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储
明、清时期,全县建有各种仓储。明初于县城北2里许建聚粮仓,后移学宫北(现荷花塘附近)。隆庆年间重建仓厂敖16间,储谷逾万石 ,时称江南之首。其时全县四乡建社仓共52所。正统三年(1438)建均役义仓于礼辞都。
宣德年间,在县城南1里许建仓1幢作收发之所。并分别在县城南2里许和泉北都建济农仓。嘉靖十二年(1533)在县城南门外建存留仓,俗称南仓。另建予备仓于县城城隍庙左。后迁学宫北。万历年间动员民间捐资,在全县各都建社仓100余所。期间一些姓氏大族由族人集资建义仓5处,如九都义仓查姓人建、茂林义仓潘姓人建、十都义仓舒姓人建、十一都义仓包姓人建、思齐都义仓凤姓人建。
明末,由于战争,官仓多数废圮。清顺治十二年(1655),知县习全史鉴于无官仓储谷,粮食散存民间难于保管,遂于原学宫北予备仓旧址重建新仓12间、厅堂3间、头门5间。雍正六年(1978),在县城花井南仓巷购民宅改建积谷仓22间。同时,全县人口较稠密的乡又各建社仓百余所,平均每都达3所以上。雍正九年,在县衙仪门外分建南北漕粮仓2幢,共12间。乾隆四年(1739)建常平仓30间。乾隆元年(1736)全县储粮2894石4斗9升,嘉庆九年(1804年)储粮谷8273石2斗6升,嘉庆十一年储谷最多,达25030石8斗3升。
清光绪间田赋改征银两,各地官仓无人过问,年久失修,倒塌废圮,或毁于兵火。民国初田赋仍征钱币,至民国30年田赋改征实物,同年9月16日成立“泾县田赋实物经收所”,下设章渡,潘村、榔桥3个分所。民国32年3月改名“泾县田赋粮食管理处”。自改征实物始,各地征收粮食就地借用祠堂、庙宇、公房作为临时存粮点。此前全县乡、保和氏族公堂曾积谷备荒,民国27年全县积谷23080石,民国28年积谷8471石,民国29年积谷8605石,民国30年1480石,民国31~33年,连续年储14951石。所储粮都散存于民间私人仓库。
此外,抗日战争时期,泾县地处前线,是屯兵、集粮中转站。当时在县境沿青弋江两岸的水东、章渡、县城、马头等镇曾设军粮集运仓库,征集全县竹筏及民船接运军粮。
1949年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征收公粮,仍利用各地祠堂、庙宇、公房及民房,经改装作为临时储粮仓库。土地改革后,1952年县人民政府批准将上述各类公房计371间拨交粮食部门使用,全县库容量为9886吨,初步奠定了仓储基础。1954年开始,在蔡村、漕溪、昌桥各乡新建简易仓各1幢,总容量945吨。1958年在城关、晏公两地分别新建苏式仓库各1幢,容量3645吨。从此逐年扩建,不断更新。1958年,农村改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体制,粮油除国家统购外,剩余部分由生产队统一保管。全县除经济作物区外,基本上一队一个粮点。
1969年,全县粮食系统曾一度学习黑龙江省明水县“一把泥一把草建仓经验”,自己动手,兴建大小土园仓41幢。后因不适应南方湿润气候,易致霉变而淘汰,各站点仍以建造房式仓为主。至1987年,全县36个乡(镇)各站(点)建有储粮仓库共134幢,总容量65912吨,其中房式仓79幢,容量42993吨;简易仓41幢,容量15719吨;苏式仓2幢,容量3645吨;祠庙仓(包括民房仓)12幢,容量3555吨。
1949年至1987年,平均年终储量10019吨,储油脂190吨。
全县各粮站在确保国家仓储外,自1964年至1985年还代农村储粮21080吨,年均储量958吨。
二、保管
保管形式
粮食保管分库内保管和露天保管,采取散装与包装储粮方法。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保管,按照“以防为主、防治并举”方针,各站(库)订立保管规章制度和标准。库内外保持卫生,空仓消毒,进库检验质量,坚持新陈、干潮、好次、有虫、无虫分开保管。入库粮油数量、等级建立帐卡,进出库凭据、按月结算核对、上报。县、站、库并实行定期检查库存粮情制度,随时掌握粮情变化,及时处理。
油料及分类保管成品,原料采取散装或包装;油料成品采用桶装和罐装,统一入库。原料出库加工或供应,由调入方负责管理。加工成成品即入库保管。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分库保管,建有严格保管制度。
保管办法
1954年始,全县一直采用野生植物干雷公藤、闹阳花、辣子草等复盖粮面,杀虫率高,有利保持粮质。(这一做法,1984年10月在华东地区第3次粮油储藏技术交流会上获得好评,并加推广)。此外还采用以下3种保管方法:
高温储藏小麦及豆类入库前都经夏季烈日曝晒,趁热进库、密闭门窗,藉以杀死粮内害虫,降低水份,防止霉变,温度30℃度以上为宜。
低温储藏利用冬、春季零下左右低温和干燥气候,将仓库门窗全部打开,使冷空气流通,并将散装粮粮面扒开,在包装粮四周堆成通风垛,以达降温、灭虫目的。
化学储藏50年代末,各库施用药物杀虫,以化学药剂(磷化锌、磷化铝、氯化苦、溴甲烧等)杀虫,对消灭虫害有一定作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这种办法。70年代后采用物理、机械和化学熏蒸密闭存粮相结合方法保管粮油。
1955年至1965年,全县粮食系统曾开展“四无仓库”活动,大力灭鼠、捕雀,“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停止。80年代开始设置粮油化验仪器,全县9个中心站各设一个化验室,县直属库成立中心化验室,并建烘炕房,购进全套设备处理高水份粮以保粮质。
三、调运
建国前,本县粮油贸易购销,主要在境内城乡之间进行,多为短途运输。一般以人力肩挑为主,少数亦有雇用独轮车、驴、骡等驮运。此外,军粮运输多般利用青弋江水路,以木船、乌筏等运输,但局限于沿江两岸。
建国后,50年代至60年代初,粮、油调运仍以水、陆运输为主。水路是青弋江沿岸水东、溪口、焦口、章渡、坝埂、丁桥、新渡、城关、赤滩、马头等地,运输工具以木船为主;陆路除南雄公路和泾宣公路外,其余都是步道,依靠人力肩挑及驴、骡、独轮车等运输。1959年县粮食局成立马车队,购马38匹,大车4辆(每辆载重1.5吨)往返于公路沿线运粮,但不能通达全县,偏辟山区仍以人力肩挑主。1980年成立粮食运输汽车队,有汽车2辆(带拖挂)共14吨位。至1987年,已拥有各类型号载重汽车13辆,总共92吨位,担负全县粮油调运任务。
1953年始省粮食厅实行统一计划调整流向,避免迂回运输。按季编制调运计划,由省统一平衡,分月下达执行。1956年实行统一管理粮油调拨计划,由省平衡,分季下达,按月调运。县内粮、油移库由县统一安排。泾县粮油调运情况为:粮食:1949年至1987年调入161390吨,调出257370吨,两比纯调出95980吨;油脂:1955年至1983年调入1310吨,调出3236吨,纯调出926吨。80年代前泾县缺粮,由地区安排调入,后由县内统筹调运。
上一篇:第一节 购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