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生产历来是县内农业生产的主体。粮食又以稻谷为大宗,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其次为小麦、山芋、黄豆、大麦、杂豆等。
(一)作物品种
1、水稻广德水稻品种较多,志载:光绪七年(1881),水稻品种就有26种,其中籼稻10种,粳稻2种,糯稻14种。农家喜爱的温州稀(又名江西晚)品种沿用了150余年。二黄早则世代相传,农谚有“种田种到老,不离二黄早”之说。
民国年间至建国初期,农家习用品种有20多个,如大广西、小广西、大紫南、三粒寸(又称长粒籼)、毛糯稻等。1955年水稻生产改制后,不断引进新品种。1957年全县水稻品种粗略统计达85种;双季早稻当家品种有早尖、503、南特号、六十子4种,中稻40种,单晚41种,其中可作双季晚稻的有12种。60年代水稻品种有:早稻为莲塘早、矮脚南特、陆财号、芜农1号、江南1224等;中稻为399、广场矮、珍珠矮、南京6号、南京广、田基度、农垦57、二九矮、江矮早等;单晚有农垦58、公社6号、温州稀、浙大生青、浙场9号、台北8号、西洋稻、小红稻、新太湖青、乌咀糯、麻壳糯、冬糯稻、粘谷糯等。
70年代,二九南1号、二九南2号、广六早、二幅早、广二矮5号、农垦8号、二九青、长紫红、珍圭51号、桐矮早、先锋1号、矮南珍、文选1号、圭陆矮、朝阳1号以及沪选19、东方红1号、京引15、京引63、爱武、农虎6号、武农早、虹糯等在本县大量种植,随即本县培育的竹广23、竹广29、广德101、广选3号、明虎12获得成功后大面积推广。杂交稻威优3号、威优6号以及南粳32、南粳33、当选晚、加湖4号、安庆晚、宇红、宇选2号亦普遍种植。全县实现了水稻矮杆化。
1984年至1985年,全县又增加了浙幅802、原丰早、迎春早、协青早、二九丰、七一早、广陆矮4号、圭陆矮8号、691、团山6号、南梗34、BG90~2、BG910、桂朝2号、日本大稻、菲律宾稻、南特粘、广科3号、瓦西、密阳23、南京11号、辐82糯、龙竹、盐粳2号、武复粳、威优64、油优6号、协优64、V20、V41、虎伏115、安庆晚2号、鄂105、72~24、北京1号等新品种。
2、麦类
小麦:建国前农家品种有和尚头、红皮麦、白皮麦、南陵禾薄头等。50年代以后引进骊英1号、中农28号、南大2419、碧玛1号、矮粒多、滁县和尚头、三月黄、打鼓槌等品种。现在种植的主要有扬麦1号、扬麦4号、武麦1号、广德1号、万年2号、广德807、鄂麦6号、扬麦5号。
大麦:品种不多,建国前种植三月黄、紫棱麦、无芒大麦,现在种植品种有:沪麦4号、早熟3号、三元黄。
元麦:种植不多,建国后曾引入青棵麦。
3、杂粮
山芋:建国前本地品种有大红袍、鸡蛋黄。后来引进的有胜利百号,徐薯18等。
玉米:建国前种植当地土种。建国后曾引进华山春杂玉米、白粒玉米,现种植不多。
黄豆:在本县农家广为种植,品种有引入的南农18—6、蒙城1012、湘春78—14、湘春78—233、早熟7号及早熟15、早熟16号等,但农家普遍种植的还是六月爆、秋黄豆(农家自命名)。
荞麦、高梁、红豆、绿豆、泥豆、饭豆、蚕豆、豌豆都有种植。品种为农家自种自选自留,无定名。
(二)生产水平
广德以盛产稻谷名著皖南,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但在建国前,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加上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粮食生产一直上不去。据资料统计。民国22年(1933)全县粮食产量4153.1万公斤。次年,发生大旱,粮食产量剧降,只有上年的26.7% 。建国前几年,粮食产量也只在5000万公斤上下,到1949年,全县耕地为460168亩,农业人口为203442人,粮食产量不足5000万公斤,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粮食234公斤。
建国以后,粮食生产有了发展。1950年至1953年的四年为粮食生产恢复时期,产量年平均递增4.9%。1952年,由于重视兴修水利,春播水稻51万亩,提出“不留一亩白水田”的口号,广施肥料,第一次提出防治虫害,建立及时逐级报告制度,全年粮食产量7.75万吨,比1949年增加了55%,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是建国后第一个丰收年。
50年代中期,是县内第一个经济建设高潮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迅速。1954年,全县掀起开荒抢种高潮,到9月下旬,共开荒136950亩,抢种各种晚秋作物152740亩,加上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59万吨。1955年开始试种双季稻。首先选择光、热、水、气条件好的高湖乡和平社、东山乡东升社、双柏乡劳动社改种双季稻,都获得大面积丰收,早稻全年平均单产138.5公斤, 高的达300余公斤,连作晚稻亩产达200余公斤。这年7月中旬干旱,双季早稻解决了渡荒的粮食,社员称双季稻为“救命稻”。195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1万吨,比上年增加4.8%,是1949年的2倍多。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共产风”、“浮夸风”,使粮食总产量急剧下降。1958年减少耕地6338亩。1960年,农田抛荒面积达94966亩,占水田21.5% ,当年粮食播种面积763045亩,总产5.08万吨,单产仅66.5公斤,略高于1949年的生产水平。到1962年的5年中,每年粮食产量徘徊在5万吨左右,比50年代中期大幅度下降。以后,随着农业经济调整,加上大力推广以农垦58为主的水稻良种,粮食生产又呈现发展趋势。1965年、1966年产量均接近10万吨。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业生产发展缓慢。70年代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1971年双季稻突破20万亩。1974年达到288240亩,为栽种双季稻最多的一年,平均亩产246.5公斤,全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5.7万吨,第一次突破了15万吨大关。1978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仍取得了产量8.82万吨的收成。
进入80年代,农业生产发展加快,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出现了不少粮食生产专业户,每户年产粮高达2~2.5万公斤。1982年,从午粮到“四稻”,季季增产,全年粮食总产达17.71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476公斤,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1983年、1984年县内虽然连续两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但粮食产量仍然达到常年水平,分别为13.42万吨和15.41万吨。1987年粮食总产17.38万吨,农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413公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365.8%和176.5%。
二、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芝麻等。建国前本县食用以豆油为主,菜籽油为辅,且豆油全从外地购进,当地不生产豆油。建国以后才逐渐过渡到以食用菜籽油为主。
(一)作物品种
油菜本县传统品种有油冬儿、大乌子、大花子、三月黄。本县培育及引进的有宁波油菜、芜湖104、川油2号、皖油早、313、广德741、广德761、宁油7号,当油早1号等。
花生本县统称为站籽花生、睡籽花生两个品种。建国后曾引进一窝簇花生、二早、中硫球、花28、花23、山东伏花生等品种,现在农户多不称其本名。
芝麻本县品种不多,农家种植多无定名,只有白芝麻、黑芝麻之分。
(二)生产水平
本县油料作物生产,长期发展缓慢。建国后,油菜种植比重逐年增大,其他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日趋减少。
油菜解放前,在油料作物种植中,油菜所占比重较小。民国33年(1944),全县花生、芝麻、油菜种植面积为25676亩,其中油菜3500亩,只占总面积的13.6%。1949年秋,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7577亩,其中油菜面积达16611亩,占总面积的60%以上。
50年代至70年代初,因油菜耕作粗放,品种差,产量低,亩产仅25~30公斤,加上价格原因,种植面积始终徘徊在3~4万亩之间,油菜籽年产也未能突破2000吨。其中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油菜生产一落千丈,1961年只种5567亩,产量仅36.35吨。1973年,油菜种植突破5万亩,总产量达到2248.6吨。1976年,县农科所育成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广德74~1、广德76~1以及赵村公社凌岩大队引进的甘蓝型313等油菜新品种开始在全县推广,加速了油料生产发展。1980年,油菜籽收购价大幅度调高后,全县油菜面积迅速扩大。1981年、1982年的油菜种植面积分别是126964亩和146042亩,单产为102公斤、93.5公斤,总产是1.29万吨、1.36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出现了许多丰产队及户收2000余公斤菜籽的冒尖户。增产的主要措施是良种甘蓝型油菜面积占全县油菜面积的70% 以上,并进行大面积喷硼,每亩增产约25~30公斤。1985年,油菜面积为100171亩,油菜总产为9030吨。1987年面积134834亩,总产9931吨。
花生大都由农家小面积种植,近年呈减少趋势。民国33年(1944),全县种植花生12096亩,产量233.5万斤。1949年,全县花生面积为7031亩,产量约100余万斤。建国后的几十年间,年花生种植面积多的在5000~6000亩,少的只有几百亩,年产量高的也只有六、七十万斤,低的仅几万斤,平均亩产在100~200斤之间。1985年,全县花生种植1310亩,产量为85吨。1987年种植1672亩,总产126吨。
芝麻县内芝麻生产规模很小,每年只种植几千亩,少的年份仅几百亩,年产量十几万斤。1949年,全县芝麻面积3935亩,产量为78.5吨。1985年,全县种植芝麻1514亩,产量为74.2吨。1987年种植1918亩,总产134吨。

三、经济作物
广德经济作物以棉、桑、茶为主,其中茶叶占有重要位置(列专节叙述),其它烟、麻等均为农户零星种植。
(一)棉花生产
建国前,棉花亩产20多斤,种植面积一般年份5000亩左右,年产棉10万斤上下,民国23年(1934),全县产棉12.88万斤。1949年,种植棉花为3442亩,产棉4万多斤。
50年代初,每年植棉三、四千亩,亩产仅十几斤,年产棉几万斤。1955年,高湖乡复社湾队改种岱字棉20亩,取得了示范效果。1958年,岱字棉在全县多处试种,红旗社示范田12亩,单株挂铃数为63~123,平均亩产皮棉72公斤。1960年,县委决定在双河、彭村、邱村、卢村等公社的交界处开辟万亩商品棉基地,共开发棉田1.2万亩,时值困难时期,不久大部分棉田又改种粮食。
70年代初,全县又掀起一次种棉高潮。1970年,高湖、双河、清溪、卢村4个公社7个大队种棉1650亩,品种主要为岱字棉15号、鄂光棉等,获得了较好收成。当年全县共种植7771亩,产棉310吨,平均亩产40公斤,为历史最好水平。70年代中期,因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棉田开始减少,亩产降低,年产棉二三万公斤至五六万公斤之间。进入80年代,因种棉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加上国家未下达种植计划,棉田越来越少,仅为农户零星种植。1985年,全县种棉439亩,年产棉28吨。1987年种棉607亩,总产25吨。
(二)蚕桑生产
桑树品种与分布县内桑树品种资源比较丰富。建国以前的桑树都是经过嫁接的优良品种,主要是鲁桑、湖桑、白桑三类,品种为荷叶白、桐乡青、团头荷叶白、大叶瓣等。70年代中后期,又大量引进湖桑32、湖桑197等高产品种,逐步建成了一些丰产桑园。现在,桑树主要分布在四合、梨山、砖桥一带,以砖桥的千口、金鸡笼最为集中。少数蚕农也用实生桑养蚕。
蚕桑生产水平广德种桑养蚕缫丝历史悠久。据明万历《广德州志》记载,唐朝的贡品中就有广德的丝织品。明万历七年(1579)官府在此分造绢丝。民国26年(1937)时,蚕桑生产已具一定规模,仅砖桥乡泉村一带就有茧行两家。抗战爆发以后,蚕桑生产开始衰落,至建国前夕只剩下零星桑树。
建国以后,蚕桑生产几落几起,1958年植桑1300亩。次年,全县桑园猛增到8236亩。1960、1961年桑园面积降到几百亩,产茧量不过5吨。70年代初期,桑树被毁殆尽,1972年仅有桑园25亩。1977年桑园又发展到1612亩,年产茧10吨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调整,蚕桑生产成为多种经营骨干项目之一,广德又被列为全省蚕桑生产基地。蚕桑生产除清溪乡外遍及全县,年产5吨茧的乡有13个,桑园面积超过500亩的乡有9个,全县栽桑养蚕的共有6000多户。1980年,全县第一个产茧超50吨的四合公社,兴建了社办丝绸厂,为全省创办较早的社办丝绸企业之一。
1982年,全县桑园发展到18945亩,年产蚕茧155吨。1983年、1984年两次洪涝,水冲沙埋,桑园面积减少到1.3万亩。但由于加强管理提高单产,蚕茧仍获丰收。1984年、1985年全县年产茧分别为194.36吨、253吨。1987年全县有桑园9901亩,产茧297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