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管理机构
宋代县设主学,管理学政。元、明时县学设教谕,明代县学设训导,辅佐教谕。清末,县教育行政机构为学正训导署。县学正训导署设于城关南门文庙内。其学官为学正,掌管教育所属生员;另设训导1人,协助学正并主持教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学正训导署裁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崇铭任县学正训导署学正。宣统三年(1911年)知县李文斛兼教谕。民国3年(1914年),县公署第3科设县视学(督学),专办理教育行政。周颂麟为视学。民国7年(1918年),县劝学所成立,由县视学兼任所长。全县设5个学区,各区设劝学员1人,劝导地方捐资办学、学童入学和私塾改良等。民国13年(1924年),劝学所改教育局,主持全县教育(包括体育、图书、文化)工作。设局长1人,下设督学及办事员。局址在文庙大门前东侧。民国25年(1936年),县政府将教育局与建设科并为第3科,设科长1人,科员、办事员若干人,办理教育、建设行政事宜。民国29年(1940年)又分设教育、建设两科。民国33年(1944年)教育与建设又并为建教科,直至解放。1949年7月,设立教育科,配督学和科员,陈廷钊主持工作。1951年7月,改为文教科,并分管县广播站和县卫生院工作。是年10月,县冬学运动委员会成立。1952年,县文教科设正副科长各1人,科员2人和会计。刘南生为科长。是年10月,县成立扫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县文教科长兼办公室主任。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文教科长兼体委副主任,体委工作由文教科兼管。1956年4月,文教科分为文化科和教育科。1957年4月,县文化科和教育科并为文教科,设正副科长3人,科员4人,会计1人。1959年5月,文教科改为文教局。1963年11月,文教局改为文教科。1966年下半年~1967年上半年,县文教科和卫生科合并为文卫办公室,设正副主任各1人,办事员若干人。1969年6月,县文卫系统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因“文化大革命”,工作陷于瘫痪。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县政工组下设教育革命小组,领导教育工作。1970年11月,县文教局革命委员会成立。局“革委会”有“军宣队”与群众组织代表参加。设政工组、教育组、文化组、财务组。1977年,县招生委员会成立,下设招生办公室,与文教局教育组合署办公。文教局由县委、县“革委会”大院迁至现在的育红新村23号。1978年,恢复文教局建制,下设人秘股、教育股、文化股、计财股和教研室。1979年,县再次成立扫盲委员会,县文教局设工农教育股。
1981年1月,文化、教育分开设局。县教育局增设纪律检查股,与落实政策办公室合署办公。1984年4月,县体制改革,教育局下设人秘股、教育股、纪检股、计财股和教研室。10月,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成立,与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1985年6月,县广播电视大学领导组成立。1986年8月,撤销县教育局,成立县教育委员会。乡镇也成立教育委员会,一般由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任主任,配专职副主任兼乡镇教委办公室主任。
(二)管理体制 民国7年(1918年),县劝学所将全县划为5个学区,各区设劝学员1人,督办学区内学务。民国13年(1924年),县教育局在全县5个学区内各设教育委员1人。民国18年(1929年),县教育局将全县划为7个学区,各区设学区委员1人。民国23年(1934年),撤销学区委员,推行“政教合一”,将乡(镇)保小学改为乡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由乡(镇)保长兼任校长。民国31年(1942年)改设专任校长。
建国初,郎溪中学由芜湖行署教育局直接管理,小学由各区文教助理员协助县教育行政部门管理。1950年县人民政府在全县8个区各配文教助理员1人,并将全县56所小学,以区为单位划为8个中心小学区,各配中小区校长1人,管理教育工作。1952年县扫盲委员会成立,设扫盲办公室,配扫盲专职干部2人,民校教师18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小学由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公社双重领导,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中小区校长对大队小学实行辅导,当时各公社有1名驻社扫盲干部负责扫盲工作。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后,各级学校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领导“斗、批、改”和“复课闹革命”,同时,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进驻学校参加管理。1970年公社成立教育革命领导组,公社党委负责人为组长,公社中心完小校长为副组长。1971年各公社配文教干事1人(属行政编制),参加公社教育革命领导组,并为副组长。1977年撤销“工宣队”、“贫管会”。1979年撤销公社教育革命领导组,恢复中心小学区,全县18个社(镇),除城关镇各完小单独建制外,17个中心小学区各配校长1人,会计1人。是年,县扫盲委员会成立,县教育局设工农教育股,各社(镇)配扫盲专职干部1人(属事业编制)。1984年8月,县教育系统管理体制改革,设乡镇教育干事兼学区校长,各乡镇中心小学设副校长。城关镇设中心小学区。
1985年11月与12月,县委、县政府先后两次下文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全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了部署和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是对学校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县管理郎溪中学、郎溪二中、两所高级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梅渚中学、十字中学。其他乡镇初级中学和小学下放给乡镇管理。各乡镇初级中学正副校长、小学学区校长、乡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分别由所在乡镇教育委员会提名,县教育主管部门考核任免。各村委会完小校长、教导主任由乡镇政府任命,并负责抓普及教育和农民教育。乡镇教师因工作需要调动也由乡镇教育委员会决定。乡镇人民政府有权对教师奖惩。县安排的教育经费,也由县财政部门专项下拨给乡镇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并规定农村要征收教育费附加,城镇征收教育基金,实行多渠道集资办学。
1986年起,对小学、初中教师每年考核一次,合格者由地、县教育主管部门分别发给合格证书,民办、代课教师发给准聘证书。不合格者经培训仍不胜任教学的公办教师改做其他工作;不合格的民办(代课)教师予以辞退。同时采取培训、招聘和挖潜等办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并倡导厂矿企事业单位办学,私人办学和单位个人捐资助学,鼓励多种形式办学。
1987年元月,县教育委员会又制定了《郎溪县中、小学岗位责任制试行草案》,对各校进一步加强管理、考核和奖励,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建国后,教育行政机构主要职能: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领导干部的任免和教职工的调动、配备及奖惩;各项经费的核拨;全县教育计划的制定、贯彻和落实;教育工作的检查、总结;教师的政治、业务培训,职称评审以及组织招生考试、统考、会考和各种竞赛。内设机构一般有人秘、教育、计财、教研和招生等股室。
全日制中、小学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支部是学校领导核心,学校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党支部讨论决定,然后交校长分工办理。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协助校长分别领导教育、教学及行政事务等工作。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增设副校长协助校长分管教学或总务工作。另外还设各班班主任和各科教研组长,分别管理学生学习与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和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学校还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每学期工作计划,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三)教育方针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了“癸卯学制”,规定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方针。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的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宗旨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以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建国初,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学政治,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观点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方针。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四)学制课程
中国现代学制,从清末开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蒙养院(4年)、初等教育(5年)、高等教育(4年)三级;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只有中学堂(包括简易科、初等师范、预科学堂、中等专业)一级(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和通儒院(5年)三级。
辛亥革命后,郎溪小学教育先后实行过三种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初小4年,高小3年);壬戌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戊辰学制(初小4年,高小2年)。
建国后,新学制规定:幼儿园4年,小学5年。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1952年秋,全县在建平、梅渚、定埠等小学试行5年一贯制,使用5级记分法。一年后,因条件有限,全县小学仍沿用“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1971年,小学学制又改为5年,春季始业。1978年,改秋季招生。1984年,城关一小复行6年制。郎溪中学在1967年以前实行“三、三”制(高、初中各3年),1968年秋,改为“三、二”制(初中3年,高中2年)。1982年,郎溪中学从高中一年级起,又实行3年制。梅渚、十字两中学从1983年起,高中也实行3年制。.
清末,初、高等小学堂开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格致、历史、地理、图画、体操等课程。民国元年(1912年),县城关、建平、梅渚、碧溪等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唱歌、体操、图画、手工、附设英语。男生加授农业课,女生加授缝纫课。民国35年(1946年)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劳作、童体;高小设国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珠算、劳作、体育、图画、音乐、公民、童子军训练。
中学在民国时期开设修身、公民、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术、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博物、生理卫生、音乐、体育、图画、手工、劳作、童子军等课程。
建国后,根据教育部规定,中小学课程统一设置,部分学校略有差异。(见附表)
建国后小学课程设置
(表29-8)

建国后普通中学及中等专业学校课程设置
(表29-9)

(五)考试制度
隋、唐、宋、元、明、清皆为科举考试。清代县儒学考试分为岁考与季考。岁考每年举行一次,内容为书艺二道,经义一道;季考隔年举行一次,内容为书艺、经艺及时务策各一道。岁考成绩优等的可升级,如附生可补为增生,增生可补为廪生。成绩劣等的则依次递减。生员学额限制较严,据清《钦定学政全书》载,建平文学额进学20名,即廪生、增生共20名,2年1贡;武学额12名。还规定外籍客民不准入学应试。而建平居民十分之九是河南、湖北、皖北等外籍客民。及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知县汤鼎火亘呈报巡抚才批准“垦荒客民照广德州例入籍与考”后,客民入学应试始与本籍居民相同。
据郎溪历代旧志记载:自宋至清,共考中进士56人,其中宋代38人,元代5人,明代9人,清代4人。其中赵姓竟有18人。明清两代考中举人共62人。其中明代32人,清代30人。元至清632年间,共有各类贡生421人。
民国时期,中小学有入学考试(即招生升学考试),入学后,每学期有月考、学期考试;每学年有学年考试;学制期满最后一学期有毕业考试或毕业会考。考试内容为学习的各科知识。
建国初期,初级小学升高级小学有升学考试,后改为直接升学。中小学考试有平时考试(月考与测验)、阶段考试、学期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另有保送升学。考试内容为学习的各门功课。
“文化大革命”前,高考招生分理工、农医、文史3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各种考试停止。1970年起,以“推荐”代替高考,有些不具备高中学历甚至小学毕业的工农兵学员也进入高等院校。当时中等专业学校也采取同样方法招生。
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高考招生分文、理2科。中小学也恢复了正常的考试制度。县内水鸣初级中学从1980~1987年连续8年初中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
郎溪县1979~1987年报考录取高校情况统计表
(表29-10)


郎溪县1979~1987年报考录取初中专情况统计表
(表29-11)

(六)教学科研
民国5年(1916年),张崇铭、张文海作为代表出席安徽省教育总会,选为省评议员。民国12年(1923年),县成立教育会,刘万鹏任会长,进行视导和教学研究等活动。
建国后至1956年,县教育科组织开展“星期学校”活动,各中心小学区均利用星期日集中教师学习讨论教材教法,经常举行观摩教学。县教育科还配备了专职人员进行组织,不断总结经验。1956年4月,县教育科成立教材教法研究室,指导各中小学教研活动。1969年教研室撤销,1978年教研室恢复。1983年,县教育局加强教研力量,配备教研室副主任2人和中小学各科教研员10人。1985年又增配体育和幼儿教育教研员各1人。1981~1985年先后成立县教育学会、县数理化学会和小学语文、数学及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教研会。
中小学根据规模、布点分别建立健全学校各科教研组与校际教研组。教研室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教学,1956~1962年先后进行专题视导和全面视导20多次,每年举行1~2次观摩教学。1985年5月与12月,分别在城关一小和郎溪中学初中部举行了对外开放教学。
从1979年以来,教研室利用暑期分别举办2期小学语文与数学骨干教师、1期中小学体育教师和3期高、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班,1期理化教师教材教法和教学实验培训班,1期初中数学、政治备课教研会。组织了3次中学生作文竞赛、4次初中数学竞赛、3次初三英语竞赛、4次小学数学竞赛和2次小学生作文竞赛。还举办了朗诵竞赛和演讲竞赛各1次。1984年与1985年还参加了宣城行署教育局举行的英语、语文、数学竞赛并获奖。1985年10月参加全省英语竞赛,建平中学学生陈同义获3等奖。
在科技活动中,1952年,全县曾在城关小学举办过一次“郎溪县小学自制教具展览”,展品丰富,其中建平街小学(今城关一小)师生制作的水轮机模型、电动机模型和自来水过滤器模型等,受到参观者好评。1975年,郎溪中学吕韶音利用中草药医治猪丹毒获得成功。1976年,梅渚中学师生培养成功农药“920”。1985年2月,城关二小有9件科技作品送省展出获奖。1979~1987年,全县中小学参加各种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28个,三等奖45个。获地级一等奖27个,二等奖82个,三等奖154个。1985~1987年教研人员与学校教师的论文获省级一等奖4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18篇。在省级报刊发表15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