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品种改良
水稻建国前,泾县种植水稻品种改良不大,只是民间就地交换良种,基本上以“麻壳禾山”为主,分大麻壳、二麻壳、小麻壳3种,有“三麻坐江山”之称。其它有江西早、六十早、安南早、湖南早、赤红禾山,鸡瓜禾山、百日禾山、大红壳、大粒红、三粒寸,顺水拖、亩八担等近20种早中熟品种。晚稻有小红稻、白稻、吊粳青等;糯稻有芝麻糯、怀红糯、珍珠糯、十月寒、红咀糯、中秋糯、红壳糯、堆子糯、白花糯、旌德糯、霜降糯等十七八种。另有传统品种“香稻”,西南乡和东乡一带部分农村小面积种植。民国34年,有本县商人从外地引进禾山稻品种在安吴河庄村涝田中播种繁殖,该品种耐寒耐涝收成好,当地农民取名“红稻”,后附近农民普遍在冷水田、涝田中引种。民国36年,鸣凤村农民发现“安南稻”变异单株,经繁殖,育出早熟高产适应性强的新一代“安南稻”,试种增产,后为附近农村普遍引种。新中国建立后,县农业部门为发展粮食生产,不断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繁殖培育,更新换代,改良品种,指导栽培。改良品种前后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4~1965年,改单季稻为双季连作稻,全县引进早稻新品种,先后普遍推广的早熟新品种有南特号、乌石早、胜利禾山、503、莲塘早、陆才号、二九南、二九青等18种;中稻有三九九,胜利稻、二九矮、农垦57等新品种;推广晚稻新品种有江西晚、温州稀、浙大生青,农垦58等。加上本地原有的部分优良品种,这一时期全县栽培早中晚稻先后达41个品种。第二阶段1966~1976年,改高杆水稻为矮杆水稻品种,先后引进推广矮南早、二九矮、广陆矮、矮南珍、矮脚南、圭陆矮等27种早稻,晚稻近10种。这一时期全县先后种植的早中晚稻有50个品种左右。莲塘早等高杆低产品种基本淘汰,早、晚稻矮杆品种基本配套。第三阶段自1977年始,以繁殖培育引进推广杂交稻为主,促进增产,并在部分社队推广试种“汕优6号组合”进行示范。1982年全县种植“汕优6号组合”达9000亩,增产显著。至1983年扩大到3.2万亩,1984年扩大到5.4万余亩。1985年县农业部门扩大引进,由单一的“汕头6号组合”继续引进了威优64、汕优圭33、威优35、协优64、汕优63等9个组合。1987年杂交早稻播种面积达1.4万亩,杂交中稻1.3万余亩、杂交晚稻8.5万亩。早稻品种以“二九青”最优,县种子部门将“二九青”及时进行原种生产繁育,一直作为本县早稻优良品种,农民普遍种植,占早稻播种面积比重最大。此外,自1982年始,还推广浙福802作为常规稻品种,1987年全县播种面积10万余亩。建国后,泾县还加强了水稻良种繁殖。1954年前,由农户自选自留,采取穗选或粒选,选饱满无病虫害的株穗,包装吊挂贮藏。1956年始,由生产队按播种面积5%建立种子田统一繁殖,实行片育片选,除杂除劣,单独收割、脱粒、晾晒、保管,供本队大田用种。1966年,改泾县国营农场为良种繁殖场,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建立“四年三辅制”繁殖良种,生产原种供给生产队建立单本种子田,生产队按种植面积的5~10%建立自身种子田,繁殖原种一代,二代到大田种植,大田种子不回头,使种子纯良。1973年始,结合建立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网,先在浙溪公社浙溪大队试点,逐步转向“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布局区域化、种子加工机械化,以县供种)。至1978年全县除城关公社外,社社建立了农科站,大队成立农科队,生产队设种子、植保、水管专职人员,全县有良种繁殖基地9259亩,有专业种子生产人员3540余人。耕牛、农具、晒场、仓库基本配套齐全。每年生产良种原种188万公斤,良种普及率达90%左右。繁殖中,各地社队选择适应本地的优良品种,可以进行新品种科学试验。1978年后,良种繁殖转向承包形式签订合同,实行商品化生产。1977、1979、1980、1982年泾县还先后派出5批技术人员去海南岛制种,繁殖和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鉴定。曾进行“三系”杂交稻制种繁殖不育系170亩,学习“二系”制种技术和纯度鉴定。1978年至1984年,县种子部门先后在县内公社和农场进行杂交稻制种试点,均获得成功。
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量表

泾县各时期水稻品种

麦1954年以前,泾县种植小麦品种单一,以本地农家品种为主,有蜈蚣三须(即蜈蚣1号、2号、3号)、和尚头等。1954年始,引进广南大2419新品种在全县试种推广。1960年后,相继引进推广碧码1号、吉利麦、玉皮、武麦1号等新品种,老品种逐渐淘汰。1970年后又推广万年2号;1980年引进矮杆品种,有扬麦2号、3号、4号、5号及宁麦3号等新品种。试种后,增产幅度大,扬麦2号试种最高单产281公斤,各地纷纷更新换代,引种新品种。大麦种植沿用当地品种,有三月黄、四月黄、米大麦和六穗大麦等。1986年始引进啤酒大麦,苏啤1号、盐辐矮早3号等新品种,引种后产量比老品种增产1倍多,亩产平均在350~400公斤之间,迅速取代了老品种。
玉米泾县当地品种主要有高脚白、高脚黄、高八尺等,称作“三高绿泾县”,已有百年种植历史。建国后增加六月暴、白玉米、珍珠米、矮脚黄等新品种。1956年又引进金皇后、马齿种白玉米。试种后产量提高23%左右,广为农民种植。1985年开始引进杂交玉米新品种,有宿单2号,皖当2号等,以棒子大,产量高等优点在全县得到推广。
油菜泾县种植油菜最早的老品种有:大乌子、小乌子、桂花子三种。习称“乌桂飘香油”。建国前至建国初期,当地品种普遍为白菜型,有大花子,大黄子,大乌子三个品种。这类品种生长期短,耗肥少,但产量低。60年代开始引进甘兰型油菜新品种——胜利油菜,但生长期长,耗肥,与早稻茬口安排有矛盾。1970年更换甘兰型油菜新品种,引进胜利青梗、川油2号、军农1号、湘油2号、广德363等,推广面积扩大。1973年又引进202——23、当油早、油冬儿等品种,以适应性较强,产量也高,推广种植面积继有扩大。1981年又引进推广广德761、皖油早;1984年引进广德138、068、宁油7号三个品种,试种后获得增产。1985年引进试种低芥酸油菜500亩,经济效益不显,未全面推广。
芝麻泾县长期种植当地老品种。1986年始引进新品种,有襄芝2号、平芝1627、宜阳白、中芝7号、纯芝1号等,适应性较强,产量增加,得到推广。
花生泾县原来品种单一,祗是本地的“大子、小子”两种,多葡萄型。1958年引进中子花生直立型居多,广为布种。1986年引进新品种海花1号、白沙1016、花-28。由于早熟、产量高等优点,得到推广种植。
棉花1956年前,泾县种植棉花品种以小岱字棉为当家品种。也有大子花,产量略高,但棉花纤维不及小字棉,种植甚少。1956年开始引进推广新品种“岱字棉15号”(又称美棉),同时引进鄂光棉、协作2号两个新品种。以岱字棉适应性强,推广普遍。70年代推广802新棉种,试种后优于岱字棉种,棉产区曾广为布种,数年后种性退化,产量下降。1980年又引进鲁棉1号,试种后比802棉种增产近3倍,1981年在全县推广。3年后有退化表现,根据本县特点,及时更新换代,1984年又引进推广徐州514新棉种,取代了鲁棉1号。1986年又引进引徐州553号新棉种试种和逐步推广。
二、土壤普查与应用
建国后,泾县进行过两次土壤普查。第一次是在1958年,第二次是1982~1985年。普查结果:全县308万亩土地,有5大土纲,8大土类,16个亚类土壤。红壤土类中有黄红壤和红壤性土两个亚类,黄红壤在县境内分布很广,是泾县主要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低山及岗地。占土壤总面积29.6%。其次是水稻土土壤,占土壤总面积17.54%,土壤特殊,起源于各种自然土壤或旱地土壤,经长期种植水稻,水耕熟化过程而形成,全县各乡均有分布,总面积54万余亩,分布于平畈、冲积平原及岗地和山冲等地形部位。再次是粗骨土土类,占总土壤面积16.87%;石质土土类,分布于县东南和中南中低地区,多无植物,仅有杂草荆棘,占总面积14.7%;黄棕土壤土类分布较高地形部位,一般在500~1000米,占总面积8.36%;紫色土多分布于地形坡度平缓高低起伏的丘状岗地,占总面积5.84%;黑色石灰土占总面积4.75%,低山、丘陵地带都有分布;潮土占总面积2.85%,多分布于青弋江主要支流河谷平原及阶地洲地。泾县土壤养分大体是有机质较高,含氮较为丰富,含磷量低,含钾量中等偏上,有缺磷少钾,氮钾比例失调诸弱点。必须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1984年,县农业部门土肥站相继在黄泥田,砂泥泥田,青麻沙泥田等土壤中进行水稻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1985年至1986年,共推广配方施肥面积2万亩。1987年推广水稻配方施肥面积2.46万亩,其中早稻1万亩,增产12.03%;双晚1.23万亩,增产22.4%;中单晚0.13万亩,增产11.36%。同时改良理化性状生产性能极差的低产田。北贡乡李村50亩青钙泥田,原为一肥(红花草)一稻轮作制,土壤地处山冲,水冷土凉,日照短,水稻亩产仅150~200公斤,红花草产量不足千斤。后改稻麦轮作,结合挖深沟排暗水,增施磷钾肥,暖性肥料等,改善了土壤通透条件,协调了土壤水气矛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地肥力。改制后,小麦亩产125公斤左右,中稻亩产250公斤;1987年,浙溪乡坝下村民组207.8亩水田和云岭乡新星村毛田湾村民组“百亩套”55.5亩低产水稻土壤中,进行改良试点,选用良种,水旱轮作,配方施肥,稻草还田,扩种绿肥,合理用水,改革耕作制度,结果“百亩套”早稻亩产增15%,双晚亩增20%左右,浙溪坝下村早稻亩产增产8.17%,单季稻亩产增产5.7%,双季晚稻亩产增产14.08%。经过普查,应用成果经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效。县土肥站还推广微量元素肥料和叶面喷硼技术。同时调整作物布局,改革耕作制度。如稻、豆、花生、午粮、水稻及棉花与西瓜实行年度间轮作;在灰潮土、黄红壤等土壤恢复发展桑竹、青檀等生产,均取得成效。
三、肥料施用改进
建国前,本县农家肥是当家肥料。主要是人畜粪、草木灰、绿肥(割青蒿)、饼肥、杂肥等,经沤制、堆制后施用。50年代中期,开始施用少量化肥如硫铵(肥田粉)等。同时引种红花草肥作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后又引进水养绿肥,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红萍等,因适应性差,未得推广。1958年第一次土壤普查后,按照本县土壤养份含量状况,开始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开辟肥源。60年代至70年代,普遍推广“田头窖”和“高温堆肥”,变生肥为熟肥。对化肥施用增加磷、钾类。农科部门指导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同时扩大绿肥面积,至70年代中期全县绿肥种植面积达18万亩。80年代,本县化肥施用发展到多元素、多品种,化肥有尿素、碳铵、氯化钾、硫酸钾、过磷酸钙、国产混合肥、进口复合肥等,施用量逐有增加。此外还不断改进施肥技术,60年代末,针对氮肥中的碳铵易挥发流失缺点,在全县推广深施氮肥方法,各农田区在施用中,有的直接深施于耕层之下,以碳铵拌和农家肥混合做成球肥,施于耕层深处,从而减少10~30%流失,增加了肥效。第二次土壤普查后,进一步推广科学施肥方法和新技术。(1)配方施肥:先后在浙溪、潘村、百园、榔桥、章渡、昌桥等乡,在砂泥田、黄泥田水稻,进行氮、磷、钾三要素不同搭配比例试验,试验实践明显增产,1986年大面积推广。1987年全县对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等农作物全面推广配方施肥。其中水稻面积2.46万亩,增产12~22.4%,棉花0.76万亩,增产10.5%,茶叶350亩,增产25%以上。(2)测土施肥:1987年县土肥站在浙溪、榔桥、昌桥等点,取样化验、检测土壤养份丰缺程度合理施肥,试验初获成效。(3)示范推广微量元素肥料施用:1982年安吴、包合、黄村、云岭等乡农技站,对水稻喷施磷酸二氢钾,对花生喷施钼等示范试验,均取得明显增产效果。1983年浙溪乡对油菜(甘兰型)抽苔至始花进行喷硼试验,比大田增产20%。1987全县已推广油菜喷硼达1.2万亩,水稻喷磷酸二氢钾1.09万亩,赤滩乡小麦丰产片还推广钼酸氨拌种播种,皆获明显增产效果。(4)推广微生物肥料:60年代至70年代,本县曾制造和推广使用“5406”抗生菌肥,有增产效果,后来大面积推广。1986年开始推广水稻增产菌,普遍增产5%,1987年全县推广1.25万亩,又获增产5%左右。
泾县化肥施用量及绿肥面积

四、农业区划
泾县地形复杂,山间盆地、丘陵岗地、河谷冲积平原犬牙交错,土壤结构亦分布各异,传统种植多沿袭陈规。建国后,不断有局部调整。1982~1985年经过对全县农业结构布局生产现状,以及地质、地貌、气候特点等进行科学综合分析,制订出泾县农业区划。确定以发展种植业为中心,发挥山区优势,主攻林、茶、桑生产,发展大农业经济体系。
全县划分为三大综合农业区。一、青弋江河谷平原粮油棉多种经营区;二、西部低山丘陵林粮牧桑茶区;三、东南中低山浅丘盆地林茶粮区。分6个二级农业区:1、北部丘陵粮林茶亚区;2、西部低山竹木多种经营亚区;3、西南低山林粮桑牧亚区;4、东南中低山林茶牧亚区;5、榔浙浅丘盆地粮油牧亚区;6、南部低山林粮茶亚区。
(一)、青弋江河谷平原粮、油、棉多种经营区
泾县中部的青弋江两岸,包括琴溪、赤滩、章渡三个乡和城关镇、昌桥、太园、潘村、百园、黄村、丁桥、安吴等乡的一部分和县园艺场、茶场、农场苗圃和马头林场,计11个乡,5个场圃,67个村。总面积57.04万亩,耕地10.15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2%。农业人口9.2万占全县总农业人口31.4%,平均每平方公里235.8人,为本县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均耕地1.12亩,林地2亩,荒山1.1亩,劳力人均负担地3亩,山场8.5亩。全区地势比较平旷,耕地集中,且较肥沃,是泾县粮油棉主要生产基地,近年来正在向粮油棉商品基地发展。
(二)、西部低山丘陵林、粮、牧、桑茶区
泾县西北部包括童疃、孤峰、田坊、北贡、云岭、包合、后岸7个乡,以及昌桥、太园、安吴、丁桥等乡部分地区,共73个村,总面积77.4万亩,林地26.35万亩,宜林宜牧荒山23.4万亩,耕地9.16万亩,占全县耕地28.5%,农业人口8.3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4%,人均占耕地1.1亩占林地3.17亩,宜林宜牧荒山2.9亩。一个劳力负担耕地3亩,山场16.6亩。本区多低山丘陵,森林植被破坏较严重,洪、旱灾频繁。近年来,在积极发展粮、桑、茶、牧生产的同时,正积极发展林业。
(三)、东南中低山浅丘盆地林、茶、粮、牧区
泾县东南部包括蔡村、爱民、汀溪、苏红、古坝、西阳、浙溪、榔桥、凤村、南容、铜山、陈村、茂林等乡;另有百园、潘村、黄村、安吴乡和小溪、景星、白华林场及县茶场部分面积,计18个乡124个村。总土地面积171.83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5.6%。耕地13.11万亩,占全县耕地40.3%,林地95.68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68.1%。宜林宜牧荒山32.3万亩,占全县荒山49%。农业人口11.75万人,占全县人口的40.1%,平均每平方公里99人,为泾县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全区多中、低山、气候温凉湿润,土质松较肥沃,但因地势较高,水土易于流失,历为泾县林、茶生产主要基地,其茶园现有面积占全县茶园总面积75.5%,近几年来,在继续发展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同时发展林、粮生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