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报纸
一、《郎溪日报》
由国民党郎溪县党部、县政府主办,于民国35年(1946)10月31日创刊,社长兼发行人张弩,主编周大钺(周)。社址在凤凰墩。名为日报,实为不定期,四开四版,先石印后改铅印。副刊有《凤凰墩》,钱能主编;《笔垒》,卢剑庵主编。民国36年(1947年)印刷工人罢工,停刊。5月1日复刊(试刊),6月2日正式复刊。改为3日刊,由县美新印刷所承印。
二、《民意报》
由三青团郎溪县团部主办,于民国36年(1947年)6月11日创刊,发行人为三青团郎溪县团部主任吴国光。周刊,每周3出版1张(对开)。报名系皖南行署主任张宗良题写。社址设城关下街头88号。民国37年(1948年)下半年,郎溪中学学潮爆发后,不久,吴国光逃窜台湾,该报停刊。
三、《郎溪简报》
由国民党郎溪县党部主办,创刊时间不详,内部发行。发行人是县党部书记长鲍士鎏。社址在东门闰阳里。
四、《快讯》
由中共路南分工委主编,民国37年(1948年)创刊,不定期,油印八开,主编王自强,编辑陈廷钊。1949年4月后,《快讯》改成《人民报》,由中共郎溪县委宣传部主编,铅印,1950年停刊。
五、《收音小报》
由县收音站于1950年12月主办,编辑先后有胡耀华、周庆全。主要刊载中央、华东、皖南等电台记录新闻,每天1期,版面为1张蜡纸。1953年后不定期出刊,1956年3月后停办。
六、《郎溪报》
1955年底,县委将各部、委、办所编的油印小报合并改为《郎溪简报》,即《郎溪报》的前身。1956年3月,余章一、王炎礼、胡耀华等3人赴省委党校新闻班学习,11月底返县筹办《郎溪报》。12月,《郎溪报》试刊,请当时安徽省委宣传部长桂林栖题写报头。1957年元旦创刊,初期八开四版,3日刊,发行2000份,后增加到5000份。版面与大报相似。由县时新、美新印刷所承印。
1957年10月间,县委研究决定敦请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为该报题写了报名,1958年改刊时采用。此报由三日刊改为隔日刊,八开四版改为四开四版。该报于1961年1月29日停刊,共出版556期。
(二)新闻社团
一、记者公会成立于民国36年(1947年)2月25日。郎溪日报社、青年通讯社、郎溪新闻社、警光社郎溪分社及各报驻郎溪记者、通讯员,为开拓新闻,发起组织记者公会。推定张弩、周大钺、奚国章、方泽民、祖浩白、王宗德为委员,张弩为主任委员。
二、民光通讯社
成立于民国36年(1947年)7月9日,由三青团郎溪县团部建立,社长吴国光。
三、郎溪通讯站
系《皖南日报》驻郎溪通讯站,1949年设于中共郎溪县委宣传部内,站长陈继明,1953年撤销。
四、郎溪人民出版社
成立于1959年,负责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余章一,曾出版一书,内部发行。1961年1月撤销。
(三)通讯报道
建国初,《皖南日报》公开发行,县建立通讯站,有站长、干事2人。《安徽日报》创办后,县通讯站撤销成立通讯组,归县委宣传部领导。
1957年元旦,《郎溪报》创刊,报社有一支通讯员队伍。县直各大单位和各公社也都建立了通讯报道组。
1961年1月,《郎溪报》停刊后,有关部、委、办等单位成立县委中心报道组,由县委宣传部一名通讯报道干事负责日常工作,不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撰写重要稿件,发往《安徽日报》、安徽省人民广播电台、《芜湖日报》、芜湖广播电台及郎溪县广播站。
1968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也建立了县革命委员会中心报道组,人数最多时有3个专职通讯报道干部,设在县政工组宣传小组内,既写报道又联系、培训通讯员。各公社也相应建立通讯报道组,全县有一批骨干通讯员,形成通讯报道网。
70年代,各县直单位和各公社、大队都成立了通讯组,计有通讯员200多人。每年在安徽省报、省电台发稿30多篇。大多数稿件在县、公社广播站广播。《新芜湖报》创刊后,每年发稿200多篇。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报刊、电台、电视台增多,县通讯报道工作有较大发展。县委宣传部的宣传科专门有1~3人担任全县通讯报道工作,并成立了县委通讯组,在全县发展通讯员200多人。1987年在国家级报刊发稿35篇,在省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发稿255篇,地级报刊发稿423篇。
(四)广播电视
一、广播收音站
1950年8月,县文教科派胡耀华参加皖南行署文教处举办的全区收音员学习班。结束后,配给5042型电子管干电收音机1部,灯塔牌组合电池1副,多股铜绞线天线1根。10月,成立县广播收音站,创办《收音小报》。
1951年4月,县收音站调配1名专职收音员(周庆全),除组织干部、教师收听各种讲座等节目外,并继续抄收中央、华东、皖南等电台记录新闻,印发《收音小报》,每天1期,版面1张蜡纸。
同年12月,皖南行署文教处发给县广播收音站手摇发电机1部,15瓦直流扩音机1部,15瓦励磁喇叭2只,动圈式话筒1只,与县文化馆配合,在城关十字街一商店楼上建立街头广播站,不定期进行广播宣传。当时群众听广播尚属希罕,效果较好。
1955年3月,购回100瓦扩音机1部,1.5千瓦汽油发电机1套。25瓦喇叭2只,15瓦喇叭4只,电唱机1部,履带式话筒1只,4月底建立城区有线广播网,每晚播音2小时,以转播中央台和安徽台节目为主,插播县内农事消息和县委指示等。11月,又购买国产钟声牌钢丝录音机1部,可录音会议报告和剧场节目,再播。
二、县人民广播电台 1956年3月,成立县广播站。8月,安徽省广播事业管理局配给天津产250瓦扩音机2部,铁丝3吨,舌簧喇叭300只,远程牌转播机1部,支持郎溪发展农村广播网。
1957年3月,机房、播音室等修建竣工。为节省广播线路投资,采用一线两用(电话、广播合用一条线路,广播时电话暂停)。年底,郎川河以北各乡镇全部通播。1958年4月底,郎川河以南各乡镇基本通播。至此,全县共装广播喇叭450只。
随着县内收音机、扩音机、广播喇叭等逐渐增加,1958年11月13日,成立县人民广播器材修配站,1964年1月2日,更名为县广播站服务部。
1959年10月,县站将1台天津产250瓦扩音机、1台1.5千瓦汽油发电机调配给毕桥公社,建立县内第1个公社广播站。
1959~1961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县内农村广播网建设停滞不前。
1968年8月,县广播站更名为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广播站。1969年8月3日,成立县革命委员会普及农村广播网办公室。同年,播音由每晚1次增加为早、中、晚3次。1970年,全县17个公社全部建成放大站通播,各大队均配“赤脚线路维护员。”
1971年12月,县站输送给公社放大站的信号,由原来音频传输全部改用载波发送,从此广播、电话可同时启用。
1973年底统计:全县架设公社至大队广播线132条,总长561公里,通播大队达100%,通播生产队为98%.,喇叭入户率85%以上;17个放大站共有扩音机47台,总功率达13550瓦。
1975年,下湖、水鸣等7公社相继埋设部分地下线。至1977年,全县共埋设县站至南丰、涛城等4公社信号线4条,总长31对公里。公社至大队地下广播线23条,总长142条公里。
1977年10月,成立县广播事业局。1979年9月~1982年4月,全县架设广播信号专用线60杆公里,全部水泥杆,双线传输。
1984年2月,县广播事业局更名为县广播电视局,下属有县广播电台、电视差转台、县广播服务部。同年8月,安徽省广播电视厅批准郎溪建立调频发射台。当年购买鞍山产50瓦调频发射机1台,调频接收机20部。并在县政府大楼四楼顶上架设双层十字发射天线,天线钢架高11米,1985年春节前正式开播,全县各乡镇均可收到广播信号。
1986年元月,县广播站更名为县人民广播电台,各乡镇放大站信号源,由原来的有线传输,全部改用元线调频接收。每日播音早、中、晚3次,主要转播中央和安徽省新闻消息,也广播县内新闻和天气预报。
三、电视
1973年8月,县广播站第一次购回天津产北京牌14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2台,梅渚公社购买1台,另1台广播站自用。1976年,县部分单位为收看9月18日北京隆重追悼毛泽东主席逝世大会实况,派人去外地采购电视机,县内电视机迅速增多。
四、县电视台
1982年,县广播事业局开始筹建电视差转台,台址选定在城南公社七里店西侧瓦村板栗岗。1983年10月建房196平方米。架设61.5米轻型发射天线铁塔1座,上装双层十安天线1副,购50瓦电视差转机1台。1984年元旦,电视差转台试播,收4频道中央电视台(宜兴台转播)节目,用9频道发射。4月1日正式转播。
1985年,购回日本索尼公司产3/4摄象设备1套。1985年6月15日,开始播放《郎溪电视新闻》节目,当晚播出了第一条自己录制的电视新闻《郎溪电视台自办节目首映式》,同时播出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以后,《郎溪电视新闻》每周播放1次。
1986年4月27日~5月3日,电视台将原双层十字天线换为4层蝠翼天线,扩大了电视覆盖面,县内边远地区收看效果显著好转。
1987年6月,电视台增添1套卫星地面接收站设备,收转卫星发射的中央电视台节目,转播质量较以前大有提高。同年10月,又安装调式1台1000瓦13频道分米波电视发射机,采用隙缝天线发射,转播卫星发射的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此后,又陆续购置了BT—JOⅡ型扫频仪,SR—8双踪示波器,WSI电视波形监视器等测试设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