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个体私营
县内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唐代,姚村鸦山生产的“瑞草魁”茶被列为贡品。明代初期,姚村山区已经出现造纸业。民国8年(1919年),梅渚商会首任会长殷源浚在梅渚创办了耀梅电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机器工业开始在郎溪县出现。建国前,县内工业绝大部分为私营、个体手工业作坊、店铺,多集中在城关、梅渚、涛城等集镇。1949年底,全县计有工业企业70个,均属私营,全年总产值241万元。同年,全县计有个体手工业户429户,从业人员921人,全年总产值311万元。1953年始,根据国家要求,开始对私营工商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是年,全县对5家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分别为郎溪光明电厂、郎溪县泰丰碾米厂、郎溪县万怡酱醋厂、郎溪县东夏太隆酱园、郎溪时美新印刷厂。同年底,全县共建立各类手工业合作社、组38个,从业人员1087人,完成产值150万元。此后,县内私营、个体手工业基本上被纳入集体所有制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个体、私营工业得到了恢复并取得了新的发展。
清末至建国初,县内较大的作坊匠铺有:
一、菸草铺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城区内设有周裕昌烟店,生产工具有菸榨4座,菸刀4把,捆索8根,木槌4副,价值400元(银元,下同)。每年所需本地产烟叶730石,每日制造黄烟丝340斤,年产720石,价值28800元,销往宣城、溧阳、高淳等地,销价每石40元。烟店有固定资产1800元,流动资金9500元,职工50人,每人年工资80元,交税捐460.8元。县城内菸草铺计有13户。
二、油坊
汪怡盛油坊,设县城北门大街,资本共3000元,年产食油2100石,每石价10元,菜籽原料消耗7000石,有职工7人,年工资总额500元。元生油坊,位于县城北门,资本为5600元,年产油82500斤,原料消耗4125石。另外有上海中美制造所制造的轧花机2台,每台每日轧花350斤,秋后,两台机20日共轧花14000斤,委托加工1100户。此外,北乡阳春铺有王德元油坊,东乡涛城铺有永兴油坊,北乡梅渚镇有德兴油坊等。
三、酱坊
万康酱坊,是绩溪人章志樵于民国初年创办。坊址在城关今万康酱油坊处。先购买草屋和加盖工棚,总面积200平方米。至民国32年(1943年),发展扩大,兴建石库门大瓦房。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生产酱、酱油和各种酱菜,有工人40多人,成为闻名全县的“万康酱园”。后又增设槽坊、磨坊、豆腐坊。1956年1月,与城关较大的汪怡泰酱坊(位于老十字街的医药公司门市部处)合并,成立“公私合营万怡酱园”,成为现在县蔬菜副食品公司的前身。
四、烛坊
县城东门大街有王怡成烛坊,资本共3000元,年产蜡烛285石,原料从宣城、宁国购进,年消耗322石,每石价360元,职工7人,年工资总额500元。此外,县城西门大街有裕泰昌烛坊,资本3000元,年产烛358石。梅渚镇有汪德源、永兴烛坊等。
五、铁铺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5年),有江北人李兆兰,在县城开设李义和铁铺,打制农具、家具,以菜刀、镰、锄著名。民国时期,有铁铺20户,从业人员64人。
六、银铺
民国17年(1928年),邓德喻在县城西门开设“天心楼”银铺。此外,另有摆摊设点的张俊林,从事银器首饰和证章的制作加工。梅渚有王同盛、王金盛两家银器首饰铺。
七、冶坊
民国23年(1934年),广德朱姓、温姓2人在五里亭开办有大隆记锅厂,用皿炉,土模制铁锅或农具。民国28年(1939年)2月,德成锅厂在此基础上开办,拥有资金24000多元。
八、裱画铺
亦称装裱,系装裱屏联字画的工艺美术。民国初期,有清末武秀才宗瑞开设的“永乐斋”,后改名为“岐凤斋”。与此同时,还有许凤岐开的“聚墨斋”。其后,民国18年(1929年)有刘昆山开设的“恒文斋”。这三家裱画铺都兼营纸扎。抗战时期,后两家店铺关闭,独“岐凤斋”的继承人宗守谱仍从事此业。
九、花炮铺
民国时期从事此业者,以梅渚、钟桥居多。城关有张万春1户,从业者3人。品种有双响,鞭炮两种。全县共13户,从业者15人。
十、竹器业
有篾匠和扳匠两种,分别编制农具、用具和扳制竹床、碗橱、椅凳等。城内东门半边街和东门埂一带,人称“竹匠街”,竹器业大都集中于此。民国时期,有竹器铺87户,从业者194人。
十一、木器业
按产品不同有家具铺、棺材铺、圆木铺等。民国时期,从事木器业67户,从业者113人,其中圆木铺42户,从业42人,有的摆摊设点,有的有固定门面,有的无门面而上门做卖工。建国前,在县城内开店设铺的有5户。
十二、漆铺
民国6年(1917年),施志仁在县城北街开设“施恒兴漆铺”,经营龙凤匾对、各种招牌,描绘彩画,雕塑神像。从事此业者又名“塑师”,县内仅此一家,抗战时遭兵燹被毁,此艺乃失传。另外,梅渚尚有张学成漆铺。
十三、鞋帽铺
民国15年(1926年),城关西街开设的有李复成鞋帽店,制作皮鞋、布鞋、礼帽、瓜皮帽、童帽等,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战火烧毁后倒闭。建国前,全县共有鞋帽店17户,其中县城内有鞋铺4户。
十四、制秤铺
民国时期,县城内只有谷登仁一家制秤铺,从业者2人。谷登仁系民国9年(1920年)由江北来郎溪,所制为16进位的刀口秤、盘秤、天平秤、戥子。谷登仁殁,其子谷仁礼继承此业。
十五、钟表修理业
经营此修理业最早的是张俊林的银器首饰铺,兼修钟表。其后,有溧阳人叶时忠于民国29年(1940年)来县城设摊修理并兼营镶牙。民国36年(1947年)在城关西门开设有“得利钟表店”。
(二)集体
建国后,集体经济开始兴起并逐步扩大。1952年,县供销合作总社设立生产合作股,以加强对手工业的管理,扶持和组织手工业生产。同年,城关铁、木业个体手工业者分别组成铁业、木业生产小组,由供销合作总社委托加工订货。1955年起,全县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至1956年底,全县先后成立各类手工业合作社、组38个,从业人员1087人。其中合作工厂1个,合作社29个,合作小组8个。另有公私合营工商业户5户。“大跃进”期间,全县各地在“大办钢铁”口号的带动下,新建一批钢铁、机械、矿山、建材等企业。至1958年底,全县工业企业由上年的69个增至120个,其中集体企业99个(含社队企业78个)。这期间,有10个手工业合作社、组被“升级过渡”为国营企业,乡镇14个手工业合作社、组全部转厂,划归当地人民公社领导。1961年,县成立手工业管理局,恢复手工业联社,并根据中央《城乡手工业若干政策的规定(试行草案)》对集体工业进行调整。从1962年下半年起,陆续将原盲目升级为国营企业的仍恢复为集体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将不符合转厂条件的仍转为自负盈亏的合作社,将不宜合并的社、组仍然分开。经过调整,集体手工业生产开始回升,至1965年底,全县有集体工业企业60个,产值20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手工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干扰和破坏,但由于手工业集体经济结构的特点和按劳取酬的分配形式,企业经营效益好坏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所以企业多数职工仍能坚守岗位从事生产。1970年起,国家提出兴办“五小”工业,县内先后兴办了一批新型集体工业企业。同时,集体手工业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生产逐步实行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体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全县工业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到1987年末,全县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152个,完成工业总产值3967万元,占乡以上工业总产值6888万元的57.4%。其中县属集体工业企业54个,完成产值2027万元。
(三)国营
建国前,县内即有官办工业企业。民国36年(1947年),国民党郎溪县长承谷香主持,得到县内商会和绩溪同乡会协助,在十年前倒闭的私营明星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旧址办起城关第一家官办火力发电厂——郎溪电厂。该电厂以抗战期间中兴米厂的1台18马力汽车引擎为动力,带动1台8千瓦小型交流发电机,于同年9月7日正式向北街商店供电。解放前夕,该厂因人员撤离而停办。建国后,国营经济得到发展。1950年,县内第一家国营工厂郎溪县第一碾米厂建成开业。该厂后与县第二、第三碾米厂合并为县粮食加工厂。到1956年底,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9家,职工150人,产值161.4万元。1958年受“大跃进”影响,当年全县共建有小高炉107座,炼钢炉168座,土法生产生铁1244.14吨,钢191.5吨。同年底,加上由集体手工业企业中“升级过渡”为国营企业在内,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16个,产值达742万元。1961年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全县工业进行调整,至1962年底,国营工业企业减少到10个,产值294万元。“文化大革命”前夕,全县国营工业企业14个,产值458万元。“文化大革命”初期,国营工业停滞不前,70年代后,才有所发展。1978年全县有国营工业企业16个,产值576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1982年,全县国营工业企业19个,职工696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万元,达1042万元,实现利税91.81万元。1983年和1984年连续遭受特大洪灾,工业企业损失严重,但仍完成了当年生产任务。1987年,全县有县属国营工业企业24个,产值2134万元。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