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宣城地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甘薯、玉米、高粱、荞麦、粟、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豆等。水稻占绝大多数,麦类次之,杂粮以甘薯为大宗。1987年全区粮食播种总面积337.17万亩,总产量93.02万吨。
水稻本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隋、唐时已由单纯直播发展到部分育苗移栽。经过长期实践,育苗移栽逐渐成为水稻栽培的主要方法,并选育出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类型的品种,出现不少品质优异的稻米,如“宣州白”在宋代曾饮誉我国东南一带;广德、郎溪所产稻米,历史上一直是芜湖稻米市场的上品。
建国以后,水稻栽培技术不断创新,除普遍推行双季稻外,在品种上有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高秆改矮秆,一次是始于60年代中期的籼稻改粳稻。这两次变革,对提高本区水稻生产水平起了很大作用。与此相适应,在育秧技术、栽插密度、水肥管理等方面,都不断有新的改进,从而保证水稻的增产。
建国初,全区种水稻207万亩,1957年前面积逐年扩大,1958年后大幅度下降。60年代初开始回升,至1970年面积达到256万亩。70年代进一步发展,1976年面积最大,为337.49万亩。进入80年代后,稳定在280万亩左右。1987年,面积282.78万亩,总产量85.74万吨.亩均产量303公斤。总产和单产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麦类本区在东晋时就种植麦类。南宋时尤为兴旺。乾道七年(1171)、淳熙六年(1179),朝廷均诏令地方官吏劝民种麦,当时田野“春稼极目,不减淮北”。此后种麦渐成习惯,纳入耕制。但由于麦类不耐潮湿,在成熟阶段,正值本地雨水集中季节,产量颇受制约。因此,直到建国前夕,全区种植不到30万亩。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午粮生产。1953年,中共安徽省委号召提高午季收成比重后,麦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1960年仅小麦就达61.8万亩。但在60年代以前,栽培方法比较粗放,单位面积产量不高。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学习苏南经验,普遍推行“六改”(改窄畦为宽畦,改宽沟为窄沟,改浅沟为深沟,改低产品种为高产良种,改点播为撒播,改一次施肥为分层施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育环境,发挥良种增产优势。所以60年代末至70年代,麦类面积虽然减少很多,但由于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总产仍维持在2万吨左右。1979年至1983年,小麦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单产100公斤以上,总产4万吨以上。其中1982年单产125.5公斤,总产5.42万吨,为历史最高纪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结构发生变化,午粮播种面积下降。1987年,全区小麦面积22.33万亩,大麦面积5.4万亩,小麦单产110公斤,总产仍在3万吨以上。
甘薯甘薯俗称山芋,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麦类。主要分布在宣、郎、广丘陵岗地。在品种上,50年代以前有红苕、白苕和少量改良种南瑞苕。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胜利百号,增产十分显著。甘薯栽培技术和水肥条件要求较低,适应性较强。建国以后在育苗技术上有很大改进,如采用二次高剪苗,可以培育无病健壮秧苗,防止黑斑病危害;推广温床育苗和薄膜保温育苗,可以提高成苗率,扩大春山芋栽种面积。1987年全区甘薯面积12.3万亩,总产量折合标准粮3万多吨。
旱杂粮主要有玉米、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荞麦、高梁、粟等。1987年总面积11万亩左右。其中玉米1.4万亩左右,大豆8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山丘区及沿河洲地。玉米总产量142万多公斤,单产101公斤;大豆总产量709万多公斤,单产88公斤。其它旱杂粮总产量180万公斤左右。
二、经济作物
1、油料
本区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圩、畈、山、丘区都有种植。其次为芝麻、花生,面积不大,各地都有分布,河滩、沙洲上种植比较集中。1987年油料播种总面积83.05万亩,总产量5.55万吨。
油菜是本区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油料。正式纳入农田轮作制种植,始于明末清初。但直到建国前夕,种植面积都少于午粮作物。建国后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得到较快发展.1953年达40多万亩。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后期,集中抓粮食生产,油菜种植面积下降,1977年只有23万亩左右。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国家调整了收购政策,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到1987年达77.48万亩,总产量5.18万吨,平均亩产67公斤。
油菜品种,早期以白菜型为主,少数为芥菜型,采取直播栽培。50年代中期,推广甘蓝型品种,产量提高,但生育期较长。为解决与双季稻茬口的矛盾,试验育苗移栽,获得成功。70年代在全区推广。现已成为油、稻一年三熟的重要增产措施。
芝麻本区种植历史不久。各地虽都有种植,但除沿河洲地较为集中外,一般为零星散布。由于芝麻经济价值较高,近年来种植面积有所上升,1987年底达3万多亩,总产量150万公斤左右。
花生建国前种植很少。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面积有所扩大。但因受土壤条件限制,除沙洲、河滩地外,一般种植较少。1987年全区种植面积2.55万亩,总产量22万公斤左右。
2、棉花
建国前,各县只种植少量棉花,农民用以自纺自织,1949年全区种植面积4.48万亩,总产量30.42万公斤。建国以后,1950~1964年,平均每年种植6.37万亩,产量86万多公斤。1965~1970年,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原则,合理调整布局,并实行棉粮、棉肥挂钩奖励政策,平均每年种植9.83万亩,产量近300万公斤。70年代棉田布局趋向合理,种植面积10~11万亩,产量290~370万公斤。1985年起,取消棉花定购基数,实行敞开收购和加价不封顶政策,种植面积虽有减少,但单产提高较多。1987年全区种棉6.66万亩,产量达385.6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
自1965年调整布局后,全区棉田主要集中于宣州市和泾县21个乡,分布在青弋江和水阳江沿岸。棉区有三种类型:沿河滩地棉区。种植面积占33.2%。这类地区棉田水源条件较好,地层深厚,肥力中等,理化性状较佳,早春气温回升快,利于早发。大部是油、棉两熟耕制。收购、加工体系较为配套。部分乡村(宣州市的夏渡、杨林、水东等地)迟播种、早拔秸,没有固定的两熟耕制,产量不稳。稻麦轮作棉区。主要是宣州市金宝圩四个乡和一个棉种场,种植面积占54%。这里种棉历史悠久,土壤性状较好,保水保肥,水、肥、热协调。自1955年起,一些村即已形成集中产区,加工、收购体系也较健全。不利因素是早春多雨,立苗较难,梅雨季节光照不足,易造成棉铃脱落。丘陵棉区。面积占10.6%。这类地区人少地多,棉田分散,且土壤性状不好,产量较低。
3、蚕桑
本区种桑养蚕历史悠久。唐代宣州绮白贮丝头红毯被列为贡品。抗日战争前,蚕桑生产比较兴旺,青弋江沿岸一带,桑树成荫,“日不见村,夜不见灯”。抗战后战火连年,田园荒芜,蚕桑生产奄奄一息。1949年全区仅产蚕茧1.3万公斤。
建国初期,国家采取发放贷款、提高茧价、实行奖励等政策,建立技术推广站,鼓励和帮助农民栽桑养蚕。到1955年全区桑园面积达6637亩,产茧17.53万公斤。其中泾县17.39万公斤,居全省之首。农业合作化后,粮桑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毁桑种粮或赶桑上山。到1962年,蚕茧产量下降到6.83万公斤。其后十年,起伏不定,产量在7.5~15万公斤之间徘徊。1972年开始复苏,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逐年上升。进入80年代,发展步伐加快,最高的1982年,面积达46742亩。1983、1984两年水灾,冲毁8000多亩。到1987年,全区桑园面积33994亩,蚕茧产量119.3万公斤。
桑树品种以湖桑为主。地方优良品种有泾县大叶瓣桑,广德藤桑,宣州毛桑。由中杆养成过渡到低杆养成。重点产区开始建立低杆密植高效益桑园。
1985年后,蚕茧生产主要集中在52个重点乡,茧产量占全区85%以上。其中年产茧5万公斤以上的乡7个,年产茧1.5万公斤以上的乡16个。泾县年产茧量占全区60%,主要集中在16个乡,其中年产茧5万公斤以上的有6个乡。
4、茶叶
本区是安徽省老茶区,种茶历史已有1700多年。东晋元帝时,宣城每年贡茶颇多。随着时代变迁,茶叶生产时起时落。据统计资料,民国25年(1936),宣、泾、广、郎四县茶叶产量323.93万公斤,产销较为兴旺。以后由于战争和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茶园抛荒,生产衰落。到1949年,全区茶园面积只有2.85万亩,茶叶产量106.6万公斤。
建国后,茶叶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1950至1957年8年内,茶园面积平均年递增8%,达5.54万亩;茶叶产量平均年递增12%,达267.7万公斤。1958年后几年中,茶区“瞎指挥风”泛滥,违背客观规律,大采秋茶和秋老叶,严重损伤茶树元气。到1962年,茶叶产量下降到140.2万公斤。1963至1978年16年中,为缓慢发展时期,茶叶产量平均年递增5.5%。其中1974~1978年间,国家投资141万元,各地办起一批社队茶场,茶园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技术措施和管理跟不上,收效并不显著。1979年开始,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茶叶得到较快发展。到1982年,茶园面积达22.67万亩,茶叶产量470多万公斤。其后几年,面积有所调整,淘汰一部分质量不高的茶园,增加名优茶生产。1987年茶园面积17.81万亩,茶叶产量408.3万公斤(不包括省属和外省市属茶场产量)。
茶叶产区主要分两大类,即南部山地茶区和中部丘陵茶区。山地茶区有32个乡和1个国营茶场,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光照适度,春夏季“晴时早晚遍山雾,阴雨成天满地云”,土壤偏酸,土质疏松,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茶叶自然品质特佳。丘陵茶区有18个乡和3个国营茶场,土壤大部为酸性黄壤土,土层深厚,坡度平稳,适宜茶树生长,茶园集中成片,便于管理和机耕,是商品茶叶的重要生产基地;不利因素是,茶树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物理性能差,雨量不稳定,常遇干旱,茶叶自然品质不及山区。一些地方采取种茶造林结合,改土改树结合,干旱季节喷水喷肥结合,使茶叶品质得到提高。本区所产名茶主要有:
涌溪火青属圆形炒青绿茶。产于泾县黄田乡涌溪村和黄田村茶林队。
敬亭绿雪属扁形烘青绿茶。产于宣州市城北敬亭山。
黄花云尖属扁形烘青绿茶。为近年新创名茶。产于宁国县济川、方塘乡的黄花山、鸦坑一带海拔500米以上山地。
瑞草魁属扁形烘青绿茶。产于郎溪县姚村乡永丰村白杨岗。
龙潭翠毫属条形烘青绿茶。为近年新创名茶。产于宁国县青龙乡。
高峰云雾属条形烘青绿茶。产于宣州市溪口乡高峰村。
太极云毫属针形烘青绿茶。产于广德县杨滩乡梧溪、五合村一带。
5、烟草
本区种植烟草始于清代。嘉庆年间,泾县水东、茂林、章渡、黄村等地种植较为集中,其它县亦有零星分布。据民国8年(1919)安徽省重要农产调查统计,区辖五县种植烟草2605亩,产烟叶10.64万公斤,主要是晒烟刨制烟丝。建国前夕,烟草生产已基本绝迹。
1972年开始试生产烤烟。1974年,宣、郎、广三县丘陵地区被安徽省列为新辟优质烟区。这一带有40多个乡适宜烟草生产,土壤、肥力与云南省名烟产区相比,除速效磷钾偏低外,酸碱度、有机质、含氮量以及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均相近,优于本省其它烟区。烤烟质量经全省全国样品评吸鉴定和轻工部烟草研究所化验,接近云南烟质。1977年,全区种植烟草9372亩,产量54.66万公斤。1978年扩大到16809亩,产量113.17万公斤。1980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下降。1984年地区成立烟草生产技术指导站,推广红花大金元、NC89良种以及科学育苗、栽培、施肥等方法;并从淮北请来辅导员,指导烤烟技术。次年种植面积上升到13365亩,总产量达93.56万公斤,亩均产量70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但由于物质和技术基础较差,生产经验不足,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烟草生产大起大落,1986、1987两年种植面积连续下降,1987年面积只有1880亩,产量14.8万公斤。
6、果品
本区在建国前,果树多为农户零星栽植。1949年各县约有果树20万株,产果43.2万公斤。建国后,50年代地、县相继建立国营园艺场,乡、村林场亦栽植果树,至1957年,果树面积达27865亩,产量146.1万公斤。70年代以后,郎溪、广德两县园艺场先后改为林场和造纸厂,果树相应减少。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后,农民利用宅旁空地,积极栽种果树,也有不少农户承包荒山荒地,成片栽植果树。仅1986年就新栽果树49.2万株,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到1987年,全区共有果树162.88万株,折合53757亩(包括一部分属于林业的面积)果品产量495.3万公斤。
果树的分布,梨园主要在敬亭山茶场,双塔寺园艺场,南湖、周王等农场,部分村办林场,以及宣州市张家桥、鲍村滩一带;桃园主要在宣州和郎溪丘陵区,宣州市于1986年从浙江引进黄桃22万株,栽植4000余亩;苹果主要在几个国营场圃;柑橘主要在宣州市南湖乡,郎、广、宁等县也有少量栽植;枣园主要在以宣州市水东为中心,包括孙埠、杨林及毗邻的宁国县港口、汪溪、罗溪一带,这里是著名的“水东蜜枣”产地,面积占全区枣园80%以上,另一片在郎溪县凌笪、岗南、涛城和广德县下寺、花鼓、独山、流洞等乡;板栗在五县市均有分布,其中广德县的产量和宁国县的面积居全省之首;果梅在宁国县22个乡;花红主要在宁国县众村和泾县上坊一带;柿主要在宣州市敬亭山南麓和泾县上坊、丁桥一带;猕猴桃主要在宁国、广德,泾县山区,除泾县园艺场培育少量母本及部分苗木外,其余均系野生;木瓜主要在宣州市郊吴村以及新田、溪口、孙埠、水东和宁国县洪门、甲路等地。此外,杏、李、石榴、樱桃等果树各地均有零星栽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