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主要作物病虫害】
▲水稻病虫害境内水稻虫害有:螟虫、稻纵卷叶螟、褐稻虱、稻螟蛉、白背稻虱、黑尾叶蝉、稻蝗、稻苞虫、稻蓟马、斜纹夜蛾、稻蚜、稻椿象、负泥虫等。水稻病害有:纹枯病、白叶枯病、稻瘟病等22种。
50年代以螟虫、稻苞虫和白叶枯病为主;60年代随着粳稻的引进,增加了稻瘟病;70年代后期,“三大虫”(螟虫、卷叶螟、稻苞虫)和“三小虫”(叶蝉、飞虱、蓟马)并重;80年代,由于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出现病害重于虫害的趋势。
▲麦类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锈病、黑穗病、白粉病、纹枯病、线虫病、丛矮病、大麦黄花叶病等病害;麦蚜、麦蜘蛛、粘虫、蝼蛄等虫害。
▲杂粮病虫害虫害主要有:玉米螟、高粱条螟、高粱蚜、甘薯麦蛾、斜纹夜蛾、粟灰螟、东亚飞蝗、蚕豆象、豌豆象、旋花天蛾。病害主要有:玉米瘤黑粉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干腐病、黑条矮缩病,甘薯黑斑病、软腐病、花叶病、线虫病,蚕豆赤斑病、褐斑病、锈病,高粱炭疽病、丝黑穗病。
▲油菜病虫害主要病害有:菌核病、霜霉病、病毒病、白锈病、黑腐病、软腐病、黑胫病、黑斑病、白斑病、根肿病、炭疽病等;其中,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危害最为严重。主要虫害有:蚜虫、潜叶蝇、菜粉蝶、黄曲条跳卿、猿叶虫等。病害重于虫害。
▲棉花病虫害主要虫害有:地老虎(土蚕)、棉蚜、红蜘蛛、棉铃虫、红铃虫、棉盲椿及棉叶蝉等;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褐斑病、枯萎病、棉铃病等。
▲烟草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猝倒病、蛙眼病、赤星病、角斑病、根结线虫病、气候斑点病等。主要虫害有:烟青虫、烟蚜、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
▲蔬菜病虫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有:黑腐病、菌核病、白斑病、黑斑病、根肿病。大白菜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番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叶斑病、脐腐病和枯萎病等;茄子有绵疫病、褐纹病、黄萎病等;辣椒有病毒病、炭疽病、疮痂病等;马铃薯有病毒病、晚疫病等。葫芦科蔬菜有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瓜类有病毒病、炭疽病等。豆科及其它蔬菜的主要病害有:菜豆细菌性疫病、根腐病,豇豆锈病、花叶病、煤霉病,葱紫斑病,芹菜斑枯病,姜腐烂病,蔬菜根结线虫病等。
蔬菜虫害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地老虎、种蝇、葱蝇、韭蛆、菠菜潜叶蝇、豌豆潜叶蝇、豆秆蛇潜蝇、萝卜蚜、菜豆蚜、瓜蚜、芹菜蚜、蚜蟥、菜粉蝶、菜蛾、菜螟、大猿叶虫、黄曲条跳、豆荚螟、豆蛀螟、银纹夜蛾、豆天蛾、绿豆象、豌豆象、马铃薯和茄子二十八星瓢虫、蛀果夜蛾、棉叶蝉、黄守瓜虫、温室白粉虱、野蛞蝓、葱蓟马、红绿灯蛾及红腹灯蛾。
附一、建国后全县灾害性病虫害纪要
1952年6月,稻苞虫发生猖獗。
1953年7月上旬,发生土蝗80亩,密度为5—10只/丈2;平均密度10只/丈2。同年,花桥乡发生麦蜘蛛120亩,系大小麦拔节抽穗期干旱所致;螟虫发生早而重,团山的迟中稻白穗率最高为64.41%、最低为7.15%,平均为23%。
1956年6月,寒亭区施和乡白马杜发生舐花虫(稻椿象)750亩。同年,孙埠区东桥乡和平社发生黄背竹蝗12亩,用六六六粉扑灭。
1957年,发生小麦赤霉病,早播小麦的发病率为40—80%、迟播小麦的发病率为5—10%;小麦秆锈病的发病率在60%以上,迟播重于早播,密植多氮发病较重;大麦黑穗病的发病率为10—15%(上年在30%以上);油菜毒霉病的发病率为50—70%,山区、早播、移栽、白菜型均比圩区、迟播、直播、胜利油菜发病重。6—7月,稻椿象在早稻抽穗灌浆期为害,出现夹花白穗,山区重于圩区。8月发生稻蝗。
1962年,螟害26万亩,损失稻谷约650万公斤。
1963年,螟害14.8万亩,药剂防治6.8万亩,挽回粮食损失约170万公斤。
1966年,水稻发生螟害80万亩,稻苞虫18万亩,稻纵卷叶螟7万亩,稻飞虱、浮尘子、蓟马9万亩。
1970年,褐稻虱为害猖獗,损失粮食约2000万公斤。
1972年,棉区棉铃虫暴发成灾,平均减产2成。
1973年,小麦赤霉病流行。
1974年,水稻白叶枯病流行。同年,褐稻虱暴发,损失粮食约500万公斤。
1975年,褐稻虱暴发,伴随水稻小球菌核病大流行,双晚约减收1500万公斤。
1978年,褐稻虱暴发,双晚大面积毁倒无收。
70年代,棉铃虫发生猖獗,棉花减产约3—4成。
1981年,县农场杂交稻繁育田发生黄化萎缩病,颗粒不收。
1982年,发生稻纵卷叶螟30万亩、稻飞虱30万亩、稻蓟马5万亩(秧苗)、白叶枯病15万亩、稻瘟0.2万亩、小麦白粉病1万亩,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均有发生,棉蚜、棉铃虫和红铃虫约发生5万亩。
1983年,发生稻纵卷叶螟33.5万亩、稻纹枯病9万亩、麦类赤霉病6万亩、油菜病毒病2万亩、棉蚜6万亩。
1984年,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白叶枯病各5万亩、纹枯病9万亩、小麦赤霉病4万亩、棉叶螨2万亩、红铃虫2.5万亩。
1985年,发生稻纵卷叶螟6万亩、褐稻虱7万亩、纹枯病15万亩、麦赤霉病3万亩、棉叶螨5万亩。
1986年,发生三化螟5万亩、褐稻虱5万亩、纹枯病51万亩。
1987年,发生稻纵卷叶螟5万亩、褐稻虱30万亩、白背飞虱8万亩、纹枯病55万亩。
附二、农田鼠害调查
六、七十年代后鼠害猖獗。1983年,县植保站对农田鼠害进行了调查:农田鼠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约占91.1%,黄胸鼠占8.9%;鼠害密度室内为23%、室外为18.8%。1983、1984年连遭洪水后,鼠害有所减轻。
附三、农田草害普查
1986年,县植保站对全县农田杂草的普查结果为:
水田杂草有22科、54种;主要有稗草、节节草、鸭舌草、异型莎草、眼子草等;以晚稻田的草害为重。
午季田杂草有33科、108种;主要有看麦娘、稻槎菜、雀舌草、牛繁缕、泥湖菜等,其中看麦娘为恶性杂草。全县有49%的田块杂草危害较重;草害也是造成午季作物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秋季作物田杂草有39科、93种;主要有马唐、牛筋草、鲤肠、千金子、铁苋莱等。
【作物病虫害防治】建国前,农民主要依靠人工捕捉作物害虫。
1952年县农场开始建立水稻病虫测报工作。同年6月,稻苞虫大发生,推广使用稻梳人工捕捉,减轻虫害。此后,在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流行时,均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活动;对三化螟实行冬季挖稻椿、羽化期点灯诱蛾、产卵期采卵块,对小麦黑穗病拔除病穗等。同时,提倡自制土农药,以烟茎、闹羊花、蕾公藤、除虫菊、楝树根皮、鱼滕等的浸出液防治害虫。5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使用六六六粉、DDT、西力生等化学农药,但由于药械及技术力量不足而未能普及,病虫危害仍很严重;以致稻椿象(危害早稻)、三化螟(危害双晚)成为推行双季稻的阻力。60年代,随着治虫防病经验的积累、药械及技术人员的增加、植保机构的设立,测报和防治力量增强,作物病虫害逐步得以控制。70年代,由于四稻混栽、密度加大、氮素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等,农田生态环境失衡,作物病虫的种类增多、发生猖獗、危害加重。因此,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植保方针,县成立病虫防治指挥部,公社、大队和生产队也成立植保领导组;县植保站改进病虫害测报手段,并为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培训农民植保员,建立全县病虫测报防治网点,加强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80年代,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由县植保站培训指导植保专业户,实行联村植保;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相结合,并放宽药剂防治指标,重视生态防治。
▲县植保植检站建国初,植保工作由县农业局内设的农业组承担。1966年,县植保站成立,属县农业局领导,承担作物病虫测报及防治工作;时有技术干部2人,分别负责水稻和棉花的植保工作。1969年,县植保站并入县农业技术服务站。1971年7月,恢复县植保站,有技干7人,其中:负责水稻病虫测报的技干2人,测报点设在县农场;负责棉花病虫测报的技干2人,测报点在向阳公社(1972年迁至孙埠、1975年又迁至水阳棉种场);余者常年在公社蹲点或负责防治工作。1979年后,水稻病虫测报点迁至东门水稻良种场。1981年,县植保站有技干9人,其中:5人负责水稻病虫测报、2人负责棉花病虫测报、2人负责防治工作。1983年,改称县植保植检站,增加植物检疫工作,共有技干7人。1986年,撤销棉花病虫测报点。
▲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1983年起,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植物检疫条例》建立植检机构、配备植检人员,对进出县境的苗木及种子进行检疫并发放检疫证;同时,在全县对检疫对象进行了普查。全国性检疫对象毒麦,在双桥、孙埠、团山、敬亭、丁店、裘公、城关等乡镇有零星发生;棉花枯萎病在水阳、裘公、雁翅、杨泗、卫东等乡镇发生。本省检疫对象小麦腥黑穗病在孙埠、双桥、新田等地有零星发生;豚草80年代传入后逐渐扩大,主要分布在沿交通干线的团山、敬亭、城关、夏渡、寒亭、孙埠、峄山、杨柳、金坝、双桥等地,尚未发现进入农田危害;水稻干尖线虫病在雁翅及卫东有发现。对于已发生的检疫对象,在疫区禁止种子串换,严防蔓延扩散;本县尚未发生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甘薯瘟病、马铃薯癌肿病、小麦黑森瘿蚊、葡萄根瘤蚜等,加强种子和苗木入境的检疫,严防传入。
传统防治传统上农民有烧田、铲田埂、冬耕灭茬及轮作换茬的习惯,以破坏病虫的栖息场所、改变病虫的生态环境,达到抑制病虫危害的目的。50年代后,推广挖稻茬、拾稻根;春季灌水闷蛹、防治越冬螟虫;铲田埂、糊田埂,实现田埂3面光,消灭病虫栖息场所;提倡盐泥水选种、石灰水浸种消灭病原菌;调整作物栽培制度,推迟单晚播、栽期,避开三化螟危害;提倡合理排灌、施肥、选用抗病品种等。
人工防治50年代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治虫运动,以挖稻根采卵块消灭稻苞虫,拔除小麦黑穗病株,捕捉棉花地老虎和棉铃虫、拔除病株、摘除病叶,打捞菌核(水稻白叶枯病)等人工措施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50年代提倡稻田放鸭食虫,保护青蛙、蜘蛛等有益动物。70年代推广使用杀螟杆菌,饲养瓢虫、草蛉、螳螂等天敌防治棉花害虫。80年代推广以菌治菌。1982—1987年用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100余万亩,均取得较好效果。
物理机械防治传统方法有风选、筛选、晒种等。建国后推广开水烫种防治蚕(豌)豆象、马灯和汽油灯诱杀蛾类;60年代使用白炽灯、黑光灯、晶体黑光灯等诱杀蛾类。80年代采用机械、电流、超声波等防治鼠害。
化学防治50年代以西力生、赛力散拌麦、棉种子防病,施用六六六粉、DDT、棉油皂等杀虫剂以及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病虫。六七十年代主要使用六六六粉、DDT、敌百虫、889、1059、1605、乐果、马拉松、稻瘟净、托布津、敌敌畏、苏化203、杀螟松、甲基1605、混合粉、杀虫脒、三氯杀螨砜等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西力生、赛力散等被停止使用。80年代,有机氯农药被禁止使用,广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的甲胺磷、杀虫双、叶蝉散、呋喃丹、敌杀死及拟除虫菊酯类等杀虫剂,井岗霉素、叶青双、多菌灵等杀菌剂,以及杀螨剂等;用药方法有浸种、拌种、毒饵、泼浇、熏蒸、喷粉、喷雾等多种形式。化学农药已成为作物病虫防治的主要手段。
70年代开始推行使用化学除草剂,每年化学除草面积一般只有几十亩,施用品种有除草醚、2.4—D丁酯、敌稗、5.6—酚钠、二甲四氯等。1985年后,化学除草发展迅速,推广使用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有丁草胺、稳杀得、拿捕净、盖草能、莎扑隆、西草净、杀草丹等;1987年,全县化学除草面积已达15万亩。
综合防治80年代开始推行作物病虫综合防治措施:引进推广中抗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早稻品种浙辐802、高抗白叶枯病的单晚品种BG902,改进栽培技术、配方施肥,合理灌溉,加强病虫测报,放宽防治指标,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普治、兼治、挑治”等,取得较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