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水稻泾县栽培水稻历史久远,面积和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清嘉庆《泾县志·食货》载,谷之属稻类有禾山稻、秫稻(即糯稻,亦称粘稻)、山稻之别,栽培有早、中、晚稻之分。《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表》记载,民国8年(1919)泾县种植水稻14.13万亩,产稻合大米28.66万石,平均亩产稻谷约400斤。《安徽概览》记载,民国25年,泾县种植水稻面积17.8万亩,产稻折合大米35.71万石。民国37年全县种植水稻不足14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发展水稻生产,经过农业“三改”,推广双季稻,扩大复种面积,推广良种,改进栽培技术等,水稻面积和产量都不断扩大和增长。1954年全县播种水稻322917亩,占粮食播种总面积56.4%,水稻总产量达75916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92.9%。1957年,全县已形成早稻、中稻、单晚、双晚栽培“四稻”布局。1970年前,全县植水稻面积30~40万亩之间。1971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水稻播种面积继续扩大。是年,全县种水稻471913亩;1977年种水稻498712亩,其中双季早稻235508亩,双季晚稻235125亩,是建国后双季稻面积最多年份。水稻品种,继续扩大矮杆良种,并推广试种杂交稻。80年代始,农业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多种经营,全县调整种植结构,水稻播种面积略有减少。1982年全县种水稻442025亩,占粮食播种总面积82.4%。总产量123825吨,占全县粮食总产量91%。水稻平均亩产280公斤,单产和总产明显增长。是年,全县人均占有粮食超过400公斤,第一次达到自给有余,结束了泾县“不足自给”的缺粮历史。1987年全县水稻播种面积454094亩,总产133108吨,比1982年增长7%,占全县粮食总产量93%,比1954年总产增长40.6%。
建国后泾县部份年份水稻生产统计
表4—5单位:面积亩

旱粮本县向有种植旱粮习惯,俗称杂粮。主要有麦、高梁、玉米、豆、薯类等。麦分大麦、小麦、荠麦3种;高梁亦称芦稷,有春、秋芦稷之别,分红、白2种;玉米称六谷,有早六谷和迟六谷之别,有红、白、黄3种,以黄为主;豆类有黄豆、赤豆、黑豆、绿豆、豌豆、蚕豆等;薯称山芋,分红白2种。旱粮种植主要分布在青弋江两岸洲地,习惯叫“地塌窠里”,多播种大小麦、玉米、黄豆;丘陵岗地和山地多种黄豆、六谷和山芋,茶园中亦多套种。此外,还有部分稻田播种麦豆,荒歉之年为多,农民称“小熟”,以生产旱粮渡过春荒。建国前全县旱粮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一定比重,平常年景播种旱粮面积一般在5~8万亩。民国25年年全县大小麦、黄豆、玉米、高梁、山芋总产量共38万余石,占粮食总产一半以上。民国33年冬,全县播种大小麦面积11.3万亩,平均亩产仅25~35公斤。
建国后,全县在发展水稻生产为主的同时,发展旱粮生产比重。小麦是旱粮生产中主要作物。1949年全县播种小麦32914亩,占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7.2%,小麦总产量954吨多,占全县粮食总产量2.5%,平均单产29公斤。随着推行农业“三改”不断改进耕作技术和更新品种,1955年全县小麦播种面积扩大到126640亩,比1949年增长2.8倍,总产量4950吨,比1949年增长3.5倍。小麦总产占全县粮食总产量5.8%。1966~1978年,全县双季稻面积,小麦种植面积相应减少,每年播种面积只在3万亩左右。1979年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年,小麦播种面积上升到6.1万亩。1980年播种4.3万亩。1981年至1984年5年间,每年全县播种小麦面积都在5万亩以上,产量有较大增长,1982年小麦平均单产135公斤,总产量7399余吨,是本县小麦总产最多的年份。1985年后,全县小麦播种又复减少,1987年仅播种2.66万亩。
本县豆类生产主要为大豆,俗称黄豆。解放前,章渡、丁桥、百园、太园、赤滩等乡的洲地普遍种植,习惯与玉米套种,是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区有利用田埂播种黄豆,和在中稻田套种泥豆的习惯。全县播种黄豆面积每年3~4万亩左右。建国后,全县种植大豆面积减少,年约2万亩上下。1949年,全县黄豆播种面积2.28万亩,总产量844吨,平均单产37公斤。1955年播种2.2万亩,平均单产71公斤,总产量为1552吨。此后,多数年份播种面积都在1.5万亩以下,1982年播种面积1.88万亩,平均单产101公斤,总产量1891吨,是建国以来黄豆总产最高年份。1987年全县播种1.87万亩,总产1783吨,平均单产95公斤,与1949年总产比较,增长1.13倍,单产增长26%。其它豌豆,赤豆,绿豆,蚕豆等播种面积甚微,普遍于家前屋后零星种植作菜蔬食用。
解放前,本县种植玉米较为普遍,主要是低山丘陵旱地和青弋江沿岸洲地一带种植,春玉米(早六谷)播种甚少,秋玉米(迟六谷)种植较多,习惯与黄豆套种,是旱地区的主产,当地农民常年食粮玉米占其半,全县每年播种面积约在3万亩左右。建国后扩大水稻生产,旱地改水田,玉米播种面积逐渐减少。1958年前,全县每年播种面积2万亩上下,其中1956年播种最多,全县达3.48万亩。1968年播种面积减为7800亩,继后逐年减少。1978年全县播种1209亩,1980年锐减到677亩。1982年播种面积增加为1276亩。1987年玉米播种面积又有增加,全县1410亩,总产量195吨,平均单产138公斤。近年农民收获玉米多用作饲料。
泾县播种薯类作物面积历来较少,农家只在山边地角零星种植山芋。建国后,播种面积增加,1949年全县种植山芋4200余亩;1955年扩大到1.06万亩;1961年达5.39万亩。此后又复减少,每年种植在万亩以下,1987年9337亩,总产1680吨。

二、油料作物
泾县油料作物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草本有油菜、芝麻、花生、向日葵,其油脂主要用于食用;木本有乌桕、油茶、油桐等,油脂用于工业。
油菜是本县油料生产中主要作物。历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油料作物80%以上,主要分布在农田区和青弋江两岸旱地,作为水稻和玉米、黄豆或棉花轮作的前茬。建国前耕作粗放,生产水平较低,民国8年全县产菜籽2160石(约合3200市担)。民国33年《安徽省统计简报》记载:全县种油菜19531亩,产量14260市担。建国后,1951年起,播种面积扩大到37322亩,油菜总产量1007余吨,每亩单产27公斤。,1961年、1962年播种面积锐减(每年都只万余亩),1963年后回升,直到1981年前每年播种面积都在3~4万亩,全县油菜总产量逐年略有增长,而单产只有30~40公斤,增产幅度小。1981年始,农民种菜油积极性提高,播种面积增加到5.88万亩,比上年增长1万亩,总产4477吨,比上年增加2774吨,增长1.6倍,平均单产76公斤,比上年增长180%。1987年,全县播种油菜面积6.82万亩,总产4173吨,平均单产61公斤。
油菜而外,全县农户有种植芝麻、花生、向日葵等油料作物习惯。芝麻分黄、白、黑三种。建国前全县芝麻播种面积约在3~5千亩,民国33年为种芝麻最多年份,面积为8643亩,总产量5100余担。主要分布于山区丘陵地带,其他农田区旱地区有零星种植。花生亦多零星种植,无大宗产地,向日葵种植散见于家前屋后园边地角。芝麻多榨油食用,花生和向日葵普遍作干果。建国后,芝麻播种面积渐有增加,1979年全县播种面积扩大到11157亩,总产量1200吨,单产108公斤,为建国以来播种芝麻面积最多、产量最高年份。1987年全县播种芝麻6817亩,总产量346吨,平均单产51公斤。花生播种面积,建国初期为3000~4000亩,以后减少,1975年前,播种只在2000亩上下,后有上升。1987年全县种花生6667亩,总产量535吨,平均单产80公斤,总产量比1949年增长1倍多。
建国后泾县部分年份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三、经济作物
棉花泾县种棉,旧志有载,始于何时,不得其详。章渡、丁桥、百园、太园、昌桥、赤滩等乡沿青弋江两岸洲地为主要种棉区,平常年景种植面积约3~5千亩,多与大小麦套种换茬。民国8年《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繁表》记载:是年泾县种棉总面积2300亩,单产100斤(籽棉)。《安徽通志稿·物产考》载:民国22年泾县种棉2000余亩,亩产籽棉80斤,皮棉总产量700余担,大多供本县民用。抗战爆发后,沦陷区封锁,棉织品甚少输入,全县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产棉供县内及后方军用民用。民国33年全县种棉面积达10187亩,产皮棉2550担。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棉花生产,县曾成立棉花生产指挥专门机构。由于推行旱改水,棉花生产发展缓慢。1949~1970年全县种棉面积除几个年份达1万亩以上,多数年份为5~8千亩,1962年减少到3314亩。1970年上升到1.6万余亩。此后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1.5万亩左右。1987年全县种棉面积9111亩。1982年前皮棉亩产长期停留在50公斤以下。1982年始,推行科学植棉新技术和更新品种,是年全县种棉11193亩,皮棉总产量6770公斤,平均亩产61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87年全县种棉9111亩,皮棉总产量4380公斤,平均单产48公斤。
麻泾县种植历史久远。清乾隆间举人吴先抱作《水西竹枝词》有“泾川城北桑麻稠”之句,当时种麻甚盛。麻类品种有苎麻、黄麻、大麻三种。苎麻、黄麻最为普遍,大麻较少,苎麻分布全县,一般为零星种植,清以前多用于织布及绳索,后来主要用作绳索。黄麻、大麻生产主要集中在境内青弋江两岸及徽水沿岸章渡、丁桥、黄村、百园、太园等洲地。民国8年全县产黄麻1620担。民国37年达5万担。产麻区农户历来家家纺麻织布,民间一直流传着“七岁接,八岁纺,农家儿女织布忙”的民谣。麻布主要供县内外农用,抗战期间供军需用作军粮袋。
建国初期(1951~1955年)泾县黄麻、大麻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年产量20万公斤以上。此后随着需求量减少,自1960~1980年全县种植黄麻和大麻面积减少到1000亩左右,年产量除少数年份超过20万公斤,其余各年产量均为10万公斤上下。1981年,黄麻销售锐减,1983年全县产黄麻仅700公斤,1986年黄麻总产上升为1.6万公斤,1987年又减少到6000公斤,生产呈不稳定态势。
苎麻素无大片种植,一般只在家前屋后零星种植。建国后,全县多数年份苎麻面积为300~500亩,产量4000~5000公斤,少数年份产量超出万公斤。1985年始苎麻畅销,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由1985年的158亩扩大到2632亩,增长15.6倍。1987年种植面积又大幅度增长,总面积达4235亩,总产量22.9万公斤。
烟草泾县种植烟草始于何时不详。清时,县西南乡陈村、厚岸、包合、茂林、黄村、云岭、章渡、安吴、北贡等地农户已普遍种植,皆引种桐城烟叶种籽,在零散小块山地兴种。产烟叶皆晒制,除自行加工吸用外,多余部分各地烟行收购销往他地。民国时,全县种烟面积常年在2000亩左右,年产烟叶3000~5000担,产烟叶最多为县西苏岭、查塘、中村等地,所产烟叶品位最高,除供县内民用“黄烟”外,大多销往江北各地。抗战期间,外地卷烟不能输入,本县烟叶生产有较大发展,民国27年(1938)全县种草面积达到4000亩左右,产菸叶达1万担,比战前翻了一番。民国37年全县种烟草1.3万亩,产烟叶达2.76万担。
建国后,菸草种植面积锐减,50年代每年只在1000亩左右,产菸叶10万公斤上下,以后继续减少,1964年种菸面积仅61亩。1968年种菸100亩。1972年茂林奎峰大队利用山坡地100亩试种烤烟,由于管理及土壤技术等原因,平均单产仅30公斤,效益很低,未能推广。1985年在茂林、章渡两乡境内组织少数农户试种G79-1、G-28两种菸草新品种37亩,产菸2664公斤,平均单产72公斤。1987年黄村乡九义村试种云南菸草“红花大金元”新品种24.4亩。最高亩产达104公斤,总产2281公斤,平均单产95.3公斤。但由于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农民种菸积极性不高,未能推广。
建国后泾县部分年份棉、麻、烟种植面积和产量


茶叶泾县产茶历史悠久。清嘉庆《宁国府志》载,宋时泾县有茶树四万六千六百八十七株。嘉庆《泾县志》载,泾县历史上产白云、涂尖、雨前、松萝、草青、黄茶、梅花片、碧山茶、涌溪茶、洋尖茶等珍贵名茶。其中白云茶有一千多年历史,涌溪“火青”名茶有五百余年历史,清代列为“贡品”。《宁国府志》称:火青品最佳。“洋尖”茶(即杨尖尖茶)及涂尖、雨前尖等尖茶(今亦称“片茶”),均有四百多年历史。品质优异,素为人所喜爱品尝,有“所至夸茶颠”之誉。
泾县茶区分布极广,以东、南、西部山区最为集中。“高山出好茶”,这些地区重峦积翠,千峰山兼险,“倚青霄而秀出,变气候于旦昏”,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东部包括汀溪、爱民、苏红、黄田、涌溪、西阳、古坝、蔡村等乡,山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是本县主要产茶区,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43.2%,产量占全县总产53.1%。南部:为铜山、南容、茂林、凤村、浙溪、榔桥、乌溪、安吴、黄村、百园诸乡,茶园占全县茶园面积21.6%,产茶占全县茶叶总产19.3%。西北部包括陈村、查济、厚岸、包合、中村、云岭、北贡、太园诸乡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14.5%,产量占全县总产13.5%左右。此外,东北丘陵地区各乡,有一定数量的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20%,产茶占全县总产11.5%。民国8年全县茶园有5820亩,年产干茶1164石。民国19年产茶8200担,多数销往外省外县,有少数销国外市场。后受抗日战争影响,民国32年茶叶产量减少到5000担。抗战胜利后至1949年解放前夕,全县茶园面积仅2647亩,年产干茶只2139担。
建国后,全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1956年,全县建立茶叶生产合作社41个,成立“泾县茶叶改进委员会”,从技术、经济、物质等方面给予扶持指导,开辟新茶园,更新改造老茶园,茶园面积、产量1949~1956年持续8年增长,茶叶总产量由1950年的16万公斤(3200担)上升到1956年的81万公斤(16200担),增长4倍多;茶园面积由1950年的4000亩上升到1956年13000亩,增长2倍多。1958~1962年茶叶产量连续锐减,1962年全县产干茶42万公斤(8400担),1966年回升到67.78万公斤(13556担)。“文化大革命”开始,茶叶曾一度减产,1976年后又不断发展。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达42439亩,总产突破2万担,产茶103.87万公斤。1983年后茶叶生产基本稳定,1986年产干茶83万多公斤(16600余担),其中“火青”名茶4000多公斤,特尖茶2万多公斤。1987年全县茶园39886亩,产干茶88.3万公斤(17660担)。
泾县名茶各具特色,涌溪火青产本县黄田乡,其地山高林密,幽谷纵横,溪涧交错,奔涌不绝,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其茶枝嫩叶厚,油润重实,制后呈颗粒状,园紧色绿,银毫显露,沏泡枝叶舒展,色绿明净,香气清冽,汁厚味醇。1972年进入国际市场,深得外商青睐,1982年被评为全国名茶之一。
提魁、特尖茶产爱民乡、南容乡、铜山乡、茂林乡、汀溪乡等地。其地崇山峻岭、百川朦洄,土沃水肥,产茶枝肥叶嫩,幽香如兰。制后叶成片状,泡沏成朵,形似“两刀一枪”,香气四溢,醇明甜美。1982年投放香港市场试销,备受称赏。国家对外经济联络部给泾县尖茶颁发了“荣誉证书”,1985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茶。
白云茶历史上主要产地是县城西郊水西白云山。清代学者胡耸孙曾作《白云茶赋》誉为“瑞草葳蕤,南国无双”。产地翠山献逼天,环峦松竹,花香玉露,气爽清芬。沏其茶,汤色明净清洌,形如碧映雀舌,其味若玉浆之乳,其香若橄榄溢馨。民国间茶园大半荒芜,几濒绝迹,近年始恢复发展。
此外,泾县陈村乌鱼坑亦产“兰花茶”,清香味醇。清末日趋衰落,建国后逐渐恢复。还有漕溪九里村产的“九里香”茶,查济乡产的“青山云雾香茶”,都别具特色。
桑蚕泾县桑蚕生产历史悠久。唐大中年间李频《送许棠归泾县作尉》诗有:“绕郭看秧插,寻街听茧缫”之句,唐时泾县桑蚕生产之盛可以想见。宋元以还,蚕桑生产因税额奇重而渐衰落。明初轻赋省敛,奖励发展农桑,则又呈“女勤纺绩,蚕桑居室”盛况。清代与民国初泾县桑蚕生产成为全县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胡朴安著《泾县乡土记》称:“泾县有田三十余万亩,出产以丝为大宗,每年出口数约百万银元……”又称:“全县每年总收入丝占一半以上”。主要产区为境内青弋江沿岸和徽水流域丘陵地区,以丁桥、章渡、包合、陈村、厚岸、琴溪、赤滩、昌桥一带为集中区。丘陵地区有北贡的芦塘,中村乡的珠山、郭峰和包合乡的苏岭等地。年产蚕茧约为5000~8000担。抗日战争爆发蚕桑生产急趋衰落。《安徽概览》记载民国30年,全县产蚕丝745担,31年605担,32年705担。随着人造丝问世,茧丝生产更趋萧条,全县桑园面积大减。1949年全县产茧260担。50年代始,县人民政府积极扶持蚕桑生产,1955年全县桑园面积恢复到6634亩,年产茧17.39万公斤(合4378担),蚕茧产量跃居全省首位。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出现粮桑矛盾,导致毁桑种粮和“桑树上山”错误做法。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又盲目将旱地改水田,使蚕桑生产再度下降。1968年全县收购鲜茧4.46万公斤(892担)。1972年全县桑园面积下降为2400亩。1978年后实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县政府对全县蚕桑发展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布局,推广蚕种,指导改进养蚕技术,大兴湖桑育苗栽培,调整收购价格,保护蚕农利益,促进了蚕桑生产迅速发展。1980年全县桑园面积增加到10900亩,产茧25.45万公斤(合5190担),覆盖面积达全县三分之二乡镇,出现养蚕生产高峰。1986年全县产茧59.46万公斤(合11892担),成为全省5个超万担县之一,蚕茧质量也属上乘,安徽省丝绸公司授予优质“王牌茧”称号。1986年陈村新民村一个村产茧超千担。至1987年全县有中村、包合、章渡、厚岸、北贡、陈村6个乡超千担,新民和厚岸两个村各超500担。是年,全县桑园面积达17650亩,产茧72.32万公斤(合14464担),比1978年3418担增长3.23倍。
建国后泾县部分年份茶叶、蚕桑面积产量

果品泾县自然条件优越,有丰富的野生瓜果、野菜资源,农村种植果木亦很普遍,且品种繁多,有地方特色。清嘉庆《泾县志》记载,果之属有梅、杏、桃(五月桃、离核桃、里红桃)、李(水晶、火红、苦李、玉皇李)、橙(有香橙、抛橙)、枣(有圆枣、长枣)、栗、梨、柿(分漆柿、六柿、胡柿、宝盖柿)、葡萄、香椽、银杏、榧子、石榴、樱桃等,农家普遍零星栽种,因地制宜,各有特产。上坊村产花红、柿子,包家村产(今属丁桥乡)李子,樵山产榧子,查村产板栗(号称板栗乡,栗肥大、人称斤十八(个)以及茂林蜜枣等均为一地名产。所产主要供应本县,少数销往外地。新中国建立后,各地果品生产引种新品甚多。近年初步调查,全县新老品种已有12科、40多种。银杏科:银杏(白果、公孙树、鸭脚树);紫松科:香榧;安石榴科:石榴;猕猴桃科:中华猕猴桃(羊桃、仙桃、藤梨);蔷薇科:苹果、海棠果、花红(沙果)、白梨、砂梨、西洋梨、棠梨、桃、山桃、李(中国李)、杏、梅、樱桃、山楂(山里红)枇杷、芦桔、大果草莓、木瓜;山毛榉科:美洲葡萄、欧洲葡萄、毛葡萄;芸香科:柚、佛手、温洲蜜柑、宽皮桔、金弹(金柑)、园金柑;核桃科:山核桃、核桃;柿科:柿、君迁子。此外,梨的主要品种有:砀山酥、马蹄黄、鸡爪黄、开华梨、鸭梨、紫酥、今村秋、明月,黄蜜、菊水、皖三吉、长把、铁榔头、雁荡梨、鹅黄、佳白、黄皮、二十世纪、金花早、香梨、面梨、康德、巴梨、芝麻酥、博多青等。桃有:白凤、白花、早黄金、头酸、二酸、吊枝白、岗山白、沙子早生等10种。果林生产原属个体农户经营,农业合作化后,除自留地及家前屋后零星果木仍归户经营,其余均归集体。由于改地为田、强调种粮,全县果林减少。1959年县园艺场建立,太园公社建立园林牧场,开始果木专业生产。1961年全县产果品10.77万公斤;1972年18.7万公斤;1980年29.7万公斤。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果品生产有较快发展,1985年全县产45.62万公斤,其中草莓在浙溪、苏红、漕溪等地得到较普遍的推广,1987年产量达25.5万余公斤。
野生猕猴桃在全县山区和丘陵地带历来均有生长,一直未予培育。80年代开始发展。1984年,汀溪乡农民自建猕猴桃扦插圃培育猕猴桃。1986年,县苗圃建立专门栽培园和插穗苗圃,发展种苗供应各地扦插。1987年县园艺场由国家投资开始建立猕猴桃生产试验基地。
泾县主要果树分布情况

瓜类泾县果用瓜以西瓜为大宗,次为甜瓜(又称香瓜)。主要分布在城关镇幕山、赤滩、太园、昌桥等乡的黄沙岗坡地,历来种植当地品种,产量较低,甜味较差。解放前,农户用山边山旁地兴种西瓜零星上市出售。建国后,农业实行合作化集体生产,很少种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部分有种瓜技术的农户恢复西瓜生产。1984年开始引进试种杂交西瓜品种,1985年种植500亩。1986年引进湘蜜、蜜桂、蜜克、苏蜜1号等新品种,全县种植西瓜1000亩。1987年种植面积达1500亩,亩产2000~2500公斤,较高的经济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户种植西瓜。甜瓜生产则大为减少。
甘蔗青皮甘蔗为主。分布在城关,赤滩、太园、百园、章渡、丁桥一带,历来多为农户园圃中零星种植。1981年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86年全县种蔗851亩,产蔗37980担;1987年种植822亩,产蔗43840担,比1978年增产15.8倍,相当于1949年的10.4倍。
蔬菜清嘉庆《泾县志》记载,泾县蔬菜种类35种,蔬种45个。建国前曾引种部分新品种。当时主要新老品种有:
芹:水芹、旱芹;苋:赤苋、白苋、紫苋、苋陆(俗称马齿苋);菜:白菜、黄心菜、乌心菜、油菜、菠菜、甜菜等;葱:龙爪葱、割葱、火阁葱;薤赤、白二薤、韭、胡荽、茼蒿;蒜辣:大、小蒜;辣椒、生姜;苦荬尖叶、花吉二种;茄:紫茄、白茄、青茄;芋:水芋、干芋;萝卜:红白二种;莴苣:莴笋、薯蓣(即山药)、茭瓜;菜用瓜:南瓜、冬瓜、黄瓜、丝瓜、菜瓜、瓠子、葫芦。还有豆角、刀豆、扁豆以及生藕等。蔬菜多为零星种植,县城和集镇郊区有少数专业菜农,产品就近上市供应居民。建国后,城郊原有菜农实行互助合作发展蔬菜生产,1958年城关镇郊区张家竹园生产队始建蔬菜基地,新品种不断增加。
继之赤滩乡马鞍、赤滩、洲上等村,又建专业蔬菜基地,发展蔬菜生产,不断增加新品种。自50年代开始先后引进有:福山大白菜、天津大白菜、水白菜、高杆白、四月白、矮脚白、四月慢、五月慢等白菜等有红皮、黄皮洋葱;有大平头、小平头、牛心包、鸡心包等结球甘蓝;有黑芥、雪里红早晚芥菜等;还有辣椒二种、大红、粉红蕃茄、花柳菜、蕹菜(空心菜)、黄花菜、以及平菇、香菇等。1987年城关赏溪村有专用蔬菜地375亩,采用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生产小白菜、菠菜、韭菜、葱蒜、芫荽、辣椒、四季豆、黄瓜等为主。1987年赤滩乡蔬菜基地600亩,其中30%实行大棚生产,主产西红柿、甘蓝菜、芹菜、辣椒、大白菜等大宗蔬菜。
70年代始,茂林乡因地制宜广种生姜供应酱制业,1987年全乡种姜250余亩,总产30万公斤,销往县内外。章渡乡农户有种萝卜习惯,供应民间和当地酱制业,80年代,随着酱制品业的发展,专门建立了酉奄制品原料生产基地。1987年基地扩大到近千亩,当年种萝卜500余亩,青豆100余亩,小黄瓜50多亩,辣椒、姜蒜等200余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