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创作
清光绪七年《广德州志》称:“隋唐以前桐川作者绝少”(桐川为广德之别称)。自宋以后,著述属文者渐增,其作品多为经籍注疏、文论、诗词等。据有关史志记载,清以前广德籍人的主要著述有:
宋代查深《查清容文集》20卷。倪涛《云阳集》、《玉溪集》22卷。何大圭《小重山.惜别》、《蝶恋花》、《水调歌头》等词作多篇。沈虚中《桐川集》10卷,《资治通鉴事类》,《左氏国语要略考异》,《国史要纲》。李嘉言《李尚书文集》20卷。梅应发《宝章阁遗稿》32卷。
明代濮阳涞《四书礼记贞义》,《韵学大成》,《图书性理订疑》。巫璋《文章规式》,《忠孝勤俭四箴》。李得阳《理学臆言》,《羲苍子》、《尘外尘谈诗文集》。李天植《礼记裒言》。王曰如《吟父感遇诗集》。
清代云一颖《史论说》、《四书说》、《池阳百间》。夏澍《朱注发明》、《朱注释义》、《朱子本末》。赵嗣进《易经汇解》,《增删古文奇赏》,《四书易经文稿》,《内省录笺释》。潘鼐《潘练江诗稿》。云中官《云轩臣诗稿》。李仁曾《篆香诗集》。戈琮《见山楼诗集》6卷。沈嗣进《筠坡诗草》。濮阳模《映剑集》10卷,《吟弄集》2卷。濮阳慎《木斋诗集》3册,《草心堂集》1册。陈锡《桐溪诗稿》1册,《北游草》1册。周梦霞《锦如诗略》。王锟《我爱庐诗词集》。董文奎《芥舟诗钞》。王敬恩《福波诗文集》。李风钧《韶生诗钞》。濮阳鼎《晚杰园诗集》。张光藻《龙江记事》,《北戍草》。
民国时期,县人有著述者不多。现知的有钱文选、陈拜石、何独鹤、杨正宗等数人,其作品大多散失,有考者寥寥。付梓的有20年代初上海创造社刊印出版的杨正宗诗集《花圈》,民国28年(1939)8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钱文选《士青全集》及《广德县志稿》。
50年代,县人围绕中心工作创作了一些快板、歌谣、小演唱等。
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人人作诗”、“个个作画”的口号,各公社都编了油印的诗刊或小报,全县处处“诗画满墙”。据1959年1月统计,前进人民公社在3个月内就创作诗歌50万首,其它公社亦不例外。这些诗歌的题材几乎都是配合当时浮夸思潮的,且多是摹仿而来,艺术上缺乏新意。如“公社粮仓高又高,泰山在它半山腰”,“公社粮食堆上天,我爬上囤尖歇个肩,撕片白云擦擦汗,凑着太阳吸袋烟”等。60年代后,本县业余作者和作品数量增多,胡发兴、杨跃庭、程劲枫、卜功泽、高世明等人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革命回忆录等作品,曾被中央和省多家报刊选用。1972年后,县文化馆先后创办《革命文艺》、《广德文艺》、《广德演唱》等刊物,以此为创作园地,培养和扶植全县业余作者,陆续涌现出一批文学新人,如田福昌、黄代明、万安伦等。据1987年统计,建国后县人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或出版的有95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许道琦的诗集《野火集》,胡发兴的革命回忆录《泥河脱险》、《自投罗网》,散文《韩丁带来的种子》;程劲枫的小说《母女演员》、散文《孩子们的诗》;杨跃庭的小说《两张电影票》、《江南竹器街》,卜功泽的小说《棉大衣的故事》,黄代明的小说《河边有棵老杨柳》以及周俊炘、高世明、万安伦等人的诗作等。
建国后,本县戏剧创作较为活跃,佳作不断出现。1983年1月,县文化局设立戏剧创作室,配备了专业创作干部,除从事专业创作外,并有重点地辅导业余作者。本县专、业余作者陆续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或参加省以上戏剧调演、会演的剧作共20余个。其中改编的传统剧目有彭斯福的《小尼姑下山》、《采茶》、《贾大爷》,黄云峰、戴庆荣的《相亲》,黄万正的《荞麦记》;创作剧目有彭斯福的《两不错》,彭学保的《卖牛路上》,杨跃庭的《送喜色》、《赵老八看山》、《无风三尺浪》、《春嫂》,程劲枫的《双下凡》、《双河口》、《石岭坡》、《密林深处》、《冯么作证》、《湘妃扇》,解宗来的《儿女包办》,彭斯福、程劲枫的《青竹岭》、《三个竹笋》、《津门怒潮》。1982年8月,《春嫂》作为安徽省优秀剧目,赴京参加全国调演,被中宣部选中为中共十二大代表作了专场演出。1984年11月,《湘妃扇》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创作、演出三等奖。《儿女包办》获中央文化部1985年全国优秀剧目创作三等奖。
二、戏剧曲艺
(一)戏剧
清末,随着湖北、河南等地移民的大量涌入。皖南花鼓戏和皮影戏遂成为广德的两个主要剧种。建国以后,歌剧也曾一度流行。
皖南花鼓戏本县最有影响的剧种——皖南花鼓戏是由湖北“花鼓调”和河南“灯曲子”融合皖南民间歌舞而形成的地方剧种。其唱腔高亢粗犷,表演歌舞兼备,伴以锣鼓伴奏、 人声帮腔,舞台气氛热烈。初以演出生活小戏为主,后逐步上演传统和现代连台本戏。民国时期,广德县皖南花鼓戏剧班社活跃于苏浙皖三省毗邻地区的城乡舞台,曾一度被官方诬为“淫戏”而禁演。1953年县专业表演团体成立后,对表演程式、道具进行一系列改革,并开始使用弦乐伴奏。1956年县艺锋花鼓戏剧团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主要演员均获演员三等奖。1958年9月19日,县花鼓戏剧团耿心月、王春兰等5名演员,奉调在芜湖参加了为视察安徽的毛泽东主席演出皖南花鼓戏《八十大寿》的专场演出。1959年县花鼓戏剧团在上海“大世界”演出《小尼姑下山》、《打瓜园》、《采茶》等传统小戏,场场爆满,久演不衰。上海唱片厂将上述3出戏灌制成唱片,发行海内外。此后,剧团先后赴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合肥及苏、浙、皖三省几十个县巡回演出,也都获得好评。“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剧目停演,剧团主要上演京剧革命样板戏和小型歌舞。1979年后,剧团陆续推出《秦香莲》、《生死牌》、《狸猫换太子》、《济公传》等传统剧目,受到群众欢迎。1986年剧团撤销后,皖南花鼓戏仍是本县节庆业余文艺演出中的一个主要剧种。
皮影戏是本县流行的主要剧种之一,在县内流传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该戏音乐唱腔激昂奔放,宜于表现直率、豪爽的人物性格。皮影是用经过处理的半透明牛皮制作而成,由演员在幕后操作皮影演唱故事。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传统故事,如《东周列国》、《三国演义》、《岳飞传》等。1956年,广德县艺明皮影剧团成立后,对原传统剧目进行全面审理,演出质量有了提高。1963年该团前往浙江海宁皮影剧团学习,基本上掌握了童话剧、现代戏的制作和操作技术。陆续上演移植的《智取威虎山》、《敌后武工队》、《半夜鸡叫》等现代剧目,获得观众好评。“文化大革命”开始,“皮影”被视作“封资修”黑货,付之一炬,剧团也被撤销。1979年3月,县皮影剧团恢复,不久便改为民办剧团,主要在农村巡回演出。
歌剧解放后不久从老解放区传入。1949年至1952年,县文化馆组织县城小学教师和文化干部演出了大型歌剧《赤叶河》、《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此后,在县业余文艺会演中,常有小歌剧节目。在1959年1月县举行的第六届业余会演 上,火箭人民公社演出自编的大型歌剧《台湾人民的吼声》,获创作一等奖。1958年底,县文工团成立,先后排演过《红霞》、《幸福梯》等歌剧。60年代后,歌剧演出逐渐减少。
(二)曲艺
广德的曲艺演出以说书最为流行。民国时期,说书艺人多以茶馆为书场,鼓词多取材于历史小说和社会言情故事。建国初,县城的几家茶馆均设有夜市书场,1960年在县城东街建有草屋书场。鼓词的题材增加了根据小说改编的革命战争的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本县说书艺人大都停演转业。1979年9月,县举办曲艺调演时,有27位说书老艺人登台表演。不久,这些老艺人大多相继谢世,余者也皆年迈,后继无人。说书在本县基本消失。全县历届业余文艺会演均有快板、相声、三句半等曲艺节目。建国后,县人创作的较好的曲艺作品有卜功泽的唱词《新女婿上门》、快板《我们队里的李双双》、金钱板《王金凤》等。
(三)音乐舞蹈
民国时期,本县中、小学开设歌咏课。抗日战争期间,《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抗日救亡歌曲在城乡流行。建国初,《山那边呀好地方》、《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深受群众喜爱,广泛流行。1956年后盛唱《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文化大革命”期间毛主席语录歌被视为“忠”字歌,老少妇孺人人学唱。80年代后,用通俗唱法演唱流行歌曲成为时尚,青年人尤为喜爱。
解放初,曾盛行秧歌舞和腰鼓舞。50年代,学校、机关、厂矿流行集体舞。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跳“忠”字舞。80年代,在城镇青年中流行迪斯科舞。全县历届业余文艺会演都有舞蹈节目。
本县作者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的音乐作品有王邦荣创作的《祈求》、《姑娘今日好快活》,汪秀云创作的歌曲《咱村姑娘最爱美》、《暖暖春风吹山乡》等。 在本县文艺演出中,虽有音乐、舞蹈节目,但自己创作的不多。
三、美术书法
美术、书法活动,民间世代相传,本县擅长书画者甚众。从1950年起,县内每年都举行1~2次美术、书法作品展览。1976年后,县文化馆和公社文化站又多次举办培训班,帮助业余作者提高创作水平。至1987年底,县人创作的美术、书法作品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或省以上展览参展的有郑华宁的版画6幅,谢秋华的年画1幅,曾宪国的版画、年画、电影宣传画17幅,高发传的中国画、水彩画等12幅,曹寿槐的书法作品23件。其中获奖的有:郑华宁的油印木刻《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获全国科普美展三等奖;曾宪国的《梅花巾》获省电影宣传画展三等奖;曹寿槐的5件书法作品分别获得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银牛将书法大赛三等奖、全国峨嵋杯书法大赛优秀奖、全国黄鹤杯书法大赛优秀匀、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二等奖。郑华宁的水印版画《梅山春晓》为我某驻外大使馆陈列,曾宪国的套色木刻《春正浓》为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高发传的中国画《春山春雨图》为浙江省吴昌硕故居陈列馆收藏。
1987年底,本县已有雷天庆、程劲枫、张金钊、龙其川、高发传等人先后被吸收为安徽省老龄书法协会会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