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疫情报告与管理】据旧志记载,本县历史上疫情多发,死于疫病者无以数计。时入民国,凡遇大疫流行,往往见诸报端。民国11年(1922)6月25日《芜湖工商日报》载:“宣城……今岁入夏以来,凡属四、五岁之婴孩,发生痧麻痘症十有五六,医治就痊者十仅二三,其症俗谓之天花。……现又时届炎夏,霍乱痧症又常发现传染……”。民国23年(1934)全县鼠疫患者174人、死亡100人;霍乱患者393人、死亡297人;天花患者321人、死亡256人;赤痢(痢疾)患者1613人、死亡119人;白喉患者8人、死亡8人;伤寒314人、死亡119人。民国35年(1946)《宣城民报》报道双桥虎列拉(霍乱)流行,死亡80余人。
建国后建立专门的卫生防疫机构,实行疫情报告制度。1950年,开始建立传染病疫情旬报制度;对皖南行署《传染病防治暂行办法草案》规定的甲乙两类14种传染病,由皖南宣城区中心卫生院按旬收集辖区内发生传染病的例数及疫情,及时汇总上报。1956年后,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传染病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甲乙两类25种传染病,改由县卫生防疫站负责报告。1965年起,本县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炭疽、波状热、脊髓灰质炎、恙虫病、出血热、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实行填卡上报制度;1983年,又增加了麻疹、伤寒或副伤寒、狂犬病等传染病的填卡上报项目。1984年后,对所有应报告传染病均实行填卡上报;发现首例病人时,立即进行个案调查;某种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984—1985年,县卫生局全面调整和培训了各乡镇卫生院负责疫情报告的防疫医生;并从1985年起,将原来按人下拨乡镇卫生院的补助费,改为视完成防病治病任务情况进行补助,年终考核、有奖有罚,促进乡镇卫生院的疫情报告和管理工作。1987年,全县单位疫情应月报444次,按时按月报告435次、迟补报14次、缺报9次,单位疫情报告率97.97%。是年,全县共发生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痢疾、病毒性肝炎、疟疾等11种传染病2755例,总发病率368.75/10万;其中死亡23例,死亡率3.08/10万。
【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民国时期,对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无计划免疫预防措施,仅在疫情流行或大疫过后采取一些临时性救急办法;一些民间组织往往购置少量防疫药品施赠免疫。民国23年(1934),在烈性传染病暴发流行后,全县仅预防注射霍乱疫苗619人、接种牛痘苗13741人,接收免疫者只占全县总人口2.99%。
1950年开始,全县重点开展牛痘苗的普种工作,同时对霍乱和副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白喉、百日咳等传染病实施预防注射。50年代末,增加了卡介苗接种和口服痢疾噬菌体等预防项目。60年代后,又相继增加小儿麻痹糖丸口服以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流行性乙型脑炎菌苗、麻疹疫苗、破伤风类毒素、钩端螺旋体菌苗、狂犬病疫苗、胎盘球蛋白等预防注射。在摸清疫情与人口组成关系的基础上,于1977年开始对适龄儿童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卡制度,试行计划免疫;至1978年,全县农村共有288个大队建卡。1984年,进一步对预防接种对象进行分年龄组登记建卡。至1985年,37个乡镇和372个行政村(含街道居民委员会)全部完成建卡工作;全县7岁以下儿童75990人登记建卡;城关镇和县直51个厂矿单位全部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1987年6月,县卫生防疫站以PPS法对全县计划免疫工作进行检查,共抽检381人,已建卡355人、建卡率93.18%;“四苗”(即:小儿麻痹症减毒活疫苗糖丸、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卡介苗)平均接种率为56.8%,“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24.44%。同时,依据各乡镇卫生院上半年的工作实绩分别预拨了卫生经费。是年,全县共完成6种生物制品共15.5万人份的预防接种任务,未发生异常反应和差错事故。
【控制和消灭烈性传染病】
▲鼠疫建国后,境内未发现鼠疫及其疑似患者。1952年5月12日13时30分,一架侵朝美军飞机侵入本县,在西河、寒亭境内撒施丝状物100余亩,经检验系带有鼠疫和炭疽杆菌的细菌武器,遂立即上报并派员监督集中就地焚毁;并在污染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注射,共达228925人次。经过免疫预防,境内未见发病。
▲天花民国时期种牛痘时断时续,收效甚微,天花流行不能控制。建国后,天花防治倍受重视;据统计,1950—1951年全县共有散发天花患者272例,经及时抢救治疗,仅死亡21人、病死率7.72%。同时自1950年起实行免费全民种痘(普种),当年接种牛痘苗12.35万人份。1953年后,在原3年普种的基础上,实行4龄种痘办法,即:出生6个月初种,年满6、12、18岁时各复种一次。1981年后,鉴于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灭绝,本县终止种痘工作。
▲霍乱和副霍乱建国后,境内未发现霍乱(真性霍乱)。1978年7月,在雁翅公社首次发现副霍乱病人。由于疫情发现早,及时采取隔离治疗和紧急防疫措施,患者很快痊愈,疫情迅速被控制消灭。1981年9月,皖南农学院(位于洪林公社境内)报告1例轻症副霍乱,患者系该校学生,因途径淮北疫区感染而发病,经隔离治疗并采取扩大防疫措施,患者很快痊愈,疫情未再扩散。1983年特大洪灾过后,出现一次副霍乱暴发流行;9月12日发现首例病人、10月31日发现最后一例病人,流行期46天,共发现病人35例、检出健康带菌者10例,疫情波及圩区7个乡、1个镇的15个行政村、22个村民组;疫情发生后,县有关部门在疫区封锁疫点、禁止人群往来,病人就地隔离治疗,对疫源地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群众中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加强饮水和粪便的管理与消毒,消灭苍蝇,对疫点内人群全部给予抗菌素预防服药并粪检观察2次等,终于控制了是疫的流行;在治疗中,有2例病人死亡、病死率5.71%。据调查分析:本县1978、1981两年发生的副霍乱均属传入性疫情;1983年副霍乱流行可能为水污染由北南移传入所致。1987年,县卫生防疫站对水阳江、青弋江、夏渡河水系进行水源监测,并加强县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地区二院和皖南农学院重点人群检索,均未见副霍乱阳性。
【防治急性传染病】国家规定必须报告的乙类22种急性传染病,本县1951—1985年共发现18种;经过积极防治,脊髓灰质炎在1982年后未见发生,百日咳、麻疹的发病率在1985年亦已降至国家规定应在1990年达到的控制指标。1987年,全县共发生急性传染病11种、2755例,发病率为368.24/10万(比1986年下降17.82%),死亡23例、病死率为0.83%(是1986年的5.5倍)。其中流脑、百日咳和狂犬病的发病率高于1986年,并发生一例猩红热,而其他急性传染病均不同程度地下降。
▲白喉1952年开始定龄免疫,进行精制吸附白喉类毒素预防注射,共接种2951人份。1954年大水后,华东第8防治大队在水东、孙埠确诊白喉患者2例(培养证实)。1955年,全县发病79例、发病率12.76/10万,为建国后第一个发病高峰年。1976年发病45例、发病率6.50/10万,为第二个高峰年。1977年后,按免疫程序实施计划免疫。1980—1983年未见白喉发生,以致后来白喉预防工作有所松懈;1984年全县白喉发病率达1.89/10万,1985年为0.54/10万,均高于白喉2年平均发病率0.1/10万的国家规定控制指标。
▲麻疹(痧花)每年冬春均有发病,发病率居急性传染病的第4位;以年发病人数计,1953、1978年均超过3000人,1954、1962、1973年均超过4000人,1965、1970年均超过5000人,且每隔几年便有1次流行高峰出现。
建国后,在无特异性预防疫苗的情况下,主要采取“推迟发病,保护病、幼、弱儿,减少死亡”、“早发现、早隔离治疗、早报告、护理好”,以及注射胎盘球蛋白或母血进行被动免疫预防等防治措施,虽有一定成效,终不能控制流行。1969年,开始使用液体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未能收到预期效果。1982年后,改用效期长、稳定性好的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使有效接种率大大提高,麻疹流行很快得到控制。1983年,全县发病人数即由1982年的2645人锐减至335人。1985年,全县仅有135人发病、发病率18.52/10万,已降至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以内;病死率也由五、六十年代的2—3%降至0.50%以下。1987年,全县接种麻疹疫苗6943人份,接种率70%;全年麻疹发病174例,发病率23.3/10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危害很大,呈周期性大流行。据统计,1962—1985年全县共发病13858人,年均发病率为89.56/10万,死亡932人、病死率6.73%(居传染病死亡率的第5位)。建国后超过年平均发病率3倍的大流行年有1963、1967、1968和1977年;其中又以1967—1968年的暴发性大流行为最严重,共出现193个暴发点;波及全县40个公社;仅对芜屯公路附近的团山公社邵村大队进行调查,363人中有163人带菌、带菌率44.9%。
为了防治流脑,每年冬春都将其作为防疫重点,广泛宣传,以呋喃西林溶液滴鼻,提倡吃生大蒜及“两开一晒一减少”(即开门开窗、晒被条、减少人口流动)等措施积极预防;一旦出现暴发流行,县即成立“防治脑膜炎指挥部”,组织医疗队深入疫区进行抢救,使疫情得以控制。在免疫预防方面。1971—1974年曾用流脑菌苗预防接种,4年共接种菌苗285448人份,后一度中断;1985年又重新广泛使用,全县共接种125305人。1987年,全县流脑发病157例,发病率21.0/10万。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50年代前发病较少,此后,有疫情报告的29年中,年均发病率11.06/10万。其中,1966年(发病率为33.73/10万)、1967年(发病率为47.12/10万)、1970年(发病率为28.93/10万)、1971年(发病率为34.97/10万)为大流行年;年均病死率达9.48%,在各种传染病中居第4位。
1969年后,开始使用乙脑疫苗预防接种。1985年,全县乙脑发病率仍达13.35/10万,超过年均发病率。1987年,全县接种乙脑菌苗14507人份。
▲痢疾全县痢疾的发病率较高,年均发病率在400/10万以上,仅次于疟疾和流行性感冒,居第3位。其中绝大多数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极少见。50年代末开始使用痢疾噬菌体口服预防,但效果不理想。1963年后停用。此外,每年夏秋季节都要加强水源、饮食及粪便管理,开展灭蝇活动等;县人民医院和城关卫生院开设肠道专科门诊,进行防治。1980年以来,全县痢疾发病率呈现逐步下降趋势,病死率亦从50年代的2%以上降至0.05%以下。1987年全县痢疾发病1270例,发病率169.9/10万。
▲伤寒和副伤寒每年均有发生。1951—1985年,全县年均发病率12.93/10万;以五、六十年代疫情较重,其中1952年发病率高达84.1/10万、1963年为42.68/10万;全县累计病死28人,其中27人系五、六十年代病死。
建国后,曾以交通沿线人员和饮服从业人员为重点,推行伤寒三联菌苗预防注射(1953—1955年共注射49642人份;1960—1963年共注射13165人份),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带菌者立即调离;在农村推行“两管五改”措施,城镇加强饮水和粪便管理等。1980年后,全县年均发病率已降至5/10万以下。
▲病毒性肝炎1959年,安徽省始将病毒性肝炎列入传染病报告制度;此后直至1970年本县共有1161人发病、年均发病率25/10万,其中死亡4人、平均死亡率1.01%。1971—1985年全县有5611人发病、年均发病率达53/10万,其中死亡17人、平均死亡率3.88%;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六、七十年代增加1倍以上。对于是疫的防治,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无特效防治办法。1987年,全县病毒性肝炎发病393例,发病率52.6/10万。
▲百日咳建国后直至70年代末,年均发病率为150/10万;其中1962年发病率最高、达413.78/10万,1973—1975年连续3年发病率均在250/10万以上。历年发病总人数居传染病的第5位,但死亡率在传染病中最低。
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曾断续进行过百日咳、白喉二联混合菌苗的预防接种,1951年全县共接种67581人份。1983年,开始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联疫苗列入扩大儿童计划免疫“4苗防6病”的措施中,使百日咳的发病率很快下降。1985年,全县仅发病82例,发病率在11/10万以下,提前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1983—1987年,全县共接种百白破三联苗53253人份。其中,1987年接种5621人份,接种率56.67%。是年,全县共发生百日咳230例,发病率30.8/10万。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1963—1982年发病146人,死亡1人;其中1963、1964年发病109人、占74.65%。1963年开始推行适龄儿童口服小儿麻痹症减毒活疫苗糖丸的预防措施,发病率随之骤减,每年仅有零星病例;1982年后未见是疫发生,提前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指标。1987年,全县口服小儿麻痹症减毒活疫苗糖丸5573人份,接种率56.19%。
▲狂犬病1955—1983年,全县仅散在发病5人。但在1983年后,随着被犬咬伤人数的增加(1983年532人、1984年890人、1985年385人),狂犬病发病人数也大大增多;1984年发病12人、1985年发病5人,所有病人均医治无效死亡。对于狂犬病的预防,80年代以前主要使用羊脑疫苗全程足量注射,每人份14针,免费供应。1982年后改用组织培养疫苗,每人份5针,定购收费。1983年,全县使用疫苗471人份,占被犬咬伤人数的88%;1984年使用441人份,占被犬咬伤人数的49%;1985年使用365人份,占被犬咬伤人数的94%。此外,为了预防和消灭狂犬病,1984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县灭犬防病领导小组,组织打狗队,统一部署灭犬;当年,全县共灭犬8970只。1987年,全县犬伤患者1289例,因狂犬病疫苗供应短缺,仅有660人用药,用药率为52.13%,发病死亡6例。
▲出血热1979年12月,在卫东公社太保大队发现首例病人。此后,境内每年均见散在发病,波及14个乡镇,病死率仅次于狂犬病和白喉,居第3位。
是疫的主要传染源是野鼠(黑线姬鼠)。为此,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设立“灭鼠防病领导组”,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灭鼠活动;据统计,仅1983年全县即突击灭鼠89000多只。同时,本着早发现、早休息、就地治疗的原则,对发现的病人及时组织抢救治疗;县卫生防疫站亦有计划地开展是疫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并为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新运处进行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测定57人、发现阳性3人,遂将其列为追踪观察对象。
1951-1987年全县乙类急性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累计表

【防治慢性传染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以肺结核多见。1952年,城厢区有64人因肺结核死亡、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52.4%、占总死亡人数的14.9%。1959年,县成立防痨协会,开始进行结核病的“防、查、治、管”综合防治工作。首先在城关镇对小学教师和饮服人员开展普查,经X线胸部透视检查833人,发现肺结核患者101人、患病率12.12%,随后给予抗结核系统治疗,并建议病人所在单位将其调换工种。同年底,在城关、水阳、孙埠、水东4个镇,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共检查6652人,其中阳性反应者2590人、阳性率38.93%,并给3062名阳性反应者接种了卡介苗。1960年,开始有计划地开展15岁以下儿童卡介苗普种工作;至1967年,全县累计普种71340人。此后,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一度中断。1977年起,先后在水阳、周王、寒亭等地进行结核病普查,被检查出来的病人均免费给予抗结核系统治疗,2年后大多治愈。1977—1979年全县还开展了大规模卡介苗普种工作,累计接种271442人。1980年后,开始以新生儿为重点对象的卡介苗初种工作;并在县妇幼保健站内设立新生儿卡介苗常年接种站。据统计,1982—1984年全县共有60777名中学生接受卡介苗复种;经县卫生防疫站考核测定,接种成功率为65.7%。为了提高接种质量,保证免疫效果,每年接种前县有关部门均要举办技术培训班,未经过培训者不准参加接种工作,亦不发给菌苗。1985年1月,县卫生防疫站内设结核病防治股,有4名专职人员,并配30毫安X射线机1台。同年7月,选定7个乡镇卫生院开展结核病登记管理试点工作,并为有关检验人员举办了痰菌涂片检查专题学习班。1987年,接种卡介苗38400人;对县幼儿园6个班158名儿童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阳转率为75.5%;完成380个厂矿的结核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查出5名可疑结核病人。是年,县人民医院开设结核病门诊,共门诊登记3411个,其中痰液涂片阳性69人,初治346人,复治165人,规则复药率达98%左右、信访复查率98%。
▲麻风病建国后首例麻风病人于1953年2月在双桥乡土山村发现,由县卫生院检查确诊。1954年又在双桥乡发现麻风病患者4人。1956年,为查明麻风病在境内的流行情况,由县卫生科统一组织、培训人员,进行麻风病线索的全面调查,全县共发现疑似患者154人,其中47人被确诊为麻风病。1957年,县成立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广泛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并采取报疫有奖等办法,继续进行麻风病线索调查。至年底,基本上查清了麻风病的流行区域,重点在句溪河及水阳江水系沿岸,病人多集中分布在水东、孙埠、双桥、五星、沈村、水阳等地。1958年10月,县幸福医院(即麻风病医院)建成并收治病人。经过反复调查,至1965年,全县发现的麻风病人已有107人。1975年,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历时1个月的麻风病再普查工作。截止1987年,全县建国后累计调查发现麻风病患者205人,男女比例约为4∶1,年龄以17—50岁居多,其中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7岁;按病情分型,多菌型患者95人、占46.3%,少菌型患者110人、占53.7%。1987年,上述病人均已全部接受治疗,其中:住院治疗152人、占74.1%,送医送药上门、在家隔离治疗53人、占25.9%;经治疗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有172人、治愈率84%;在治疗过程中,有19人因其它疾病死亡,有33人在治疗后因年老体衰或其它疾病死亡。经过积极防治,麻风病在境内的流行已基本得到控制。据统计,建国后全县麻风病患病率最高曾达0.1578‰,1987年已降至0.0305‰;发病率最高曾达4.1/10万,1987年已降至0.13/10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