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道教何时传入泾县,无考。清嘉庆《泾县志》载,泾县有宣阳观,原在甄塘(今县城东郊),系隋末遗址,是泾县记载最早的道教寺观。宋代隆兴间(1163~1164),道士徐知柔移建宣阳观于县城东北隅。明代道会司设于此。嘉靖中毁于火,后重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后正间大殿又毁于火。另在县西南白沙山(今包合乡清溪村内)有幽隐观,为道士潘立成建(宋末元初间)。元代贺士迪隐居于此。明洪武十一年(1378)毁于火,永乐中道士汪守诚重建。成化、嘉靖间屡加修葺,清初毁废。县东有爱敬道院,县南有忠顺道院。陶窑有葛仙庙,相传葛洪炼丹于此,因立庙祀之。琴溪之畔还有琴高庙,相传为汉处士琴高公炼丹处,后立庙。在县西郭山有郭明王庙,传为晋郭璞炼丹于是山。清嘉庆间改为清虚庵,仍奉祀郭仙。唐、宋、元、明、清历代,全县建庙坛、道观有记载的70余处。如县城城隍庙始建宋初,明代迁址重建。后屡有修葺,民国间仍有香火。抗日战争爆发后,庙已沦为乞丐栖身之所,败坏不堪。曾偶有戏班假庙内万年台演出,售票谋生。建国后,县城商界集资改建为剧场,作专门演出场所,今无存。
县城中先后还建有文昌宫、魁星阁、关圣庙、火帝庙、东岳庙等道观,四乡有南坛三圣殿(庙)、龙王殿(庙)、火圣殿、七圣殿、承流府君庙、东流府君庙等神庙。清末、民国间失修,先后废圮,据民国24年《安徽年鉴》统计,23年,全县有道观神庙25处,道士38人,民间信奉道教者345人。
民国时泾县道士全真派为数甚少,束发结髻,身着道服,往庙茹素虔修,全县只三四人,多数为正一派道士,多散居于潘村营、琴溪一带常年务农,本人为道士神职,兼管道观神庙香火,临时受民间延聘做斋打醮,为丧葬做斋超度,或为一方设坛祈雨,打“青苗醮”祈求丰收等。偶为道事,作为个人职业收入。
泾县民间亦不乏信奉道教之徒,商店供奉赵玄坛财神,药店供奉药王孙思邈,民国普遍供奉“灶神”、“门神”、“土地”、“钟馗”等。但多为随俗成习,不谙教义。
上一篇:第一节 佛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