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专业剧团
l、地级剧团
宣城地区皖南花鼓戏剧团1958年9月,芜湖专区从宣城、郎溪、广德、宁国4县花鼓戏剧团选调优秀演员组成,由当时副省长张凯帆题名为:“皖南花鼓戏实验剧团”。1960年更名为芜湖专区皖南花鼓戏剧团。1965年,下放改为宣城县花鼓戏一团。1979年9月由地区收回。1985年与宣、郎、宁三县团同时撤销。接着又在原团和广德花鼓戏剧团内挑选中青年演员重新组成宣城地区花鼓戏剧团,现有演职员70余人。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芜湖期间,剧团为其专场演出《八十大寿》;1960、1961年巡回演出于赣、鄂、沪、浙等地,与楚剧、湘剧、婺剧作艺术交流,演出得到艺术大师周信芳、赵丹、盖叫天、袁雪芬等人的赞许;1963年,在巢县为刘伯承元帅专场演出。该团排演的《小尼姑下山》、《打补钉》、《扫花堂》、《采桑》、《珍珠塔》、《斩兄》中一些唱段由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录制成唱片。1965年,剧团排演大型现代戏《焦裕禄赞歌》,在全区产生轰动效应。1985年后,先后排演《湘妃扇》、《柯老二入党》、《姐妹皇后》等剧目,深受群众欢迎,《姐妹皇后》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宣城地区歌剧团1958年建立,原名芜湖专区文工团。1984年改宣城地区歌剧团。现有演职员104人。60年代,排演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不准出生的人》、《哑姑泉》等,受到观众一致好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排演反映皖南地区革命斗争的《皖南烽火》、《血写的歌》、《青竹岭》等话剧和歌剧,曾三次参加省会演。《血写的歌》还晋京演出。
此外,1959年芜湖专区撤销郎溪县、泾县杂技一、二团,选调其中优秀演员60余人,组成芜湖专区杂技团,属大集体性质。曾在湖南、四川、江西等省巡回演出。1965年该团下放和县。1959年,专区上调休宁县徽剧团并增招20余名演员建立芜湖专区徽剧团。1961年,并入省徽剧团。1960年,专区撤销宣城、当涂、歙县、无为4县京剧团,选调70余名演职员组成芜湖专区京剧团。1965年下放无为县,1979年调芜湖市,后撤销。
2、县级剧团
1952年,郎溪县成立大众楚剧团,宁国县成立人民楚剧团。1955年,宣城县、广德县成立皖南花鼓戏剧团。以上均为自负盈亏的大集体性质。1958~1959年4团相继转为地方国营性质,统一命名为“××县皖南花鼓戏剧团”。1965年芜湖专区皖南花鼓戏剧团下放宣城为一团,原县团为二团。1971年两团合并,1979年原一团人员被专区调回。1985年,根据中央关于表演艺术团体体制改革的精神,四县花鼓戏剧团撤销,演员由政府安置到县其他单位。
1952年,宣城县成立劳动越剧团,1959年下放城关镇管理。1960年,撤销。
1952年,郎溪县成立群艺锡剧团,1956年改为县锡剧团,1966年撤销。
1954年,泾县成立黄梅剧团,大集体性质。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剧团。1970年改为县文化工作团,1980年恢复原名。
1956年,广德县成立皮影戏剧团,1966年撤销。
1957年,郎溪县在由上海流入县内的朱家班的基础上成立县杂技一团。1958年在由常州流入的邰家班的基础上成立县杂技二团,次年两团撤销,由专区重新组建成芜湖专区杂技团。1965年,宁国县成立杂技队,1985年撤销。
1959年,宣、郎、广、泾、宁5县均成立县文艺工作团,1960年均撤销。
二、民间剧团
清末至建国初,全区有群众自由组合的民间剧团(班社),演员由民间艺人、戏剧爱好者组成,多数是半职业性的,农忙务农,农闲演出,收入分配为厘头制。演出地点一般是农村、小镇,剧目多是连台本和水词戏。剧种有京剧、皖南花鼓戏、黄梅戏、越剧、目莲戏、皮影戏、杂技等民间剧团(班、社)。清末宁国皮影戏班,民国初期郎溪县德胜大舞台(京戏班)和王金仁花鼓戏班、泾县玉堂黄梅戏班和小坑目莲戏班在境内颇为著名。土改后,农民分到田地,多数民间剧团(班、社)解散,艺人回乡种田。建国初期,区内存有一些规模很小的花鼓戏班社,享有名气的有:小菊香(蔡义莲)班子、李大嘴(李惠文)班子、小兰英(陈兰英)班子、陈老二(陈宗美)班子、周来喜班子。这些班社引起各县文化部门的重视,宣城、郎溪、广德、宁国县花鼓戏剧团就是在这些班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60年代后,民间剧团(班、社)多被解散,唯宣城、广德县民间尚存五、六副皮影戏担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文化局对流散民间的艺人进行登记、考核,发放“民间艺人证”,主要是皖南花鼓戏、黄梅戏艺人,也有少数庐剧、越剧、京剧艺人、皮影戏担子。帮助他们组建剧团,新组建的民间剧团仍实行“自愿结合、自负盈亏、自己管理”的原则,收入分配仍为厘头制。他们多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巡回演出。宣城县发展民间剧团,受到省、地表彰。1980年2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安徽省宣城县组织流散的民间艺人在农村演出受到欢迎》的文章。1983年,全区共有民间剧团29个,其中宣城县周王皖南花鼓戏剧团和黄渡越剧团、郎溪县定埠皖南花鼓戏剧团、泾县和平黄梅戏剧团和孤峰庐剧团在当地均有一定影响。
1985年后,随着电视、录相在农村普及,民间剧团活动日趋减少,有的自行解散,演职员转入当地乡镇企业工作。
三、业余剧团
抗日战争前夕,郎溪县城关有“义社”和“和社”两个群众戏剧组织。日军侵犯县城后,二社联合成立抗日剧社。台儿庄大捷,剧社义演两天。民国29(1940)年停止活动。
民国27年,中共广德县工作委员会在郎溪县涛城镇组建话剧团,进行抗日宣传。同年,泾县、宁国县民众动员委员会组建青年工作团(队)上街、下乡演出抗日剧(节)目。是年,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成立戏剧队、音乐舞蹈组,军部教导总队下设文化队、俱乐部,在军部所在地和附近乡镇演出抗日剧(节)目。在新四军抗日文化活动影响下,云岭群众成立流动话剧团,泾县中学、简易师范、省立十二临时中学、宁属联立中学、芜湖广益中学茂林分校、培风中学等相继成立业余演出队,进行抗日宣传。30年“皖南事变”后,均停止活动。
建国前,农村中一些业余文艺爱好者常在春节和农闲期间组织起来搭台唱戏,举办玩灯赛会,这种时聚时散的业余团体被称为“堂子”。解放初,堂子停止活动。1951年春节,各地为庆祝土地改革组织玩灯赛会,举行文艺演出,搭台唱戏,堂子恢复活动,回乡艺人成为骨干。这些堂子一般由农会主任或村长领班,春节开始活动,到插秧时为止,堂子后改称为业余剧团、少数发展成赢利性的民间剧团。宁国县罗溪乡西村业余剧团1951年被评为省先进业余剧团。1958年,各地人民公社纷纷成立业余文艺演出团体,“文化大革命”自动解散。业余剧团排演传统戏剧,挖掘、整理、演出民间传统文艺节目,创作演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小型节目。“文化大革命”时期,各公社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排演革命现代样板戏和小型文艺节目。70年代末,各县乡镇、村又纷纷按剧种组织业余剧团,区内有皖南花鼓戏、黄梅戏、越剧、庐剧等业余剧团百余个。80年代中期后,业余剧团活动渐少。
建国后,全区较大企业和多数中等以上学校均成立有业余文艺演出团体,在节假日举办文艺晚会和参加地、县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