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普通中学
民国30年(1941年)以前县内无中学。1941年8月,国民党郎溪县长梅光庾(中共地下党员)在姚村山区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所,招3个班,学生110人,教员9人。1942年2月校长陶然将该校迁往岗南村。乡绅杨树普在姚村筹办私立建国中学二部,后因经费拮据改为私立东南中学,4个班,学生200余人。同年,日军侵占郎溪,东南中学被焚,县立初级中学停办。
民国32年(1943年)12月,汪伪政府将郎溪初级中学搬迁城内,两个班,学生78人。日军投降后,由国民党郎溪县政府派员接管复课,增至4个班,学生170人。次年附设简师1个班,学生41人。
郎溪解放后,人民政府派员接管郎溪初级中学。当时只有4个班,学生116人,教职员14人。1952年,郎溪初级中学招生108人,学生增至224人。至1957年,增至9个班,学生453人,教师35人。1958年9月,增招高中1个班,计有学生766人,教职工114人,成为全县第一所完全中学。至1987年底,有24个班,学生1388人,教职工105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
1958年夏,创办了梅渚初级中学。始招初一新生3个班,150人,教职工13人。1959年,创办毕桥初级中学。始招初一新生60人,教职工9人。同年,计有完中1所,初中2所,学生1098人,教职工93人。1965年又在山区姚家塔创办了红山中学。初步改变了全县中学教育南北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转入以政治运动为中心。开始批判“三家村”和部分教师。随后师生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外出串联,学校停课。1967年提出“复课闹革命”,学校成立战斗队,形成两派斗争,秩序混乱。1968年,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进驻学校领导“教育革命”,进行“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
1969年7月,芜湖市第二中学下迁郎溪,分别在城南、凌笪、岗南、下湖、定埠、钟桥6公社创办初级中学。同年,全县中学增至12所,学生2281人。1970年提出“读初中不出大队”,全县中学速增至19所,新办中学师资缺乏,经费困难,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劣。1971年废除升学考试制度,实行推荐招生办法。1973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大树交白卷“英雄”张铁生,抛出《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宣扬“不学A、B、C,照样干革命”,中学停开外语课。1974年,转发《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抚公社中学简报》,以该校初二学生张玉勤自杀事件为由,开展批判修正主义路线“回潮”、“复辟”活动,以致教师不敢管教学生。同年,又组织教师学习朝阳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大学经验,实行“开门办学”,县内部分中学师生走出学校,吃住在农村,违背了教学规律。
1977年恢复了大学、中专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全县各乡镇设立初级中学1所,1978年又创办了郎溪城关第二初级中学,招新生4个班220人,接收城关一小初二6个班392人,教职工27人。1987年,全县中学22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18所。班级239个,在校学生13420人,教职工656人。
郎溪县普通中学1941~1987年发展概况统计表
(表29-4)

郎溪县1987年各中学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9-5)

(二)中专学校
一、师范学校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邑绅王佑贤在城内西大街创办师范传习所,招生45名。民国9年(1920年),在凤凰墩建平小学堂内创办师范讲习所,招生两班100余人。民国11年(1922年),改郎溪师范讲习所为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招生50人,民国14年(1925年)停办。民国35年(1946年),在郎溪中学附设简易师范1个班,招生41人(内女生3人),修业4年。
建国后,1952年宣城行署在广德县誓节镇创办郎溪、广德初级师范学校。郎溪教育科督学陈廷钊调任副校长,教职工20人,招生100人,两县各半。1958年9月~1960年,在县城关一小创办郎溪初级师范学校,教职工35人。先后3次招生12个班,550人,学制3年。其中短师班30余人,学制1年。1961年,郎溪初级师范学校停办后,曾办过为时几个月的1期小学教师轮训班。
1972~1973年7月,在县“五·七”大学小墩岗分校开办了3期小学教师轮训班。1978年3月~8月,在县“五·七”大学本部又举办第4期轮训班,先后4期共培训259人。1979年秋~1981年秋,安徽省教育厅在郎溪“五·七”大学内开办师范班(属中师建制)2个班,招生103人,来自6县,学制3年。
1981年秋,芜湖行署转发安徽省教育厅通知,撤销郎溪师范建制,同年11月县革命委员会发文撤销县“五·七”大学,创办教师进修学校。校址仍在城南乡七里店,平瓦房校舍60间,副校长钱福祥、胡耀华。教职工32人,教师8人。1981年,受芜湖行署委托,代办1届中师班,招收郎溪、广德民办教师100名,外加郎溪进修学生20名。两个班,学制2年。1985年暑假,该校举办了地理、音乐教师及教材教法过关考试辅导骨干等3期培训班。同年9月招收第一届小学教师离职带薪进修班,学员51人。1986~1987年,招收小学教师脱产进修班2班,共85人。招收卫星电视教育小学教师进修学员1班99人。1985~1987年,招收3届中师函授生3班,140人。1986年,在城关东门郎涛路北,占地6500平方米,建教学楼1幢3层、会堂6间、食堂2间。1987年该校迁至新址,有教职工30人。
二、卫生进修学校
1979年10月创建,校址在老郎川河大桥南端,郎(溪)十(字)公路东侧。占地3330平方米,房屋总建筑面积2361平方米,其中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学生宿舍1260平方米。卫生局副局长张成延兼校长。建校后先办了两期短训班:一是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培训班;一是护理人员培训班。1981~1987年连续招收三届两年制专业班,共结业184人。第一届(1981~1983年)护士班,招生53人,结业51人。第二届(1983~1985年)医士班,招生68人,结业62人。第三届(1985~1987年)医士班,招生72人(社会自费生47人,在职卫生人员25人),结业71人。1987年教职工7人,使用通用教材,教师绝大部分是县医院各科有学历有经验有教学能力的医(技)师兼任。
三、林业学校
1958~1960年,县委农村工作部在高井庙、伍牙山两个国营林场开办两所初级林校。招收高小毕业生100人,学制3年。1959年招1个班50人。该校毕业生不少人后来成为农、林业战线的技术骨干和领导。
四、农业中学
1958年,大办农业中学。全县创办农中22个班级,学生1100余人。此类中学于1962年相继停办。
(1)十字农业初级中学1958年初在十字东南面山岗上建校,校舍草房56间。同年至1959年共招6个班,学生350人,学制3年。1960年又增设农业机械专业。该校1962年停办。
(2)小墩岗农垦学校1962年2月,县政府经芜湖专员公署批准,在下湖公社小墩岗创办此校。校舍28间,熟、荒田150亩,熟、荒地2200余亩,耕牛1头及部分生产工具。招收城镇知识青年200人。1970年改为“五·七”干校,1972年移交给县“五·七”大学作为分校。
(3)农业技术学校1964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决定在县城南公社七里店创办此校。校舍草房200多间,水田130亩,旱地300亩,桃园150亩,梨园29亩,牛马农具等齐全。1965年春秋各招农艺专业1个班,计93人。1966年秋招收半农半医1个班,40人。1970年元月,农技校改办“五·七”大学。
(三)职业学校
一、第一高级职业中学
1984年建于城关镇中港路西北。新建教学楼一幢38间,平房4幢25间,办公楼、讲师宿舍楼共3幢50间。同年9月,招收家用电器、会计统计两个班,学生110人,学制3年。开设文化课与工业技术专业课。1986年,纳入省招生计划,招建筑专业1个班,学生40人,中专建制,毕业后由国家分配。1987年,校舍面积2650平方米(其中教室650平方米),有4个班,学生181人(其中女生102人),教职工22人。
二、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1983年将涛城中学高中部改为涛城高级职业中学,两个班100人,学制2年,开设文化课与农业技术专业课。1984年招两班60人,学制3年。1986年9月,学校迁往城南乡七里店(原“五·七”大学校址),改名第二高级职业中学。1987年校舍面积1620平方米(其中教室729平方米)。有6个班,学生284人(其中女生79人),教职工28人。
三、“五·七”大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高等学校不招生,黑龙江省肇源县创办了“五·七”大学。安徽省在宿县也办起了第一所“五·七”大学,提出所谓“读大学不出县”。1969年12月,芜湖专区决定在郎溪进行试点,选定城南公社七里店原农业技术学校开办芜湖专区第一所“五·七”大学。1970年1月开学。第1届招收农机专业50人,卫生专业40人,畜牧兽医专业18人。卫生专业学制2年半,其余学制均为2年。以后又开设了电工、农艺、师训、财会、新闻等班。至1978年底共毕业(结业)学员1003人。1972年,将小墩岗“五·七”干校移交给“五·七”大学作为分校。本校与分校分设新老郎川河南北,共有房屋370余间,田地520多亩。1979年下半年,安徽省教育厅在该校开办郎溪师范班,“五·七”大学随即停止招生。同年10月,县政府发文撤销“五·七”大学,改办教师进修学校。
(四)重点中学简介
一、郎溪中学
此校为全县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始建于民国30年(1941年)8月,校址在姚村乡下姚家祠堂,原名郎溪县立初级中学。乡绅杨树普筹建,陶然为首任校长。民国31年(1942年)2月,迁岗南乡王家祠堂。民国32年(1943年)9月,因日军侵扰,学校自动解散。民国33年(1944年)8月,汪伪政府在城关西北宗家祠堂重办郎溪县立初级中学。1949年4月28日,县人民政府接管郎溪中学,校名为皖南区郎溪简易师范学校(因附设1个简易师范班),校务委员会主任岑佩峰,副主任芮孚云。1950年2月,更名为安徽省郎溪初级中学。1958年9月,始招高中一年级新生,扩充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安徽省郎溪中学。学校初创时,仅3个班,学生110人,教员7人。民国37年(1948年),5个班(含简师班),学生211人,教师9人。建国后,学校规模逐年扩大,1957年10个班,学生453人,为1949年的4倍,教职工32人。1958年,学生766人,教职工114人。1965年,12个班,学生629人,教职工54人。1961年~1965年毕业的5届高中生,考取高等学校共79人,占毕业生总数168人的47%。至1985年底,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级人才,总数1737人(高中毕业生168人,初中毕业生1569人)。1980年,24个班,学生1347人,教职工99人。1987年,有23个班,学生1211人,教职工88人。
二、梅渚中学
1958年夏创办,建校舍31间。始招初一3个班,150人,教职工13人,校名为郎溪县梅渚初级中学。首任校长陈中铎,教导主任李明海。1961年上半年,新建办公平房7间,教室9间。1965年,有7个班,在校生300多人,教职工20余人。1970年春,改名郎溪县梅渚公社初级中学。1970~1972年,连续三年春季招收初一、高一各2个班,共200人,成为农村完全中学。1978年,该校正式命名为郎溪县梅渚中学,列为芜湖地区4所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秋,在校生958人,教职工68人。1984年7月~1985年10月,建成教学大楼。该校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一度曾受到全县各界人士的称赞。1960年,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77~1979年,连续评为县、地、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79年以来,有5人评为县、地优秀教师,5人评为省三好学生或参加省组织的夏令营活动。1983年,该校评为县教育系统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集体。总务主任吕韶音评为县、省、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1978~1987年,该校学生考取大学本科61人,大专53人,高中专58人。
三、水鸣初级中学
该校建于1969年,始为小学“戴帽”初中班,招初一新生30余人。1976年中小学分开,正式命名为郎溪县水鸣初级中学。1980年,李茂平、邓泽恒任正副校长,王均哲、吕茂亨先后任教导主任。1987年有班级6个,学生340人,教职工19人。
该校是全县规模最小的一所初级中学,师资、设备等条件都较差,但教学质量却居全县初级中学之首。1977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0~1987年连续8年初中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成为地、县、乡教育战线上先进典型。外地学校不少学生转入此校就读。其主要经验是狠抓校风、教风、学风的整顿与建设。学校制定了领导、教师“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和“班主任职责”,实行目标管理。强调领导与教师做学生的表率。严格坚持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的评比标准,做到奖罚兑现。对任课教师采取“循环制”跟班上的办法,调动积极性,加强责任感。不断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改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进行教学。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对学生因材施教,对成绩好的学生作提高性的辅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加强补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学校还成立了英语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组织英语竞赛,加强课外辅导,使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提高很快。1985年中考,英语消灭了不及格现象,平均成绩70分以上,获全县第三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