼狗,建国后绝种。60年代公安局配警犬(昆明狼狗)。县人原极少吃狗肉,亦不卖钱,忌上灶烹调。70年代,上海三线厂职工买狗食肉,县人渐吃之。80年代,从宁波等地犬场引进杂交狼狗、杂交牧羊犬和哈巴狗、狮毛狗。养狗户增多。宋家村有养菜狗专业户。华阳等乡镇有9户繁殖出卖狼狗和哈巴狗、狮毛狗,每只价千元。80年代土狗肉成为居民饮食中的上品菜肴。
二、家禽品种与分布
鸡蛋用型有土种鸡、来杭鸡、罗斯鸡、西赛斯、苏禽818和罗曼鸡等。肉用型有星布罗、三黄鸡、S220和贝帝纳火鸡。土种鸡是历年来农村散养的蛋鸡,就巢性强,体型小,产蛋少。1981年北村乡政府购来杭鸡500只办鸡场。1983年个体户承包饲养,1986年停办。1985年4月农牧渔业局退休职工从北京密云县购进贝帝纳火鸡,饲养成活7只,至1986年冬绝迹。
鸭蛋用型有徽州麻鸭、宣城麻鸭、巢湖麻鸭和康贝尔鸭。肉用型有北京鸭、芙蓉鸭、樱桃谷鸭。上庄、旺川、镇头、伏岭、北村、临溪、华阳、扬溪等乡镇历来有放养群鸭农户。清末至民国年间多饲养徽州麻鸭。建国后至今,农户饲养宣城、旌德、巢湖等地孵坊仔鸭。1986年5月,养殖专业户从芜湖县种鸭场购进康贝尔鸭、北京鸭、樱桃谷鸭、芙蓉鸭。其中樱桃谷鸭和芙蓉鸭,系杂交肉鸭,56日龄体重可达2至2.5公斤。1987年全县有200多个专业户、重点户购鸭苗7万多只放养。
鹅有芜湖四季鹅、宣城、郎溪雁鹅和无为白鹅。主要分布华阳、瀛洲、高迁、临溪等乡。1987年引进2000只无为白鹅,在和阳、临溪、上庄乡饲养。
三、畜禽生产
养猪历来是农民的主要副业。元迄清代,境内盛行杀猪祭祀和腌制火腿、醋肉。山野棚户冬宰猪腌制,供全年食用。贫户以卖猪肉或猪胚作家用,一般农户年出栏肉猪1至2头。民国30年(1941)全县养猪8万头。1949年生猪饲养量20819头。1953年肉猪54094头,年末存栏34513头,出栏肉猪19581头;母猪1735头。1956年实行生猪派购。1958年生猪饲养量66540头,出栏肉猪41154头,年末存栏25386头;母猪2446头。是年贯彻“公养私养并举”方针,华阳、家朋、尚田办起集体猪场。华阳洪川畜牧场,首批养猪84头,1959年发展到400头。全县公社、大队集体养猪3180头。后,集体猪场管理不善,养猪量下降,1961年停办。三年自然灾害,农民家庭养猪大量减少。1961年全县生猪饲养量7600头,出栏肉猪1879头。1962年贯彻“公养私养并举,私养为主”方针,农民积极养猪。1965年生猪饲养量73911头,出栏肉猪38304头,年末存栏肉猪35607头,母猪2174头。1966年号召“队队办猪场”,至1976年全县集体猪场765个,占核算单位68.9%,集体养猪7453头,占存栏猪14%。饲养员固定工分,母猪繁殖率和肉猪出栏率低,成本高。1977年全县养猪87490头,存栏50564头,母猪6818头,出栏36926头,出栏率70%。是年全县集体养猪场撤销。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养猪生产迅速发展。1979年养猪94662头,存栏50155头,生产猪肉258.6万公斤,人均猪肉15.4公斤。是年,取销生猪派购,猪肉敞开供应。1982年10月出现养猪专业户和重点户。1983年生猪饲养量106222头,存栏52739头;母猪5659头。出栏肉猪53483头,出栏率102%。1984年县政府投资建成年产4000吨配(混)合饲料加工厂。1987年生猪饲养量122120头,存栏62125头,其中母猪4771头,出栏肉猪59995头,产肉479万公斤,人均26公斤。
养牛历来农民养牛耕田。逍遥、上庄、家朋、荆州、校头等山区农民草山放牧,繁殖黄牛出售。民国30年全县养牛1720头。34年县政府令耕牛登记,审批宰杀老、残、病牛。缉查、严办牛贩子偷运和贩卖耕牛。1949年全县养牛7483头,其中黄牛7415头,水牛68头。役牛5988头,每头负担耕地19.7亩。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耕牛贷款,扶持农民养牛。1954年存栏牛9922头,其中黄牛9773头,水牛149头。役牛7939头,头均负担耕地17.2亩。1955年出现私宰和贩卖耕牛,县人民政府规定,淘汰老、残牛由农牧部门批准。严禁私宰、贩卖耕牛。1957年存栏牛11121头,其中黄牛10851头,水牛270头,比1949年增48.6%。役牛8373头,比1949年增长5.5%。1958年“共产风”及三年自然灾害,耕牛大批冻饿而死。1961年底全县存栏牛下降到7644头。其中黄牛7369头,水牛270头。役牛6197头,比1957年下降45.7%。每头役牛负担耕地19.8亩。1962年执行“队有户养”、“奖励繁殖”政策,养牛生产重新发展。1965年存栏牛8837头,其中水牛307头,役牛6960头,头均负担耕地17.4亩。1963至1965年,养牛年递增4.23%。1966至1976年,养牛生产几经徘徊,存栏牛1万头左右。1967至1971年5年上升,1972到1976年5年下降。1977年全县存栏牛9061头,黄牛8252头,水牛809头。役牛6814头,头均负担耕地16.7亩。1978年落实农村经济政策,耕牛到户饲养,连续10年上升。1987年存栏牛13428头。其中,黄牛12828头,水牛600头。役牛9865头,头均负担耕地11.4亩。畜力有余,始向商品肉牛转化。
奶牛饲养1984年华阳镇洪川村方国昌等3户农民,筹资2万元,贷款3万元,从新疆购进黑白花杂交奶牛14头,办奶牛场。1985年日产鲜奶150至200公斤。因牛种不纯和鲜奶销路不畅,1987年迁至上海市郊区办场。
马、驴、骡生产自古境内不产马、骡,从外地购进。驴多数购进,亦有少量繁殖。民国30年县城和集镇商户养马28匹、驴68头、骡6匹。1949年有驴8头、骡74匹,用于山区运输。随着运输机械发展,驴于1980年、骡于1981年绝迹。
养羊历来养羊很少。民国26年,浩寨乡寺后村旅沪商人洪观永,从江苏购进绵羊30只,在大会山办群益牧场。雇工40人,开山种桐籽和玉米200多亩,放牧养羊。至29年发展到150多只。是年冬,国民党军队指斥牧场“窝匪”,烧毁羊舍,赶走牧工,牧场告终。30年全县养羊254只。1949年存栏羊195只。1955年316只。1957年和1958年,县人民政府从山东调进寒羊300只,分配华阳洪川畜牧场、和阳万富山村、临溪湖里村饲养。1960年自然灾害,因缺草料和管理不善而死亡。1965年存栏山羊405只。其中,临溪93只、金沙44只、校头43只、高迁26只、瀛洲20只。1968年养羊636只,其中山羊612只,分布在上庄187只、高迁111只、瀛洲97只、旺川45只、镇头37只。绵羊24只分布在金沙和扬溪乡。1972年存栏羊2678只,其中山羊2644只、绵羊34只。1980年全县养羊2693只,其中山羊2651只,分布临溪510只、扬溪306只、瀛洲389只、荆州150只、胡家146只、家朋108只、高村127只,其余遍布各乡。绵羊42只,胡家20只、金沙10只、瀛洲8只。后,养羊生产下降,1983年存栏山羊699只,绵羊绝迹。1987年存山羊151只。
养兔民国时期少数富裕人家饲养中国白兔,用以观赏。1949年全县存栏兔246只。50年代末,农村饲养青紫蓝兔、日本大耳兔等皮肉兼用型兔及中国毛兔和安哥拉毛兔。1958年存栏1827只。1959年县供销社引进英系安哥拉毛兔,分配华阳、高迁、临溪等地饲养。1961年全县养兔9930只,收购兔毛56公斤。后,养兔逐年减少,肉兔绝迹。1966年饲养毛兔504只。70年代中期引进西德长毛兔,饲养量增长。1976年养毛兔1540只,收购兔毛150公斤。80年代兔毛畅销,价格由每公斤40至50元上升到70至100元。县供销部门1980至1983年从浙江、江苏和祁门县石川种貂场引进西德杂交毛兔3800只,扶持临溪乡富林山林场、浩寨乡新川村、华阳镇东街大队和伏岭乡六亩丘村办种兔场。1982年收购兔毛1000公斤。1983年浩寨乡新川、横塘,尚田乡尚田、柳村、大谷,临溪乡汪村、罗昆、上游,华阳镇北街、郎家溪,伏岭乡六亩丘、上岭前,北村乡石()、水村和高迁乡七里降、九里坑、前坦、古塘等村出现养兔专业户,饲养长毛兔1万多只。1985年浙江兔毛商上门收购,每公斤200元,县内迅速掀起养兔热。镇头乡五星,尚田乡大谷、柳村,浩寨乡新川、梧村、叶村,旺川乡旺川、鲍家,上庄乡宅坦、余川等地农民到浙江、上海等地高价购买种兔,是年全县毛兔饲养量达10多万只,县内收购兔毛3916公斤。1986年兔毛滞销,减到3.2万只,1987年存栏毛兔8457只。
家禽生产历来县内养禽以鸡为主,鸭次之,鹅极少。1949年存栏家禽6.6万只,其中鸡6.5万只,占98.5%;鸭750只,占1.14%;鹅205只,占0.36%。50年代家禽发展缓慢,户均饲养3至5只,产蛋自食,极少出卖。1956年存栏家禽8.51万只,其中鸡8.15万只,鸭2875只,鹅715只。1960年存栏家禽2.66万只,其中鸡2.47万只,鸭1856只,鹅46只。1969年存栏家禽11.42万只。1979年限养鸡、鹅,禁放养鸭,家禽生产下降。1973至1977年缓慢发展。1978年农村经济改革,养禽生产发展较快。年底存栏家禽12.52万只。1981年北村乡政府首办养鸡场,1982年10月华阳镇洪川村钮伯黄办家庭养鸡场,首批饲养星布罗肉鸡500只,次年分四批饲养星布罗、三黄鸡和S220肉用鸡3000只,平均每只获纯利0.85元,1984年新建鸡舍扩大饲养,全年出栏肉鸡1万只。是年县内出现养鸡热。华阳镇西街、高迁乡前坦、金沙乡澄村、扬溪镇十街头、旺川乡江塘村等地专业户各养肉鸡500至3000只。因缺乏育雏和饲料配合技术,养鸡大户多失败。前坦园艺场两名职工,合资饲养3000只肉鸡,因单喂稻谷,营养不全,雏鸡死亡一半以上,亏损3000多元。1985年春尚田乡尚田和长岭村、板桥头乡冷水村、中村,出现饲养80至100只蛋鸡重点户,引进西赛、罗斯良种蛋鸡,自己加配(混)合饲料,饲养成功。有的兼办小型孵坊,推广良种鸡。尚田村胡国远,每年养西赛鸡或罗斯蛋鸡100只,出售鲜蛋,年获纯利1500至2000元。近年,小型家庭养鸡场增加。1985年底全县存栏家禽17万余只,上市鲜蛋17.85万公斤。1987年存栏家禽22.8万只。
四、饲养与繁殖
生猪饲养与繁殖城乡养猪,清代后皆圈养,猪栏砖木结构,铺垫青草、稻草或作物秸秆。每头猪年可积粪肥1500至2000公斤。迄建国后的60年代,农村多喂青粗料,除种公猪、断奶仔猪、孕猪后期和哺乳母猪及肥猪宰前几个月加喂精料。自古农村多打猪草,种瓜菜,和以粗糠、杂粮、剩饭菜煮熟喂猪。肉猪养1年多至2年成肥宰杀,出肉60至70公斤。1950年全县肉猪出栏率42.5%。1969年56.6%。70年代办集体猪场,增加精料。1976年肉猪出栏率80.3%,头均产肉70至80公斤。1982年后养猪专业户和重点户,建造新式猪栏。设活动场,加喂精料,以麸皮、谷粉、米糠为主加青、粗饲料。肉猪出栏率达90%,头均产肉80至90公斤。1984年推广配(混)合饲料,肉猪出栏率近100%,1985年106.8%,1987年97.8%,头均产肉90至100公斤。
仔猪的繁殖,历来自然交配,农村有养种公猪户,上门配种,收费。俗称“赶猪郎”。每头公猪年配种60至80窝。1949年全县母猪1041头。1958年2448头,公猪84头,为1∶29.8。1984年5月始推广人工授精配种,至1987年建配种站(点)11个,大约克夏种公猪11头,人工授精配种20个乡镇,配母猪4536头次,人工授精面52.5%,1次配种受胎率90.6%,繁殖杂交一代仔猪5.2万头,平均窝产活仔11.4头。是年共有种公猪82头,母猪4771头,为1∶54.5。
牛饲养与繁殖黄牛以放牧或童少牵牧为主,水牛舍饲或系牧为主。自古“绩溪养牛放山牧之”。清末至建国初期,校头乡蜀水、大溪、下溪和上庄乡余村等地,冬季放火烧荒,春发青草放牧。后造林面积扩大不再烧荒。逍遥、上庄、校头、家朋、和阳、荆州等山区,仍成群放山牧养。逍遥乡烂污田坳至浪广岭约20平方公里山场,永来(岭脚下)、荆州里庄及临安县浪广村民自清末至今,长年放牧黄牛五六百头,无人看管,役牛耕作季节赶回役用,冬季大雪封山前赶回舍饲。牛饲料以青草、干稻草、嫩玉米秆、青割作物秸秆为主,春耕前和使役季节加喂玉米粉、黄豆粉、稻谷粉、米饭、麸皮和细米糠等精料。
牛繁殖,历来自然交配。清代至建国初期,小公牛2岁去势,无专门配种公牛。发情母牛放牧时与小公牛自然交配。逍遥、荆州、家朋、和阳等乡长期早配和近亲交配形成小个子菜牛,头均产肉50公斤。长年放牧,母牛自繁自养小牛于山场。1957年全县能繁母牛2778头,生小牛880头,繁殖率31.8%。1964年建配种站,秦川、南阳种公牛各2头,人工辅助配种。1979年在和阳乡林场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种母牛13头,屯溪冷精解冻技术未过关而失败。1982至1984年浩寨、家朋、扬溪、高迁和大石门乡兽医站建黄牛配种点。每年配种母牛300多头。1987年全县3000头母牛,生小牛1215头,繁殖率40.5%。大部分山区母牛仍是自然交配。
羊饲养与繁殖羊以放养为主。少数农户养3至5只小山羊,以绳系村旁、山脚和河滩采食。早出晚归,补喂稻谷或下脚粮。雨天和冬季舍饲,喂以干青草、黄豆秆、山芋藤叶。吃奶羔羊、怀孕后期及哺乳母羊加喂黄豆粉、稻谷粉、麸皮、细糠和饭、粥等精料。羊的繁殖历来自然交配。临产母羊和仔羔分栏饲养。公羊1岁性成熟,母羊1年两胎。胎产羔2只,少有单羔或3羔。
兔饲养与繁殖民国至建国初期肉兔圈养,自然交配,做窝繁殖。60年代后饲养毛兔,建木、竹、砖或水泥板兔笼,每笼1只。以青草、青菜为主食,长毛兔每天加喂50至100克黄豆粉、麦皮、稻谷粉、玉米粉、米饭或杂粮。80年代中期,有用配合饲料、奶粉、麦乳精喂毛兔的。兔四季繁殖,将发情母兔捉入公兔笼,人工辅助配种,年产四五胎,每胎5至6只。
家禽饲养与繁殖县内民户养鸡,白天散放在家前屋后或庭院,晚上关在木制或砖砌鸡舍。50年代前,农家多于锅灶下筑鸡舍。80年代养鸡专业户,多圈养或笼养。饲料主要是稻谷、玉米、杂粮、粮食副产品及剩饭菜。圈养和笼养鸡喂配合饲料。鸭多放养和补饲稻谷。雏鸭出壳先喂水后开食,1周龄加喂捣碎的小鱼虾、蚯蚓、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饲料。4至5周龄在浅水溪、沟、稻田放养,成年鸭放牧于收割后的水稻田、荒地和河滩。晚上赶回鸭棚、舍内,补饲稻谷、玉米或精粗搭配饲料。
家禽繁殖,自古至民国农户养鸡主要靠母鸡抱孵。清代至建国初期,城镇居民购买外地火炕鸡。1964年县食品公司在孔灵村建火炕孵坊。1984至1985年盛行煤油灯孵鸡。伏岭乡上岭前、金沙乡澄村、家朋乡霞水村、和阳乡胡田村、板桥头乡冷水村建家庭小孵坊。1987年华阳粮站养鸡场,购置电孵箱两台孵鸡出售。今县内有小型孵坊9个、电孵坊1个,年孵雏鸡15万只、鸭5万只。鹅多为母鹅抱孵。
五、疫病防治
兽医组织清、民国时期县内无专职兽医。畜病靠羯猪匠(阉割员)、牛贩、赶骡马人或老农用草药和针灸治疗。1949年全县有阉割员35人、牛贩14人、赶骡、马的8人。1952年县农业部门配专职兽医3人。1953年起每年春、秋举办兽医训练班,至1955年共培训民间兽医120余人。1956年民间兽医和阉割员28人,成立县畜牧兽医协会。1958年公社成立家畜保健站,吸收民间兽医、阉割员35人,专事兽医。1962年11月建县畜牧兽医站,专职兽医8人。1963年12名集体兽医转为专业兽医。1964年区片建畜牧兽医联合诊所。1969至1970年随公社划建21个兽医站,集体兽医63人。1981年50名集体兽医转供商品粮。1984年家畜检疫站与县畜牧兽医站合署办公。1985年10月建华阳镇农贸市场检疫点,专职兽医卫生检疫员3人、监督员1人。1987年,全县有国家畜牧兽医技干15人,集体兽医63人。
猪病防治县境猪的主要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气喘病,链球菌病、弓形体病、红皮病、仔猪白痢和仔猪副伤寒等病。民国以前采用草医、草药和单方、验方等土法治病。常见毒蛇焙干研碎,拌入饲料喂猪,治生长缓慢的僵猪;贯众浸水取汁拌食喂猪,预防猪瘟;割破猪尾尖出血,用蟾酥包裹,治猪破伤风;蜜糖1杯,麻油2杯,煎沸冷却后灌服或乌梅肉煅末,温酒灌服,治母猪胎衣不下;陈皮4两,生姜半斤煎汁灌服,治猪呕吐症;乌药1两研末,陈醋半斤调服,或金樱子根1斤,切片煎汁,红糖调服,治猪腹泻;菟丝子1斤,米汤冲服,为母猪催奶。民国36年乡村发猪瘟,不吃不喝,隔日即死,损失颇大。1953年旺川乡会川流行猪瘟,发病134头,治疗85头,死亡28头。60年代县内流行猪丹毒病。1963年荆州暴发疹块型猪丹毒,发病800多头,死亡母猪120头,仔猪近千头。县、地区畜牧兽医部门20多名技术干部和兽医,经过半个多月紧急治疗、隔离、封锁,扑灭疫情。1964年后,春秋两季普遍注射猪丹毒疫苗。70年代基本控制猪丹毒病。1971年推广猪病合作防治制度,公社兽医站实行“三包”(防疫、阉割、治疗),每头肥猪收费1元。1980年改称“生猪防疫承包”,每头收费1.5元。1982年全县实行防疫承包的18个乡镇30766户,生猪46140头,占全县存栏猪88.4%。生猪防疫密度90%以上。1983年3月浩寨乡政府取消生猪防疫承包。1984年大源、旺川、尚田等8个乡取消生猪防疫承包制度,生猪传染病上升。1984年扬溪镇清水塘村发猪瘟病20头,死亡18头。1985年金沙乡黄土坑、葛里等村发猪瘟52头,死亡41头。1986年华阳镇洪川村发病42头,死亡30头。1987年瀛洲乡汪村发猪瘟52头,死亡31头。1987年仅和阳和伏岭、北村乡部分村生猪防疫承包,其他乡镇实行临诊收费。全县生猪防疫密度下降到70%。
牛病防治县内牛病主要有炭疽、破伤风、狂犬病、流行性感冒、尿中毒、栎树叶中毒、瘤胃膨气、肝片吸虫病、锥虫病、焦虫病、中暑和母牛难产。建国前,靠土法治疗,用枇杷叶、韭菜根、木香、甘草、银花,煎水内服,避牛、马瘟疫;葛根半斤研末,冷开水冲服,解牛尿中毒;木防己一把捣碎或烟叶筋,开水浸泡,取滤液涂擦患处,治牛皮虱;鲜竹叶,用醋调服,治牛倒胃;黄荆皮8两,捣碎开水冲泡,取汁灌服,或黄烟4两,菜油1斤混合灌服,治牛瘤胃膨气,或针灸脾俞、百合、交巢穴。1953年旺川乡会川村因炭疽病死牛2头,即预防注射炭疽牙胞苗483头,占全乡耕牛30%。1954至1958年每年预防注射牛炭疽病疫苗。1959年后未发生牛炭疽病。
【牛血吸虫病防治】1959至1964年用酒石酸锑钾治疗血吸虫病牛,常有病牛中毒死亡。1970年县内血吸虫病区耕牛3596头,培训农民兽医21名,组成查治组,春秋普查普治。至1982年共检查耕牛36484头次,用血防“846”、敌百虫、“7505”和电疗,治疗病牛5652头次。1970年血吸虫病牛阳性率34%,1982年下降到0.12%,达到基本消灭标准。
【栎树叶中毒症】山区放牧黄牛特有的疾病。县内扬溪、大石门、校头、板桥头、尚田、伏岭、家朋等乡镇发病较多。1983年前误诊为百叶干,死亡率高。1984年确诊为栎树叶中毒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用“火戟散”,西药用硫代硫酸钠、高渗葡萄糖、高渗氯化钠静脉注射。1984至1987年治疗病牛184头,治愈118头,治愈率64.1%。
【牛流行性感冒】又称牛流行热;1963年及次年、1983年较大范围流行。1987年,21个乡镇发病989头,发病率9.7%,死亡5头。
家禽疫病防治县内禽病主要有:鸡瘟、禽霍乱、鸡痘、小鸡白痢、球虫病和鸭瘟等。民国时期及70年代前,鸡瘟和禽霍乱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疫区鸡常在两三天内大批死亡。70年代后进行普遍预防鸡瘟、禽霍乱注射。近年推广雏禽共育,雏鸡集中防疫,基本控制鸡瘟和禽霍乱大流行。瀛洲乡王村1户养雏鸭120只,鸭瘟病死85只。后普遍预防注射,未见大流行。
建国后绩溪县主要年份畜牧业生产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