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初期,全县工业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酿酒、制药、化工、建材、采矿、冶金、纺织、机械、印刷、造纸等业为主的工业体系。1987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185个,工业总产值6888万元,其中轻工业企业116个,产值4614万元,重工业企业69个,产值2274万元。按工业行业划分工业产值分别为:食品制造业1726万元,饮料制造业848万元,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818万元,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业746万元,缝纫业511万元,机械工业344万元,造纸及纸制品业305万元,家具制造业254万元,金属制品业242万元,饲料工业203万元,纺织业199万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05万元,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102万元,医药工业97万元,电力生产与供应业79万元,化学工业62万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6万元,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47万元,印刷业47万元;工艺美术品制造业34万元,煤制品业33万元,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9万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万元,其他工业19万元。
郎溪县建国后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一)
(表9-1)

郎溪县建国后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二)
(表9-2)

郎溪县建国后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三)
(表9-3)

(一)纺织
民国24年(1935年),县内涛城有王义和纺织厂1家。民国29年(1940年)9月,筹建难民纺织厂,借用县城西门外回澜亭庙内开办,有手工机4架,职工10人。民国32年(1943年),筹建县中心工厂,原预算2000元法币,因物价飞涨,仅制成线布纺织机5架,未能如期举办。民国末年,县内有纺织厂及机坊27户,从业者52人,年产值2.4万元,共有木制织布机72架,纺线机8架,解放前夕纷纷歇业。
建国后,县内纺织业逐渐恢复。1952年3月,梅渚镇首先成立纺织小组,有织布机8台,工人40名。次年将梅渚、涛城、姚村、东夏、定埠、毕桥等小组合并集中至县城内,成立郎溪县棉织生产小组,有木机20台,工人40名。1957年该小组改名为郎溪县棉织厂,工人增至200名。同年7月,城关王芳顺等9名残废军人及家属为自食其力,组成织袜小组,有织袜机6台,手工操作,后逐步扩大,于当年改名为郎溪县烈军属残废军人织布厂。
一、郎溪县棉织厂
1957年3月建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该厂前身为县棉织生产小组,由分散在各乡镇的棉织小组自行合并组成。该厂位于县城北门,占地面积26279平方米,建筑面积5416平方米。厂内设生产、设备、经营等6个科室和漂染、筒纬、整经等5个车间,以生产被单布为主。现有职工243人,全厂有各种设备116台。1987年,拥有固定资产净值137万元,创产值181万元,实现利税4.81万元。
二、郎溪县织布厂
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县城关南门,始建于1957年7月,由城关9名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组成织袜小组,拥有织袜机6台,手工操作。后逐步扩大,并于当年成立县烈军属残废军人织布厂。60年代后期,陆续从镇江购置12台铁木混合半自动织布机,使生产由单纯手工操作转为半机械化生产。70年代,又先后两次购置12台被单机。1984年,将铁木混合半自动织布机全部改为全自动织布机。该厂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现有职工107人。厂内设生产、供销、财务等4个科室及浆染、垫线、织布3个车间,主要产品为纯棉布、蚊帐布。1987年,实现产值40.6万元,完成销售额51.2万元,因受棉纱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影响,略有亏损。
(二)建材
据民国8年(1919年)《安徽省60县产业调查繁表》统计,全县年产砖122.8万块,瓦161.3万张,均全销无存。民国时期,县内仅有一些私人土建的小窑作坊,生产砖瓦、石灰、陶器等。
建国初期,县内私营土窑集中有3处,即城关东门五里亭、西门韦家埂、城南七里店。1956年11月,县手工业联社决定将东西门4家小土窑厂合并,在东门五里亭五塘湖以北望娘庙处兴建县手工业联社机制瓦厂,并于1957年3月正式投产,开始生产青平瓦。之后,全县建材行业日益发展。1972年县水泥厂(国营企业)建成,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1974年,县工农砖瓦厂(集体所有制企业)兴建,生产“九五”红砖、青平瓦。
一、郎溪县水泥厂
地处郎溪县岗南乡与江苏省溧阳县交界的前峰山南麓,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该厂始建于1971年,1972年建成投产,年底产水泥2000吨。1980年至1984年,国家先后投资40万元建成一条直径1.8×8m的土立窑生产线,年设计能力2万吨。1984年至1985年,共投资126万元,分两期扩建和技术改造,建成直径2.0×7m的塔式机立窑自动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5万吨。1987年末,全厂职工29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90万元,产量1.54万吨,完成产值80万元,销售收入167万元,实现利税11万元。1972~1987年,共生产水泥8.8万吨,其产品为325#和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二、郎溪县工农砖瓦厂
位于钟桥乡蚂蚁山,属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1974年4月破土动工,1975年初18门轮窑正式建成投产。1975年3月,扩建至24门及安装400-1型制砖机组正式投入生产。1979年9月,新增400-2型制砖机组1套。1984年底又进行技术改造,轮窑扩建至32门。1987年末,全厂职工116人,建筑面积为12063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3.58万元,生产红砖1809万块,完成产值78.9万元,实现利税14.9万元,主要产品为“九五”红砖,青平瓦。
三、郎溪县机制砖瓦厂
位于县城东门五里亭五塘湖畔,属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其前身是手工业联社机制砖瓦厂,1957年建成投产,当时建有马蹄窑7门,制瓦机1台,以生产青平瓦为主,年生产能力为40至50万张,为郎溪县第一家生产青平瓦(长40cm,宽24cm,厚1.6cm)的厂家。后几经扩建,目前已形成年产砖300万块、青平瓦200万张的生产能力。1987年,全厂职工163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1万元,产瓦204.56万张,砖74.01万块,完成产值33.6万元,利税6万元。
四、郎溪县水泥制品厂
位于郎川河大桥以南,为“五七”企业。1972年建成投产,为全县最早生产水泥制品的企业。1987年全厂职工62人,主要产品为水泥涵管、电杆、民房构件,共生产水泥预制构件696立方米。
(三)机械
建国后,县内始建机械工业。1958年,在城关铁业、木业生产小组和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成立了县第一机械厂(县农业机械厂前身),县五金修配厂(县五金工具厂前身)、县联社农具修配制造厂(县农具厂前身)等。
一、郎溪县农业机械厂
位于城关新建街东,属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该厂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铁木生产组,1958年7月发展成为地方国营郎溪县第一机械厂,当时仅生产各种仿制工、农具。该厂是省内螺杆式启闭机定点生产厂。1963年,该厂试制的蜗轮螺杆式3吨和5吨手动水利启闭机获得成功。1985年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出QL85和QLD85系列共8种规格的启闭机,启闭力分别为0.5吨、1吨、2吨、3吨、5吨、10吨、16吨,有手扳式、手摇式和手电两用式3种类型。1982年试制成功皖江710型和420型两种脱粒机,其中710型脱粒机于1984年被选为省内定型脱粒机型,1985年该产品又先后荣获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和县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开始生产管径为125毫米的WHD5-4型混流泵,由省农用水泵系列会战组研究设计,为全国科技大会授奖项目之一,是宣城地区生产农用水泵的主要厂家,产品至今仍畅销不衰。1985年与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出ZH85型铸铁闸门,此产品密封性能好,漏水量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开始试制并投产WJP塑料粉末静电喷涂成套设备,当年11月通过省级鉴定,填补了省内空白。产品于1986年获得省机械工业厅颁发的科技成果二等奖及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9.2万元,净值107.6万元,职工189人,主要生产设备36台。是年,该厂生产人力脱粒机1765台。水利启闭机479台,农用水泵302台,铸铁闸门63副,静电喷涂设备10台,人造金刚石6213克,创工业产值130.2万元,实行利税14.1万元。
二、郎溪县农具厂
位于县城关新建街西端,属集体所有制企业。该厂是县二轻系统的较大企业,1952年是生产小组,1958年成为县联社农具修配制造厂,1959年改称县农具厂。1987年全厂职工29人,建筑面积4552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44万元,主要设备11台,创产值67.93万元,利税2.6万元。主要产品为打稻机,齿轮泵,水泵,脱粒机,阀门,耘耙,镰刀,塘泥夹等。
三、郎溪县五金工具厂
位于县城关新建街东,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白铁生产小组,1958年成为郎溪县五金修配厂,时有职工30人,以修理为主,仅生产一些日常用品。1971年生产731型脱粒机、山芋擦粉机,1975年生产手摇砂轮机和手摇胸钻,1977年生产1.5寸至4寸5种类型小五金搭扣。1984年正式更名为县五金工具厂。1987年底全厂职工146人,占地面积231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339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9万元,设备24台套,总产值162.2万元,实现利税14.73万元。产品以日用五金产品为主。
四、郎溪县阀门厂
位于十字镇南街西边,属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前身为十字农具厂,创建于1958年。1985年始称县阀门厂,1987年末全厂职工6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73万元,实现产值51.5万元,利润0.8万元。主要生产小口径耐腐蚀高、中压专用阀门。
(四)食品
建国前,县内沿用传统落后的工艺加工粮食、油脂和酿造白酒及制作糕点、酱制品等。规模较大的有泰丰碾米厂、汪怡盛油坊、义大槽坊、万康酱坊等。建国后,1950年~1953年,相继创办郎溪县第一碾米厂、郎溪县粮食局油厂等8家国营粮油工业企业。1955年,在原义大槽坊基础上创建国营郎溪县酒厂。1956年末,上述9家国营企业有职工15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88万元,创产值161.5万元,工资总额5.83万元。后几经更迭,到1987年底,全县粮油加工企业共19家,其中国营企业4家;食品加工企业共21家,其中县食品厂为国营企业;酿造企业有县酒厂、县酒精厂、县饮料厂、县陈醋厂等。
一、郎溪县油厂
厂址在县城南江北山,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粮食局,1982年筹建,1985年建成并通过验收,采用浸出油生产工艺,当年产值249.46万元,利税9.5万元。1987年末全厂职工104人,占地面积924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8万元,年产值520.54万元,利税42.8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200-3A型榨油机3台,622-15型蝶式离心机3台,YJCP250型平转浸出器1台,以油菜籽为原料,生产二级菜籽油,产品先后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产品”和“商业部优质产品”。
二、郎溪县面条厂
厂址在县城关中山街48号,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粮食局。始建于1971年,当时属县粮食局创办的“五七”工厂(城关下街头)。1973年迁至目前厂址,自制了一套半机械化生产线和固定式烘房,生产“建设”、“富强”两种面条。1979年批准为大集体企业,1984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1987年进行了扩建和技术改造,扩大了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同年底全厂职工77人,占地面积275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9.47万元,创产值54.57万元,利税6.96万元。主要产品有建设面条、上白面条、老人营养面、儿童面、蛋黄面、龙须面、玉带面等。其中建设面条1982年至1983年连续获“安徽省粮食系统优良产品奖”,上白面条1985年获“商业部优质产品奖”。
三、郎溪县酒厂
厂址在县城关西门郎川河畔,系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始建于1955年,前身为私营义大槽坊。1971年,在巩固固态发酵酒生产同时,投资9.5万元购置全套液态发酵白酒生产设备,使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1987年末全厂有职工58人,占地面积8797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0万元,完成产值146.27万元,利税22.85万元。主要产品为优质瓜干酒、粮食酒。1987年共生产白酒920吨,其中优质瓜干酒900吨,粮食酒20吨。
四、郎溪县酒精厂
厂址位于县城关西门外宗家墩,系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原属县酒厂的一个车间,1982年2月单独建厂。1987年末全厂职工104人,占地面积2.4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80.3万元。是年共生产酒精987吨,完成产值171.7万元,上交税金9万元,略有亏损。
五、郎溪县饮料厂
厂址在县城关宁芜路33号,属县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1981年县工业局针对市场汽酒畅销而货源短缺的现状,将业已倒闭的县汽车队房屋移交给县酒厂,并购置生产设备4台,建立汽酒车间,当年9月正式生产,生产能力500吨。1982年从县酒厂划出成立县汽酒厂,1985年改称县饮料厂。1987年末全厂职工38人,占地面积2773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5.9万元,创产值31.2万元,利税3.88万元。主要产品为桔子汽水,柠檬汽水,葡萄酒、小香槟等。
六、郎溪县食品厂
厂址在县城关新华街针织巷22号,系县办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始建于1953年。1987年末全厂职工54人,占地面积1391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万元,创产值32.09万元,实现利税2.15万元。主要设备11台,主要产品有桂花糕、桂花酥糖、酥洋寸等,其中“酥洋寸”被评为1979年省名细糕点。
七、郎溪县陈醋厂
厂址在县城关宁芜路54号,系县办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1982年由县蔬菜副食品公司划出组建。1987年末全厂职工39人,厂房面积64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4.39万元,创产值14万元,略有亏损。主要产品有陈醋、辣油、辣酱等。
(五)印刷造纸
清光绪四年(1878年),潘文山在县城开设潘集文斋,经营木板印刷,刻印宗谱、神像以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女儿经》等启蒙书籍,兼刻木质图章、石章,颇负盛名。是时,县内尚有魏康仁开设的盛德堂(后改名为“九华堂”)经营刻印。民国35年(1946年),江苏宜兴人谢夷畅、史汝才先后来县内开设美新和时新两家印刷所,兼刻图章、铺戳,并兼营课本、簿本印刷和文具等业务。建国后,美新、时新两印刷所经过1956年公私合营改造,两家合并成立时美新印刷厂(为今县印刷厂前身)。
县境内姚村乡造纸业始于明初。清朝末年,该乡永丰山区纸棚洼一户姓江的当地人在挖麻塘时,挖出咸丰六年(1856年)沤下的一塘麻,证实那时当地人即在该处造纸。民国6年(1917年)前后,永丰山区有11家手工造纸厂,共有纸槽32架。纸槽分大、小两种,小帘表芯纸规格为12×15寸,系生活用纸,也用于包装;大板纸为制作爆竹和作“禧钱”(迷信烧化)纸用。至建国前夕,从事造纸业123户,从业人员475人,半工半农,闲时做纸,忙时务农。主要纸厂有胡兴泰、杜永康、陈永和、程寓合、江顺昌等。建国后的合作化时期,有362户个体造纸手工业者,以股金入社的形式组建永丰林业社,1957年改名为永丰造纸厂。
一、郎溪县印刷厂
位于县城关西门,占地面积207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866平方米,系县办全民所有制企业。前身为1956年4月成立的公私合营时美新印刷厂,1958年改为县报社印刷厂,当时隶属县委宣传部,主要为出版《郎溪报》服务。1961年报社停办后,遂改名为公私合营印刷厂。1966年,正式成立国营郎溪县印刷厂。自建厂至80年代初,由于设备陈旧,产品产量变化不大,企业发展缓慢。1982年该厂进行全面整顿,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当年即扭亏为盈。1987年末全厂职工73人(正式工60人),拥有各种专业印刷机械设备41台,固定资产原值38万元,创产值33.2万元,实现利税5.8万元。
二、郎溪县永丰造纸厂
该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二轻局。其前身为永丰林业社,1957年7月,由428户造纸个体户组成“县手工业联社永丰造纸厂”,1959年转为国营企业,1963年正式确定为县属集体企业。该厂在姚村乡姚家塔,有竹山10000余亩,杂树林740余亩,水田189亩。厂下属4个车间,13个工段,15个自然村共278户,有职工704人(其中临时工205人)。其中,机制车间在厂部,另有小鸦山岭、蔡家冲、老龙沟3个手工操作车间,主要以竹麻和稻草为原料,生产表芯纸、卫生纸。1962年,该厂生产土纸出口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出口量居全省首位。80年代企业增添2台制纸机,1982年开始生产皱纹卫生纸和机制土纸,年产量突破千吨大关。1987年末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8.6万元,专用机械制纸设备30台,手工纸机71架,年产土纸6000吨,皱纹卫生纸450吨,机制纸1000吨,创产值221.25万元,实现利税8.5万元。 (六)采矿
县内采矿业,始于建国后的1958年。是年4月为了“大办钢铁”,创办凌笪独山铁矿,初期有干部6人,工人23人。后又从各乡调来职工80人,其中下放干部14人,民工66人,1958年共开采铁矿石2.4万吨。后在60年代初工业调整期间停办。1958年还进行过萤石开采,共开采萤石0.7万吨,其后几经停办,于1966年4月恢复开采。萤石为县内主要非金属矿资源,已查明矿石储量为199.75万吨,居全省之首。此外,县内黄砂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县境内11个乡镇,具有粒匀、质纯、角多、泥杂少、凝固好、抗压高、规格中粗等优点。1958年开始少量采挖和销售,当时,主要以集体采砂为主。1969年7月成立郎溪县黄砂管理站。主要负责全县黄砂的管理和销售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沿河农民采砂人数迅速增加,专业采砂队和农闲突击采砂相结合,采砂力量发展至万余人。1958年至1987年间,全县共销售黄砂1072万吨。其中1987年销售黄砂168万吨,产值612.48万元,实现利润82.21万元,税金32.16万元。
郎溪县萤石矿系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位于姚村乡姚家塔境内。建于1958年6月,当时名为“郎溪县地方国营夏桥萤石矿”,其后几经停办。1966年4月重新恢复开采时改为现名,为集体企业性质。已查明萤石储量199.75万吨,折合氟化钙(CaF2)矿物量96.83万吨,储量为全省之首。现有职工300人(其中正式职工150人),拥有固定资产125万元,已形成年产矿石1万吨的能力。1985年前,该矿采取露天开采方式,曾连年盈利,1986年起出现采剥比例失调现象,企业由盈转亏。1987年萤石产量8763吨,实现产值65.7万元,利润亏损19.3万元,上交税金4.7万元。为了解决采剥比例严重失调问题,1985年该矿委托省矿山公司设计平峒开采,当年开始基建。到1987年底,全矿已有半数作业区实行坑采。矿石主要销往马鞍山钢铁公司以及江苏、山东等省,并有部分矿石远销日本、捷克斯洛伐克和东南亚国家。
(七)服装鞋帽
县内最早的服装店是民国21年(1932年)在城关西街开设的李祥盛西服店和随后开设的曹和记西服店。民国时期,有缝纫业24户,从业者58人。民国15年(1926年),有广德人在城关西街开设李复成鞋帽店,制作皮鞋、布鞋、礼帽、瓜皮帽、童帽等,抗战时期,被日军战火烧毁后倒闭。民国末年,全县共有鞋业17户,从业者17人。建国前,服装、鞋帽业均为家庭店铺,手工制作,亦工亦商,以个体生产和经营为主。50年代初,手工业者纷纷组织和参加合作社、组,服装鞋帽业也有了新发展。1952年,由个体缝纫业7人组成城区西服小组(为今县服装厂前身),制鞋业4户7人成立工友鞋店(为今县鞋帽厂前身)。1982年,郎溪县羽绒厂建成,生产“雁鹅”牌羽绒系列产品。
一、郎溪县服装厂
系县办集体企业,原址在县城关东门老街,1981年迁往中港河东端宁芜路西侧。前身为城区西服小组,是1952年由城关个体缝纫业者自行组织起来的,1954年发展成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1955年与棉织、制鞋合并成立混合生产社,1958年分开单独成立县联社被服厂。1960年与县制鞋厂合并为县服装鞋帽厂,1962年又分开重新成立县缝纫生产合作社。1974年3月,该厂正式定名为郎溪县服装厂。1987年末全厂职工112人,厂房面积1513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9万多元,生产成衣42.72万件,实现产值84.4万元,利税15.15万元。主要产品有羽绒锦纶棉衣、锦纶茄克衫,其中锦纶茄克衫通过县外贸公司出口加拿大等国。
二、郎溪县鞋帽厂
系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县城关建平街26号,厂房面积725平方米。1952年,城关制鞋业4户7人成立工友鞋店,1954年发展成为城关鞋业供销小组,1958年成立郎溪县城关制鞋厂,1962年成立郎溪县城关制鞋生产合作社,1972年正式改名为郎溪县鞋帽厂。1987年共生产皮鞋1.3万双,布鞋7万双,完成产值46.59万元,实现利税2.5万元。
三、郎溪县羽绒厂
系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位于城关中港河以南宁芜路东侧。该厂于1982年4月建成试产,借用县农机局训练班5间平房作为生产场地,当年创产值23万元。1984年和1985年先后进行了技改和扩建,扩大了羽绒制品生产能力,年加工羽毛量达40万斤。1986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利润达35万元。1987年完成产值322.26万元,实现利税18.9万元。该厂现有职工111人,占地面积97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厂部下设行管、生产、供销、财务4个股、室及分毛、消毒、制品3个主要生产车间,加工生产“雁鹅”牌系列羽绒制品,品种包括高档盖被、垫被、坐垫、马甲、坦克衫、滑雪衫、羽绒裤、枕胆等。
(八)其他
一、郎溪县制药厂
系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原址在县城关,1987年底迁往潘村。1971年8月建厂,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1987年底有职工6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3.87万元,工业产值为96万元,利税12.20万元。主要品种有益母草膏、养血安神糖浆、川贝枇杷糖浆、小儿止泻糖浆、梨膏、枇杷叶膏、木瓜药酒等。
二、郎溪县锅厂
属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厂址位于县城东五里亭五塘湖南堤埂上,厂区总面积1.0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010平方米。该厂历史悠久,前身系民国28年(1939年)2月建立的德成锅厂。建国后,1954年5月成立县城区供销合作冶坊生产小组。1956年11月改称县冶坊生产合作社。1958年5月改为郎溪县五里亭锅炉厂。1960年3月改为县铸锅厂。1963年复改称县冶坊生产合作社。1972年又称为县农具铸造厂。1974年10月正式定名为郎溪县锅厂。1987年底全厂职工50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4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压锅机16台,空压机3台,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的铁锅、犁头、犁面、生铁锹等。1987年生产铁锅21.01万口,农具2.33万件,产值60.38万元,利税3.53万元。
三、郎溪县雨具纸箱厂
系县办集体企业,厂址在县城关北门。前身为1954年3月由个体户周宗才等5户12人组成的城关雨具供销生产小组。1956年城关扳业小组并入,成立城关制伞生产合作社。1958年6月改为县手工业联社制伞厂(合作工厂)。1962年恢复为县制伞生产合作社,当年产值2.65万元,生产雨伞0.55万把。1974年增设算盘车间,企业改称县算盘雨具厂,之后企业数度转产,1985年始称郎溪县雨具纸箱厂。现有固定资产30万元,建筑面积994平方米,下设纸箱、雨伞两个车间。50年代生产“大红袍”纸伞,60年代后生产黄布伞,目前以生产纸箱为主。1987年实现产值42万元,利税2.2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