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作物品种】
▲水稻


▲大麦、小麦建国前地方品种有:小麦——红芒、白芒、禾蒲头、和尚头、合适早、望水白、松菠萝、蜈蚣脚等。大麦——三月黄、迟大麦、米大麦。
建国后,50年代引进南大2419、金大2905、金大4197、浙农941、浙农939、骊英1号、骊英3号、矮立多、碧码1号、山农205等。其中以推广南大2419为主,1956年全县共种植10万亩,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3%。60年代引进的小麦品种有:吉维利、华东6号、1407、矮秆红、阿3号等。70年代引进的小麦品种有:万年2号、阿勃、毛颖阿夫、内5号、郑州3号、扬麦1号、扬麦3号、武麦1号、安徽11号。但种植面积仍以60年代引进的吉维利为最广,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46.5%。80年代引进的小麦品种有:扬麦4号、扬麦5号、宁麦3号;大麦品种有:早熟3号、盐辐早等二棱大麦,主要作为啤酒原料种植。
▲玉米地方品种有:早熟种—黄玉米,迟熟种—白马牙,中间型—沟里黄。50年代引进的品种有:金黄后、坛杂2号、坛杂4号、满蒲金、扬州小金黄、金箍棒、华北春杂1号、泗县大粒玉米、六安火烧子等。80年代引进单杂1号、烟单14号、丹玉6号、甜玉米等品种。
▲大豆地方品种有:六月爆、八月爆、矮脚黄、大黄豆、大青豆、大黑豆、泥豆等。50年代引进品种:金大332、淳化1号。
▲杂粮荞麦:地方品种为小粒种;50年代引进内蒙大粒种,特点是分枝少、成熟早。红豆、绿豆:为地方品种;80年代引进明光绿豆,属晚秋作物。高粱:为地方品种,有糯性和粘性2种。蚕豆、豌豆:均为地方品种。豌豆有紫花和白花2种。
▲薯类山芋:地方品种有大红袍(红皮白心、水分含量高)和白友(白皮黄心、含糖量高)2种。建国后推广胜利百号,产量高、出(淀)粉率高。随着胜利百号的推广,地方品种逐渐淘汰。50年代曾引进徽州红皮、浙红皮白心、华东农科所48—117和51—93、南瑞苕等品种,但均因产量不及胜利百号而未能推广。1983年引进徐薯18,平均单产1950公斤,超过胜利百号,全县推广,沿用至今。马铃薯:地方品种为黄友。1954年曾引进过界首红友。
▲棉花传统棉种为亚洲棉(即草棉、中棉),有大籽棉和小籽棉2个品种。
50年代初开始引进种植陆地棉品种,主要有德字棉和岱字棉15号;其中岱字棉15号种植面积保持在全县棉田面积的90%以上,种植历史达15年。1966年引进陆地棉品种鄂光棉(即岱字光叶棉),次年即普及种植6万余亩,替代岱字棉成为当家品种达12年之久。1975年引进鄂光棉802,集中在雁翅公社中联大队示范繁殖1760亩,获平均亩产59.5公斤,并繁殖鄂光棉802良种11万多公斤。1977年推广种植4万余亩;1978年种植7万余亩,取代鄂光棉而成为当家品种。此外,本县还于1973年引进“协作二号”、“徐州142”,1975—1976年引进“沪棉204”、“沪棉479”,等陆地棉品种,但种植时间都很短,种植面积亦均未超过1万亩。1981年引进鲁棉一号,试种2800亩,表现出早熟、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1982年推广种植5.3万多亩、约占全县棉田面积的65%,平均单产在35公斤以上;1983年普及全县。1984年,引进“徐棉514”、“泗棉二号”、“豫棉一号”;“泗棉二号”生育期130天左右,株形较紧凑、结铃性强、丰产性能好,被列为本县棉花当家品种,推广种植3万亩以上。“徐州514”和“豫棉一号”在本县仅种植3—4年,面积均在2万亩左右。1985年引进“徐州553”(即苏棉二号)。次年在县棉种场集中繁殖423亩,获平均亩产皮棉88.9公斤,比泗棉二号增产8.5%;该品种的生育期为125—130天,特点为:出苗整齐、苗期长势壮、后期不易早衰、成铃性强、早熟、优质、高产、纤维长而整齐、色泽较好,衣分率一般为39—40%;1987年全县推广种植1.1万余亩。
▲油菜建国前沿用地方品种,分为白菜型和芥菜型。白菜型有大乌籽、小乌籽、花籽、金黄籽4个品种。50年代引进甘蓝型胜利油菜。60年代引进甘蓝型品种川油2号、胜利青梗和白菜型品种芜湖104等,其中以芜湖104成熟早而种植较广。70年代,地方品种基本淘汰,引进品种有甘蓝型广德363、165—12、74—1、202—23和白菜型油冬乙等,但种植面积仍以芜湖104为最大。80年代引进当油早1号、广德741、广德068和广德821等;良种选用趋于甘蓝型、早熟、抗病、高产、低芥酸的新品种。目前,全县以种植当油早1号为主。
▲芝麻沿用地方品种,主要有黑芝麻、黄芝麻、八根柴等。
▲花生地方品种有:小粒种(茎匍匐蔓生)、大粒种(茎直立丛生)。70年代引进山东伏果;80年代引进海花1号、奥油116、RH321。
▲蔬菜解放以前,境内蔬菜种类有:姜、笋、萝卜、莳(俗名脚板)、香菌、蕨、蒲、菘菜、芥菜、白菜、甜菜、韭菜、菠菜、苋菜、芹菜、荠菜、瓢儿菜、蓬蒿、波棱、莴苣、山药、山藷、茄、茭、葱、蒜、蕈、藜蒿、东瓜、丝瓜、菜瓜、瓠、匏等。建国后,经过30多年的引进发展,蔬菜品种逐渐增多。1987年,全县种植的蔬菜品种详见下表。


▲麻类大麻为地方品种。黄麻(又称洛麻),有白根、红根两种。1955年从浙江萧山引进推广青皮2号、3号等品种。苎麻(线麻),地方品种有红根和白根之分。
▲烟草建国前所种为凉晒烟型,俗称土烟。1974年引进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之后,在黄渡、金坝等地有庆胜2号和长脖黄等品种栽种。80年代引进推广NC89、S791、K326等优良品种;1985年,NC89种植面积占烟草总面积的80%以上。
▲瓜类西瓜多年沿用地方品种,皮厚甜度低。30年代,归国华侨从国外引进小籽西瓜在“侨乐村”种植,因其品味较佳,很快在卫东、狸桥一带普遍种植。1984年引进蜜克、新澄等杂交西瓜,皮薄甜度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地方品种减少。甜瓜(香瓜),地方品种有青、黄、白、灰之分。
【良种繁育】
▲育种变革建国前,农民沿袭“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传统习惯,发现良种相互串换。
建国初成立了县农场和5个区农场,共有耕地1310亩,作为全县良种示范繁殖基地。皖南种子站(站址芜湖)也在县农场设点,开展良种收购及推广工作。县、区、乡分别成立“选种委员会”,村设“选种小组”,开展群众性评比选种活动。1951年,通过群众评选,选出水稻良种“胜利籼”,收购7.5万公斤,群众串换71万公斤;以及小麦良种—中农28、洋小麦、2905等,收购9.5万公斤、群众串换15万公斤。1955年后,良种繁育开始以生产队(组)为单位建立种子田进行片选,去杂去劣、单收单存,以供大田用种。
1962年起,种子部门引进小品种(少量新品种)供国营农场作小区试验和重点社队的试种繁殖;大田用种主要靠群众进一步扩大生产队种子田,在推广品种中自繁自用;国营农场则建立“三圃制”(选择圃、株系圃、原种圃),以提纯复壮、培育良(原)种。1972年,全县开始建立四级农科网,配备种子员668人;规定种子队须用5%的耕地作为水稻单本繁殖田、10%的耕地作为麦类种子田,每繁育50公斤水稻单本种子奖售标准氮肥2.5公斤。1973年,建立县、公社、大队3级良种繁育体系,即:县良种站繁育良(原)种供给公社和大队良种场,大队再繁育种子供给生产队;是年,全县共繁育良种24.5万公斤。1974年,全县35个种子队共提供水稻良种168万公斤。
1978年后,全县以3个国营良种场为繁育基地,共有水稻繁育地1000亩、棉花繁育地600亩;又在养贤、朱桥、五星、周王、杨柳5个公社建立了良种二繁基地;实行定品种、定纯度、定标准质量、预约繁殖、预约收购的方法生产良(原)种。1979—1985年,3个国营良种场共繁育水稻良(原)种289万公斤、年均41.3万公斤,繁育棉花良种13.7万公斤、其中原种2.5万公斤;5个公社的二繁基地共繁育早稻良种133万公斤、年均18万公斤;并在1983年、1984年的洪涝灾害中内检外调早稻种200万公斤,繁育晚稻种216万公斤,发动群众串换水稻良种186万公斤、小麦良种10.5万公斤、旱杂粮良种5.5万公斤。1987年,全县有县农作物良种繁殖场和县东门水稻良种繁殖场2个水稻良种一繁基地、县棉花原种场棉花良种一繁基地;五星、养贤、杨柳等乡划出部分农田为良种二繁基地。
1972-1985年全县水稻良种繁育累计数量表

▲杂交稻制种1976年境内开始试种杂交稻,两系制种88亩、总产375公斤、平均亩产4.25公斤、最高亩产10.5公斤。同年12月,县农业局派11名农技人员到海南崖县进行杂交稻两系、三系制种20亩、繁殖10亩,品种为南优3号和6号,但由于经验不足,产量均很低。1977年,投资10余万元制种612亩,平均亩产13.75公斤、最高亩产37.3公斤;繁殖不育系190亩,平均亩产10.35公斤、最高亩产23.3公斤,品种为南优3号和6号。1981年,在15个农科站(队)制种625亩,产种9212公斤,平均亩产28.5公斤,生产不育系V20A700公斤。1982年,汕优6号制种752.9亩,水灾后实收面积314.6亩,总产6725公斤,平均亩产21.4公斤;经在海南鉴定,纯度达98%,符合国家标准。1983年,制种1100亩,水灾后实收446亩,产种17077.5公斤,平均亩产38.3公斤、最高亩产101公斤。经过摸索,总结出一套制种经验,技术有所提高,但制种产量还不能满足县内需求。1983年从湖南调入杂交稻种11.2万公斤;1984年调入13.1万公斤;1985年本县制种平均亩产虽达100公斤,但仍从外地调入种子10.5万公斤,调入品种主要是威优64、汕优64、威优6号、汕优6号。1986—1987年,杂交稻制种基本停止,所需杂交稻种主要从湖南调入。
【良种推广】
民国35年(1946),皖南农业技术推广辅导区在本县设立办事处,作为辅导区的重点县;同时,在双桥等乡建立良种示范区7处,推广水稻良种——胜利籼和中农4号,贷种还种,期限1年,加一成归还;鼓励农民相互串换,以户带户扩大良种面积。
建国后,良种推广经历了4个阶段:
中籼稻低产改高产品种建国前境内95%的水稻为中稻,有20多个品种;早稻、晚稻的品种和种植面积均很少;有糯稻而无粳稻。地方品种的适应性较强,不耐肥,易倒伏,亩产200—250公斤。1951年重点在双桥、金宝圩推广胜利籼和中农4号共22万公斤,两地覆盖面积达40%,受到华东区农林部的表扬。50年代中期,引进一些粳稻品种,作籼改粳的尝试,粳稻较耐肥、不倒伏,但因耗肥多、不耐高温而未能推广。
一季稻改双季稻1955年推广双季稻,用地方早稻品种五十子、六十子与晚稻小红稻配茬,比一季中稻增产。此后,引进多个早籼和晚稻品种,以籼稻为早稻,双晚粳型化(耐寒力较强)。同时,中稻也引进陆财号、399等替换了胜利籼。
高秆改矮秆品种50年代前均为高秆品种,株高一般为:早籼100厘米、中籼120—130厘米,粳稻相对较矮。6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矮秆品种,株高一般为60—80厘米。1965年,全县水稻良种面积54.24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65%。70年代,品种更新速度加快,相继引进几十个新品种,老品种基本淘汰。1973年“一批二改”(即批“五老”思想,改老品种为新品种和单季稻改双季稻),当年早稻矮秆品种占91.6%、双晚粳型化占95.2%。1974年,对全县35个种子队进行调查,矮秆品种达100%。至1976年,全县均实现早稻矮秆化、晚稻粳型化。矮秆品种的引进推广,解决了高秆品种易倒伏的问题,使单产水平提高。1982年,全县早稻良种面积38.36万亩、占94.85%,其中,二九青、芜湖1号和先锋1号仍占56.3%;双晚良种面积38.36万亩、占96.8%,其中,当选晚2号占41.4%、江丰3号占17.1%。
推广杂交稻1976年开始试种。次年推广100余亩,有南优3号、南优6号两个组合,结果比常规稻增产1—2成。1978年,推广杂交稻2.59万亩,有9个组合,但由于经验不足而失败。此后,杂交稻种植面积徘徊在三、四千亩左右。进入80年代,逐渐掌握生产技术,并陆续引进优良品种,杂交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产大幅度提高。
建国后全县主要水稻良种推广面积表

【良种经营与管理】建国初,种子工作由县农业局内设的农业组管理。1959年,县种子管理站成立,属县农业局领辖。1961年改称县种子公司;1966年又复称县种子管理站。五、六十年代,良种经营由县粮食部门负责收购、保管、运输、供应,县农业部门负责制订调进和供应计划及种子检验,年终盈亏由农业部门分品种实行报帐制与粮食部门结算。1972年,县种子管理站开始独立经营,但因无仓储设施和供种门市,故引进和收购的良种仍由粮食部门代存代销。1979年,县种子管理站改为县种子公司,为集行政管理、技术指导和经营三位一体的事业单位,建有仓储设施,凡良种调入、储存、销售等均由种子公司直接经营。公司实行不亏不赚的经营原则。1982年,在周王、五星设2个乡级种子站,在9个农科站设立种子代销点,逐渐形成全县供种网络。据统计,1972—1985年县种子公司共经销常规水稻良种854.82万公斤,年均销售量61.06万公斤;杂交稻种24万公斤;小麦良种26万公斤;棉花良种17.2万公斤;紫云英种135万公斤;油菜籽800公斤。1986年,县种子公司培训种子技术员16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000份;引进繁殖嘉籼442计6000公斤;繁殖徽粳804计25万公斤、浙辐802计10万公斤、二九丰5万公斤、晚粳1号10万公斤、杂交稻9万公斤;年经营种子量70万公斤。1987年,公司内设经营和繁育2个股,有职工13人(其中技术干部5人);拥有移动式粮库测温仪、电动管心测定器、烘干机、精选机、恒温箱、水分测定仪、农化箱以及天平、显微镜等,具备了测定种子标准化的基本设备。是年,公司共经营水稻良种80.1万公斤,主要品种有:杂交稻、早籼802、二九丰、晚粳1号、嘉籼442、徽粳80—4等;繁殖供应啤酒大麦苏啤1号9万公斤;以及供应洋麦5号(小麦)、甘蓝型821油菜、杂交玉米、杂交西瓜等良种;印发良种技术资料12000份。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