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封使君】老虎,人们为它取了不少别名,诸如“大虫”、“山大王”、“山君”等。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别名,叫作“封使君”。这个拟人化的称谓,起源于宣城。
据清嘉庆《宁国府志》、光绪《宣城县志》载,后汉时期,有一位叫封邵的人,奉命来宣城任丹阳郡太守,此人生性贪婪,无心治政。一日,封邵排衙坐堂,正想整治百姓,榨取财物时,突然“扑通”一声倒下座位,昏迷不醒,衙役们慌乱地将他抬至后堂,让他卧床休息。正待掩门退出时,忽听床上一声巨吼,那封邵瞬时变成一只吊睛斑斓大虎,张牙舞爪地从后堂闯出衙门,沿路不断咬食当地居民。
当遭到人们围捕时,它才潜迹于深山老林之中。因此,当时宣城的百姓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使君”是古代人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民谣的意思是:不要象这位姓封的使君,生不为民办事,死了还要变成老虎吃人!这事不胫而走,广为人知。从此,“封使君”不仅成了老虎的又一别称,而且被延伸为贪官污吏的绝妙代词,并被人们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时,称贪污分子为“老虎”,揭批查办贪污案件谓“打老虎”,为此而成立的专门组织称“打虎队”。言而有故,典出如此。
【解衣敬酒】东汉建安年间,孙权奉兄孙策之命驻守宣城,守卫士卒不满千人。一日,因疏于防范,突然遭到数千名聚居于皖南山区的越人(史称“山越”)袭击,孙权被越兵蜂涌围困,当时在他身边的将士均张惶失策,不知所措。其中唯有一位名叫周泰的将领,忠贞勇敢,胆气倍人。他当即将孙权抱上马背,自己却赤体步行于马前马后,奋不顾身挥刀杀敌,连砍杀10余人。这时,越将跃马挺枪,直取周泰,但被周泰扯住枪头拖下马来,继而夺了枪马,杀开血路,保护孙权冲出重围,孙权得以脱险。而周泰自己却身受重伤10多处,流血不止,命在旦夕。回营后孙权兄弟亲自求医于华佗,经药治一月而愈。
从此,周泰被孙权予以重用,封为奋威将军。可是,周泰所部中的少数人,以周泰出身寒门而不服气。孙权得知后,特置酒宴大酬诸将,请周泰坐首席,并亲自捧酒至周泰前,让他解开衣服,露出满身伤痕,孙权手指其道道伤痕,逐一问其在何地所创,并要周泰专述当时情景。周泰每说一痕,孙权为他敬酒一盏。最后,抚看周泰的累累伤痕流涕说:“卿为我兄,战如熊虎,不惜躯命,……我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勿以寒门自退也。”在场的诸将士,无不感动至极。
从此,东吴军中将士,没有一个不尊重和佩服他的。
孙权“解衣敬酒,表彰功臣”,被传为历史佳话。电影《陈毅市长》中,就有陈老总在解放初期,对少数以功臣居,闹情绪,要地位的人,借鉴“解衣露痕”的典故,进行批评教育的情节。
【看门太守】南齐建武年间,著名诗人谢朓在宣城任太守时,因甚爱宣城的青山秀水,常在公暇之际,高坐于城楼纵览风光。
一日清晨,谢朓正在南门城楼领略晨景,只见城外大道上,一位年逾花甲的老农,挑一担青菜匆匆向城里走来,不料他身后有一头被人骑着的驴,边走边吃他后面筐子里的青菜。开始老农尚未发觉,待他换肩时,才发现后筐里的青菜已被驴吃了不少,可那骑驴人—一个白面青年,却置之不理,老农强忍住心头的不快,放下菜担,想让驴先走。谁知那驴吃得性起,把阔嘴伸进菜筐猛嚼乱拱,竟连菜担也拱翻了,而那骑驴人不仅放任不管,并且洋洋自得。老农忍无可忍地开了腔:“大公子,你这样做也太不厚道了吧!这分明是存心拿我们穷人开心嘛!”骑驴人却阴阳怪气地说:“这管我什么事?让开,别耽误我进城办事!”说罢,顺手在驴屁股上用力一拍,那驴猛地向前一窜,竟把老农撞个面朝天。这时,围观的众人都激怒了,纷纷拦住骑驴人,要老农去衙门告状。骑驴人仍满不在乎地说:“告状?那好,我这就先来写状子。”说罢,就装模作样地要写状子,老农正为不会写状子而犯愁时,忽听不远的城楼上高声传下话来:“各位听着!谢太守就在这里升堂,告状不用写状子。”大家循声望去,只见城楼楼门大开,谢太守端坐在城楼中间,案桌上放着太守大印,骑驴人一见果真是太守坐堂,想来个恶人先告状,便慌忙下驴,“扑通”一声跪地声称:“太守大人,这(指老农),这老刁民真可恶!”“住嘴!刚才的情景我已看得一清二楚,不许谎告!”骑驴人知道赖不过去,便指驴说:“大人!全怪这畜牲嘴馋得很。”“是嘛?那好!谁的过错谁受罚,来人!将这匹馋嘴驴拉到街市卖了,所得之钱赔给卖菜老人。”骑驴人一听,手揖口呼:“哎呀大人,那,那小人怎么走得回去呀!”谢朓把惊堂木一拍:“大胆!任驴吃菜你不管,纵驴撞人反告官。可见你横行乡里,肆意欺人,无法无天!”吩咐左右:“先将这刁民责打十板,再押去游街示众!”衙役应声上前,按倒骑驴人,将他重打了十大板,然后拉起他一瘸一拐地游街示众。沿途百姓无不拍手称快。于是,谢朓的“看门太守”美名,广为传颂。
【闭门羹】羹,最初是指肉类,后来又以蔬菜为羹,凡熬煮成浓汁的食品都可以叫羹,如鸡蛋羹、莲子羹等,进而又以普通膳食为羹。“闭门羹”始出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宣城妓史凤,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相传宣城妓史凤生得如花似玉,姿色艳丽,并会琴棋书画,因此攀枝附凤者络绎不绝,但常常不能如愿以偿。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首先给客人授一诗题,看中诗后,方愿见客;不被看中者,或不愿与他相见者,就叫家人在门口以豆羹待客而婉拒。天长日久,客人见了豆羹也就会心领神会而自动告退了。可见当时作“羹”待客是拒见之意,而现在所说的“闭门羹”,则只取拒绝之意,只有闭门而无“羹”了。
【猢狲入袋】北宋时,宣城有位名扬海内的诗人叫梅尧臣,虽满腹才学,然屡试不第。从青年时代起,只能充任小吏,到处颠沛以谋生。直到56岁时,由于他的诗文名重当时,声誉卓著,在许多大臣文士的一致力荐下,才被仁宗皇帝赐以同进士出身,而官位也仅是一名都官员外郎。
在他辞世前3年的6月的一天,因好友欧阳修引荐,奉诏编修《二十四史》之一的《新唐书》。他对此任,内心很不愿意,可又难以推辞,回到家中闷闷不乐。夫人刁氏问其原因,梅尧臣感叹地说:“我现在奉诏修《唐书》,处境如同是猢狲入布袋,什么解数也使不上来了!”夫人刁氏随即宽慰他,风趣地说:“我看夫君的官运,简直是鲇鱼上竹竿,怎么爬也爬不上去啊!”后来,此事被传闻开来。一位不知名的文人,将他夫妻俩这段生动的对话,撰成一副巧妙的语联:
梅都官: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夫人:君于仕途,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这副寓意深刻、生动形象、对仗工整的语联,一时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扬,最后又被人们浓缩成一句成语—“猢狲入袋”,以喻行动失去自由。
【太平军三占宣城清鲍超一字求援】清咸丰三年(1853)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改名天京后,宣城既是保卫天京的前哨阵地,又是太平军的主要粮源之地,因而成为清朝军和太平军必争之地。自1856—1864的8年时间内,双方曾先后三占三陷,拉锯战争极为剧烈。1856年5月,太平军左军主将、翼王石达开率部首次攻占宣城。中军大帐设于城内中心地—陵阳第三峰(今宣州影剧院处)。太平军控制宣城7个多月后,被清军浙江提督邓绍良部攻陷。1860年9月中旬,在太平军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匡王赖文鸿等联部合攻下,是月下旬第二次占领宣城,并捉斩清军湖南提督周天授、皖南道尹福成、宁国知府颜文培,给清军以重创。直至1862年7月中旬,宣城又被清军猛将鲍超率部攻陷。同年10月下旬,太平军辅王杨辅清、堵王黄文金、孝王胡鼎文三军汇合,兵临宣城,并神速将清军新任浙江提督鲍超主部围困于城中。鲍超惊悉被围,命随从文吏上书曾国藩告急求援,正当文吏遵照公文格式,推敲告急词句之际,内心如焚的鲍超,急不可待地夺过文吏手中笔,怒斥道:“军情十万火急,还用咬文嚼字!”他随手取过一纸举笔在纸的中心先写一个“鲍”字,提笔绕鲍字飞点一圈,文吏惊恐不解,小声问道:“这是何意?”鲍超掷笔于地吼道:“这就说,我鲍超被包围了,必须火速派援兵解围!”说罢,急令将这张“一字”告急求援书,飞马送达时在安庆的清军总督曾国藩。当曾国藩接读之后,虽识其意,但调兵遣将为时已晚。太平军乘鲍超待援之机,在宣城东南郊区,发起强攻,展开激战,大败鲍超所部,先锋直逼城下,迫使守城清军弃城夺路而逃,太平军于10月28日,第三次占据宣城。自此时起,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7月,天京被清军陷落,太平军才撤离宣城。
【宣郎广时尚辣味的由来】当游人进入皖南的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管酒馆饭店,或是民家,置办的菜肴普遍带有浓重的辣味。对味者欣喜,怕辣者皱眉。
宣、郎、广地区介于徽州与江苏维扬之间。据史载,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或徽或扬,或甜淡或清和,极少辛辣。民食喜辣,食俗改变,与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有关联。
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起义军与叛军在宣、郎、广、宁境内多次展开激战,战火未灭,瘟疫又起,人死无数。据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同治元年至同治3年(公元1862—1864年),疫病所至,村落为墟”,“白骨蔽野,十室九空”,“鼠,白日出洞,不畏人”。《广德州志》载称:“先是州民在‘贼’中困苦流离,死者过半,至是又病疫,5至8月,积尸满野,死亡殆尽。”现在看来,很可能是鼠疫。这样,兵燹加瘟疫,致使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清嘉庆11年(公元1806年),宣城县人口为107万多人,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仅有25万人左右,死去四分之三还强。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郎溪县人口只有1万多人。广德仅存5000人。
鉴于以上情况,清王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便采取了3条措施:(1)蠲免田赋,“豁免咸丰九年前钱漕杂税”;(2)发放农贷,主要是粮种耕牛;(3)奖励移民,恢复生产。
以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首的朝廷大臣,便在此广设“安徽善后总局”、“放牛局”、“劝农局”等机构,招民垦种大片无主荒田。湖南、湖北、河南、皖北等大批穷苦农民纷纷涌向宣、郎、广、宁等地,“据室为家”(凡有空屋,移民皆可居住),“插标划田,立界分山”,于是发生了一场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江南大移民。
随着大批楚地移民的到来,其两湖辣子味也被带进安徽宣、郎、广、宁等地。辣味来源于辣椒,而辣椒易种易收,便于贮藏,或单炒或作佐料,烹调简单易行,是灾区理想的菜肴,深受人们的欢迎,很快得以推广。久而久之,当地居民亦逐渐改变了原来的饮食风味。因此,民谚说:“到了宣、郎、广,辣得口水淌”。
【海外溯源“宣城堂”】宣州市境内最早的归国侨胞集居地,当为城东“同安里”(即今夏渡乡玉山行政村罗塘自然村,距城约五公里)。早在民国初期,一批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地侨胞,回归广东台山、开平二县定居。民国13年(1924),有10户侨胞又从台山、开平举家迁至宣城。其中邝、雷二姓占多数,余为马、林、区、黄、曹五姓,均系邝、雷二姓的至亲好友。他们择地于城东十里玉山南麓,用钢精水泥制造一座新式村庄,取名“同安里”,并公举邝光钜为里长。当时有人问及邝光钜为何千里超超迁居宣城?邝老先生无限感慨地先口诵一首诗道:“祖籍宣城本姓方,迫迁广东避祸殃。复落海外常思里,游子觅根来皖宣。”接着,他追述起家史:
邝、雷二姓原本皆为宣城方氏后裔,其先祖世居县城东郊,耕读传家数代,宗祠在今东门外市燃料公司煤球场处。明代初期,方氏族长方希仲,精通文墨,擅长书画,显名地方。方氏远房同宗方孝孺,文名于时,洪武年间任汉中府教谕。建文帝(朱元璋孙朱允炆)迁侍讲学士。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兴兵靖难,夺取皇位,朱棣召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方孝孺以忠臣不二立之志,哭辞不从,棣命左右授以笔札曰:“诏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掷笔于地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不仅将孝孺斩首示众,还先后诛灭方氏九族及孝孺门生数百人。与此同时,和方孝孺同朝同乡的宣人陈迪,原为建文帝时礼部尚书,也因拒不屈从明成祖而被戳全家,并来宣城诛连其家族。鉴此,宣城方希仲及其族人,被迫潜逃至广东台山,为避灭门之灾,遂将方姓化为方、邝、雷三姓。其由为:“广东客家话“方”与“邝”同音,“雷”为勿忘方氏家遭青天霹雷之祸。并规定方、邝、雷三姓永世不得通婚。时至清朝,台山邝姓族人,为不忘先祖,正式将堂名冠以“宣城堂”。不久,分居于台山、开平二县的邝、方、雷三姓支族族长集聚一起,排宗列祖,建立“溯源总堂”,以示亲缘关系。晚清时期,三姓后人都有漂泊海外谋生者,或打工或经商。民国初期,始有一部分先后回归台山、开平定居,为时不久,邝光钜、邝玉山、雷家林、雷孚恒等10户侨胞,决意游子觅根,遂不远千里移居宣城东郊同安里,意为共同安居于故里。
民国26年(1937)冬,宣城被日军侵占,同安里遭日机轰炸,并投放硫黄弹将该里所有建筑焚为瓦砾。抗战胜利后,原同安里的侨胞仅有区、黄二姓迁回,余皆移居城内和水阳。新中国建立以来,相继回宣定居的侨胞中,邝、方、雷三姓后人占多数。现今,广东台山邝姓人在灯笼上仍冠以“宣城堂”;美国旧金山华人区内仍存有一座“溯源楼”,古巴邝姓侨民来信时,落款处盖有“古巴湾溯源堂”大红园印。
广东“宣城堂”,海外“溯源堂”,均系表示他们世世代代不忘其先祖之地—宣城。桑梓浓情,可敬可佩!
【“金宣城,银阜阳”的来龙去脉】“南宣(城),北合(肥)”之称及其由来,早已众所周知,而解放前盛行的“金宣城,银阜阳”之谓及其实质含意,却知者不多。
此称谓,始于民国以后,止于解放前夕,时达30余年。对此真谛,旧时官场之人心照不宣,局外之人口不便言,遂解释为:“古时,宣城为宣州之所,阜阳为颖州之地,现今宣城、阜阳为皖省一南一北,地大物博之上等县,故被誉为“金银”之地。”此解系只言表而未道里,犹如隔靴搔痒未触内体。
自民国成立后,废除前清府级建制,县直隶省辖。时皖省六十县的县知事(民国十六年改称县长),均由省直接委派,能跻身于县令之列者,无不以被委任南宣北阜两县执政为快事。这不仅是两县境域之广,物产之丰,交通之利,人口之众列全省前茅,更重要的是省府准于宣、阜两县开征之地方特捐、规费高于他县,其中尤以鸦片烟税捐更为突出,数额之巨,全省之最。如种者要抽烟苗捐,贩者要抽运烟捐,卖者要抽营烟捐,开鸦片馆者要纳开业税、营业税,吸鸦片者要纳烟民捐。此外,还有罚款、没收、充公等名目。并美其名曰:“寓禁于征”,以达“禁绝之的”。同时允许各地所征特捐规费,按例分成,化解到人,结果是“越禁越盛”。至抗战前夕,宣城县竟有经过登记准予开业的“土膏行店”(即专门经营鸦片生意)共206家,除按规定纳税外,每月须向县政府敬送规费(即“红包”)。依例以最大的15家每月各送县长伍千元,其余191家的“红包”则由县府科秘、各区署及地方豪绅按例明分。县长则以每年所得三分之一馈敬省方。至解放前夕,仅阜阳城内就有大小鸦片烟馆211家,曾有“烟馆多于粮店”之说,可见其收取规费数额之巨。时人有“南宣北阜,一任县令,可获规费,百余万金(银元)”之谚,此乃“金宣城,银阜阳”之真谛也,故也被皖省官场之人视为美差肥缺。
如此生财之道,当时能有几人自愿断绝?尽管国民政府一再明令禁烟,律定戒烟节(六月一日),饬令各县设置“禁烟局”,开办“戒烟所”,张贴禁烟告示,甚至亦曾来两次当众焚毁烟膏、烟具,捉两个已经穷因潦倒的鸦片鬼子游街示众,这只是地方政府做点官样文章,对上应敷差事,对下掩人耳目。若果真将烟禁绝,岂不断了自身财路?实际上是采取巧立名目,来个“明禁暗纵”,以致烟毒越流越广,两地境内吸毒成瘾者(俗称“鸦片鬼子”)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流浪街头者难以计数。其中男“鬼子”沦为盗贼,女“鬼子”沦为娼妓者,亦不泛其人。历史舞台演出这幕令人心酸的悲剧,究其根源,与当时地方从政者假公济私,扩大自身财源,具有直接关系。
解放以后,各级党和人民政府,严禁烟毒举措得力,仅在短短的几年间,将百余年祸国殃民的鸦片烟毒扫除净尽,而“金宣城、银阜阳”这一特定时限,特定含义的词汇,亦随之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为人所不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人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