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
建国以来,安徽工业经历了从波浪式前进到快速发展的演变过程,初步改变了工业的落后面貌,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骨干力量。
从1949年到1980年的31年期间,安徽工业处于波浪式前进时期。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3.63亿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0%,只相当于江苏省的24.7%、浙江省的39.0%,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工业生产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195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6.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7%。“一五”期间(1953~1957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又从上海迁入一些企业,工业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1957年工业总产值达15.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4%,1958年开始的三年“大跃进”,工业一度急骤发展,三年年均递增率达54.1%,但因1960年全省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工业生产迅速滑坡,1962年全省工业总产值20.01亿元,只及1958年的三分之二。后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10年徘徊,工业生产忽冷忽热,增长速度忽高忽低。1978年起,工业生产形势转好,当年工业总产值107.11亿。经过30年的波浪式前进,安徽的工业总产值才超百亿元。
1980年以后,安徽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工业总产值大体是2~3年翻一番,1995年工业总产值达31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10.4倍,15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17.6%,居于全国的前列。特别是1991年以后的“八五”计划期间,工业更是全面发展,5年间年递增速度达26.2%,成为建国以来工业生产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安徽工业之所以快速发展,主要是全省各地在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中,积极推行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在工业企业广泛实行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措施,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积极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在建成了一批骨干工业项目的同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企业焕发勃勃生机,企业生产出现了多方面的深刻转变。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安徽工业逐步推进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依靠资金、劳动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增长方式逐步向依靠技术进步为主的集约式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工业生产的新发展,工业结构也逐步优化。
建国以来,特别是1980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时期安徽工业结构的优化,突出表现为轻重工业结构的优化、企业规模结构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的优化,不断提高全省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总体实力,工业生产逐步走向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在轻重工业结构方面,建国初期安徽重工业极其落后,基本上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纺工业和手工业。“一五”时期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指导下,根据安徽省的矿产资源条件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重点投资建设了一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能源和原材料工业项目,工业结构趋于重型化,轻重工业的结构比1949年为85.4∶14.6,1978年为50.4∶49.6。重工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加工工业发展慢,加工程度低,轻纺工业相对落后,工业经济效益差,与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1980年以后推行了优先发展轻工业的结构调整战略,同时对重工业加以改造,不断提高深加工程度,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工业总体结构方面,1980年轻工业总产值开始超过重工业,轻重工业结构比为50.6∶49.4,以后一直保持这种格局。1995年轻重工业结构比上升到53.1∶46.9,低加工度、重型化的工业结构有所改善,工业总体实力也不断增强,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位次,也由1978年的第十六位上升到1995年的第十一位。在轻工业方面,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其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23.4%上升到1995年的28.6%;新兴轻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日用机械、家用电器、塑料制品和饮料制造业发展更快。在其带动下,安徽轻工业的总体实力明显增强,1995年已居全国第十位,成为全国的轻工大省之一。重工业方面,在能源、原材料工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加工制造业发展更快,其占重工业的比例由1978年50.7%上升到1995年的59.5%,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36.8%下降到1995年的30.7%,重工业内部结构有明显改善,加工程度和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
在企业规模结构方面,建国初期安徽的工业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小。5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投资主要建设了少数大型企业,但地方兴建的工业企业规模仍然偏小,加之体制上的条块分割、多层次管理,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不少企业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投资效率偏低,发展能力不足,技术和管理水平也较落后。1980年以后,针对上述问题不断进行调整、改造,推行专业化协作,并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企业的资金注入,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的问题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90年代以后,由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企业间积极发展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公司),通过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进企业间的资产重组,着力推进大公司战略,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企业规模结构有明显改善。全省大中小型工业企业数1978年分别为14个、74个和13607个,1995年分别为138个、525个和26263个,工业总产值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的比重,1978年分别为13.8%、18.4%和67.8%,1995年分别为29.8%、15.2%和55.0%,大型企业的份额增加很大,一批产值超10亿、利税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如马鞍山钢铁公司、安庆石油化工厂、铜陵有色金属公司、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淮北矿务局、淮南矿务局、扬子集团公司、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荣事达公司等已跻身于全国工业500强企业之列。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1956年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私营工业基本消失,一部分规模较大又有发展潜力的集体所有制企业逐步改造为国有企业,以致形成了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工业企业单一发展的局面。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而安徽的工业基础又相对薄弱,这种单一所有制格局严重限制了安徽工业发展。1980年以后,在巩固和发展国有工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全省集体工业企业达22342个,工业总产值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40.2%;其中,乡镇企业在集体所有制工业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1984年以后,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的主要因素。1995年乡镇集体工业企业达14052个,工业总产值494.7亿元,已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集体工业企业的59.6%,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24.0%。乡镇集体工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安徽工业经济腾飞的一支重要力量。
1978年以后,针对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结合安徽的实际,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企业改革措施,成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1978年至1984年以扩权让利为重点开始了企业改革的起步阶段,1984年至1987年以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进一步探索企业改革,1988年至1993年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重点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1993年后实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改革,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效果日益显著。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基础上,到1995年,全省已有120户大中型企业完成了公司改制,股本总额达119亿元;有86户企业兼并93户企业,盘活资产近5亿元;拍卖企业29户,破产企业40户;全省新组建企业集团200多户,先后有10户股份制企业发行公众股票,分别在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小企业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改革不断深化。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又积极发展私营工业、外商(包括港澳台)投资或合作工业企业。1995年,全省私营联营工业企业155个,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512个,工业总产值分别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0.46%和4.6%。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正在全省工业领域逐步形成。
二、交通业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襟江带淮,是中国南北和东西的过渡地带,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在建国前,安徽的交通业却十分落后。1949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仅2088公里,有42个县不通汽车,11个县不能正常通车,铁路仅有淮南线和津浦、宁芜、陇海诸线的皖境段,总长仅719公里;水运只有轮驳船152艘、7565载重吨,木船25万艘、39.11万载重吨,航空运输业则是空白。建国以后,在经济建设中结合资源开发并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安徽的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建设,运力、运量有显著增长,建成了一批交通枢纽和运输中心,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公路运输业发展迅速,不仅兴建了大量的公路,还重点改建、扩建了一批老、旧干线的砂石路,构成了连通省内外的干线网络。特别是90年代以后,更注重公路等级的提高,合(肥)宁(南京)高速公路和合(肥)芜(湖)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和铜陵公路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11公里,结束了安徽无高速公路、无长江大桥的历史。1995年公路通车里程35178公里,汽车拥有量达24.46万辆,完成货运周转量190.97亿吨公里,客运周转量220.53亿人公里,分别比1949年增长15.8倍、618倍、632.5倍和2662.4倍,形成了省会城市——其他城市——县城——乡村四级辐射的公路“经纬”网,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汽车(或拖拉机),路宽网密,四通八达,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与邻省之间的公路运输十分便捷。
铁路运输业发展很快,建国以来,除重点改造了原有的津浦线和淮南线、芜宁线外,还先后兴建了芜(湖)铜(陵)、皖赣(芜湖至贵溪)、阜(阳)淮(南)、阜(阳)青(龙山)、符(离集)夹(河寨)、合(肥)九(江)、商(邱)阜(阳)、宣(州)长(兴)、漯(河)阜(阳)等12条铁路线,形成了纵贯江淮大地的铁路网。1995年铁路总长2620公里,营业里程1756公里,完成货运量5103万吨、客运量2537万人,比1951年分别增长了1.5倍、13.3倍和462倍。全省各城市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县通铁路,铁路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前列。铁路运输承担了全省54%的客运周转量和80%的货运周转量,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安徽河网密布,水道条件较好,建国以后,又结合水利建设开挖了茨淮新河、新汴河等人工河道,并对原有旧河道积极疏浚、整治、清淤、炸礁,增加航道通过能力,水运事业也有较大发展。1995年,全省内河航运里程6737公里,虽然比1949年有所减少,但航运能力有显著增长,1995年完成水运货运量5122万吨,客运量270.53万人,分别比1949年增长17.3倍和2.3倍。此外,全省还建成港口269个,其中,年吞吐能力10万吨以上的港口51个,100万吨以上的港口2个。长江沿岸港口更是焕然一新,裕溪口煤炭专用码头是全国第一个内河自动化港口,芜湖、铜陵、马鞍山和安庆港为对外开放港口,水运交通联江通洋,可直达沿海和东南区地区,对全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作用越来越大。
安徽的民用航空从无到有,逐步发展。1958年2月26日,第一条省内航线合肥——阜阳试航成功,成为安徽民航事业的起点。1995年,全省已有机场5个,经营航线34条,通航总里程23300公里,是1958年的46.6倍。其中,合肥机场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化机场和国际航线备用港,出港航线9条,外埠出港航线25条,年旅客吞吐量达57万人次,通航香港和国内20多个城市,每周航班90多个,是全省航空运输集散中心。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4种运输方式的并相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构成了相互衔接、具有内在联系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了合肥、芜湖、蚌埠三大综合运输网络中心。合肥市是省会城市,地处皖中,是淮南铁路、合九铁路和安合、合六、合蚌、合芜、合宁、合铜7条公路干线及南肥河巢湖水系的汇合点,又是全省的航空运输中心,基本形成了以陆路运输为主,水运、空运为辅的综合性运输枢纽,也是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网络中心。芜湖市位于宁芜、芜铜、皖赣、淮南4条铁路干线和长江、青弋江、裕溪河水运及芜湖—合肥、芜湖—马鞍山、芜湖—铜陵、芜湖—屯溪、芜湖—舒城5条公路干线的交汇处,朱家桥码头是全省最大的外贸码头,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并重的综合运输枢纽和全省水运外贸中心,正在兴建的芜湖长江大桥是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对安徽的经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蚌埠市位于津浦、水蚌铁路和淮河干流及蚌埠—合肥、蚌埠—宿县、蚌埠—淮南、蚌埠—阜阳等公路干线的交汇点,是以铁路、公路为主、水运为辅的综合运输枢纽和皖北地区的交通运输中心。此外,随着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阜阳市、黄山市已逐步成为安徽北、南方两个新的综合运输枢纽;随着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的通车,铜陵市的交通区位将更重要,安庆、马鞍山、池州等沿江城市和地区都有水陆联运网,在全省综合运输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
建国初期,安徽的邮电通讯业极其落后。1949年,全省邮政运输仅31辆自行车及37头役畜,只有合肥、芜湖、蚌埠、安庆、淮南、屯溪、宿州、宣城等8个城市有市内电话,且只是落后的磁石手摇机,总机容量仅1900门;长途交换机仅11部、190门;电报通信使用的是莫尔斯符号人工机。建国以后,安徽的邮电通信业蒸蒸日上,特别是80年代以后,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将邮电通信业作为全省发展的战略重点,邮电通信得到超常规发展,1995年全省邮电业务总量达22.65亿元,是1949年的1356倍。
安徽邮电通信业务量的迅速扩大,主要是由于邮电通信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70年代以前,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安徽的邮电通信业还比较落后。1971年,国家一级干线211徽波和京沪抗1800路中同轴电缆途经安徽境内工程的全面开工,标志着安徽邮电通信业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1975年,合肥长话大楼动工新建;70年代末,开通了六安、滁县、全椒等地市县的市内自动电话,以及合肥至京沪的60路载波和合肥至长丰、桐城、安庆等地12路载波长途电话;80年代,先后兴建了合肥长途通信枢纽工程,合肥—马鞍山—芜湖960路微波干线工程,芜湖DIS—056微机程控包裹自动分拣工程等,大大地提高了全省的邮电通信能力。90年代,市内和长途电话普及推行程控化,并陆续兴建或扩建了津宁光缆与徐郑光缆安徽段、900兆赫蜂窝移动通信装置等主要工程。1995年6月25日,全省实现了3位长途区号和城乡电话号码全部升为7位数,标志着建成了以16个地市为中心的本地电话网,以长途数字传输网、程控电话网、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网、数字数据网、会议电话网为骨干的现代化通信网已复盖全省,并实现全国联网,安徽的电话通信网络组织已进入全国先进行列。1995年,全省电话普及率为2.63%,市话普及率已达12.11%,移动电话用户达5.98万户,无线寻呼用户达46.98万户。全省乡乡通电话,行政村通电话已达2560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49.5%。此外,邮政作业也由劳动密集型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变,全省形成了以合肥邮政枢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邮政网络,县以上干线邮路全部自动运输,并广泛运用微机技术。1995年,全省邮电局所总数2717处,邮路长度2.12万公里,设有邮电所的乡镇占89.9%,发行订销报纸430.6万份、杂志497.2万份,分别比1950年增长64.2倍和275.2倍。邮电通信业的迅速发展为全省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工作提供及时、准确、高效服务,在安徽的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