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宣城“梅”花遍地开】自宋朝起,宣城南郊有一名门望族,被称为“宣城梅氏”。清朝雍正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曾有这样的誉评:“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匪特仕科名甲于遐迩,而文章经济理学名儒,自有宋以来,彬彬郁郁,绵亘辉映。”
宣城梅氏的始祖为梅远(字维明),南唐时期,自吴兴至宣城为幕僚(一般官吏),因笃爱宣城风土文化,遂筑室定居于宣城南郊双羊山下九溪河畔(今九同碑村)。从此,其子孙后代即世居于此,现宣州市境内的大、小、上、下、东、西“梅村”等有“梅”字开头的地方,皆有梅氏的后裔。
自宋以来,宣城梅氏人文蔚起,名家辈出。仅据现存的《梅氏家谱》和《宁国府志》、《宣城县志》的记载,梅氏先后有举人41人(其中武举6人);贡士44人;进士17人(其中武进士3人);朝廷名臣4人;荐辟(朝廷特恩诏用)8人;县、州、府知事25人;史、志入传者17人。其中最为突出人物有:宋代名臣梅询、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元代史学家梅致和、明代名宦梅守德、明代文字学家梅膺祚,明代剧作家梅鼎祚,清代大数学家梅文鼎、名宦梅鋗、数学家梅珏成,画家梅清、梅庚、文学家梅曾亮以及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梅光迪等。他们不仅名重当时,而且影响后世。如梅尧臣有“宋代诗歌开山祖”之称;梅文鼎被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另两人是日本的关孝和、英国牛顿);梅清被称之为“黄山画派巨匠”……
据初步统计,宣城梅氏有诗文、天文、数学、戏曲、美术、文理等著述的人物达60人之多,刊行于世的各类著述有230多种,其中被收编于《四库全书》的有125种。
一地一族,出了如此众多的著名人物和传世的著作,可谓史所罕见。晚清时期,宣州南乡梅氏宗祠内有一副醒目的楹联:“家有遗业,昌言文集、圣俞诗稿;室无他物,诞生字汇、定九丛书。”昌言即梅询,其著作为《许昌文集》;圣俞即梅尧臣,其著作为《梅宛陵先生集》(60卷);诞生即梅膺祚,其著作为《字汇》;定九即梅文鼎,其著作为《勿庵历算丛书》(86种)。
这些著作是宣城梅氏的珍贵家业,更是中华民族的一批优秀文化遗产,它将继续垂惠于子孙后代。
【梅圣俞和读书石】宋朝著名诗人梅圣俞(公元1002—1060年),名尧臣,宣城人。家住城南近郊溪上村(今称“九同碑”村)。
他生长在农家,幼时家贫,却酷爱读书,常和村中的孩童伏在村头一块长条青石板上读书写字,日子久了,竟将青石板磨得镜光溜平,谁见谁爱,当地人都称之“读书石”。
在梅圣俞14岁那年,宣城东乡有个姓方的老举人,带一“阴阳先生”和两名家丁到南郊来为其父择选墓地,当他路经溪上村头,看到那块光亮平整的“读书石”时,竟嘱咐家丁抬回去给他老子做墓碑石。这时,村里有两三个孩子正要来伏石读书写字,看到有人要抬走“读书石”,忙上前阻拦说:“这块石条是我们读书写字用的,怎么能抬走?”方举人的家丁吓唬说:“我家举人老爷要用,谁敢不给抬!”孩子们不听吓唬,就势趴坐在“读书石”上,硬是不让他们抬。方举人恼羞成怒,喝道:“滚下来!”说罢,把孩子们连推带搡地从石上轰了下来。恰在这时,梅圣俞正从家走来,见此情景,便两手叉腰、大声喝道:“圣俞读书石,哪个敢抬走!”想不到此话一出,方举人却如雷轰顶,慌忙跪在石前,俯首连称:“小人不知,该死,该死!望乞恕罪!”梅圣俞见他如此模样,便说:“别罗嗦,快走吧!”方举人一听,如遇大赦,爬起来就跑。那位“阴阳先生”和两个家丁不知究里,也跟着就跑,跌跌爬爬如丧家之犬。梅圣俞和他的小伙伴们,看着这帮人的狼狈相,不觉哈哈大笑,开心极了!方举人恐惶不已地回到家里坐定,心里寻思: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那小山冲里还有块“圣谕读书石”(原来他把“圣俞”听成传达皇帝文告、旨意的“圣谕”)?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那个叉腰说话的孩子姓梅叫“圣俞”,而不是“圣谕”,心里非常窝火。堂堂举人,竟上了孩子的当,真是有苦说不出,他不愿就此甘休。
两年以后,宣州举行乡试,梅圣俞被荐参加。方举人得知喜出望外,暗自思忖:前年我曾吃过他“圣谕”的亏,如今我也要他尝尝“圣谕”的苦。一天,正值州官面试生员之时,方举人特地前来拜见太守,并侍旁观试,当唤到梅圣俞名时,方举人凑至太守身边说:“太守大人,这个生员,大胆狂妄,平时竟敢以他名字‘圣俞’充当‘圣谕’,哄骗乡里,行为乖张。顾名思义,足见他不是个安份之人!”梅圣俞见说话人行为鬼祟,声音似熟,仔细一认,原来是两年前要抬走村头“读书石”的那个人。于是他寸步不让地面陈:“大人容禀,生员的名字是父母所起,本意清楚,毋庸解释,进学后,唯恐他人误听曲解,遂又起正名‘尧臣’,立志要做圣明君王的贤臣,毫无他意。请大人明察!”话一落音,满座皆惊。方举人欲语无词,坐立不住。主试太守是个明智之人,遂白了方举人一眼,斥道:“举人,你老眼昏花,皂白不分,别瞎打岔啦!”方举人被斥得面红耳赤、尴尬至极,随即悄悄地溜之乎也。
【大雨不过札子桥】18世纪初,曾被誉称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之一的宣城梅文鼎(公元1633—1721年),字定九,号勿庵。世居宣城(今宣州市)东南柏枧山麓坐吉村。他不仅精通数学,且能断识天文。他的家乡至今还流传他青年时期观察研究天文的一件趣事:
有年夏季的一天早晨,梅文鼎在他的家门口,聚精会神地观察天空的风云动向,预测到当天午后必将有暴雨降落,并且根据云层的浓密变化情况,还测算出降雨的方位和面积的大小,为了检验自己预测的准确程度,他于午饭后,特约一位好友,来到距家一里路远的一座名叫“札子桥”的桥西头(此桥今尚存),落坐树下,下围棋避署。
友人不知其意,只道是奉陪助兴,时过不久,天空忽然风起云涌,大雨将临,友人催促速归。梅文鼎起身举目观察片刻,面露微笑地对友人说:“请放心,大雨不过札子桥。”友人将信将疑,梅文鼎强拉友人坐下,继续与他下围棋。这时,附近的农民们,纷纷从田野里奔回村去“抢暴”(当地方言,即暴雨之前抢收晒场上的稻谷),当路经札子桥时,梅文鼎忙起身向大家说:“各位乡亲不要着急,坐下来歇一会,我看今天的暴雨,不得落过札子桥,村里的晒谷场上连雨点也不会有的。”信他话的人止步停下,不信的人继续拼命往村里奔跑。没多一会,暴雨哗哗而下,说也奇怪,豆大的暴雨点果真只落到桥东头为止,从桥西头一直到村子里,确实一滴雨也没有。
雨过天晴,友人和农民们惊奇地向梅文鼎发问原因,他耐心地解说了观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的常识。从此,人们更加佩服他的学问了。还有人竟称他是“通天的半神仙”哩。“大雨不过札子桥”的故事,被人们一代一代地传扬到现在。
【不信佛的‘半神仙’】王贞仪,女,字德卿(1768—1797),祖籍安徽天长。她是一位尽通天文、数字、文学、医学的女学者,25岁出嫁于宣城文士詹枚,夫妇感情融洽。但天不假年,一代才女竟病死于风华正茂的30芳龄,时为清嘉庆二年(1797)。
王贞仪自出嫁来宣城,虽然过着家庭妇女生活,但在女红、中馈之余,还是钻研学术,不废吟诵,“犹然占毕如书生”。尤为可贵的是,她常将在宣城观察研究的天文气象、预测的旱涝灾情,随时介绍给周围农家,并劝告他们如何预防避灾,一般都得到应验。有的农家不解其故,她耐心地解答:看见蚂蚊群从洼地纷纷移往高阜,预测会有涝灾;观察到天空中的云常常呈出鱼鳞状,没有出现过园锥形的雨云,预测会有旱灾。此后,邻居们外出,或要办什么大事,常常问她天气情况,她回答的晴、雨、风、雪,大致没有差错。当地人称她是“半神仙”,然而她却是一位坚决反对迷信释氏者。
有一年宣城地区困于灾荒,百姓饥饿难熬,而地方观察使陈三辰不仅不关心民间疾苦,还与其夫人方觉如以大量的金银布施于寺庙佛事,王贞仪对此大为愤慨。正巧方夫人潜心抄写了一本《心经》,面请贞仪为其作序。贞仪当面拒绝说,你们夫妇俩“布施之费,岁无虚日,数无纪算。而今岁正值凶年,人困于饥饿,富厚之室,靡不出支公赈。令夫子(指方觉如丈夫陈三辰)陡以七千白镪(钱贯)专修城北之地藏殿,而夫人又自捐五百缗(一缗为千文铜钱)为广教寺助香火之费。平日遇亲戚贫乏者,反视之蔑如,甘涉心枯寂灭,以无益是务。在令夫人方且以为必致佛之呵福佑,仪恐获谴者正是矣。”义正词严地对封建官僚们眼见人民饿死不顾,而把从人民身上吸来的血汗,百缗千镪地用之于泥沙,以媚求神福的丑行,当面痛斥。不仅如此,她还在《题方觉如夫人拈花忏佛图》一诗中,更为辛酸而巧妙的讥讽道:“禅心了悟《参同契》,超越凡生色相空。独奈自家有夫子,未应常守寂瘳中”。意思是你方夫人纵然能够超脱凡生,了却色相,但是你家中还有丈夫,你能空闺常守、甘心寂寞吗?观察使夫人方觉如接读题诗后,哭笑不得,是挂是藏,不知所措。
【恽代英初入“宁国府”】宣城,自明初至清末的550余年间,一直是领辖皖南6县的宁国府治所在地,因此,宣城在历史上别称为“宁国府”。
辛亥革命成功以后的第二年(公元1913年),在原清代“宁国府中学堂”的基础上,创建了“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简称“宣城四师”,即今宣城中学前身,位于现宣州市内叠嶂路中段)。“五·四”运动爆发不久,章伯钧来宣城接任该校校长,1920年秋,他特聘在武汉的恽代英来校担任教务主任兼授教育学和修身课。
当时年仅26岁但才华却已闻名武汉的恽代英,接到章伯钧校长的聘任书,便欣然应聘。当他由武汉启程来宣城,送行的友人说起宣城历史上亦称“宁国府”时,恽代英诙谐地说:“好,我倒要去看看那里(趣指《红楼梦》中的“宁国府”)是否‘除了一对石狮子干净以外,什么都是脏的’?”说罢,与友人会心地大笑一阵。
他携带简单行李和部分书籍,由武汉乘船顺江而下,至芜湖上岸。然后,脚穿草鞋、肩负行囊,花了一天半时间步行至“宁国府”—宣城。当他风尘仆仆地来到悬挂着“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牌的学校正门前,环顾一下四周环境后,正待步入校门,岂料门房老工友发现这个双脚沾泥、两手提包、衣衫随便陌生人,便上前阻拦,不让进校。恽代英和气地自报了姓名,请老工友通报章校长,他在门口等候。不多一会,章伯钧校长亲自出迎,恽代英特地转身对老工友说了声:“麻烦你了。”恽代英到“宣城四师”的消息,立即在校园内传开,师生员工都争相前来面识,恽代英稍歇片刻,在学校师生的央求下,即席讲了话。他谈到“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谈到武汉地区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还谈了治学之道。听者越聚越多,致使讲话延续了两个多小时。
后来,人们对此曾有这样两句评誉:“恽代英初入“宁国府”,一席话震撼宛陵城(“宛陵”是宣城的旧称)。”
【萧楚女和“宣城四师附小”校歌】萧楚女于1921年9月间,应聘来宣城“安徽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他当时20多岁,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精于书法。平时言谈举止温文尔雅,令师生感到可亲可近。
由于他教学有方,寓革命思想于教学之中,深得学生敬重。当时学校有位姓李的监学,为此曾面告萧楚女说:“教书、作文莫涉国事为妙,否则被论以“蛊感青年”之罪,其后果可要自负啊!”萧楚女理直气壮地说:“从古到今,哪有不让先生教学生作文、作人之道的规矩?”监学欲辩无辞,只得不了了之。
萧楚女为了激励青年勤奋求学,勇于上进,结合课文,向同学们讲解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刈粥克饥、砺志求学,终成国家栋梁之材的故事。他说,古人尚能断粥身功,砺志报国,今人岂能惧怕风险,而不严于求知上进,于国于民无所作为呢?第四师范学校,位于宣城环境幽美的陵阳山巅。一天,萧楚女在宿舍凭窗远眺:唐代大诗人李白遨游过敬亭山,宋代梅尧臣吟咏过的宛溪河,以及矗立在南齐“谢朓高斋”遗址上的叠嶂古楼,校园的悠扬歌声、朗朗读书声此起彼落,古老的文化、锦秀的河山、可爱的学子……眼前这一切使他思潮涌起,豪情勃发,随即伏案欣然赋词一首:“敬亭拱北,宛水环东,山川明秀郁葱笼。高斋隐隐,叠嶂重重,吾校巍然镇其中。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将来国家主人翁。前程万里,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
这首词,很快被全校师生争相传诵。不久,被谱上曲,正式作为“宣城四师附小”校歌唱开了。如今尚健在的当年四师附小学生,虽都已年逾古稀,但仍能完整地唱出这首催人奋进的校歌。
【始知今日是端阳】1938年5月中旬,陈毅奉中共中央指示,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由歙县岩寺出发,挺进苏南茅山,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5月底,东进部队抵达南陵。6月1日,陈毅率部从南陵出发,于当日午夜,到达宣城西北境内。在风雨交加中兵分三路,从湾沚(现属芜湖县辖)附近穿过被日军封锁的铁道,凌晨到达东门渡镇,宿营在老百姓家里。这天正好是农历端阳节,房东拿出粽子,捧出雄黄酒,热情款待抗日子弟兵。陈毅见此情景,随口笑吟一句:“始知今日是端阳!”在场的同志和房东都开心地笑了起来。第2天(6月3日),陈毅告别房东,率部直达狸头桥,听取了前来迎接他的栗裕汇报后,当夜由狸头桥经固城湖直达江苏高淳。
一年后的7月6日,陈毅撰写一篇回忆文章中,对在宣城东门渡过端阳节的情景,作了这样的记叙:“去年6月1日,我们离开南陵,晚上通过铁道,向敌人侧背进军。记得那一夜,我们分3个纵队行动。……回宿营地,房东为欢迎我们,就请吃饭。因为那天恰恰是端阳节,粽子和雄黄酒的味道,虽隔一年,还有余味!”
【将军宰骡】“将军宰骡”这个生动而又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宣城北乡狸桥一带,距今已有半个世纪,可人们至今仍然津津乐道。
1938年夏,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将军,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率部进驻宣北红杨树村(今宣州市狸桥镇红星村)。部队刚入宿营地,一群骡马驮着各种军用物品相继到达村头,当地群众纷纷前来围观,军民礼貌相待,全村热闹非常。
张鼎丞进村后,直接来到司令部临时驻处。他正在查看军用地图时,忽见一名战士跑来报告说:“报告首长,大黑骡刚才又咬伤了一个当地的小男孩!”(这匹大黑骡是部队饲养多年的运输畜力,不久前曾咬伤过一名战士)将军一听,急忙询问:“被咬的孩子多大了?咬伤哪里?是否在医治?”战士一一回答说:“小男孩名叫耒刁,6岁,右肩膀被咬伤流血,军医正在给医治。”张鼎丞听后,起身说:“走,快领我去看看!”
他不仅看望了小孩,并向孩子家长当面表示歉意,又嘱咐军医说:“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治好小孩的伤口。”说完,迈步到村头,走至被两位战士牢牢拉住的大黑骡跟前,大声命令道:“把这匹劣骡就地宰掉!”接着严肃而又诙谐地说:“大黑骡,大黑骡!以前你跟随我们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劳。可你今天违犯了群众纪律,伤害了人民,这就留你不得了!”一位战士报告说:“首长,我们运输力量不足呀。”张将军果断地说:“运输任务,另想办法。它(指大黑骡)一再伤人,情理难容,立即执行吧!”说罢,愤怒而又惋惜地挥挥手转身离去,大黑骡随即被牵到村外宰掉。
部队转移驻地的前一天,张将军特地嘱咐管理员付给受伤小孩家长四块银元,作为孩子的营养费。
这个当年被咬伤的小孩,大名叫王先明,一直住在红杨树村。他虽年近花甲,可身体却很结实,右肩上还留有几个骡齿伤痕。他常现身说法,向人们叙述新四军张将军爱民的故事。
【“杀敌未果”】1938年秋,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部进驻宣城北乡狸桥、慈溪一带,开展敌后抗日活动。当年曾亲闻目睹、如今尚健在的当地老人,时常追忆起粟裕副司令员的许多趣闻逸事。
粟裕身材健壮,机智果断,经常深入敌区,侦察敌情,他时而乔装乞丐,身背高脚篮,外插一柄鸡毛掸帚;时而手挎竹篮,扮成上街的农民;时而肩挑粪筐沿途拾粪;时而化名“金米”,佯作肩挑商贩……。他性格豪爽,举止洒脱,言谈诙谐,好打趣逗乐,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
1939年初的一天傍晚,情报人员报告:日军100余人,将于第二天上午由新河庄镇方向进犯水阳镇。粟裕亲自组织并率领部分干部战士,于拂晓前潜伏在水阳镇北对河至水碧桥下首三官濠处,摸准敌人的来路,拟待敌大部走过,再猛击其尾部。可惜一名新战士过早地开枪,惊动了敌人,使尾敌逃窜,以致未能实现全歼计划。
战斗结束,部队返归宿营地时,当地群众聚集村头相迎,并赠一绸质软匾,上书“杀敌致果”四个大字。粟副司令看了看软匾,满面笑容地转向群众说:“感谢父老乡亲对我们的鼓励。不过,从今天打的一仗来看,这匾上需要改动一个字。”在场的战士、群众感到不解。粟裕又说:“这次我们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口袋,让日寇钻进来以后,再一网打尽。可惜一枪早发,打破了口袋,成了‘杀敌未果’。不过,我们以后一定会‘杀敌致果’的!”他那绘声绘色的神情动作引得在场军民阵阵大笑。
上一篇:第一节 事件
下一篇:第三节 胜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