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广德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种茶饮茶习惯。建国以后,茶叶生产不断发展,制作水平日益提高。
一、品种与分布
古时及至民国,广德茶叶均为当地品种。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大量引进祁门槠叶种,含紫芽种、柳叶种、迟芽种、早芽种。1975年县茶场引进安徽一号、安徽二号等品种。翌年又引进福鼎白毫、福鼎大白叶等品种。
建国前,茶园主要分布于山区,以东亭、砖桥、杨滩、四合、卢村、同溪等地产茶为多。丘陵岗地只有小块坡地零星种植。建国以后,除对原有茶园进行垦复改造外,新开辟了一大批茶园。50年代中、后期,全县新辟茶园4000亩。1958年6月,在城东十里沟建立县茶场,次年,迁址于北门七里店白湾村,当年在场址周围丘陵岗地垦辟茶园1567亩。1967年又开辟茶园近1000亩。70年代,县境中部及北部丘陵地区开始大量种茶,种植约7000余亩。建国后,上海白茅岭农场、驻广部队、省农垦厅也先后在广德开办茶场,茶园总共约1.3万亩。到1987年,全县茶园面积共有4.28万亩,分为低山、西部丘陵、北部丘陵、中部岗地四大茶区。
二、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传统种茶均采用茶籽点播,沿用“茶性忌水,宜用肥地斜坡阳地走水处,用糠与焦土种之,三年可采”。1955年后,全县推广茶树修剪、台割技术,并要求茶园每年秋挖一次,并开始施用化肥。1958年在卢村东河试验穗扦插48.73亩获得成功。60年代,茶园试种绿肥,全县播种7779亩,同时,施肥面积进一步扩大。70年代大量施用尿素,以后,部分茶园又施用复合肥,县茶场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种植方法即:“开春行修枝,及时锄草芽;茶前施追肥,采摘当年茶;月到七八九,夏锄和秋挖;冬前施底肥,培土促根发;病虫重综防,四季勤调查”。
茶树虫害主要有茶尺蠖、茶毛虫、黑刺粉虱等。1956年,采用剪除病虫枝条,集中火焚,治虫效果比较明显。60年代初,黑刺粉虱成灾,喷用自制的石硫合剂防治,收到成效。1965年,县茶场茶园遭受卷叶蛾浮尘子、色蜡蚧、绿叶蝉等病虫危害,茶场及时喷施乐果、敌百虫、鱼藤精、棉油皂、5605、松脂合剂等农药,1141亩茶园的虫害得到控制。1970年,茶尺蠖由祠山岗茶场(省属)传入县茶场,1355亩成龄茶园受到严重危害,一棵茶树最多有虫262只,茶场采取捕捉、挖蛹、点灯诱蛾、喷用农药等办法防治,收效甚微。致使该场当年茶叶品质、产量下降。
70年代后,县茶场采用上海IIBA—32型机动喷雾器,并自制中草药“苍耳”杀虫液运用于防治。
1982年以后,拟除虫菊脂类农药逐步取代锌硫磷、乐果等农药,重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三、生产水平
(一)发展概况
早在西晋时期,广德寺庙就已种植茶树。到了唐朝民间也普遍种植,茶叶逐渐成为民间饮料。广德当时属浙西茶区,为全国八大茶区之一。宋朝广德军产茶已占有一定地位,每年进贡芽茶10斤。宋绍兴十二年(1142),榷茶达69710斤。明时,州每年进贡芽茶70斤,叶茶300斤(除建平县)。明、清时期,广德茶叶产量很高。明洪武三十年(1397),广德州茶税为50.33万贯,数额为各州之首。清乾隆、嘉庆年间,大量茶叶向海外输出,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发展。据清光绪七年《广德州志》记载,嘉庆末本州年产茶320万斤(按现在计量换算)。清咸同年间的兵燹疫疠,人烟几近绝灭,境内茶园荒芜。本世纪初,移民大量拥入,茶叶生产缓慢复苏。民国4年(1915)“广德云雾”茶参加国际巴拿马博览会,荣获金奖。
三四十年代,全县每年产茶二三千担,不足以前茶叶生产盛期的十分之一。民国36年(1947),三担干毛茶仅值一担米。1949年,全县产茶只有586担。
1952年,全县茶园面积为1762亩,年产茶5万公斤,以后几年一直徘徊在这个水平上。1958年,创建县国营茶场,随之又陆续兴办了许多社队茶场。至1961年,全县县属茶园面积上升到4762亩。但因三年(1959~1961年)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茶叶产量却比50年代下降。1962年产茶仅3.55万公斤。60年代中后期,全县茶园面积增加,保持在8000亩上下,产量在15万至25万公斤之间。1967年产茶29.4万公斤。
1970年后,茶叶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茶园面积大幅度增加。1971年达到13799亩,1973至1976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4万亩左右。1977年,全县产茶量达46.65万公斤。1978年,茶园面积突破2万亩。1982年,全县产茶约65万公斤,为建国后的最好水平。1983年,全县茶园面积猛增到29678亩,连同外单位在广德所办茶场,境内茶园面积共有42404亩,年产茶142.3万公斤。其中本县自产茶43.13万斤,比上年下降,但茶叶质量有所提高,总产值并未降低。1985年,县属茶园面积减少到24885亩,但产茶仍在50万公斤以上,茶叶总产值达150多万元。1987年县属茶园29879亩,总产189.6万公斤。
(二)茶叶采制
茶叶采摘从古到今一直依靠手工。建国以后,仅在采摘时间、采摘方法上有所变化。1956年起,全县先后推广标准及时采,分批留叶采,双手采茶、“三采四清”等先进采茶技术。
茶叶制作民国初年生产的“广德云雾”茶,制法已失传。建国初期制作的茶叶绝大部分为油青茶,少量毛条、毛尖,每道工序都是手工操作。1956年,先后推广木质揉茶机 ,单、双桶揉茶机和杀青机。1962年后,杀青用斜式平锅灶,揉捻用竹制揉帘,揉后用竹丝炕篮烘干,炒坯为园柱窝式台灶。到1964年,全县制茶开始实行半机械化制作。
1969年以后,县茶场对制茶机械改造更新,增置滚筒杀青机、大中型揉茶机等机械,改机动为电动,改烧柴炭为烧煤,实现了制茶机械化。1975年,县茶场第二期厂房建成,配备了全套电动制茶器械,生产能力为年产300吨干毛茶。1977年,县茶场曾进行蒸汽送热制茶试验,因气压不高,热能不够而停止。1979年,县茶场窨制茉莉花茶、代代花茶获得成功,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远销山东、东北等地。
1980年,全县各社队茶场也陆续添置或改造制茶机械,基本实现了制茶机械化。
1982年,开始恢复试制“广德云雾”茶,在杨滩升子口、东亭等地进行,鲜叶以一芽二叶为标准,参照“庐山云雾茶”制法,品质上乘。每年约生产15~25公斤。
上一篇:第五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