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耕地
泾县地势自南西向北东倾斜,多山,兼有丘陵和小面积冲积平原,小气候分布差异明显。耕地分布:一、青弋江河谷平原区。地势较平坦,耕地集中,土壤肥沃。土地面积57.04万亩,其中耕地10.15万亩(水田8.1万亩),占全县耕地31.2%。二、西北低山丘陵区。缺水,低产田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有部分“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土地77.4万亩,其中耕地9.16万亩占全县耕田28.5%。三、东南中低山浅丘陵区。山山旁田多,田块小,冷性重,土地面积171.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1万亩(水田10.2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0.3%。
全县耕地十分珍贵。清嘉庆《泾县志·食货》载:顺治六年(1649),全县实有水田面积25.07万亩,熟地12.8万亩,总共37.87万亩。民国8年(1919)《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繁表》载,全县耕地35万余亩。民国23年《安徽民政季刊》记载,全县耕地36.57万亩,人均耕地1.74亩。民国28年全县耕地面积32.8万余亩。1949年统计,全县耕地34.3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旱地5.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2.15亩。1954年秋,全县农村在县委发出"开垦自救"的号召下,投入垦荒,1955年初全县耕地面积上升为43.19万亩。以后随着城乡建设发展,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仅自1982年到1987年全县就减少耕地4597亩。1987年末统计全县实有耕地面积为31,970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08亩,比1949年人均减少1.07亩。建国以来,充分利用耕地,经过地改田,旱改水,田园化建设,改造冷浸田,耕地质量逐步得到提高,复种指数不断增加。1987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73.8万亩,复种指数为204.5%,与1949年播种面积44.6万亩相比,增长66.1%
二、劳力
1949年全县农业人口159586人,劳动力91124人,每个劳力负担耕地3.76亩。1986年全县劳力130727人,比1949年增加39603人,增长43.5%。投入农林牧副渔劳力117708人(其中农业劳力100800人,乡办工业劳力2966人,村办工业劳力3302人,其他生产力1069人)。由于劳力增加,耕地减少,1986年每个农业劳力负担耕地3.18亩。比1949年每个劳力减少0.58亩。全县山区人口稀,劳力少,负担耕地面积相对较多;农田区人口密集,劳力多,负担耕地面积相对较少。青弋江平原区,劳力3.35万人,每个劳力平均负担耕地2.75亩。
三、畜力
1949年全县耕牛14961头,其中从事劳役耕牛9276头,每头平均负担耕地37亩。随着机耕发展,耕牛增多,使役率相应减轻。1986年全县有耕牛21903头,其中使役耕牛16927头,每头平均负担耕地18.9亩,比1949年平均减少18.1亩。
四、灌溉条件
县内青弋江自南而北横贯全境,徽水、琴溪(合汀溪汇流水)孤峰河等支流分布于东南西北地带,还有山涧泉水密布各地,水资源较丰富。太园乡境内有泉水眼17处,民国23年(1934)干旱,曾发挥了灌溉效益。潘村乡山口村泉水荡,面积为0.2亩,长年冒水(自流井泉),可灌农田三四百亩,1958年大旱灌溉稻田300余亩得到丰收。建国后,大兴水利,至1987年已建蓄水10万立方以上水库50座,大小塘6409口,全县蓄水总量达8000万立方米。还建成陈村灌区综合利用总干渠等水利工程。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0.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15万亩。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