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11年(1922)8月,城区各界组成宣城卫生会,以清洁街道、扫除垃圾、施赠医药等为主要宗旨。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动广大群众在城乡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不断提高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学校卫生水平,使全县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日渐改善,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爱国卫生运动】1951年成立“县防疫委员会”。1952年改为“县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专人办公;全县区以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成立72个分会、179个乡均设立乡卫生委员会、乡以下组织及学校等单位共成立4180个卫生小组。据统计,1951—1952年全县接受卫生宣传教育的城乡群众达415917人次,共有30多万人次参加卫生大扫除。1952年10月,召开全县首次卫生工作模范代表大会,共表彰了甲级卫生模范3人、乙级卫生模范28人、丙级卫生模范119人。1953年8月,县卫生委员会改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全县开展“除四害(蚊、蝇、鼠、麻雀)、讲卫生、消灭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建立星期六和节假日大扫除制度,开展卫生循环红旗竞赛活动。1958年,召开全县“除四害、讲卫生”誓师大会,共发动184万人次(全县人均3次)参加爱国卫生运动,计填平坑洼282万多平方米、治理疏通污水沟37600多条、清除垃圾12805吨、挖蛹灭蛆9万多公斤,消灭老鼠421万多只、捕杀麻雀133万多只。1959年后,如此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基本停止;直至1964年节假日的卫生大扫除和检查制度才得以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爱国卫生运动组织陷于瘫痪。1978年后,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单位和居民户中开展“最清洁”和“不清洁”的定期卫生大检查活动。恢复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周末卫生大扫除制度,并在一些节假日开展卫生突击活动,消灭卫生死角。1982年,城关主要街道两旁的商店等单位开始实行“门前四包”的卫生制度,由居委会、镇政府定期检查,年终评比;是年,全县共评选出10个卫生先进单位,其中5个单位出席了全省精神文明授奖大会。1984年,城关镇与有关单位签订“门前四包”合同书2284份;年底,全县有28个单位被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卫生单位”称号。1985年,在“门前四包”的基础上,县有关部门强化了对饮食服务、集贸市场及城镇环境的卫生监督管理。
【城乡环境卫生】
▲给水卫生建国后,开始发展公共给水事业,对水源、水质等做出具体要求,实行集中供水,以保证用水卫生。据统计,建国后至1959年全县共改建水井7784眼。1963年,在县城设立自来水厂,以宛溪河为水源,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措施,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供应城关居民。70年代后,宛溪河遭受污染严重,使自来水水质下降。为此,县自来水厂于1978年设立水质检验室,进行水质检测。1983年5月至8月,县卫生防疫站又对县自来水厂的水源、过滤池、清水池及管网末梢的水质进行检测,大部分采样点均未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县有关单位随即采取措施,确保自来水水质达到要求。
1987年县自来水厂水质抽检结果一览表

进入80年代,一些有条件的乡村集镇也开始建设自来水设施;至1985年,已有双桥、洪林等地建成简易自来水厂。1985年,全县共有12万人饮用自来水。1981年后,有关部门曾对全县水质状况进行了3次调查,结果表明:江河水综合质量,12月份良好、7月份尚好;井水综合质量,12月份较好、7月份水质差。1987年4月,县卫生防疫站对县自来水厂等单位的自来水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水质分析,并建立档案。
饮水消毒工作主要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地区及洪涝灾害期间施用,以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为消毒剂。1978年及1983年全县共使用漂白粉1254公斤。
▲城镇污物处理1964年,城关镇设立“清洁管理所”,有12名清洁卫生人员,并配备人力垃圾车,负责城关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1972年,成立“宣城县清洁管理所”。80年代开始在城关街头设置垃圾桶,以汽车自动装运垃圾;至1985年,县清管所已配备2辆自动装卸垃圾汽车、16辆人力垃圾车、3辆脚踏三轮清扫车,并在14条主要街道设置铁制垃圾桶71只;清洁工每日清扫面积11万平方米。垃圾处理,一般运往郊外填坑塞洼,或供菜农翻晒用以改良土壤。
50年代后期,4个标准集镇均分别建起2—3座公共厕所,全县共整修厕所286736处。1965年,县财政拨款1.2万元,在城关镇建起3座大型贮粪窖,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文化大革命”期间,贮粪设施被毁。80年代,县城及一些集镇已改建一批有冲洗设备的卫生公厕。
▲农村“两管五改”50年代初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后,农村粪便和水源管理即已列入综合性治理措施之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后,对粪便进行统一管理;水源管理以建造水井为主,实行分塘分段用水的方法。1959年,全县共建粪窖35038个、粪缸74136个,修建厕所924座,有72.8%的农户实行粪便管理;原有水井636口、新建水井97口、渗水坑736口,可供16594户饮用;另建洗涤池1851处、洗刷粪具池5373处、牛洗澡水域4071处。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县农村水管及粪管工作一度中断。70年代初开始实行“两管五改”(即:管水改井、管粪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至1978年,全县共建沼气池97座、改厕7851个、改水井1312个(不含手压插管井)。通过“两管五改”,杨泗公社疟疾发生率由1971年的9,9%下降到1977年的0.41%,丝虫检出率由1970年的12.3%降至1977年的0.9%,钩虫检出率由1971年的3.6%降至1977年的1.3%。1972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78年,杨泗公社参加了全国农村“两管五改”经验交流大会,并先后被安徽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入《安徽人民送瘟神》和《神州赞歌》2部纪录影片中。
▲服务行业卫生管理1987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城区以及孙埠、水东、水阳3个镇旅社、理发、浴室等服务性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和发证工作,计体检562人、548人合格,发放卫生许可证221家、发证率98.2%。是年,县卫生防疫站还完成了城区环境卫生基础本底资料的调查。
【食品卫生】建国初,县城食品、水炉、饮食等行业相继建立卫生管理小组,经常开展互查互评、卫生红旗循环竞赛及举行从业人员卫生讲座等活动,县有关部门检查监督。1953年开始对市场出售的肉类进行卫生管理。1958年7月,县人民委员会颁布《行业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及细则》;60年代初,县卫生防疫站确定专人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并开始对有关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1962年,县有关部门制定印发了《暂行卫生管理规则》。1964年,县有关部门对城关镇冰棒生产工人和出售者175人进行健康检查,合格者发给卫生许可证后准予营业。“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县食品卫生管理一度中断;1973年后始得以逐步恢复。1980年,县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成立,县委分管书记任组长。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设专人负责饮食从业人员健康的常规体检;并开始对全县18个冰棒厂、8个黄酒厂白酒厂、15个酱油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以及城关镇4个大食堂出售的熟食品,定期抽样进行卫生学检验。同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宣传教育活动。1983年7月,县人民政府任命3名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以法进行食品卫生管理。1984年3月,鉴于全县饮食生产及经营单位有1285家、从业3900多人的状况,县卫生防疫站设立体格检验站(后改称健康服务站),严格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工作。6月,在城关地区进行了为期6天的食品卫生大检查,对一些卫生状况很差而又屡教不改的单位(包括个体户),予以罚款和停业整顿的处理;同时,还当众销毁了检查中没收的变质牛肉42公斤、劣质酱油75公斤。此外,县卫生防疫部门对健康检查不合格的从业者发出书面通知,并要求有关单位立即将其调离现工作岗位。1985年开始建立食品卫生档案工作,当年即建档228份、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386份。同年,在县工商、计量、卫生等部门的监督下,将一批被查出没收的污染变质食品在县城十字街头当众焚毁。1987年初,县卫生防疫站对乡镇食品卫生检查员进行业务培训;5月份召开全县冷饮食品卫生工作会议,公布了上年各冷饮生产厂家的食品卫生质量状况,同时进行食品卫生法教育。是年,全县以城区和水东、孙埠、水阳3个镇为重点,对3312名从业人员进行体检(查出乙肝阳性92人、肺结核6人),共核发食品卫生健康证3229人、生产经营许可证1379份。县卫生防疫站还对全县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酒类、酱油、糕点等13个品种进行检验,食品卫生合格率为74.6%、比上年提高3.39%。全年进行经常性检查1200多单位次,对127个卫生状况差的单位予以行政处罚,其中警告25个单位、没收及销毁变质食品60个单位、罚款45个单位、责令停业2个单位;同时,积极受理群众投诉,维护消费者利益。
【劳动卫生】1973年,县有关部门曾对11个国营、6个集体工矿企业的劳动卫生状况作了一般性调查。1976年后,开始对接触有毒有害工种进行卫生学调查摸底。1983年开始建立工矿企业劳动卫生档案。1984—1985年,全县42个厂矿共有工人7429人,其中,接触粉尘作业者2309人、占31.08%;接触铅、汞、苯作业者174人、占2.34%;接触高温、噪声作业者2942人、占39.60%。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厂矿企业空气中粉尘或有毒物质含量以及噪声等超标情况较为普遍;此外,1975年开始对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进行胸部X射线摄片检查,截止1985年全县已有1371人接受检查,正常者1305人、占95%,异常者66人、占5%,检查出来的患病工人均由其工作单位及时安排治疗。自1972年开始实行对接触有毒有害物生产工人给予享受营养保健食品待遇的规定,由县劳动局和县总工会审批后发放;至1985年,全县已有4681名工人享受了这一待遇。1987年,县卫生防疫站完成全县38个乡镇的企业职业危害调查工作,共调查444个企业,对其中有职业危害因素的194个企业建立档案,并分别对59个厂的144点进行了粉尘浓度、噪声危害和高温生产条件的测定,结果前2项的合格率均不超过50%、第3项全部符合高温作业规定。至1987年,全县已有53个厂矿建立劳动卫生档案,其职工总数为11478人,其中接尘1461人、接毒293人、接触物理因素的有1946人。
随着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农药中毒事件每年均有发生。据统计,1971—1985年全县共有1801人农药中毒,其中生产性中毒1139人、占63.24%,非生产性中毒662人、占36.76%。在中毒病人中,经抢救不及时或医治无效死亡者110人、占中毒人数的6.11%;其中非生产性中毒死亡105人、占死亡人数的95.45%。1987年,全县农药中毒76人(非生产性中毒75人),死亡13人。
1980年开始对全县X射线机及有关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建档工作。1985年全县共有X射线机41台,其中县级以上医院(含省、地及部队驻宣单位)有16台;从事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67名,其中县级以上单位有33人、乡镇及其以下单位有34人。同时对本县46名从事放射工作者进行检查发现:有血象异常者13人、占受检人数的28.3%;有眼晶状体改变者22人、占受检人数的47.8%;未见明显异常者11人、占受检人数的23.9%。至1987年,县卫生防疫部门已对有关单位进行监督监测;还建议一些单位将不适应放射工作的人员调离原岗位。
【学校卫生】1951年,皖南区中心卫生院以宣城中学和宣城师范学校为重点,派出医生担任技术指导,协助学校建立保健委员会和校医务室,开展师生保健工作。同年秋,有关单位对城关镇297名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查出患有疥疮、砂眼、肠道寄生虫等疾病的学生197人,遂及时予以治疗。1952年,县卫生科和文教科联合举办中小学保健教师学习班,为全县各中学及中心小学培训保健教师30名,并配发保健箱。此后,全县各中学相继建立医务室,中、小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在校医务室和保健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1956年起,学校卫生的经常性技术指导工作由县卫生防疫站承担。“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卫生工作基本不存。1978年后,逐步恢复并得以加强。1979年冬,省、地、县3级卫生防疫部门共同组织,为宣城中学和城关镇2所小学的2640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主要是砂眼和龋齿,其中砂眼的患病率高达59.6%;视力减退以中学生居多、占19.54%。为了矫治中小学生的视力减退,预防近视,全县中小学校从1979年起全面开展课间眼保健操活动。1980—1981年,本县又2次进行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调查,城关地区的5079名中小学生和5个乡14所中小学的5665名学生接受体检,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均属正常,符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儿童和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982年,有关部门对宣城中学、县二中、三中、四中及双桥中学教室的照明情况进行测试,发现多数教室的照明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遂建议改善。1983年,县卫生防疫站与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协作,开始在县实验小学等6所小学对小学生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连续12年追踪调查,迄今仍在继续中。1985年,有关部门对城关4858名中小学生进行集体服药驱除蛔虫,结果有1993人排出蛔虫、排虫率在40%以上。同年,在宣城中学、县二中、实验小学开展教室照明卫生、课桌椅卫生等系统调查,并开始建立学校卫生档案。1987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孙埠中学、宣城中学等11所中小学的110个班、6581名学生进行健康体检,掌握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至年底,已有7所学校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