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服饰
男装清时本县城乡男人着长袍马褂,下着长裤或套裤,搭腰扎脚。随时令分单、夹、棉装,戴瓜皮帽、毡帽、猴头帽等。农民、工匠劳动时着大襟短装。民国后着马褂渐为减少,多着对襟短衣便装,裤不扎脚。逢年过节,看亲探友,外罩长衫。民国期间,县城集镇公职人员、教师、学生,开始着翻领四口袋中山装(又称“制服”)。或无翻领、三口袋学生服,少数有着西装、茄克。抗日战争时日渐增多。盛行戴共和帽(又称“礼帽”)。
鞋履普遍着单、棉布鞋、钉鞋(雨天穿的),劳动生产时着草鞋。民国15年左右始有穿力士鞋、球鞋、胶鞋、皮底鞋,乃至皮鞋。着袜原为棉布袜,后穿长棉纱袜或丝袜,俗称“洋袜子”。
建国后,城乡人民衣着款式大有改变。50年代始普遍着单、短棉衣,除对襟中式外,青年着中山服、青年装、学生装、工装、衬衫、西装裤。冬季农村青年着二五大衣,城镇青年着苏式、西式大衣,戴解放帽、工人帽。“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兴着军服、军帽、干部服、球衫等。80年代起,中式便装大为少见,中老年人改着中山服,青年着西服以及T恤衫、滑雪衫、羽绒衫、茄克等。西裤有喇叭裤、牛仔裤、直筒裤等;鞋履款式纷繁。解放前衣服色彩单调,多喜蓝(士林蓝、海长蓝等)、黑,灰色次之。县城服装花色略多,有咖啡、米黄、墨绿等。50年代以深蓝、深灰为主。70年代草绿居多,80年代起流行色不断更迭。
女装清代和民国初,一般便装为大襟上衣,搭腰长裤,冬季扎脚棉裤,戴两片瓦帽,或扎绉纱包头,裹脚,着绣花鞋。喜庆场合着花团上衣,下套百褶长裙。民国后旗袍渐多,袍长齐足,后改齐膝,始为长袖,后为半袖,乃至短袖。30年代起渐兴套头紧袖衬衫,短裙以及外套、西式大衣、制服等款式。农村妇女仍多着中式大襟便服。鞋履着带攀布鞋,甚少绣花。城镇少数妇女有着皮底鞋或低跟皮鞋。50年代,农村妇女着中式对襟便装,下穿制服裤,城镇青年女子着列宁装、解放服、圆领、翻领短袖衬衫等。70年代起,翻领上衣普遍进入农村。80年代城乡女子服装鞋履大为改观,外来各种款式春秋衫、西服、西裤、长裙新颖入时。旧时服装色彩,青年喜大红大绿,老年喜蓝、黑。50年代,蓝、灰色居多,80年代起注重流行色,讲求艳丽华美雅观。
发型饰物清代,男子普遍蓄长发长辫,辛亥革命后剃光头,称“和尚头”,后理小平头者居多,年长者留须较多。30年代起理短发,称“西装头”。建国后普遍理“西装头”,80年代讲求流行发型。
清时,女子普遍长发缠髻,俗称“巴巴头”,插针带簪,穿耳带环。民国后,年老妇女仍多如此。青年女子剪发,或齐耳或齐肩,称“耳朵毛”。也有编长辫一束,发间插花枝。50年代起妇女普遍短发,青年或长发双辫,缠髻者几近绝迹。80年代妇女发型超短,青年女子发型流行入时,并多佩带花结、发环。
二、饮食
主食城乡普遍以米饭为主食。部分山区地多田少,产玉米、麦、杂粮,杂粮加工磨粉,掺菜煮糊,或赶面条,或做饼团,作为主食。建国后水稻生产发展,城乡普遍以米饭为主。每日三餐,早晚干饭,中餐随便,炒现饭,煮汤饭,或泡发米、锅巴,或用杂粮,农村至今如是。建国后,县城集镇普遍改为两干一稀,早餐食稀,中晚餐吃干。
蔬菜常年习惯以新鲜蔬菜炒熟佐餐,有晒制干菜和腌制蔬菜的习惯,农村尤为普遍。春季晒制笋干、笋衣、豆角、霉干菜等,冬季晒制箩卜干、腌箩卜、腌白菜、辣椒酱等。入冬制做“香菜”是本县传统家常菜。城乡常年食用豆制品,各地有豆腐作坊,加工豆腐、干子、千张、豆腐皮等,逢年过节农家自行加工。平日食用水豆腐最普遍,有“家住泾县城,水豆腐不离门”之说。肉食单一,猪肉为主,牛、羊肉极少。旧时多逢初一、十五食荤,平时少用。现今肉食品种增多,猪、牛、羊、狗、鸡、鸭、鱼、虾,已是普通人家平时盘中物。入冬,有腌制腊肉、腊鱼、香肠、霉豆腐乳、油泡豆腐习惯。菜肴普遍炒、烧、炖、蒸,喜热食。其次有氽汤、生拌、油炸等做法。农村口味偏咸、偏辣。现时烹调技法增多,有炒、烧、拌、卤、糖醋、清蒸等等。调味品油、盐、酱、醋而外,常用味精、白糖以及香料等,讲求色、香、味俱佳。
饮料历来习惯饮茶。贫穷人家饮粗茶,谓之“老瓜叶”,或摘山楂叶晒干沏泡为饮料。富裕之户用细茶。习惯茶壶沏泡,冬季终日炉火煨之,保持热度,随到随饮。少数人家待客临时沏泡杯茶。入夏除饮茶外,多用葛粉冲泡,凉透饮用,亦有土制“凉粉”(用野树果“吊瓜子”洗制而成)为冷饮。饮酒普遍为本地酿制“烧酒”,喜用酒壶炙热或烫热饮用。70年代始,城乡普遍改用茶杯泡茶,分别饮用,讲求卫生。入夏,有冰棍、汽水、雪糕各种冷饮,饮酒不炙热,品类增多,有高度、低度各种烈性白酒和各类果酒饮料。
点心城乡素有食用点心习惯。农村多家庭制作,以米、麦、玉米等加工磨粉,蒸发糕、做汤园、蒸米饼、赶面条,踏煎饼、蒸馍馍等。炒发米(即炒米)、做“欢团”尤为普遍。城镇人家多从市场购买点心食用,油点有油条、糍粑、卷子、春卷、油饼之类;面点有面条、包子、烧卖、大饼、馒头、馄炖之类。茂林“水晶糕”、“九将糕”最具特色。现时城乡点心花样均有增加,水饺、锅贴饺、油饼、元宵、蛋糕、面包已为普遍。
宴席城乡人家每逢喜庆婚丧普遍设宴。旧时以家宴为主,菜肴“十碗头”。肉食为主,有圆子、烧红肉、红烧鱼、炖肉、粉蒸肉、心肺汤、粉丝、糊粉、鸡蛋糕、氽汤肉等。习惯鱼不动筷。规格高者为“八碗四碟”、“八碗八碟”,菜肴有海参、鱼肚、蹄膀、炖鸡、糖醋排骨、烧蹄筋、糖醋鱼以及蒸、炒、卤、炸、凉拌等,其中“泾县小烧”、“糊粉”,为本县地方特色菜肴。现时乡村操办喜庆仍以家宴为主,请当地厨师烹调。县城人家则在菜馆酒家操办,每席菜肴10数道至20道左右。鱼肉禽蛋之外,并有野味、山味、鲜果、罐头入席,以皖江风味为主,兼徽、扬、川、湘口味。
附:家常传统菜肴
(1)小烧本县传统名菜之一,有特色,为外地所设有。用猪肝3两(110g)瘦肉4两(160g),猪油4两(160g)为原料,用精盐、大茴粉、花椒面、茉莉花、味精为调料,制作时将猪肝、瘦肉剁成肉泥,茉莉花作引,入调料拌匀,用猪网油外裹成扁条状,面糊封口,即为生胚。然后置于铁丝网架上,下用木炭微火烘烤,时加翻动,候内外熟透,取柴灰盖火,将茶叶(约5g)撒灰火上,继续熏烤周到,取下切成宽约二分的长条,装盘入席食用,清香酥脆,鲜嫩可口,风味独特。
(2)藜豆腐相传为本县清代乾隆间学者赵青藜始作,故名“藜豆腐”。后广为流传。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一直为人们喜食。
原料有:白嫩豆腐4两(160g),火腿或腊肉4两(160g),板栗或鲜蚕豆米4两(160g),淀粉少许。精盐、白糖、葱花、肉质清汤为调料;将豆腐、板栗、火腿分别切成小方丁,猪油入锅打底,后入调料、清汤,翻炒至透,熟而不焦,淀粉勾芡,稀稠适度,出锅装盘后,散上葱花。
(3)糊粉俗称“糊拉”。以茂林糊粉最佳。瘦肉末3两(110g)、熟鸡肉丝2两(70g)、细白山芋淀粉4两(50g)、清炖肉汤(400毫升)等原料,用白糖、精盐、姜末为调料。取肉汤入锅,掺入肉末、鸡丝肉,同时加入调料,煮沸后入稀释淀粉,搅和成糊状,稀稠适中,立取盛碗,撒上一层花生米末。
(4)清蒸包封鱼家庭制作,风味别异,有时令性。入冬选上色鳊鱼,每尾1斤左右。用生猪油、精盐、冰糖为调料,将鳊鱼去其内脏洗净,将鲜猪油、精盐、冰糖等置鱼腹中,悬通风处风干。一段时间后取一尾,略加姜末,清蒸透熟即可食用,油而不腻,鲜而不腥,尤为鲜嫩。
(5)八宝菜:与“八宝饭”有别。盛行于本县东、北乡农村,年除夕普遍食用。以金针菜(即黄花菜)、木耳、干子、千张、黄豆、红萝卜、白萝卜、肉丁等为佐料,用精盐、白糖、茴香、姜、葱等为佐料,将各种蔬菜洗净,除豆、木耳、金针菜外,其余分别切成丝状、片状,先后入锅油炒,加入调料,炒熟煮透。
(6)香菜:是本县城乡传统家常菜,家家户户普遍晒制,独具风味,人人喜食。入冬见霜后选用鲜嫩高杆白菜,去其外叶,取其梗芯。数量数10斤至百余斤,将菜梗洗净,而后切、晒、揉、凉,干活适度,加入精盐、白糖、五香粉、辣椒粉、芝麻(炒熟)、大蒜泥、香油等调料拌匀揉透,装陶罐密封严实,食用时按需取之。可保持至次年春夏之交,其色、香、味丝毫不减。
三、通常礼节
本县城乡家庭成员及姻亲之间,相居一起,朝夕相逢,亦必按尊长、平辈、晚幼呼喊称谓,讲究礼节,否则视为失礼。通常称谓有:
父方:曾祖父称太公
曾祖母称太太
祖父称老爹
祖母称奶奶
父亲称爹爹(南乡称阿伯)
母亲称妮妈
伯父称伯伯或大伯
叔父称叔叔或小爹爹
伯母称伯母或伯伯娘
婶母称婶婶
姑父称姑夫
姑母称姑爹
兄长称哥哥或大哥、二哥……
弟称弟弟或呼名
姐称姐姐
妹称妹妹或呼名
侄称侄郎官或呼名
母方:外祖父称家公老爹
外祖母称家婆奶奶
舅父称舅舅
舅母称舅母
外甥男称外甥,女称外甥姑娘
姨父称姨爹
姨母称姨娘
此外,夫对妻子父母、叔婶等长辈随妻子称呼,妻子对夫方长辈随夫称呼。
见面常礼民间素有“过堂是客”之说。平时相逢,彼此微笑招呼,以示客气礼貌。招呼时,通常彼此视对方辈份年龄大小,去姓呼名,尾垂称谓,如某某老爹、奶奶,某某伯、叔,某婶、某姐……,对平辈男性,则呼名尾垂“官”字,如某某官。一般加“你吃啦”一句口语,以示关切,对方答以“吃了”或“便过了”,表示谢意。此外,有按身份或职业不同,呼以“先生、师傅、老板、板奶奶……”等称谓。建国后,对干部、职工则多呼“同志”、“师傅”或职务称谓。彼此相称“你好”,,初见或久别相逢握手为礼。
接待礼俗客至,主人让座,沏茶递烟,置糕点果碟款待。客去,送至门首傍立,口称简慢、劳驾、劳步、慢走、走好诸语,客人答惊吵、打扰、留步等词,拱手道谢。宴请多“三请四邀”,注重席次、座次大小,按辈份、身份安排,主人与晚辈一般入末座。喜庆宴席,娘舅居首席。循座次斟酒,敬茶陪酒,双手举杯为敬。建国后接待宾朋客人,注重礼貌仪态,热情款待,男女一样,不拘泥繁文缛节,握手道别“再见”。问路找人,称呼在前,而后“请问”。回答热情,指点详细。问者称谢,答者免谢,互相尊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