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泾县乡村集镇历有变异。建国前,除县城、茂林、榔桥、马头、赤滩、章家渡、水东7大镇外,四乡通衢要道沿途均有乡村集镇。东乡有丁王殿街(今汀溪乡)、马渡桥街(今浙溪乡)、溪头街(今属西阳乡)、乌溪街(今乌溪乡)、考坑街、石山铺街、晏公堂街、山口铺街(今属潘村乡);南乡焦石埠街(今属安吴乡)、湾滩街、枫坑街(今属丁桥乡)、黄村街(今黄村乡)、西乡厚岸街(今厚岸乡)、包村街(今包合乡)、万村街(今陈村镇)、汀潭街(今属云岭乡);北乡蔡村街(今蔡村乡)、下坊街(今太园乡)、孤坑街(今孤峰乡)。这些乡村集镇均有一定数量的商铺店面,经营一般生活日用及土杂产品,主要是小商品零售,街镇大都同时有面坊、豆腐坊、糕坊及漕坊、油坊和铁、木工匠等手工业作坊;亦有饭店、旅社、餐馆、澡堂等服务行业。工商业规模虽不及县城镇。但为一地集市,起到了促进城乡物资与文化交流作用。
建国后,公路交通建设不断发展,乡镇行政区划改变,经济、文化布局调整,昔日较大的乡村集镇多数为现今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政治、经济、文化等单位于一地,形成一乡之中心集镇。集镇建设都有较快发展。但各处又因地理环境不同,尤其边远地带工农业生产、商业贸易及交通建设滞后,故发展亦不平衡。
几个集镇建设与地方特点简介:
茂林镇位于县南偏西,距县城36公里。东邻凤村乡、南容乡、西依陈村镇、北与安吴乡毗连、南与铜山乡交界。土地60.73平方公里。人口973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0.30人。1987年9月行政建置改镇。镇西南为山区,东北为丘陵,齐云山为全境最高点,海拔750米。濂溪水自南容乡入境,斜穿境东北至溪口入青弋江;渣溪水由铜山乡入境,纵贯西南,流至水口(属陈村镇)入青弋江。两岸为河谷平原,有耕地9752亩,林业用地58072亩,茶园1134亩。气候适宜各种作物生长,盛产毛竹、木材和茶叶,中药材资源占全县40%。水利设施有南山涝、龙口涝、琵琶庄水库,总容量90万立方。溪口建有3级电力提灌站1座,有效灌溉面积6252亩。
镇办企业有氟塑、砖瓦、食品、农机修配、竹木加工等厂。卧龙GBS型氟塑料合金磁力泵为著名产品,行销国内外。
泾水公路干线经境内溪口,连接通至茂林,县城至茂林班车日有数班往返;县城至铜山、南容、凤村各乡客货运车辆,亦都经茂林往返。规划建设至黄山公路路段正在兴建,镇内并有简易公路通往各行政村和林茶区。水运由溪口沿青弋江而不可达长江。镇上新建街道2条,总长1600余米,商铺林立,市场繁荣。有完全中学1所,小学12所。并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和泾县第二人民医院(1987年改名泾县茂林医院)等机构。抗日战争期间,芜湖广益中学、安徽省宁属联立中学泾县分校曾迁入茂林办学。
茂林是泾县革命老区之一,革命战争年代是红军和革命游击队活动地区。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于茂林地区。魁山建有革命烈士墓,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因战斗负伤,至茂林牺牲,遗骸葬于茂林马鞍山(解放后移葬魁山)。民国27年陈毅将军率师北上,途经茂林曾往寻淮洲烈士墓前吊念,并亲撰墓志铭文,刻石立碑。
茂林历史悠久,曾出土新石器和汉墓群,并有古代采铅铸铁遗迹。是古代“山越”聚居地之一。且素为泾县人文荟萃之地。昔有“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之说。史籍记载,茂林自唐、宋始,即为泾县吴姓聚居繁衍之地。其时村落树木茂密参天,翠竹丛生,遂名茂林。及至明、清,文风大兴,科第举仕代不乏人。同时商贾云集,市场繁荣,遂发展为商宦昌盛之地,大贾显贵纷纷建造轩、园、府、第。相传有15门、24堂、32轩、72园、108个大夫第;有9井、13巷。横街正街,市廛栉比。今尚存光禄大夫第、总宪第、赞治第、司马第、中宪第、牧伯第、岳牧第、太史第、东西庄大夫第等15座明清建筑。此外,有各份宗族公祠、敞厅和义学40多所古建筑。这些品官第宅工艺考究,典雅别致,自成格局,建筑艺术为国内外建筑艺术家所关注。1984年和1985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组织“中国民居考察团”两次来茂林考察,回国后举办“中国皖南民居资料展览”,茂林民居占其中很大部分,对其建筑艺术、地方特色和文化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给予很高评价。国内建筑学家亦曾数次前来考察。除民居外,并有众多楼、亭、坊、塔等古建筑。昔有14座石砌牌坊联袂矗立于镇北村口(拆于50年代末)。清乾隆间建飞雄塔,今仍雄踞魁山之巅。“八面佛亭”、文昌阁、集贤亭、眺望楼、思明楼等今仍可觅遗址。“皖南事变”中主要激战地——东流山(属南容乡)兀立茂林之东。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人的遇害处蜜蜂洞(南容乡境内)距茂林只7.25里。茂林,青山环绕,两水(濂溪、古溪)相抱,魁峰挹秀,齐云弥高,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著称。80年代以来开发建设,古镇换新颜,已成为遐迩闻名的参观游览胜地。

陈村镇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40公里。境域横跨青弋江上游两岸,桃花潭居其中,西岸万村街,有东园渡相连。东与茂林镇为邻,西南与黄山市新丰、龙门2乡接壤,北与包合、安吴两乡毗连。境内多山,东南高,西北偏低,中部为河谷冲积平原。丹山为全境最高点,海拔761.7米。土地129045亩,86.03平方公里。人口133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4.74人。全镇有耕地10801亩,水田9645亩,盛产水稻、油菜籽、茶叶,蚕茧生产居全县之首。有山场87348亩,林地28221亩,盛产松、杉、檫等木材和毛竹。
境内陈村水电站规模为省内水电站之最。有24座中小型电灌站及刘家、大虎丘水库,有效灌溉面积7745亩。
矿藏有煤、铁、锰等。乡镇企业有砖瓦、榨油、工艺厂等,所产的木珠算盘、鸡毛掸行销省内外。
1958年建成泾水干线(泾县至陈村)、后又建成通往厚岸、包合、查济等公路,每日有客车往返于县城和芜湖市。由镇至陈村电站太平湖公路为水泥路面。此外,有公路连接昌溪、新丰(均属黄山市)两乡,可直通黄山市、石台县等地。青弋江航运下行可直达长江镇上原有正街、横街2条,70年代始,又先后建成新街2条,供销合作个体商铺鳞疵栉比,市场繁荣。
镇有初级中学和初级职业中学各1所,小学9所。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卫生院等设施。
陈村为泾县古镇之一。原称水东,古称南阳镇。桃花潭两岸翟、万二村素为乡村集市。建国后行政建制先后为水东乡公社、桃潭公社。50年代末在该镇自然村——打渔陈家建陈村水库和水电站,后改名陈村乡,1987年改陈村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陈村街(即翟村)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紧依桃花潭畔,山环水绕、风光秀丽。唐天宝年间(742~755),诗人李白应本地豪士汪伦之邀畅游桃花潭,临别作《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成为烩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桃花潭景胜遐迩著闻,历代文人名仕游踵不绝。明清间,潭畔建“谪仙楼”(后名太白楼)和“踏歌岸阁”,建国后屡经修葺,古貌依然。近年又建怀仙阁于西岸,汪伦墓迁其侧。此外还有唐代建的“仪门”,明清所建的文昌阁、彩虹桥、扶风会馆、南阳镇楼、将军府、恺官楼等古建筑仍保存至今。陈村电站大坝之上为太平湖,桃花潭居坝之下,两处相距甚近,堪称并蒂莲开,风光秀美,为旅游佳境。
榔桥镇位于县城南24公里,东邻西阳、黄田两乡,南接浙溪乡,西与南容、凤村两乡毗连,北同乌溪乡接壤。土地面积93165亩,62.11平方公里。人口799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8.76人。辖7个村委会,72个村民组,68个自然村。徽河穿越全境,两岸为山区,中部地带为丘陵。地形为中低山与丘陵相间,伏牛山为境内最高点,海拔937.3米。涌溪、藤溪、小溪、石井、唐村等水自东入境、汇称榔桥河,流经榜山、车园等村,在河口入徽河。全镇有耕地9809亩,水田8794亩,山场63650亩,林地10262亩。产松、杉、毛竹。土特产有茶叶、蚕茧、青檀皮、箬叶、烟叶等。乡镇工业有工艺、服装、纸箱、家俱、建筑安装等。商业较发达,素为县东南商品集散地。交通称便,205国道由北向南经过境内,是合肥、南京、芜湖通往黄山市主要干线,有数条公路支线辐射邻近各乡。文教卫生方面,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8所。镇上设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和中心卫生院。1987年行政建制改为榔桥镇,镇人民政府设榔桥集镇。此前建制称榔桥乡、白华公社、白华乡,几易其名。民国间曾设区署,建国后又几度设区人民政府和中共区委会于此。
榔桥镇成市较早,古为藤溪市。宋代王安石为江东提刑时,途经该地曾有“晓渡藤溪霜落后,夜过岭月明中”的诗句。宋靖康间以武翼郎致任的鲍若虚有《藤溪怀古》诗云“小桥流水去茫茫,隔岸何人在一方。传道荆公曾晓渡,天风吹落五更霜。”明代中叶,榔桥已成为泾县东南乡商贾和徽商运销木材、茶叶、蚕丝等商品进出口的集散地。朝廷曾在茹麻岭设巡检司。清初,新安卫曾在此屯垦。宣统元年(1909)藤溪市毁于洪水,不久又复繁荣。因该市南小河上用榔树搭一木桥便改名榔桥河。
1949年4月24日泾县解放。民国县政府泾县县长俞步骐率全体军政人员及地方武装千余人在榔桥河起义。
云岭乡以境内云岭山命名。位于县城西偏北,距县城25公里。东邻丁桥乡,南接章渡、中村乡,西连北贡乡、北界南陵县。土地面积64830亩,43.22平方公里。人口1218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1.95人。辖9个村委会,84个村民组,66个自然村。乡人民政府设蟹形村。境域四面环山,介于云岭(山)、四顾山之间,系两山夹一洼的丘陵地带。中间河谷为盆地,平旷沃壤,阡陌纵横。东南四顾山海拔639.7米,为全境最高点。云岭河(又名叶子河)自北向南流经章渡乡注入青弋江。北部管岭河流经境内汀潭行政村汇入孤峰河。全乡以农业经济为主。有耕地14413亩,其中水田13702亩。产水稻、小麦、油菜籽等,副业有蚕茧生产。水利设施较大的有光明水库,此外还有老坝、人旺、牛形涝、茶冲等小型水库。建有5级电灌站1座,提引青左支渠水灌溉农田,全乡有水灌溉面积8496亩。
有山场32292亩,林地30164亩,产松、杉、檫等树和毛竹。
70年代始,随公社革委会迁址蟹形村,逐渐建成新街1条设有商店、银行营业所、粮站、邮电所等,形成市廛,乡办企业有食品、榨油、造纸、综合厂等。云岭食品厂精制糕点享有盛名,行销省内外。
交通有油路省道自县城至云岭,另有县城经此至北贡乡至南陵县烟墩接芜青公路,直达九华山与安庆等地。乡内各行政村之间均有简易公路或机耕路行车交通。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乡政府所在地设有广播站、文化站、影剧院和卫生院等文教卫生设施。
抗日战争期间,民国27年7月至30年1月,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教导总队、抗敌报社、战地服务团、修械所等军直单位以及中共中央东南局进驻云岭。民国28年2月,周恩来曾来云岭视察,工作了20个日日夜夜。云岭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苏皖抗日前线指挥中枢。民国29年10月,叶挺军长亲率特务营和老一团指战员,在本乡汀潭一带击退日军进犯,是皖南抗日战争史上有名的汀潭狙击战。新四军军部当年驻该乡各村旧址,由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和国务院分别于1956年和1962年公布为省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亲笔题书“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额。旧址经修整于70年代末供人参观瞻仰。1984年国家主席李先念亲笔题写“云岭烽火、战士丹心”书赠纪念馆。1985年9月,又正式建成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对外开放。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为之题书馆额。云岭已是人们所向往的革命纪念地,来此旅游观光瞻仰者络绎不绝。
章渡乡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青弋江西岸。东邻丁桥乡,南与安吴乡隔江相望,西连中村乡,北接云岭乡。土地面积51180亩,34.12平方公里。人口1243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64.48人。辖11个村委会,91个村民组,48个自然村暨章渡街道集镇。乡以章家渡命名。境内西北为山丘相间的地带,东南系青弋江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境北四顾山为全境最高点。
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12477亩,水田7637亩。建国前主要种植旱粮,兼事桑麻。1965年起,先后建电力灌溉站26座,青左支渠在境内流长8公里,逐步推行旱改水,种植水稻。为县内粮食、棉花主要产区之一。
有山场17416亩,林地8337亩,造林近7000亩。
乡村企业有轮窑厂、农机修配厂、酱制品厂、粮油、棉、饲料加工厂等。章渡酱菜为泾县特产之一,行销省内外。
县城至章渡公路支线于1969年建成通车。80年代初县城~中村~包合公路先后由此延伸通车,泾(县)烟(墩)公路沿境北经云岭贯通。章渡集镇紧依青弋江,水道运输称便。航运上至陈村下达芜湖。建国前是泾县西南乡货运进出口主要水码头之一。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集镇所在地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中心卫生院等文教卫生设施。
抗日战争期间,民国27~29年中共泾县县委驻设于章渡镇,积极发展组织,开展抗日工作。各阶层群众普遍组建抗敌协会,投入抗日救国斗争,并开设消费合作社,保障人民生活供给。新四军在章渡镇设立兵站,转运军需和供应民用物资。周恩来去云岭视察时曾经此往返。1941年“皖南事变”中,新四军部分突围指战员经此北渡长江。
章渡乡境内万家园为唐初古猷州城旧址。瑶庄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萧村有明代建筑“进士第”。
章渡集镇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古有“西来一镇”之称。习称章家渡。名称来历,一说为章细行,尝以事过田中都,见渡船朽坏,捐资独造,故名。一说为对岸章姓富户,为便于女儿常回娘家,专门置渡于此。故名章家渡。清代为泾县18市镇之一。是青弋江上游颇为繁荣的商埠。章渡老街别具特色,沿江临水筑屋,后柱落水支撑架板齐岸,屋架构筑其上,下空上实,有“江南千条腿”之称(俗名“吊栋阁”),夜间店铺灯火齐明,隔水远眺,酷似江海巨轮泊岸,别具一番景象。现老街旧貌犹存,新辟宽阔街道,楼房栉比,市容美观,商业较盛,为泾县西南乡主要集镇之一。
汀溪乡旧时称丁溪。位于县城东。东临宣州市境域,东南与宁国县交界,西与漕溪乡,西南与苏红乡接壤,北与爱民乡毗连。土地面积52.27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44个村民组,7个茶叶生产专业队,56个自然村。人口589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2.86人。乡以汀溪河命名,乡人民政府设丁王殿街。境内崇山峻岭,西有18肩(东山),海拔947.4米,为全境最高点;东有白蛇山、罗汉肚子山;南有大岗坑、姚家涝等山,海拔均在800米以上。源出苏红乡桃岭的汀溪河,经宁国县板桥入境,汇乔坑、大南坑、小南坑、平坑、西坑、合坑、茶坑、犁坑诸溪水,自南向北,经枫树园、洋古滩流向爱民乡、蔡村乡与漕溪水汇流于琴溪,至赤滩乡注入青弋江,可常年放运竹木筏。
全乡经济以林、茶为主,为县内主要茶、林区之一。有山场59276亩、林地38577亩,盛产木材、毛竹,有珍贵的红楝子林。农业用地2879亩,其中水田2737亩。有高山茶园3307亩,产茶质厚,香味清幽。土特产有油茶、油桐、丹皮、猕猴桃等。
矿有黄铁、石墨、水晶石等。
乡村企业有表芯纸、农具修造、农机修配、车木、榨油、制瓦、制茶等厂。
公路是主要交通运输线,有一条经苏红、西阳至白华,连接205国道;一条经爱民、蔡村、琴溪与泾宣公路衔接,客货车辆日有往返。
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乡政府所在地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影剧院和卫生院等。新建街道商肆集中,楼房鳞次,整齐美观。设有农行营业所、粮站、供销合作社及合作商店、个体商户数十家,经营日杂百货,餐馆旅社,商业颇显繁荣。
汀溪乡地处泾县、宣城、宁国三县交界边远地带,山高林密,地位险要。早在民国22年就建立中共基层党组织,并发展工农武装开展革命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成为中共宁、宣、泾、旌中心县委领导游击战争主要根据地,是县内革命老区之一。
建国前,汀溪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所产竹木、茶叶、全仗肩扛担挑、翻山越岭运出销售。其地除世居者外,为达官商贾鲜至之处。建国后,汀溪先后通路通电,农林生产不断发展,其中茶叶比建国前增长近3倍。所产“尖茶”质地优良,尤以“提魁”(又名特尖)颇享盛誉,行销省内外。
查济乡乡名取查村、济阳两村各一字组成。相传,唐代查姓人由山东济阳迁此定居,为不忘祖籍而以姓和祖居地命名。乡境位于县西边陲,距县城41公里。东北邻厚岸乡,南界黄山市,西与青阳县接壤。土地面积42平方公里。辖5个村委会,29个村民组,41个自然村。人口412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17人。1984年8月从厚岸乡析出建乡,乡政府设富春村。境域属山丘相间地带,东半部盆地较开阔,东有巴山;南有传山顶、佛回山;西有黄龙山、菥荻山;北有岭山、大丘山。黄龙山海拔720米,为境内最高点。岑河许溪、石门水由境内向东北流经厚岸、包合汇入合溪至陈村镇注入青弋江。
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4075亩,水田3570亩。水利工程有青山水库和小型塘坝。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所产“贡米”米质优良,芳香味美。有山场33123亩,林地13436亩,产松、杉、檫、栎、毛竹等。土特产品有茶叶、板栗、桂花等。板栗果大味甘,号称“斤十八(个)”。素有“桂花村”、“板栗乡”美称。近年全乡年产蚕茧超千担。境内矿藏有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部分已在开采加工。交通有县城经厚岸达查村公路线,有通往黄山市新丰乡简易公路达屯溪各地,客货运输较为便利。80年代以来,乡村企业开始兴起,文教卫生事业相应发展,有乡办职业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卫生所1处。仅1985年,全乡新建民居就达1500平方米左右。
全乡以查姓人居多,民居较集中,村落沿溪两岸而筑,长达0.5公里。跨溪架筑石桥,造型各异。相传全村昔有36座石桥,108座大祠(宗族祠堂),为一般村落所鲜见。历经战乱与文化大革命浩劫,今存不及其半。村内旧有汉白玉石牌坊7座,也于“文革”中尽毁无存。唯明、清间府第居宅等建筑仍基本保存完整,古朴典雅,工艺考究,独具风格,错落有致,为皖南一带古民居建筑现存较多的村落之一。古迹有“四门”、“三塔”,东为钟秀门,南为平岭门,西为巴山门,北为石门。村郊有巴山塔,建于明嘉靖间,砖木结构,六角,七级,高约30余米,层层有门可入,登梯可达顶层。“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仅存遗址。现纪冲塔(亦名胡冲塔、如松塔)尚存,明嘉靖五年(1526)建。麻窝塔(又名青山塔)亦存,建筑年代无考,两塔建筑造型与巴山塔相似。钟秀门是唯一仅存“四门”之一,位于村首之北,是往来于查济、厚岸必由之路,必经之门。拱形门圈,石块砌筑,厚约丈许。其门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0)。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曾设泾太分防于此,委有把总一员,率清兵驻守。县丞曾一度移驻此地。
查济乡人才辈出。明季查铎为一代鸿儒名宦,著述甚丰。清末查秉钧为清朝末科进士,其子查谦曾留学英国,历任武汉大学校政、教务之职,为著名教育家。其后裔查全信是当代著名教授。
查济乡富有革命传统,太平天国举兵沿江和皖南腹地征战中曾率部驻营于此,攻守出击,痛歼清兵。1928年已有中共党员来此秘密发展组织,1929年于村中洪公祠秘密建立泾县第2个中共党支部。是泾县革命老区之一。
蔡村乡俗名蔡村坝。以村旁有郭家、黄村、梁山3条坝,而以首村蔡村得命。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东北与宣州市高桥溪口交界,南邻爱民乡,西接琴溪、古坝两乡。土地面积136140亩,90.7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74个村民组,1个自然镇,83个自然村。人口1636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0.30人。乡以人民政府所在地蔡村坝命名。
境东南为山区,西北为丘陵,大峰尖海拔706米,为全境最高点。汀溪河经爱民乡入境,贯穿西南部。小康河源于狮子岭,由东向西横贯境内中部,至麻园口与汀溪汇合流入琴溪河。
全乡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耕地9312亩,其中水田8704亩。建有西冲、王家山水库及水塘251口,水坝39座,有效灌溉面积4914亩。70年代曾先后建小型水力发电4处,电网输电接通后,有3处小水电先后废弃。北部5个行政村属农业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有山场103698亩,林地93357亩。东部大、小康2个行政村为林木区,盛产毛竹、木材、茶叶,全乡农林经济较为活跃,故素有“毛竹之乡”、“蔡村竹海”和“金蔡村”之誉。土特产有箬叶、板栗、竹笋、青檀皮等。
矿藏资源以煤藏量最丰,约700万吨。其次石英石、石灰石、矿泉水等藏量亦甚丰富。60年代末,乡村企业开始起步,后来发展较快,先后建有煤矿、榨油、农机具修造、竹、木制器、土纸生产及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等工业门类。
商业贸易甚为发达。蔡村集镇除旧有街道外,又兴建新街1条。长400多米,宽约12米。商店有百货、布匹、服装、日杂、糕点、饮食服务等,竹木交易尤盛。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全乡各村新建民居亦为全县发展最快最多的乡镇之一。
交通有泾县至爱民通往汀溪公路线,途经本乡蔡村集镇与大康、东园各村,客运车辆日有数班。境内另有通往小康、朱家崂、泉峰、上湖、下叶村支线,客货运输均很便利。
全乡有乡办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其中附设初中班1处。乡卫生院、影剧院、广播站均颇具规模,设施较完备。群众性的文体活动素有基础,各村常有群众自唱自乐文艺演出和球赛,尤以小康灯会最具特色,80年代曾数次进城演出。
境内崇山叠翠,溪涧纵横,竹密林茂,环境幽胜。著名影片《渡江侦察记》、《月亮湾的笑声》、《黄英姑》、《柳暗花明》等摄制组都先后来此拍摄外景。
蔡村乡是泾县革命游击区之一。民国21年起,中共地下组织就在境内小康一带秘密开展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泾宁宣游击队王文石部、吕辉部曾转战于东园、西湾、太平坑与小康朱家崂等地。
孤峰乡位于县北,距县城15公里。东邻昌桥乡,南接太园乡,北依童疃乡,西连田坊乡,土地面积63450亩,42.30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90个村民组,49个自然村,1个自然镇,人口9275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9.27人。乡以孤峰山得名。
境域属丘陵、低山相间地带。东南偏高,西北偏低,孤峰山海拔367米,为全境最高点。孤峰河(又名虎澜涧)源于中村乡银峰大岭山。流经云岭、北贡乡至南陵县东南隅,再经泾县田坊乡入境,自西向东横穿境内,流向昌桥乡注入青弋江。
沿孤峰河两岸为农田,北部丘陵多梯田。有耕地6560亩,其中水田6160亩。产稻、麦、豆、油菜籽、芝麻等作物。建国后,兴建大小水塘300多口,筑栏河坝4条,建电灌站5座,有效灌溉面积4330亩。1986年,全乡粮食平均亩产502公斤。
林业生产在全乡农业经济中占主要比例。有山场43617亩,林地42581亩,有6个行政村自办林场。营林面积3600余亩。林木生产有松、杉、檫、竹等,其中以毛竹最盛。山林资源丰富,故有“银孤峰”之称,与“金蔡村”互为媲美。
乡村企业素以土纸(即表芯纸)生产为主,有村办、联户办、集体办、个体生产等纸厂、纸棚,土纸生产居全县之首。近年又开始生产以毛竹为主要原料的文化用纸。此外有竹器、雨伞、铁木农具、农机修配、烧制砖瓦、粮油加工等工业企业门类。乡政府所在地孤峰街素为集镇。商业亦较繁荣,70年代后通电通路,沿旧有街道延伸,辟建新街,商铺鳞次栉比,街道房屋布局一改旧观。
交通有县城经孤峰至田坊乡公路,另有由此通车至南陵县三里店,与芜(湖)、青(阳)路相接。境内有简易公路和林区公路5条通往各村。
全乡有小学8所,初级中学1所,影剧院,卫生院各1所。并有文化站、广播站。孤峰集镇是一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泾县城乡集镇街道基本情况

附:昔日马头镇
马头,系泾县历史上著名的首镇,现为赤滩乡一行政村。位于该乡东北7.5公里,距县城15公里,濒临青弋江,东北接宣州市文村,北与南陵县宋村隔江相望,面积0.37平方公里。群峦环绕,林木葱笼,山青水秀,风景优美。
马头镇以马头山(矶)得名。清嘉庆《泾县志》载:马头山在阆山北,一峰耸立,俯临深潭。与河西鹅山对峙,为县境锁钥。其下有镇。……石矶高百余仞,昂如马首。古庙踞其巅,旁有镇,置兵烽墩。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县江询题“泾川锁钥”四字,镌石嵌于山之腰壁。元代马头户口不多。明代始建镇,是泾县水运码头。明、清和民国时期,由于陆路交通闭塞,徽州地区各县和县内竹木、茶叶、纸张等货物销往外地以及从京、沪、芜购进各种货物均由青弋江徽水河水运经马头转运,随渐成舟车集之所,货物集散之地。本地工商业随之兴起,镇上商店作坊林立,口岸常年喧闹。清同治二年(1863)官府在马头镇设厘金局,开征各种货物进出口税。民国10年至民国25年间,商业繁荣达到鼎盛时期。有近200家店铺。建行政镇区,设镇公所,辖9保、88甲、1114户,人口5958人。镇上房屋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民国29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镇上工业有纺织业10余家,缫丝厂1家,制伞1家,铁器业2家、榨油厂1家,酿酒漕坊1家,皮革业4家。商业有土杂、百货、布匹店25家。药店5家,服务行业有旅社、饭店13家,浴室5家,茶馆9家,照相馆1家,加工业有糖坊5家、炮竹店7家、酱坊3家、砻坊米店16家、面坊9家、缝纫店3家、肉店5家。市行有竹、木行4家、牛行1家。沿街摊贩尤多。水运停靠船舶排筏码头,在清末建成舟船泊位6处,竹筏停靠码头4处。水域面积长达3000米,码头搬运工人多达220余人。本地水运工具有3—20吨载重的木帆船40余艘。每天进出港停泊船只常年达50余艘,桅杆林立,盛况空前。
镇上寺观有观音阁、三圣殿、地老楼、百岁宫、仙姑庙、显明寺等。善男信女常往来于寺庙之间,香烟缭绕,钟声悠扬,给马头凭添几分热闹,几分古幽。
60年代后期,县内公路交通发展,青弋江上游陈村水库建成,中下游水位下降,青弋江上游水上运输能力明显下降,遂失去港口地位,商业随之衰落。1981年镇上仅316户、1471人,属赤滩乡行政村之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