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宣城县汽车站】民国15年(1926),商办“宣芜广长途汽车公司”于本县西门外路口(今公路站处)设立汽车站,建有简易站房、停车棚、停车场。民国23年(1934),改为官办,站址迁至东门外(今交通路老汽车站处)。民国26年(1937)被日机炸毁。抗战胜利后,重建汽车站于西门中山路王家祠堂内(今县建筑公司),有简易站房、停车棚,直至解放。1951年5月1日,芜屯公路线改从城外通行,宣城汽车站暂移西门城外西林寺内。1957年于东门交通路建成新汽车站,设有售票处、候车厅、行李房、停车场以及职工宿舍,合计占地面积513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1520平方米,停车场面积3610平方米;驻站车队占地面积7360平方米,其中房屋建筑面积2338平方米,停车场面积5022平方米。1987年内设客运、货运两个组,下设10个分站、15个代办站,职工136人(包括代办员),有客货车92辆。经营客货运业务,平均日发客车136班次,路过车24班次,旅客日流量平均高达8000—10000人次,行程1.2万公里,客、货营运业务收入达376.5万多元。
【宣城县联合运输公司】1950年3月,华东联运公司芜湖分公司,在宣城组建联运办事处,至1953年8月撤销。1970年10月成立宣城县联合运输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专职办理联运业务,组织汽运、水运、搬运3个单位进行计划调配、系列经营以及与铁路运输挂勾。1981年8月,改属宣城县交通局。1984年7月与宁国铁路车务段联合组成宣城县联合运输公司,由县交通局派任经理,宁国车务段派任副经理,备有零担库一座,依法牌大货车2辆。自1985年起与芜湖铁路西站联合办理运输。1987年公司实有工作人员17名。1979年经营体制改革后,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1987年营业收入94900元。
【宣城县搬运公司】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宣城县交通局。解放以前,以“一根扁担、两只箩筐”为生产工具的“箩班”工人,分布于境内各港口码头,全靠人力挑、抬、扛装卸货物。民国19年(1930),城区港“箩班”共有64人,分为“上箩班”、“下箩班”。自杨泗庙以下至北门外三岔河两岸的码头为“上箩班”装卸业务范围;杨泗庙以上至济川桥两岸码头以及东、南、西门为“下箩班”装卸业务范围。此界限一直沿袭到解放前夕。解放以后,“箩班”工人改称码头工人。1950年3月成立“宣城县城厢搬运工会”,1954年7月改称“宣城县搬运站”,搬运由人力挑、抬、扛,逐渐改用人力手板车(胶轮)。1963年10月改称“宣城县搬运社”。70年代逐渐实行装卸机械化。1978年4月,改称“宣城县搬运公司”,全年装卸货物649000吨,总收入59万元。1987年,全公司建有货运长途汽车队、短途汽车队、城关搬运队3个直属队,拥有大货车25辆、小货车4辆、机动三轮6辆、小板车245辆。各乡镇共设有基层搬运队20处,拥有大货车8辆、机动三轮3辆、小板车111辆。职工总人数709人(含合同工136人),共有楼、平房屋187间408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60余万元。1987年装卸货物902500吨,总收入达83万元。
【宣城县航运公司】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交通局。始建于1956年,初名宣城县港口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8年9月改称县水上人民运输公社,1963年改称县水上运输合作社,1977年8月,改称县航运公司。1956年有514艘4829吨位木帆船,1962年始置机动船。1985年有挂浆机船253艘。运输工具基本实现机械化。
1987年,公司下辖城关、新河、水阳3个分公司、1个黄砂站、1个直属船队,共有职工1046人。运输工具有:拖轮11艘1460马力,拖驳101艘6029吨位(其中水泥驳43艘,钢驳42艘,木驳16艘),机驳8艘2440吨位,挂机船253艘5439吨位。固定资产总额人民币697.421万元,其中营运船舶资产额为677.616万元,占固定资产总额97%。
1977年全公司船舶运输量33.54万吨,周转量2150.84万吨公里,营运总收入101.74万元。1987年运输量23.40万吨,周转量9179万吨公里,总收入257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