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城关镇位于县境偏北,濒临青弋江东岸河谷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起伏不大。地形标高34~37米之间(吴淞口基准)。总面积15.62平方公里(包括县园艺场9.75平方公里)。全镇南北长5公里,东南宽1.5公里。1987年市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为建国初期老城区0.6平方公里的2.5倍。人口29548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033.73人。辖城南、城北、新华、胜利4个居民委员会,23个居民组和幕山、赏溪、牌坊3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民小组。
城区四面环山,有“天马东峙、湖山西倚,承流南耸,幕山北踞”之称。山水辉映,树木葱笼,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宜人宜物。1962年和1969年建弋江大桥、二桥之后,公路交通更加方便,客货车辆可直达上海、南京、合肥、芜湖、黄山、杭州等城市,与全县乡镇也四通八达;由县西南经县城之青弋江航运线,木竹排筏和浅水民船可直航长江。
县城自宋元明清以至民国间均为县治衙署所在地,现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城关镇在民国时几易其名。民国28年名安吴镇,民国33年改称县城镇,民国34年又改名示范镇。建国后称城厢镇,60年代初改称城关公社,1980年更名城关镇。
民国时期,旧貌无改。抗日战争期间,屡遭日军飞机轰炸,学校、民居被毁严重。民国29年年10月,日军一度侵犯县城,纵火焚烧街市,300余间商店民居尽成瓦砾。抗战胜利后,部分修复重建。
解放前,城内街道呈“T”字形。从西门向东至东城门(城关粮站),向南至南城门口;向北至北城门口,3条街道各长约500—600米,宽不足4米,街心铺花岗岩长条石,旁嵌卵石。街道两旁商铺均属砖木结构,低矮阴暗,陈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开始规划城镇建设,依据旧城基础开拓新街道,逐步向城郊发展,改造旧东街,新辟苏红路、迎宾路为县城东西纵轴线,开辟云岭、茂林南北两路横贯县城,分别与两纵轴线相交于三友坊、荷花塘,构成“艹”字形街道,路宽18米,柏油路面,城区以苏红、迎宾、云岭、茂林、环城路以及南雄线城区段为主线辐射四周。1979年,于云岭路终端建占地1.75亩街心三角公园。1984年起,县城原有29条老街老巷先后全部铺设水泥路面,拓宽弋江大桥东端至环城东路的一段路面。至1987年,全镇已建有大小27条街道。
1984年,县城环城公路南侧从南到北兴建集市贸易市房2998平方米,开辟商业新区。同时征用46.56亩土地,开发建设城东小区,兴建4~5层住宅、商业和办公楼房20余幢。定名为“泾川新村”。
1958年始,县城由安吴渠水电站供电照明,后由县办火力发电厂供电,1972年起由陈村电站供电。1974年建自来水厂,全城市民逐步用上自来水。结束了千百年来居民照明用油灯,饮用水靠肩挑的历史。
80年代,县城环境卫生和城市绿化进一步改善和发展,1984年成立了“县城环境卫生绿化管理所”。机关单位和居民植树养花蔚然成风。1985年在几条主要街道两旁植树1400多株,形成林荫大道,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和住宅区植树2万多株。此外,县城西郊桃花台、烈士陵园、三角公园、江心洲等处逐年植树,已成为点、线、面连成一体的绿化林带,美化和改善了生活工作环境,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县城环卫设施也在不断完善,1987年,县城清洁工按城镇人口千分之一比例已配备34人,有洒水车1辆、机动垃圾车4辆、板车19部,城内设置砖砌水泥垃圾池18个、铁制活动垃圾箱50只,并建有8处公共厕所,每天有专人冲洗打扫。
县城现有全日制完全中学2所,完全小学2所,县办幼儿园、托儿所各1所。南街、北街幼儿班各1所,文化设施有文化馆、图书馆、泾川电影院、人民电影院、剧场、工人文化宫、广播站、电视台等,并有众多录相放映点。有新华书店及书摊、书亭多处。体育设施有占地50亩的体育场,场内有乒乓馆、训练馆、篮、排、足球和田径运动等场地,有看台、招待所,可进行一般比赛活动。卫生医疗设施有县医院、县中医院各1所,地方病防治站、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等医疗卫生单位。
80年代以来,大兴市政建设,山城面貌一新,新造楼房鳞次栉比,道路宽广,市容整洁,货物充足,商业繁荣。工业已拥有钢铁、电机、农机修造、汽车大修、粮油加工、食品、酿酒、纺织、鞋帽、成衣、造纸、火柴、印刷、建筑材料、工艺美术等10余种工业门类。
镇郊共有耕地3346亩。农业人口3千余人。北郊幕桥村为粮油生产基地,生产粮油村民自给。赏溪村为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供应城镇居民。1985年以来,县城工业用地和房地产用地不断发展,部分耕地被征用。农业人口已有部分转为为亦工、亦农、亦商的居民。
泾县城区供水主要管道情况

泾县城区排水工程一览表

城区道路状况一览表



城区巷道状况一览表


上一篇:第一节 旧城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