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作制度
建国前,本县农业耕作,多为一熟制,少数农田一麦一稻,或一稻一油菜,山区和平原有别。青弋江两岸平畈农田区普遍种植中稻,收割后,不足半数稻田播种一茬大麦、小麦或油菜,即两熟制,半数以上为一熟制,收割后为冬闲田。本县东乡和山区地带多陷田,冷性重,日照短,播种迟,收割晚,一般每年只一季中稻。平畈区旱地普遍一年两熟,麦收后接种一茬玉米或黄豆。棉、麻产区收获后也接种一茬麦或玉米、黄豆。山区旱地一般只种一季玉米、黄豆或芝麻。山区茶园也有套种玉米或薯、豆作物习惯。建国后,1953年农业推行“三改”,即:“改变季节收成比重,提高夏季收成,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高产作物,改变广种薄收习惯,合理密植,实行精耕细作。”1954年在榔桥,昌桥等地开始双季稻试种。1955年,全县开始推广双季连作稻。当年种植双季早稻11192亩,双季晚稻6605亩。1956年全面推广双季稻,种植早稻118680亩,双晚176996亩。同时推行合理密植。当时曾因此出现用水、肥料、种子和劳力紧张状况。1957年全县调整“四稻”布局,即:早稻、中稻、单晚、双晚,减少双季稻面积。是年,全县种早稻53023亩,双晚47877亩,中稻246231亩,单晚37879亩。1977年,双季稻面积达最高峰,全县栽早稻235508亩,总产631805百公斤,双季晚稻235123亩,总产445858百公斤。80年代以来,全县“四稻”布局已趋平衡,成为普遍的耕作制度。1987年,全县种早稻186503亩,中稻40928亩,单晚36658亩,双晚190005万亩。
泾县部分农田区还有养“再生稻”的传统习惯,俗称“子青稻”,一般是中稻收割后的闲置田,任其再生,无须耕作,收成祗有数十斤,多则百余斤。民国23年(1934)全县严重干旱,水稻大面积颗粒无收。秋后得雨,再生稻生长良好,一般亩产都达百余斤。解放后,扩大复种面积,很少培育“再生稻”,1984年云岭乡、昌桥乡零星培育“再生稻”3620亩。1987年杂交水稻品种问世,厚岸乡培育550亩杂交品种“再生稻”,平均亩产250公斤左右。
二、耕作机具
泾县传统耕作农具有犁、耙、耖等,皆牛力牵动。50年代初一度采用“新式步犁”,因田块小,泥土板硬,梯田、山旁田、陷田等自然条件限制,未能推广。1958年百元乡引进双索牵引机、双轮双铧犁和中型拖拉机带滚耙,也因畜力不能适应和耕地自然条件不适合等原因不能推广。1966年开始使用手扶拖拉机牵单铧犁或双铧犁翻耕,以后逐步在全县农田区推广。至1978年全县农村已拥有手扶拖拉机1321台/15637马力,机耕面积17万亩左右,占耕地52%。1980年拥有1383台/16472马力。1983年又引进凤凰4型和工农3型拖拉机与单铧犁、耙耖实行配套作业,在农田区得到推广。1987年,全县有手扶拖拉机1311台/15169马力,大中拖拉机57台/2608马力,有机引农具1122部。机耕面积为12616亩。
1974年起,本县少数农田区社队引进手动插秧机10部,后来逐渐推广,1978年达159部。由于分散经营,使用农户逐渐减少,1987年全县仅有11部在使用。
传统中耕农具,旱地用锄头,草耙,小锄等,水田用耘田耙。1956年始推广双季稻,密植程度高,耘田耙有相应改进。
50年代初,一度使用铁皮制作喷雾器,喷洒农药。1952年引进单管喷雾器。70年代杂交水稻问世,水稻病虫害发生较广,全县普遍使用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日喷25亩。1986年又引进手扶电动超低喷雾器。1978年全县有人力喷雾(喷粉)器5739部,其中动力喷雾器22台/57马力。1987年全县有喷雾(粉)器19640部,其中动力喷雾器320台/48马力。
农作物收获农机具传统用具为镰刀、斛桶、风车、扬铣(锹)、连枷、竹筛、箪(垫)、竹箩等。用以收割、脱粒、翻晒、扬净,全由人力操作。1956年引进玉米脱粒机,收割机。60年代水稻复种指数增加,推广脚踏打稻机和电动脱粒机。1977年后,全县农村普遍通电,脚踏打稻机多数改为电力带动,大大节省了劳力,提高了工效。1981年后,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泾县农机厂仿制出比脚踏脱粒更为轻便的铁皮小型737型打稻机,农民普遍使用。1987年全县拥有电动脱粒机77/577马力,人力脱粒机16731部。
传统加工农机具有石磨(手推磨、腰磨、水磨)、手碓、脚碓、水碓、水碾、木砻、土砻木榨等。1958年,引进山芋切片机和小钢磨。1960年后,先后引进碾米机、磨面机、轧花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迄止1987年全县拥有碾米机524部,磨面机335部,轧花机75部,饲料机235部。饲料粉碎机235部,榨油机42部。此外,茶叶制作传统器具有炒锅、竹烘、竹簟等,1957年全县已有双桶揉茶机224台,杀青机32台。60年代已有4桶揉茶机,开始用水力、畜力牵引,后又用柴油机牵引。70年代先后都改成电力牵引。1982年全县有茶叶加工机械485台,1987年全县有茶叶加工机械655台。
三、主要作物栽培
(一)、水稻栽培
育秧泾县水稻播种一般在清明前后,农谚有“二月清明莫向前,三月清明莫腾后”之说。稻种先经曝晒一、二日,而后风(扇)选或筛选,再水浸二日夜,做大秧田。清水撒铁子(不催芽)水播水育。每亩播稻种300~400公斤(本田每亩5~6斤)。推广双季早稻后,播种提前在清明前。1956年推广合式秧田“落谷稀”育秧法,每亩播种200公斤,秧田做畦挖沟,畦宽4尺,沟宽8寸、沟沟相通,勤灌换水。选种播子仍沿旧法。1964年推广湿润秧田育秧法,同时全面推广盐水或泥水选种和浸种催芽方法。泥浆落谷,撒混水子,蹋谷入泥,加复盖物(土粪灰或切碎的红花草),前期“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后期现青上薄水,随秧苗生长加水,追肥。其间,部分社队曾过早播种育秧受霜冻侵袭,导致烂秧。1975年学习外地经验,推广“小苗带土育秧法”,采用密播,每亩秧田下子达300~400公斤,“子不重叠、土不见天”,复盖薄膜或草木灰,由于栽插费时费工,未能推广。1978年又学习外地经验,一度试验推行“温室育秧”,利用室内空间分无土、有土育秧。无土育秧:置竹编秧盘播种,分层上架,适时喷水和用陶制盛器燃烧薪柴调节温度;有土育秧:利用室内地面培育土播种。是年,全县建温室41个进行试验。但费用太大,操作繁杂,未能推广。1979年各地仍用湿润秧田育秧法,普遍推广地膜复盖保温。至1986年,西阳、浙溪、黄田、榔桥、乌溪、茂林、铜山、南容、爱民、查济等10个山区乡基本实现早稻地膜育秧。
双晚育秧一般采取湿播旱秧、控制生长,后期灌水追肥、返青移栽。70年代中期,曾一度试行推广双晚“早还早”直播法,上年或当年早稻种直播大田,不育秧、不移载。因影响收成停止推行。
栽秧建国前普遍栽插一季中稻,栽秧时间一般在“芒种”前后,栽秧株行距为“大五棵”,横行8~9寸,直行1尺出头,农民称作“一尺挂两头”,习惯稀植。1953年号召“每亩增加10把秧”,密度略有改变。推广双季稻连作后,早稻栽秧时间一般在“立夏”前栽完,双晚“立秋”前栽完,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株行距改变为6×6寸。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栽秧株行改成3×6寸。“农业学大寨”高潮中,早、晚双季稻株行距改为3×5寸,拉绳栽秧,控制密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视品种特性调整密植,一般株行距为6×5寸左右。
施肥水稻田历来习惯施农家肥,以人畜粪、绿肥、杂草肥、草木灰为主,部分山区气温较寒地带农田习惯下石灰。抗战前曾有极少农户使用“肥田粉”(即硫酸铵)作追肥。50年代农业合作化后,大田继续施农家肥,普遍下青蒿、禾皆 壳等土杂肥作基肥,人畜粪拌草木灰施追肥。少数社队开始使用化肥硫酸铵作追肥,每亩用量5~7市斤。同时引种“红花草”作绿肥。1958年又引进绿肥新品种“三水一萍”(即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红萍),一度在全县推广,由于管理不力,未能发展。种红花草面积则不断扩大,70年代中期全县种植18万亩。化肥使用量也逐渐增大,以施碳铵为主。此间,又推广“稻草还田”(收割时稻桩留高,犁作基肥)、“田头窖”(在田头挖深窖沤人畜粪杂草)及“高温堆肥”等制肥方法,用作大田施基肥。一度推行后停止。1980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实行,大田施农家肥逐渐减少,化肥使用增多,用量也逐年增加,并由单一的氮肥发展到磷肥钾肥和微生物肥料,如尿素、氯化钾、复合肥、碳铵等,下田以撒施为主,耖入土层作基肥,耘田撒施追肥。
管理秧田苗齐后,一直按传统方法人工拔插。1980年后逐渐推广使用“除草醚”。大田栽插后一般耘田三遍,少数耘田四遍。耕究“头遍平、二遍松、三遍耘”,最后将水放干“烤田”(即曝晒)。而后浅水勤灌勤放,增强分蘖,有利防止倒伏。秋收后,冬闲田放水浸泡过冬,至次年春耕时翻耕“起板”。
(二)旱粮栽培
大、小麦泾县传统做法,无论旱地、水田都要整地打沟做畦,小麦打宕点播,株行距尺许。大麦习惯撒播。点播施土粪肥垫宕作基肥,细耙复盖。1964年推广“六改”种麦法(即:改稀播为密播,改窄畦为宽畦,改浅沟为深沟,改宽沟为窄沟,改老品种为新品种,改少施肥为科学施肥)。实行细耕、碎土,行株距6~8寸,有部分社队一度推行条播种麦。1977年推广“板茬麦”免耕播种法,稻田收割不翻耕,在原板茬田开沟分畦,撒播麦种。由于田间管理难度大,不为农民接受而停止。两麦在入冬发青后开始除草,一般除草三遍,松土培根,追肥1~2次。近年施化肥渐趋普遍。1987年开始使用钙钼酸铵拌种下子,增产效果较明显。
玉米、大豆传统习惯两者间种,隔行点播复盖土灰、除草三遍。也有少数单种大豆,撒播下种、耙土复盖。农田区还普遍利用田埂种大豆。
薯类建国前本县只有种山芋的习惯,留种下窖,入春育苗,剪藤栽插,大多利用山地整畦,畦窄沟深,打宕施土粪灰,而后扦插。除草3~4次,追肥翻藤。1954年开始引进胜利百号山芋新品种,改冷床育苗为温床育苗,可两次剪藤扦插。
泾县解放前很少种植马铃薯,1954年大水,生产救灾中引种马铃薯渡荒,此后农村普遍栽培,分春秋两季,大都零星种植作为蔬菜。
(三)油菜栽培
油菜传统方法有移栽和直播两种,以打宕直播为多,习惯稀植,行株距尺余,宽沟窄畦,有“若要油,沟里睡条牛”农谚。50年代后改深沟为窄沟,窄畦为宽畦。大田翻耕整畦、密宕直播,行株距8×8寸,施人畜粪作基肥,早期间苗,除草3遍,追肥1~2次,促进壮苗全苗。70年代始提倡育苗移载方法,只部分社队实行,至1986年,全县油菜育苗移栽面积仍只占播种总面积20%。1979年全县推广甘兰型油菜新品种,同时推广花期喷硼新法,增产效果明显。至1987年多数农户采用了油菜喷硼方法,喷施面积2万亩以上。
解放前泾县山区种芝麻较多,以砍火子地撒播为主。50年代后,普遍改为耕播撒子,除草间苗,改不施肥为合理施肥。1979年推广开花结荚期施微肥(磷酸二氢钾),部分社队试行效果良好,主杆结荚上顶,谢花整齐,结实饱满,增产明显。
(四)棉花栽培
50年代前,泾县植棉普遍沿用草棉、中棉,即大子、小子两个品种。1954年后,陆续引入新品种替代老品种。栽培习惯在前茬小麦、油菜地中打宕点播、套种共生。播种前施基肥,而后边播种边盖灰(土粪灰)。前茬收割后除草间苗,除草一般3~4遍。60年代推广拌种肥,促进出芽。80年代改进施肥方法,出芽前施“黄芽肥”,前茬收割前施“伤风肥”,花期前重施“花桃肥”。1981年起推广棉花营养钵、方块育苗移栽法,避开套种,有利前茬增产,不误棉花栽培,栽后早发,有利增产。至1987年新法植棉面积达7200余亩,占植棉总面积80%左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