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生辰寿诞
催生旧时,本县城乡凡过门新媳妇身孕头胎,在分娩月前,娘家备婴儿衣被、尿布、箩窝、红糖、鸡、蛋之类临产用品食品送往男方家中,男方备酒食接待,谓之“催生”。产后,女婿携红糖、烧酒、喜蛋、芝麻粉等,向岳父母家中报喜。现时,农村仍存此俗。
满月旧时,出生婴儿满月之际,产妇娘家及邻里亲友,兴送礼贺喜。礼物多为婴儿衣帽鞋袜,或包钱(红纸包)贺喜,受礼人家办“满月酒”宴请答谢。建国后此俗已不盛行,近年又有兴起。
抓周旧时婴儿周岁生日,亲友送礼祝贺,馈赠银项圈、手镯、长命锁、衣帽、布料,或包钱,主人宴请答谢。宴前行抓周仪式,置书本、笔、墨、算盘、糕等于一竹盘内,逗诱婴儿抓取,视所抓之物卜未来前程。抓书墨为上,认为将来读书聪颖,可成大器,抓算盘将来会致富发财……。解放后此俗消失。近年,城乡少数家庭改兴为子女做周岁、十岁生日,亲友送蛋糕、衣饰、玩具或包钱贺礼,主人宴请送礼亲友,席间点生日蜡烛以示贺庆。
庆寿俗称“做寿”。习惯为“男做九,女做十”,“叫花子做八十”,因此,民间忌做八十。寿日前,亲友赠送寿幛、寿联、寿烛、寿面、寿桃糕、金花、衣帽、礼金等。寿幛缀金纸“寿”字,联文书庆寿吉祥之词。寿辰前一日,设家宴行“暖寿酒”。正日,贺客上门拜寿,设席宴请,鼓乐鸣炮,红烛亮堂,挂灯悬彩。富豪人家邀请艺人唱“堂戏””(即堂会)或邀请戏班搭台唱戏。连日宴请,极尽铺张。抗日战争发生后庆寿之风渐减。建国后更不盛行。80年代以来有少数家庭子女设家宴为父母祝寿。
二、婚嫁
通常婚俗
建国前,本县男女同姓不婚,近亲通婚则视为正常。男18,女16,普遍早婚。富庶人家婚仪繁琐。
(1)押庚: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为子女合“八字”,同意配婚,即用龙凤“庚贴”,书写男女姓名、生辰,择吉日由男方备礼送至女方家中互换“庚贴”,便为“押庚”作为定亲凭证。从此联成姻亲(退婚离异,必须“退庚”)。民国后公教学界改用“订婚证书”,举行“订婚”仪式。建国后“押庚”之举废弃。男女青年相互恋爱,一般称“朋友”或称未婚夫、妇。
(2)下聘礼:俗称“挑担 ”。旧时婚娶之前,双方商定彩礼品类、数量,由男方备办。一般是鱼、肉、酥饼、鸡蛋、糕点、糖酒、衣饰、礼金等,用礼盒、提箩、布袋装盛数担,选吉日挑送女方家中,女方备宴款待,酌情回礼。解放后已无“挑担”之俗,一般由男方送给女方一定数量的糖果、烟酒、鱼肉、食品、乃至服饰、宴席款项等。
(3)抬嫁妆:旧时,一般在婚嫁前一、二日男方派人去女方“抬嫁妆”,女方谓之“陪嫁”。妆奁通常为箱柜桌椅、盆桶木器、衣被帐、絮、花粉首饰,数量质量,贫富悬殊很大。妆奁贴“喜”字,放柏子、千竹(即天竹)、红枣、花生、桂元、荔枝等,以兆“百子千孙,早生贵子”。鼓乐随行,招摇过市,妆奁陈设新房内,请“福奶奶”铺床叠被。民国时此风仍盛。50年代“嫁妆”简单,娶亲之日随同抬回。“文化大革命”期间破旧立新,农村有以锄头、镰刀、竹筐……作为陪嫁。80年代 ,陪嫁攀比之风又渐兴起,木器、衣饰之外,有陪“三机”(缝纫机、收录机、电视机)、“两转”(自行车、手表)以及沙发、冰箱等高档用品。迎亲之日专车装运。但崇尚简朴者仍较普遍。
(4)迎亲:男方称“接亲”,女方称“出嫁”。旧时一般 用花轿,贫寒人家用青布小轿迎亲。选日择时“发轿”,轿杆前后挂有男方姓氏与“百子”、“千孙”灯笼,轿身前悬圆镜,后挂八卦圆筛,意为驱邪。鼓乐前导,后随迎亲媒人、亲人一干人等前往女方,花轿进村有“闹火炮”习惯,迎亲男方必须连放炮竹,抛撒喜果,才准通行。喜轿进入女方家门,要给“开门包”、“梳头包”、“穿衣包”、“厨房包”等,出嫁女先“开面”(用棉线在出嫁女面孔上象征性的扯除汗毛,表示今起成人),后梳头,再着装(戴凤冠、穿大红绣花衣裙)开席(出嫁酒)。宴毕,“辞家堂”,出嫁女在香火台前祭祖,拜别父母长亲后,移步竹盘由长兄背负入轿锁轿门,嫁女母、婶等人,开始“哭嫁”,夹泣夹诉,叮嘱讨兆。按时辰鸣炮“发轿”,并由兄弟或亲友,送亲上门。花轿迎到,用青布袋平铺地面,交替延伸,搀娘(亦称“喜娘”)扶新娘走过,谓之“传代”。再从长条凳连接延伸搀扶走过,谓之“过仙桥”,入新房。亲朋撒彩色纸屑及茶叶米豆,称作“撒帐”。随之,新人同吃喜糖泡发米,称“喜茶”。婆母姑嫂回避,寓意日后可免不睦之虞。民国期间仍兴花轿迎亲。建国后此俗废弃。迎亲之日,介绍人、新郎、伴娘、亲友数人鸣放炮竹,上门迎娶,散糖果香烟,办出嫁酒宴请贺礼宾朋,新娘便随同来人徒步到男方家中。80年代起,城乡改用车辆迎亲。
(5)拜堂:按择定吉时,新郎、新娘至堂前香台前行拜堂大礼,地面铺棕卷,谓之“踩棕卷”。赞礼人司仪,循序叩拜天地、祖宗、父母、夫妻交拜,拜长亲,礼毕。开席宴请贺客。民国前期,城乡仍兴拜堂,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县城集镇,少数政界、学界人家改行“文明结婿”,行鞠躬礼,填写“结婚证书”,证婚人、主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盖章,鼓乐鸣炮,举行婚礼。随即宴请宾朋。建国后普遍废除。
(6)闹新房:俗称“暖房”。旧时,有“三天无大小”之说。花烛之夜,亲朋聚集洞房“闹房”,出令、出对、发问令答、或指令行为,由新郎新娘如式完成,多般为吉祥之词与娱乐行为,亦不乏戏谑与庸俗言行。建国后,花烛之夜,男女亲朋欢聚洞房,谈笑风生,举止语言文明健康。
(7)枕头会:俗称“偷房”。先征得主人同意,于新婚之夜,亲朋中派人秘密入室,悄悄“偷”出枕头或衣服一件,立时燃放炮竹,即为宣告次日出“枕头会”。出会时,红裙作旗,帐幔作伞,新娘背“布娃”,与新郎同抬枕头,亲朋中有饰丑角“县官老爷”,有饰蓬头垢面的“小偷”、“解差”以及男扮女、女扮男等,鼓乐鞭炮齐鸣,一路戏闹斗趣,走街串村。回家,“老爷”升堂“问案”,故弄噱头,一番热闹之后,主人设宴招待。抗日战争后此俗消失。
(8)回门:旧时,新婚第3天,新人双双由媒人陪同,携糕点礼品同去女方娘家。娘家设宴接待,谓之“回门酒”。宴毕当日返回,不可留宿。婚后一月,新婚夫妇再次结伴携礼品去娘家“满月”,娘家办“满月酒”。现时,“回门”之俗仍为普遍。“满月”之俗已废弃。
建国后逐渐形成新的婚姻风尚,婚期普遍不拣“日子”,一般利用“元旦”、“五·一”、“十·一”等节日假期举行婚礼。80年代始,县城青年兴起不收贺礼、不事宴请,双双结伴去宁、沪、苏、杭等地举行“旅行结婚”,作短期旅游,欢度蜜月。归来亲朋道贺,散喜糖喜烟,热闹一番,婚礼便告完成。现时,农村中也有少数青年男女实行此种结婚形式。1982年元旦,泾县妇联会、共青团县委主办了7对新人结婚,首创“集体婚礼”。机关礼堂张灯结彩,播放音乐,喜果茶烟招待,家长、亲朋参加,按式证婚、主婚,新人戴花行礼,隆重热闹,简朴省费。近年来的厂矿单位也仿效举办集体婚礼。
便亲婚俗
(1)童养媳:旧时,本县城乡多数贫穷人家因子女过多,由父母包办,媒人说合,给幼儿幼女定下终身姻缘。幼女“过门”婚俗形式简便,一块红头巾,一身新衣裳,三色糕饼礼,一串炮竹声中,迎亲者背往男方家中即为童养媳妇。及年长,略备水酒,拜堂成亲。建国后实行《婚姻法》,童养媳一俗被废弃。
(2)入赘:旧称“招亲”。本县城乡有女无男之家由父母作主,延媒招婿入赘,顶门立户,传宗接代。婚礼由女方家长主持操办,受礼设宴,拜堂成亲。入赘之婿改用女方姓氏,生儿育女亦从女姓。此外,丧偶寡妇续招男子入户成亲,亦称“招亲”。建国后,男方去女方成亲,不用改姓,与通常婚姻一样,家庭地位平等。
(3)抢亲:旧时,农村单身汉因无力成亲,串通友好亲朋,帮忙“抢亲”。“抢亲”对象多为贫困人家年轻新寡,男女之间先自暗定婚约,或趁庙会、戏场热闹之际,或趁夜阑人静之时,单身汉伺机背起女人, 盖上红头布,帮忙人抛散红帖,鸣放炮竹,即为“迎亲”,他人不加干预。回家办便宴招待,便为成亲。建国后抢亲之举绝迹。
(4)寡妇改嫁:旧称“下堂”。寡妇不许从娘家和亡夫家中出走,多在拂晓或黄昏之时, 去村郊三岔路口换上新鞋,(谓之“脱旧鞋,换新鞋”),由男方迎走,喜宴一席,即为成亲。建国后寡妇改嫁,按《婚姻法》正式登记结婚。
三、丧葬
旧时,本县丧葬操办,普通为棺木土葬或厝柩,最早有“吊棺”。贫者薄葬,治丧简单;富者厚葬,大肆操办,糜费治丧。年长病逝,称“登仙”,或称“打百年”。高龄者去世治丧,称“白喜事”。名门之家印发“讣文”告丧。丧葬礼仪习俗有:
送终:病人危殆奄气之际,亲人子孙至榻前并予净身换衣。一待奄气,放声痛哭,立即扯下帐被,将死者抬下置于木板之上,俗称“下床”。草纸盖面,复盖被单,移置孝堂,加盖女儿制送“千衾被”,其他亲朋赠送“寿被”相继加盖。一柱香,一碗夹生饭(俗称“倒头饭”),一盏油灯置于尸前,孝子昼夜守灵,烧纸不停。现仍行“送终”,但烧化迷信之习已较少见。
报丧:派人讣告亲友,或称“报死信”。报丧者不能问路,忌入他家,亲戚给报信者吃点心开荤,忌食面条。
入殓:按亡人生死时辰“八字”择时入殓。入殓前稍加整容,给亡人穿衣戴帽,有“五领三腰”、“七领五腰”(领为上衣,腰为下裤)不等,俗称“老衣”,亦称“寿衣”,衣为和尚领,系布带,不用钮扣,丝棉裹头,足履“老鞋”,然后按时入殓,死者生前喜爱饰物用品同时入棺。亲人再睹遗容,随后便盖棺钉钉,此时亲人方可号哭。贫穷人家只是随身衣帽,剪去扣子,简单入殓。建国后一般给亡人净身,穿衣,及时入殓,其他旧习皆废。
祭奠:旧时,富豪门第专设“孝堂”,以供祭奠。素布结彩,中置“灵牌 ”,设案烧香,旁列纸扎 ,挽联孝幛悬挂四壁,烧纸化箔,儿女守灵,昼以继夜。专人接待送礼祭丧亲朋,给白巾系头,跪拜上香,孝子陪跪还礼,孝女夹泣夹叙,称作“打礼”,雇吹手奏唢呐,亦作“打礼”。一般停柩三、五、七天不等,最长数月。此间请和尚做佛事数天,谓之“超度”。建国后孝堂普遍从简,念经佛事一概废除。70年代后,治丧设“灵堂”,陈放遗像、花圈、孝幛,播放“哀乐”,送丧礼,孝子还礼,皆行鞠躬礼。
殡葬:亡人出殡。俗称“出材”。择日定时发丧,棺材有四人抬、八人抬,贫富有别。富豪人家棺材外套纸扎棺罩,上缚鲜活雄鸡一只,发柩沿“上水”上路抬往墓地,幡幛纸扎鼓乐前导,孝子身着白布孝服,头披麻巾,足登草履,腰系草绳,手持“哭丧棒”,俯首扶材,亲友送丧尾随柩后,女人不得送丧。一路撒纸,称“买路钱”,抬至墓地。墓穴,按“风水”定向,沉棺下土堆坟,烧化祭拜后,孝子捧回“灵牌”。有的因所谓“流年”相克,砌厝停棺,日后再行入土。此外,还有“复山”,“回煞”之俗。建国后旧俗多已废弃。治丧出葬一般不过三天,工人干部亡故单位出讣告,开追悼会,送葬时花圈、孝幛、鼓乐前导,亲友送殡袖戴黑纱、胸前挂白花,子女或系白巾或戴黑纱,手捧遗像,下葬即返。80年代始,县城实行对尸体火化,出殡多用灵车,送骨灰盒下土入葬。
服孝:旧有守孝之制,孝子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不得理发,三年之内,着素服忌华丽,鞋履白灰面布,喜庆之举一概避免,所谓“守孝难还礼”。民国间守孝之制,渐为淡薄。建国后此俗消失。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