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展概况
郎溪小学教育始于清末。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知县周捷三将郎川书院改为建平两等(初小与高小)小学堂,招生36人,学制9年。首任学监(校长)王槐三。这是全县第一所县办小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此校改为建平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于定埠花敞厅(今定埠粮站处)创立高(淳)建(平)联立胥溪初等小学堂,学生38人。第二年增设初等小学堂2所,一所设于钟溪桥,学生26人,秀才禹贡改私塾为初等小学堂。另一所是设在县城东街的养正初等小学堂,学生15人。宣统二年(1910年),北山(今下湖乡)胡炳勋将自办私塾改为北山头初等小学堂,学生由25人增至70余人。
民国元年(1912年)8月,建平两等学堂改称为建平高等小学校,其他初等小学堂一律改为初等小学校。同年,梅渚镇创办萃英初等小学校,学生110余人。民国2年(1913年),毕桥将4所私塾合并改称碧溪初等小学校,学生60余人,后又改为毕桥初等小学。民国4年(1915年),姚村鸦山、石佛2所初等小学首先改称国民学校。同年7月,梅渚镇创办开志高等小学,免收学杂费及书本费。民国6年(1917年),建平高小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梅渚萃英、开志两校合并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定埠胥溪小学改为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民国7年(1918年),邑绅江东元于城内腊梅巷创办女子初级小学校,招女生28名,是全县女子学校之始。民国10年(1921年),该校改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有6个年级,学生129人,免费入学和供应课本。同年,涛城4所私塾合并为涛城初等小学,学生72人。民国11年(1922年)陈文(抗日英烈,有传)在毕桥镇创办毕桥初级小学和女子小学,即懿贞女子小学,招女生20余人。民国13年(1924年),县城东门埂私塾改为区立东门埂初等小学,学生30余人。民国15年(1926年),县城创办县立第一模范初级小学和县立第二模范初级小学。民国18年(1929年),全县国民学校县立11所,区立8所,私立1所,共20所,学生1013人,教职员54人。民国19年(1930年),将乡下尚存的30所私塾改良合并为保国民学校。此时县内小学增至35所,学生1852人,教职员114人。民国20年(1931年)大水与民国23年(1934年)大旱,全县在校学生人数下降,教育处于低潮。民国26年(1937年)8月,城内创办私立建国小学。同年统计:全县小学毕业生仅2020人。民国28年(1939年),实行政、教合一,实施国民教育制,校长由乡(镇)长、保长兼任。小学增至33所,学生2289人,教职员95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更名为城中小学,校长芮孚云。民国29年(1940年),杨树普在日军未占领的姚村创办姚村小学,5个班,来自宣城、郎溪、广德、宁国的学生200多人。同年,在毕桥设省立第二临时小学,高小1个班,学生11人。初小4个班,学生164人。民国30年(1941年),县长梅光庾(中共地下党员)下令各个乡镇普及义务教育,秋季学校增至70所,在校生达3825人,教职员119人。第二年学校又增至93所,学生4520人,教职员136人。民国32年(1943年)日军侵占郎溪,施行奴化教育,学校下降为59所,学生3433人。民国36年(1947年),县城吉原小学(现城关一小)改名“中正小学”(为蒋介石60岁祝寿)。1949年底,全县仅有简陋小学33所,教职员78人,学生351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
民国期间,全县除普通小学外,还有其他三类小学。
一、抗日根据地小学
民国33年(1944年),县内凌笪抗日根据地中共凌笪党支部和乡抗日民主政府创办了两种抗日小学。一是青年夜校与识字班(即冬学)。一是抗日小学。同年9月,在凌笪乡安桥、北沟、孔塘、钟桥、岗南5个自然村办起5所抗日村小,后将安桥、北沟2所村小合并为乡抗日中心小学,1945年迁至凌笪镇,学生100多人。平常使用抗日民主课本,敌人扫荡时用汪伪课本作为掩护。学生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参加根据地抗日宣传、拥军优属、支援抗战等社会活动。
二、汪伪统治区的小学
民国32年(1943年)10月~民国34年(1945年)8月,汪伪县政府和日军勒令各小学开学上课,使用汪伪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国文》、《历史》被阉割篡改,小学开设《日语》,实行奴化教育。
三、教会小学
(1)毕桥天主堂学校。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毕桥天主堂神父创办懿德学校,学生40余人,2名修女任教。民国27年(1938年),教堂西班牙神父创办同德男校和育英女校。男校招生74人,女校招生30人,均系教徒子女。开设《圣经》、《英文》、《国文》、《编织》、《刺锈》等课,星期日做弥撒。(2)城内天主堂学校。民国17年(1928年),教堂神父创办男女学校各一所,男校设天主堂内(今县人武部处),名天主堂学校,招生60余人,开设《圣经》、《国文》、《英文》、《算术》、《常识》等课,星期日做弥撒。女校设北门(老棉织厂隔壁),名育英学校,招生30余人。除增设刺绣课外,其他课程同男校。(3)欧村湾教会学校。民国28年(1939年),在欧村湾天主堂办私学1所,名天子门教会学校,学生20余人。课程设《孟子》、《圣经》、《英语》、《数学》等。一年后改为初等小学。
1949年4月24日郎溪解放后,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33所小学,加强了领导和整顿。全县划为在城、梅渚、凌笪、井岗、飞鲤、姚村、涛城、东夏8个中心小学区,配齐了区文教助理。1952年,小学发展为139所,为1949年的4.3倍。学生7857人,为1949年的2.23倍。教职工229人。1953年,全县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1957年小学发展到151所,学生120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45.4%,教职工427人。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浮夸风盛行。教育也大起大哄,盲目发展。小学猛增到330所,学生25869人,教职工595人。但到1959~1962年,学校和学生数字明显下降。
1961年开始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教育逐步走上正轨。1965年小学发展为541所,其中民办小学为345所,学生21491人。试办耕读(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巡回教学等形式)小学班414个,学生751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2.3%。
“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全县小学教育处于停滞和瘫痪状态。1970年小学下降为291所,学生15889人,比1965年下降27%。1971年,农村小学下放给大队管理,实行民办公助。在“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队(大队),读高中不出社(公社)”的口号影响下,1975年小学发展为994所,学生50391人,教职工1570人,其中民办教师1005人。同时出现“戴帽”学校(小学附设初中班,初中附设高中班),但由于盲目发展,造成师资质量不高,学生成绩低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恢复升学考试制度,使用统编教材,充实巩固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秩序,加强学校建设,全县小学教育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县有小学177所,班级1128个,学生45458人,入学率为97.5%。教职工1661人,其中民办教职工876人。
(二)重点小学简介
一、城关镇第一小学
此校是全县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名称建平两等小学堂,初设城内腊梅巷,学生36人。该校曾先后更名为建平高等小学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县凤凰墩小学、郎溪小学、城中小学、郎步镇小学、吉原小学、中正小学。1949年4月,郎溪解放,5月易名为建平小学,学生300多人。1958~1961年创办郎溪师范,又改名为郎溪师范附属小学,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47人。1962年复名为建平小学。1974年,更名为城关镇第一小学。
该校创办至建国前,五迁校址,十易校名。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学校进步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与反对封建专制,闹学潮,抵制日货等活动,涌现出革命烈士李政刚、李鹤等杰出学生。建国后,克服校舍缺乏,教学设备简陋等困难,自制教具,改进教学,走在全县前列。在3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学校既抓教学,又办小农场,抓好生活,促进教学。1962年,荣获安徽省委和省人委授予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先进单位”奖旗。1964~1965年,学习上海育才小学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被芜湖地区定为全县首批试行《小学暂行工作条例》的学校。1978年9月城关三小并入该校。1979年,在全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夺取团体总分第一名。1982年,在开展“五讲四美”第一个文明礼貌月中,成绩显著,荣获安徽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先进单位奖状。1984年8月,学校领导班子改组,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奖惩、考勤和学籍、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调动了教职工积极性,各项工作出现新局面。1985年5月,试行对外开放教学,全县乡镇与县委、教育局领导赴校听课,达1000多人次。1986年5月,宣城行署教育局与共青团宣城地委检查后,授予“文明学校”奖牌。1987年,全校班级24个,学生1285人,教职工57人。
二、梅渚小学
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原名梅渚萃英初等小学堂,校址在葛氏宗祠,学监(校长)岑春台,学生110人,教师5人。民国4年(1915年),将萃英初等小学堂与私立开志高等小学堂合并,称为梅渚萃英高等小学堂,岑述彭(有传)为学监。民国6年(1917年),更名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堂。民国29年(1940年),列为郎溪县立示范学校。民国35年(1946年),更名梅渚镇中心国民学校。该校富有革命和爱国主义传统。民国17年(1928年),中共宜兴县委派葛琴、史屯等同志来郎溪开展地下工作,在此校建立“梅渚青年协进会”,组建共青团支部,吸收青年教师入会、入团。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师生组织抗日宣传队,集会游行,抵制日货,当众烧毁日本布40余疋。民国25年(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民国26年(1937年)元旦,师生集会庆祝,游行2昼夜。同年组织“梅小话剧团”,曾与北京各校南下宣传队同台演出,宣传团结抗日。教师芮孚云、宋寒光等经常率领学生在街头巷口散发传单,张贴漫画,演活报剧。民国27年(1938年),师生还到梅渚王家祠堂、溧阳殷桥、高淳下坝、东坝等地慰问新四军一支队和国民党军队抗日伤兵员。
1949年5月学校定名梅渚中心小学,学生262人,教师11人。1987年全校班级22个,学生505人,教职工35人。1950~1987年,38年共培养毕业生3312人,为建国前6.5倍。曾在该校受启蒙教育的专家、教授、作家、画家、医师、县团级干部近200人。如著名的铜版画家曹剑峰(邻县溧阳人)现为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黑龙江省北大荒的丁继松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马鞍山市的吴世君发现6种蚧类新种,研究成果受到国际昆虫学界公认。他用蝶翼制作的蝴蝶画,开创了一个工艺美术新画种。
三、定埠小学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苏高淳、安徽建平两县边境定埠镇将3所私塾合并成立高(淳)建(平)联立初等小学堂。校址在花敞厅(今定埠粮站处),首任学监吕子金。学生38人,其中高籍11人,建籍21人,客籍6人。2年后,增设高小班。此校开办3年分开,两县各自设立小学,开展竞争。双方在师资力量、经费供给上都作为重点扶持,因此,设备较好,办学正规,教学认真,质量较高。民国年间,高(淳)郎(溪)又曾办定埠联立小学。民国33年(1944年)曾附设初中班。1969年7月芜湖市二中下迁郎溪,建立定埠初级中学,定埠小学改为附属小学。此校共四迁校址,十一次更换校名。1987年全校班级7个,学生363人,教职工19人。
郎溪县1950年各中心小学区一览表
(表29-2)

郎溪县1987年各中心小学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29-3)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