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安徽省国营十字铺茶场
安徽省国营十字铺茶场总场设在十字镇镇北,隶属安徽省国营宣郎广农工商茶叶联合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东西跨度10公里,南北跨度11公里。全场有耕地57000亩,其中茶园20570亩,水田8700亩,林果3500亩,旱地7000亩,水面1500亩,素有“江南茶海”、“江南茶都”之称。总人口10481人,在职职工4945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0人。
全场辖4个分场,有供销公司、茶叶机械厂、茶叶贸易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中美上海哈特玩具公司十字铺联营公司等经济实体;有茶叶初制厂24个,精制厂4个以及大容量茶叶保鲜库4个;并建有茶树专用肥料厂、茶叶包装厂、塑料编织袋厂、砖瓦窑厂、水泥预制件厂、饲料厂、建筑公司和茶树良种场。在南京、上海、苏州、无锡、扬州、西安、武汉、合肥、淮南、蚌埠、阜阳等国内大中城市设立茶叶销售网点和门市部110多个,年销售茶叶在1000吨左右。总场部兴建了茶馨楼、工鑫楼和商业一条街。
该场主要产品为茶叶。1987年干茶产量突破2500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千分之一、全国的二百分之一、全省的二十分之一;平均亩产干茶130公斤,其中14600亩平均亩产达171.8公斤,居世界先进水平。在全国国营茶场中,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首位。机械化程度较高,机管茶园占茶园面积的72.9%。建场以来,共生产干毛茶3.77万吨,供货出口2.63万吨,折算创汇3500万美元,上交国家税利2550万元。
1953年,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宣城、郎溪、广德三县交界的百里荒丘建立农场,并着手筹建。1954年4月29日,定名安徽省国营宣郎广机械农场。当年春由华南调进21台拖拉机,成立拖拉机垦植队。先后在广德县的祠山岗、枫树岭,郎溪县的十字铺、前郎、后郎、水鸣桥、方家铺,宣城县的洪林桥、青草湖等地区开垦荒地7万多亩。是年秋,建立茶园1268亩,试种茶树。1955年至1957年,播种和移植茶树3000亩。1958年生产加工绿茶4吨,经省茶叶公司鉴定:“绿茶外形紧细,色泽细润,叶底匀称,滋味嫩醇,可为高级绿茶。”当年10月,副场长余本菊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2月该场被评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国务院奖状。于是确定了“以茶为主,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的办场方针。
1958年,在“大跃进”年代,“共产风”、“浮夸风”等虽给农场带来一定影响,但在党委书记惠俊峰的带领下,始终把勤俭办场,发展生产放在首位。发动群众,大积自然肥料,进行茶山与水田的土壤改良工作。1959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在粮食和多种经营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奖状。1965年,部分茶园单产达250多公斤,获得农垦部“茶叶高产”和“良种繁育先进单位”两份奖状。
1969年4月组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10月间农场改组为四师第十六团,结束了因“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农场混乱局面,较早地“解放”了干部,也注意保留了一批科技骨干,对茶、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75年9月建设兵团撤销,恢复农场建制,更名为安徽省国营十字铺农场。接着对茶园采取了一系列更新改造措施,使万亩茶园呈现出勃勃生机。1978年研制的绿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场推行了各种机制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实行财务包干,进行企业整顿和改革。1980年10月,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易名为“安徽省国营十字铺茶场”。隶属省农垦局。精制茶厂划出,并入省宣郎广茶叶公司。1982年研制的6CSt—65型滚筒杀青机获农垦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5年初,在全场兴办职工家庭茶(农)场,实行大茶场套小茶(农)场的双层经营机制,使全场经济稳步增长。职工人均收入由816元增长到1019元,增长25%。
1987年实行场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确立了“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农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的方针,实行茶叶初制与精制相结合,茶叶生产与茶机制造相结合,坚持走“茶工贸”一体化的道路。先后投资兴建了4个精制茶厂与4个初制茶厂,增强了茶叶初制与精制加工能力。围绕茶叶兴办工业,建有茶树专用肥料厂、茶叶包装厂,扩建和改造茶叶机械厂。茶叶实行多层次多品种的加工,主要品种有百杯香芽、阳春白雪、月芽、鸳鸯凤毫、绿雪银针、剑露、银霜、翠魁、翠毫、翠芽、松针、峰毫、银钩、云球、炒青、烘青、花茶、珍眉、贡熙、雨花、特针、秀眉等。
实行场长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水稻良种推广面积达5000亩,平均单产508公斤,油菜籽单产突破100公斤,为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闯出了新路子。该场茶机厂生产的65型滚筒杀青机、55型揉茶机、针形茶小成套设备、卷形茶成形机等曾多次获得省及国家的奖励。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与安徽电视台曾为该厂摄制了专题片《茶叶生产机械化》与《江南茶城》。
二、安徽省国营宣郎广农工商茶叶联合企业公司。
安徽省国营宣郎广农工商茶叶联合企业公司(简称“宣郎广茶叶公司”)成立于1980年9月26日。当时参加联合企业的有十字铺茶场、敬亭山茶场、祠山岗茶场、周王茶场和宣郎广精制茶厂,共有职工9065人,茶园41285亩,茶叶生产队47个,初制茶厂34个,固定资产(不包括茶园)总值1980万元,流动资金735万元。
公司设在郎溪县十字镇,占地115.2万平方米。公司直属单位有精制茶厂、茶叶试验场、茶叶科学研究所、茶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和电器控制设备厂、印刷厂、建筑队。在合肥有一个“茗香轩”茶楼,在南京、苏州有3个茶叶销售点。公司有职工770人,其中科技人员13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
公司成立以来,国家累计投资总额311.4万元,累计回收1694.8万元,回收率512%,出口商品率达80%以上。1987年实行经理负责制后,紧紧抓住了出口主渠道,加强内涵改造,注重科技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年资金利率为60%。公司有6个产品(蒸青茶、珍眉二级、珍眉四级、绿霜、迎客松牌珍眉一级、宣郎广牌特级绿霜)曾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奖。有4个科研项目获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科技进步与科技成果奖。该公司是全国农业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优秀食品企业、省出口生产重点企业。
1986年2月21日成立公司董事会,由公司、十字铺、祠山岗、敬亭山、周王、九连山等茶场和精制茶厂的负责人组成。1987年实行经理负责制后,董事会停止活动。
公司成立后,即开始对4万多亩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在公司筹建时期,省农垦厅组织技术人员对皖南茶区茶园进行调查研究。由于大部分茶园是建国初播种的,经过“文化大革命”动乱,茶园管理粗放,茶树生机衰退,茶叶平均亩产不足50公斤,各茶场连年亏损。1980年后,重点改造了9700亩“小老茶”,采取培肥改土,修剪改树,开沟改水(改园),移栽补缺的“三改一补”措施。确定管理目标,责任到人,定期检查验收,奖惩兑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改造后的“小老茶”亩产达到150公斤,是改造前的三倍多,茶区总产量翻了一番,5个茶场,场场扭亏为盈。
1984年8月,总公司又授权宣郎广茶叶公司第二次普查茶园,制定第二期低产茶园封养改造计划,总公司投入460万元。通过封养改造,茶树生机恢复,平均亩产达到150公斤,是全省平均亩产的5倍,达到了国际水平。公司建立以来,共收购农垦系统内毛茶17000吨,占总产的40%,加工出口茶叶19220吨,创汇1800多万美元,上缴税金1163万元,纯利润1080万元。
三、上海市白茅岭农场
1956年上海市民政局在郎溪、广德两县境内筹建游民改造安置农场。3月底成立上海市皖南白茅岭农场,总场设在广德县花鼓乡枫树岭,是年冬迁到郎溪县梅渚镇分流庙。1958年白茅岭农场改由上海市公安局主管,接收劳动教养人员和少数少年犯。1959年5月移交给安徽省公安厅,改称安徽省白茅岭农场。1960年总场迁至涛城乡长乐铺东,地处无量溪畔,黑沟山与白云山之间。1963年再由上海市公安局接收,称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成为安置解教就业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游民的农场。“文化大革命”前夕开始收押改造罪犯。1974年命名为上海市第二劳动改造管教总队。1983年移交司法系统管辖,现属上海市劳改局领导。
农场的土地,大部分是丘陵荒山荒地,最大面积曾达十多万亩。1965年划界时土地面积共81247亩,其中郎溪46017亩。1987年底实际耕种利用的土地共54987亩,其中耕地24486亩,茶果园14503亩。东南自广德县高湖乡的诸公桥起,至西北郎溪县钟桥乡的李良村止,东西长约60公里,与两县11个乡、53个村、190个自然村的土地交错相邻。境内除山下铺地区为平畈地外,其余都是丘陵,东南起伏大,西北较平缓。
白茅岭总场地区在50年代是狼奔豕突丛林莽莽的荒野,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为5000多人聚居的新集镇。除白茅岭农场的党政机关、公检法机关、武警部队驻此外,还设有银行、邮电局、医院、学校、电影院、俱乐部、书店、客运站、供应站、各类集贸市场和商店。此外还有集体和个体户经营的饮食服务等行业。厂部出版了内部发行的《南岭报》和《新生报》。全场总人口14462人,除汉族外,尚有回、壮、蒙古、维吾尔等少数民族。
白茅岭农场直辖6个分场、2个工厂和劳改、劳教大队。另外还有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以及驻沪等办事机构。农场的首要任务是改造人、教育人、造就人。对罪犯贯彻“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方针;对劳动教养人员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建场以来,把一批又一批的罪犯改造成为新人;教育挽救了一批劳动教养人员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79年以后,该场由于在综合治理,分类改造,建立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受到司法部和上海市司法系统的表彰和奖励。
建场初期,水稻亩产仅100公斤左右,尤其是在三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不能自给,茶林荒芜。后来经过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推广良种、改进耕作技术等措施,并推行“四固定三包一奖责任制”,1963年实现口粮、饲料、种子“三自给”。此后,实施粮茶并举的方针,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和科学种田水平。80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产量提高较快,水稻平均亩产300多公斤,有的达到400公斤。茶叶生产日益发展,茶叶精制,提高了经济效益,转亏为盈。建场以来,累计生产粮食20多万吨,油料6700吨,茶叶12000吨。
农场的工业是在1958年起步的,白手起家,现已成为国家二级企业。产品获国家银质奖,并获得上海市质量管理奖,被评定为全国环境保护先进集体。近年来,年创利已超过1100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已达2700多元。
四、江苏省社渚农场
江苏省社渚农场于1952年建场,场部设在苏皖交界的小红庙(现属溧阳县社渚镇)。在安徽省郎溪县境内设有部分场、队。
1952年9月初,该场派出大批劳改人员,在郎溪县凌笪区的鹤飞塘、蔡家湾、方里村、王村、双庙和梅渚区的二宝殿一带开垦荒田荒地9000多亩,并在上述地点设立了部分厂、队。
上一篇:(三)文献辑存
下一篇:(五)考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