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种植制度
传统耕作方法,是以一年一熟为主,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一年二熟制。
水田分畈田、冲田,主要种植水稻,其次种植麦、油菜、绿肥。畈田一般为水稻——午季作物二熟,冲田为水稻——冬板田。
旱地多为一年一季山芋或玉米等,地力较好的种植大豆、芝麻、花生、大麦、小麦等,为一年二熟。
这种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以水稻为主的种植制度基本稳定,复种指数小,套种、间种的很少见。民国22年(1933),东亭乡农民汪少年采用豆麦套种,亩产麦130多斤,豌豆60多斤。
建国以后,种植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1954年7月,成立了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站。在耕作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全县围绕“三改”推广水改旱、旱改水、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等。次年,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改种双季稻,取得较高产量。
1957年,稻田种植制度可分为双季稻和单季稻二种。
以双季稻为主的有:
双季稻——绿肥(紫云英或大麦)——双季稻(最多)
双季稻——冬闲——双季稻(较多)
双季稻——移栽油菜——双季稻(很少)
以单季稻为主的有:
中、单晚稻——午季——中、单晚稻(最多)
中、单晚稻——冬闲——中、单晚稻(较多)
早稻——荞麦或萝卜——午季——中、单晚稻(少数)
早中稻——套种瓜豆——栽油菜(个别)
60年代的种植主要是一季稻为主,一般年份,早稻占20%,中稻占30%,单晚占50%左右,耕制为:
单晚稻——绿肥——单晚稻
中、单晚稻——绿肥——中稻
双季稻——绿肥——双季稻
中、单晚稻——冬闲——中、单晚稻
中、单晚稻——小麦或油菜——中、单晚稻
1970年以后,大力扩种双季稻,复种指数有较大提高。1976年双季早稻28.5万亩,双季晚稻30.6万亩,双季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7%,为历史最高水平。粮食、大豆播种总面积79.56万亩,复种指数为173%。
80年代,由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植制度又有了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双季稻面积大幅度下降。1981年前后全县早稻面积均在13万亩左右。油菜种植面积扩大,1982年达到14.6万亩。1987年早稻面积降至8.2万亩,是70年代以来最少的一年;种植单季稻——油菜的面积占耕地的30%左右,当年油菜种植面积为13.84万亩。
二、土壤肥料
(一)土壤改良
本县土壤主要是红壤,属红壤亚类,为第四纪红色粘土。这种土壤普遍缺磷缺钾,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1956年起,全县开始对土壤进行改良。农村每年冬春发动万人,挑塘泥、掺沙田,打青蒿,积农家肥,改造低产田。在种植上,推广“稻——红花草——稻——麦”、“稻——蚕豆——稻”等轮作形式,对改良土壤起了作用。60年代中期,全面推广以磷增氮,种红花草,放养“三水一萍”,大采青蒿,开冷水沟等改良土壤技术,取得了明显效果。柏垫农技站在红黄土冷浸田中,以过磷酸钙为基肥,每亩施20公斤,种红花草,鲜草增产3.64倍。县农科所在马肝土、黄泥土、澄板土等瘦田进行以磷增氮试验,红花草增产3至5倍。以磷增氮改良土壤和增施磷肥促进作物生长的技术沿用至今,是广德农业生产上的一大进步。
1973年,全县推广稻草还田,改良土壤的新技术。高湖公社塘口大队河南生产队180亩粘土田,一般亩产稻谷150~200公斤,经过三年稻草还田,土质变好,亩产达400公斤。双河公社凤凰大队第十生产队的白土田,经四年稻草还田改良,变成了高产田。1976年,在以平整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中,全县共平整土地6000亩,开冷水沟1600多条,总长约160公里。70年代末,全县在25度以上坡地停垦还桑,停垦还林,以加强水土保持。
1980年以来,在土壤改良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性工作。1982年,县土肥站在花鼓、月湾公社进行培肥侧漂型稻土和山冲冷水田试验,农作物产量明显增加。
(二)肥料
建国前,农户主要使用农家肥和绿肥。建国以后,除广积农家肥和绿肥外,1952年后开始推广化学肥料及菌肥,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多。
1、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禽粪、猪厩肥、窖肥、火土粪、草木灰、塘泥等。
猪厩肥:一般用火土粪垫猪圈,该肥含氮0.4%,钾0.3%、磷0.2%以上。1958年全县推广用青草垫圈,垫后挑出堆闷后下田,肥效明显提高。
窖肥:使用窖肥历史悠久,唐宋时本县南乡农户便择用青草沤烂后做基肥,肥效较高。 1957年调查有村边窖、田头窖、季节窖、常年窖等多种形式。窖肥制作方法有:分层窖、散窖、沤窖、堆闷窖、翻沤窖等。同年10月,《安徽日报》专题报道了广德的“窖肥经验”。50年代末期,窖肥成了本县农村主要积肥方法,村村有窖、户户有窖。
火土粪:建国初期,农户仍沿用烧秧田苞子,火烧地种玉米,以后推广用火土粪盖秧籽。以提高地温,增加肥力。
2、绿肥采用植物嫩苔绿叶、沤于水田腐烂作肥。绿肥为水稻主要基肥,农户广泛使用,而且年代久远。1954年全县采青蒿56万担,肥田4万多亩。到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以扩种红花草为主要绿肥,用作水稻基肥。
3、化肥广德最早使用化肥是民国36年(1947)。当年分配硝酸铵20吨,用于稻麦作物。1957年4月县建立颗粒肥料广,年产颗粒肥100多吨。1958年,县商业局办土化肥厂,生产土化肥达72种,全县年使用化肥量为1000多吨。60年代以后,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1976年,县化肥厂建成投产,基本满足了县内农业生产的需要。80年代,农民施化肥能根据土壤和作物的需要,合理搭配氮、磷、钾的比例。1980年以后,全县化肥年使用量在3万吨左右。1987年增至8.44万吨。
使用的化肥主要有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氨水、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矿粉、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钾和氮磷二素复合肥、氮磷钾三类复合肥等,农户喜用尿素、复合肥。1984年,全县使用复合肥500吨,邱村乡农技站油菜田施用复合肥,亩产150多公斤,最高达205公斤,比建国初期增产七、八倍。硫酸铵易使土壤板结,现已很少使用。
三、良种推广
(一)选育良种建国前,农作物用种均为农家自选自用,水稻品种主要有温州稀、二黄早、大紫南、小红稻、毛糯稻等,都具有病虫害较轻、低产稳产、生长期长、秸杆高、不耐肥、易倒伏等特点。
建国初期,仍然以农家选种为主,穗选、片选得到普及,对提高作物产量起了一定作用。1952年9月,全县进行了种子评选工作,据4个区不完全统计,片选良种11.24万公斤,穗选良种4.77万公斤,有14884户串换良种6.37万公斤。柏垫区选出胜利籼紫金蔸,铁杆洋西等15个水稻品种。1955年以乡、村、农户三级为中心,开展群众性选留种工作,共片选小麦60万公斤、穗选小麦1.5万公斤、大麦1500公斤、蚕豆1600公斤、片选单季稻270万公斤、双季早稻6万公斤。次年,桃山乡联合二社农民万华新在“18打”中经过三年连续穗选,选育出水稻新良种“广籼一号”。1957年,高湖乡红旗社种植的毛糯稻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出,引起四川、湖北、福建有关方面的极大兴趣,积极要求引进。1959年芜湖专区曾下达广德收购90万公斤的任务,基本满足了引进地区的要求。
(二)引进良种
民国24年(1935),省建设厅芜湖稻作改良场,引进湖南籼,安南稻等种子,分发少量种子在广德试种。1955年后,不断引进水稻优良品种,主要有早尖、503、嘉兴白皮南特号、中农四号等。1958年以后,又引进莲塘早、陆财号、芜农一号等品种取代了早尖、503等。
进入60年代,水稻品种开始实行两大改革:一是高秆改矮秆,二是籼稻改粳稻。1964年前,本县水稻品种秆高120~140厘米。1964年,引进节间短,秆高75~80厘米,茎秆粗壮、叶片短宽挺直的矮脚南特试种。次年从苏、浙两地调进该品种15万公斤,在清溪、双河、高湖等地种植,普遍增产,有的比老品种增产一倍左右。1966年,全县调入矮秆品种近60万公斤,其中矮脚南特50.55万公斤,二九矮3万公斤,珍珠矮4万公斤,江矮早0.5万公斤,广场矮0.85万公斤。到60年代后期矮秆稻面积扩大到10万多亩,占水田面积24%左右。籼稻改粳稻以种农垦58最为突出,与矮秆品种同时引进。1966年单季晚稻的76%使用农垦58品种,面积达18万亩,产量比本地中晚稻品种增加14% ,肥水条件好的地方增产40%以上。
小麦、油菜良种陆续引进,种植面积不断增大。引进的小麦良种有扬麦1号、扬麦4号、武麦一号等,还有矮粒多、碧玛一号、华东6号、吉利麦。油菜良种有104、胜利青梗、宁波油菜等品种。
(三)杂交制种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从1970年开始研究、选育杂交稻新品种。次年,在海南岛崖县实验基地进行冬繁育种,选育出早籼V20、V41三系之一的保持系品种。1974年实现了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1976年春季,在海南实验基地进行杂交稻制种81.3亩,获种950公斤,繁殖不育系700公斤;夏秋期间,又在县农场和17个公社的25个大队制种8000公斤,收获不育系种子2000公斤。是年,全县第一次试种杂交稻,比一般单季稻增产27%,比常规双季稻增产10.8%。杂交稻的推广为县内粮食增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1977年,全县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是杂交稻种植最多的一年。县农科所在海南岛大面积制种,为杂交稻提供了种源。虽然这年夏季发生干旱,但是双晚杂交稻普遍比一般双晚水稻增产近三倍,县农科所双晚杂交稻试验田亩产则突破千斤关。1978年,县农科所被评为全国科研先进集体,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80年以后,县农科所先后选配,育成的杂交稻品种有竹厂—23、竹广—29、协青早不育系、协优64等。同时又引进了威优6号、汕优6号等杂交稻品种,促进了杂交水稻的生产。
1983年,广德选配的籼型早熟杂交稻协优64在全省双晚区试种单产名列第一。由县农科所吴让祥主持育成的矮败型协青早不育系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好,省工省种等优点,1984年,该品种作为技术成果转让给巢湖市和宣城地区种子公司。1985年11月,协青早、协优64被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不久,又获得省科技一等奖。中国种子公司已将协青早、协优64列入全国七五计划,作为国家农牧渔业重点开发项目。同年11月8日,《安徽日报》头版报道了《广德县农科所杂交稻研究领先》的新闻。该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1986年安徽省科研成果一等奖和1987年农牧渔业部科研成果三等奖。
四、栽培技术
(一)水稻
从栽培时间和生长期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从栽培方法上分连作早稻、连作晚稻、间作稻、混作稻、再生稻,以及三系杂交稻。建国后,推广的水稻栽培技术主要有:
种子处理和催芽50年代推广晒种,泥水或盐水选种,温水泡种和药液(小苏打或福尔马林)浸种。催芽方法有稻草包催芽,席圈催芽,地窖催芽,920激素浸种催芽;1973年全县曾推广温室催芽。
育秧建国初期由传统的大板水育秧改为合式“稀落谷”秧田,以后又由水育改湿润育秧,并在全县推广温室育秧,1980年后,推广塑料薄膜覆盖育秧。
合理密植水稻传统栽插行株距为7×8寸,每穴7~8根。以后推广小株密植,行株距为4×5寸,每穴4~5根。
栽插五六十年代为大棵稀植的传统方法栽插。70年代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拉绳定点栽插、并试用插秧机栽秧。
肥水管理50年代推行改稻田深常灌为浅水活棵,二烤三灌。施肥改一基定收为二基三追捉“黄塘”。二基是耕前重施基肥,平田“打耖口”肥,三追为苗期重追肥,拔节适量追肥,提苞轻追肥,见苗“捉黄塘”。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全县推广陈永康的“三黄三黑”肥水管理技术。以后又推广以磷增氮技术。80年代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双季稻寄秧、混作寄秧有早稻秧和晚稻秧两种,均为解决茬口矛盾。秧苗育成后,先在部分空田密植,待大田让茬后,再间棵移栽大田。混作,是将早、晚稻种子按比例混在一起播种育秧,一次播种一次栽插两次收割,栽培技术要求:一是品种组合,早稻要高产,晚稻要分蘖力强;二是早、晚稻种子配合比要适中,而且种籽要搭配均匀,三是第一次收割留茬要高,宜于晚稻分蘖;四是重施二茬肥。
杂交稻栽培栽培技术与常规稻不同,一是种子专门制,只能使用一代,大田收割的稻谷,不可作种子之用。二是,单本栽或少本栽,行株距也较常规稻大。
(二)小麦
50年代实行“三改四推”小麦栽培技术,改捣杵钉穴,推广锄穴,改原籽下地,推广泥水选种;改白土蹒穴,推广火土粪盖籽,推广豆麦混种。以后又推广“二改”,改点播为条播,条播有窄沟条播、宽幅条播;改土垫籽为粪垫籽。
70年代,推广“六改”。改窄垧为宽垧(麦垧由4~5尺宽改到7~8尺宽),改宽沟为窄沟,改浅沟为深沟,改垧面中低边高为中高边低,改老品种为良种,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80年代推广良种,推行巧施肥,重腊肥,轻春肥,巧施化肥和提苞肥。
(三)其它作物
油菜传统栽培一是直播,二是育苗移栽。50年代末推广方块育苗,营养钵育苗移栽。70年代广泛推行叶面喷硼和增施磷肥,解决花而不实,提高结实率。
山芋建国初沿用露地育苗,小垅插栽。1954年推广温床育苗,后用火坑育苗。70年代以来推广塑料薄膜育苗,并推广再生苗,将初剪苗先插入苗圃培育,待生长1~2尺,再剪插大田,插栽方法由直插发展为斜插、勾插、船形插。山芋的整地由垧栽改为垅插,施肥由穴施改为剖垅埋粪。
棉花50年代初,多是草木灰拌籽,点播。1955年引进岱字棉,相应推广新的栽培技术。主要有:选种、烫种,营养钵育苗移栽;重基肥,巧施化肥、打杈整枝,摸顶心,杀公枝;叶面喷磷;深锄保水;浅锄保蕾的管理方法等。
其他农作物栽培多沿袭传统方法,只在品种和施肥上,有所改进。
五、植物保护
民国时期县内无植保机构,也无专业植保人员,病虫防治仅靠人工,技术极为落后。有“蚰虫打、包虫梳、钻心虫没奈何”的说法。建国以后,植保工作迅速开展,机构日臻完善。
(一)病虫测报
1950年起,本县便对水稻,午粮的病虫进行观察调查。1955年,在高湖乡双季稻试点基地上开始点灯诱蛾,掌握螟虫动态。同年经过观察调查,本县农作物病虫有:水稻二化螟、稻包虫、稻蚰虫(飞虱、叶蝉混称)、稻椿蟓、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蚜虫、园蜘蛛、粘虫、蝼蛄,吸浆虫、锈病、黑穗病,油菜有猿叶虫、芝青叶蜂、山芋黑斑病,玉米螟花生线虫、棉花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黄萎病、地老虎、金刚钻、造桥虫、棉蚜、棉蓟马、叶跳虫,豌豆象,黄豆豆荚螟等。
1962年,对病虫害开始系统测报。1965~1966年,县农业水利科先后在彭村蔡家山、柏垫候旨墩建立两个测报站,配技干四人,从事专职测报。测报对象为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叶蝉、稻瘟病及小麦诱病等,其他午季杂粮主要病虫亦列入观察对象,适时发布预报、指导防治。
1971年3月,县植保站建立,农民植保员队伍也开始组建,病虫情报县测乡校。到1979年,全县有专职测报技干5名,公社植保员27名,大队植保员185名,生产队治虫员1500名。
1980年以后,病虫测报进一步规范化。水稻害虫测报中,害虫、天敌调查同步进行,测报条件大有改善,配备了解剖镜、显微镜、电动泡子捕捉器等设备。1984年起,改一病一虫预报为总体预报,开展总体防治。1985年11月,县植保站作为全省植保战线代表,光荣出席全国植保总站测报工作会议。
(二)病虫害防治
50年代初期,病虫防治偏重于农业防治和人工捕捉。1952年采用早稻田捞浪渣,冬季挖掘稻桩,点灯诱蛾,滴油扫杀飞虱、叶蝉和梳捉稻包虫等方法。1954年开始突出种子处理。全县推广盐水、泥水选种,合式秧田,落谷稀播培育壮秧等农业防治措施。1958年,防治稻椿蟓采用了铲光草皮,喷施“六六六”粉,全面捕捉措施,抑制了稻椿蟓的危害。同年,全县3580个生产队办了土农药厂,生产土农药112万公斤。是年6月,红旗公社6万余亩农作物发生病虫害。该社组织了385个灭虫突击队,喷洒土农药蜈蚣柳水2~3次,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危害,产量增加了25%。1965年在螟虫二、三代盛发阶段,全县发动7.5万人次,进行摘卵,点诱蛾灯4.3万盏,对57192亩农田采取重点药治。
1974年,稻包虫暴发期间,下寺公社井刘大队借用三台工农36型担架式机动喷雾器,三天喷洒农药1300多亩。1975年以后,在化学防治为主的同时,开始推行生物防治,推广了养鸭治虫的经验,1978年,又推广了稻田蜘蛛的保护和利用,都收到了显著效果。
1981年,推广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和新农药甲胺磷、井冈霉素。1983年全面推广抗白叶枯病的BG910,有力地控制了白叶枯病的流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杀虫双、杀虫醚和川化0—18。1984年全面开展综合防治,病虫防治进入新阶段,当年挽回作物损失约1500万斤。
(三)植物检疫
1952年本县开始进行植物检疫工作。次年,检查县直属粮库的小麦、誓节粮库的大米及山北粮库的小麦,发现米象和拟谷盗,及时进行过风、曝晒、空仓消毒、实仓喷施“六六六”粉等处理。1954年,本县调入山芋品种胜利百号,未进行检疫,山芋黑斑病传入。1955年,调进马铃薯,进行了检疫,防止了马铃薯癌肿病、环腐病的传入。同年8月,县农业局组织对种子传播的危险性病虫害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有小麦腥散黑穗病和赤霉病,豆蟓,马铃薯晚疫病,疮茄病的分布地区、危害程度等。
六七十年代的植物检疫工作进展缓慢。
1983年我国颁布了《植物检疫条例》,植检工作逐年深入。1984年8月,县植保、蚕桑技干人员,对栽桑面积大的13个乡11652亩桑园进行了桑树萎缩病的普查,查到一株,根除一株,收到了明显效果。
下一篇:第五节 农机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