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郎溪解放日期考
近年来,由于编史修志,对郎溪解放的确切日期,曾有过争论。多数人认为郎溪是在1949年4月27日解放的。惟一的文字依据是:“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八日电:芜湖方面人民解放军每日以一百三十里的速度向南挺进,在二十七日上午解放芜湖东南的郎溪。”据当年坚持游击斗争的同志回忆,4月27日上午他们下山时,走到水鸣桥就与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第二十五军某部会师。也有人说是第二十七军。另据许多当时亲历其境的老同志说,郎溪解放是在4月27日之前,具体日期是4月24日或25日。而不少老人则认为郎溪解放是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这天是溧阳县社渚镇一年一度的著名庙会,那天是阳历4月25日。梅渚、社渚、宜兴都是在这天解放的(据《新华日报》)。据《安徽大事记资料》和《溧阳县志资料》,宣城、溧阳都是在4月24日解放的。当时人民解放军每日行军速度130里,势如破竹。地处宣城、溧阳之间的郎溪,解放日期是不会延迟到4月27日的。以游击队与野战军会师的时间作为郎溪解放日期的证据是不足的,而且会师地点不在郎溪县城而在水鸣附近。4月27日这天很可能是记者的发稿日期。在战争年代,记者不可能与先头部队同步前进,也许这就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郎溪县人民武装部在编撰《军事志》时,特地去宣城军分区和芜湖军分区查阅档案。据芜湖军分区《兵要地志》记载:“我三野第九兵团第二十五军、二十七军渡江登陆成功后,22日向南陵、宣城方向追击沿宁杭公路和两侧地区南逃之敌。24日解放郎溪县、泾县、芜湖县、宣城县。”地近则易核,据上述各县县志大事记,其解放日期均为4月24日,因此,郎溪的解放日期应定为4月24日。
胡耀华
二、“建平会议”的地点在哪里
太平天国建平会议的地点究竟在哪里,是必须查清的历史问题,也是郎溪人民所关注的问题。因史载不详,众说不一。建国前后,县城多数老人传说会议地点是在县城内潘氏宗祠(遗址在今县电影院);也有人说在宗氏宗祠(遗址在现郎溪中学)。近年来,郎溪编印的有关史志资料,都认为会议地点是在“四明山”,其资料出处是李则刚先生的《安徽历史述要》。该书认为李秀成召开的建平会议在“郎溪四明山”。根据这种说法,我们必须查清四明山究竟在县内那里。
明代初曾于县境内建立了3所放马场。县北15里有一永宁马场,此处现名蚂蚁山。因此有人就把蚂蚁山说成是“马场山”。又因蚂蚁山旁过去有座“四林庙”,“蚂蚁山”又变成了“四林山”。因“林”“明”音近,便牵强地把“四林山”说成是“四明山”。这便是永宁马场由“马场山”演变成“四明山”的经过。查历代《建平县志》,县境内从来就没有“四明山”这个地名,而在永宁场方圆900多亩的丘陵地带上,有乌墩山、庵西山等几个小山丘,根本就没有所谓“马场山”“四明山”的山名。
《安徽历史述要》的这种说法,是对《李秀成自述》有关记载的误解。李秀成在《自述》中说:“查广德到天京三百余里,杭州至金陵八九百里,弯弯曲曲,千里有余,是以张玉良回救天京(一作金陵)不及,此解京[围]乃有天合,不然,不得成此美事也。至杨辅清早日有文约其会战,救援京城,刘官芳、赖文鸿、古隆贤通文亦至,侍王也至,俱在建平大会,即是四明山之会一样之情由。”罗尔纲先生对这段记载的注释是:“忠王很重视建平会议,比作《说唐》一书里的:隋末十八路反王集会四明山,誓捉隋炀帝,共图大业的‘四明山之会’。”李则纲先生把李秀成用来比喻太平天国建平会议的隋末十八路起义军首领齐集一堂共图灭隋大业的“四明山之会”,误解成李秀成在“郎溪四明山召集大会”。其实四明山在浙江,不在郎溪。
建平会议是继枞阳、芜湖会议之后,太平天国在安徽举行的又一次意义重大的军事会议。应忠王李秀成的邀请,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右军主将刘官芳、定南主将黄文金、平西主将吴定彩、求天义陈坤书、营天义李远继及赖文鸿、古隆贤等人都前来参加会议。可以说是皖南各路太平军将领齐集一堂的群英会。这次会议按照同年初芜湖会议决定的“围魏救赵”的策略,进一步研究并确定了数路进军解救天京之围的具体战略部署。这样的大型军事会议只能是在已被太平军攻占的、条件较好的县城举行,而不会在一个条件极差,十分荒僻的原永宁马场去举行。这样一片荒原既无村落,也无祠堂庙宇,杂草灌木丛生,荒无人烟,可说是无存身之处。同时此处也是太平军与清兵数度激战的战场,在战场上无法开此大型军事会议。李秀成在《自述》中说皖南各路将领“俱在建平大会”,而没有说在建平县的别的什么集镇举行。其时太平军已攻占了县城,并派根王蓝得仁驻守。《自述》中记述枞阳会议的情况就不同,枞阳不是桐城的县城,所以李秀成在叙述枞阳会议时则说:“后通文各镇守将,凡是天朝将官概行传齐,择日约齐到安省枞阳会计。”因此,建平会议在建平县城举行已无疑意。
那么,这次会议又是在县城何处举行的呢?建国前后,郎溪的知世老人的传说是可以作为依据的。他们甚至还能绘声绘色地说出当时的情景。多数人说是在潘氏宗祠举行的,如已故的章向荣老师和李允功校长等都是这样说的。太平军在攻占县城后,不但委派根王蓝得仁驻守,而此时丁香九、李世贤也都住进了潘氏宗祠。接着赖文光从浙西回师,在涛城消灭清兵一万多人,进城与丁香九会师。太平军进城后,县衙署、开法寺、孔庙等都被焚毁,大型建筑物只剩潘氏宗祠与宗氏宗祠。宗氏祠偏于城北一隅,而其匾额又系李鸿章手书,这个大会不可能在宗氏祠举行。潘氏祠座落在城中心位置,前后三进,是一处适宜开会的场所。此后,蓝得仁在县城驻扎长达3年零8个月(1860.3—1863.11),也是以潘氏祠为衙署。四乡也建立了政权,设有卒长、伍长、两司马等职官。同治二年(1863年)农历十月初七(11月17日)叛徒张胜禄开城投敌,蓝得仁被杀于仓巷。根据以上证据,“建平会议”的确切地点应是建平城内潘氏宗祠。
胡耀华
三、郎溪县城为何又叫“吉原镇”
郎溪县城曾有几度名“吉原镇”。“吉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县城改称吉原镇?由于民国年间郎溪未曾修志,无法知其究竟。最近,编者访问了郎溪的一些耆旧,才搞清了这一名称之由来。
民国17年(1928年),郎溪县设城厢、毕桥、梅渚3个区。城厢区辖25保。以后将县城内的崇城、新圣、文庙、桑园、公园、旌阳、文昌等7保设镇。镇属城厢区。为了使镇名不与区名雷同,取《诗经》诗句“在原”之意,定镇名为“原”。后因“”字冷僻,使用不便,为了方便起见,改“”为“吉”,这便是“吉原”镇名之由来。
胡耀华
四、郎广两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1943年初,新四军第十六旅由苏中地区挺进江南,加强敌后游击战争。1944年元旦,旅政委江渭清在广德山北新村召开郎溪、广德两县干部、地方绅士与知识分子大会。会上,江渭清宣布成立广德、郎溪两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任命许道珍为广德县县长,周嘉林为郎溪县县长。散会后,两县干部各回本县筹组县抗日民主政府。
郎溪县干部由周嘉林率领回到郎溪县长乐乡王山岗。1月2日,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王山岗举行第一次会议,发表《告全县人民书》,宣布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县政府设军事、财政两科和秘书室。黄永安任军事科长,陈云凡任财政科长,方锦德任秘书室秘书。全县辖6区1镇和28个乡。
不久,广德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新杭乡的水东成立。县政府设财税科、财经科和货管局。
因此,广德、郎溪两县抗日民主政府不是同一时间成立的,且地点也不是同一个地方。新村大会只是上级宣布两县要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和任命干部的决定。
胡耀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