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技机构
区内农技推广机构,始建于民国37年(1948),为皖南农业技术推广辅导区在宣城设立的办事处。该机构先后在湾沚、敬亭、双桥、孙埠及金宝圩等地建立水稻良种示范区,贷放种子,结合推广农业技术和农药械等。但服务范围小,作用不大。
建国后,为适应农业发展需要,1951年至1953年,先后建立地、县国营农场,进行丰产示范。地区成立农技推广所、蚕桑推广所、植棉指导所、植物保护站等机构,实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55年至1957年,建立区(片)农技推广站,五县共建站25个,配备技术干部82名,并配有简易仪器。“大跃进”期间,农技机构职能削弱。1962年经过整顿,重新得到发展。各地农技站广泛发动和指导农民种好试验田、丰产田、种子田,举办农技夜校,组织现场参观,推广新式农具、农药、化肥及其它农业实用技术。地、县农业部门农技干部下乡蹲点,种试验田,率先示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地、县农业部门工作停顿,基层农技站除宁国县外均被撤掉,农技推广工作受到很大影响。1972年开始,建立四级农科网。到1978年,先后建立5个县农科所、109个公社农科站、252个大队农科队、4029个生产队农科组,公社、大队两级有农民技术员1636人。同时,恢复农技推广站24个,其中县站1个、区站8个、公社站15个,农技人员192人。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后,公社、大队农科组织大部解体。1982年仅存农科站62个,农民技术员221人。这些人经过进一步培训、考核、考试后,发给证书,是农村一支不脱产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
1983年后,农技推广工作出现蓬勃发展局面。经过调整充实,先后建立健全地、县两级种子公司和农技、植保、土肥、经济作物等站,以及县良种、棉种等场,有技术干部714人;农技推广站发展到141个,有技术干部210人,农民技术员337人。各地还建立科技示范户50171户,1987年调整为13314户。
二、农技改革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不断进行改革。50年代初,主要是选种、育种和推广良种,改进栽培和管理技术。50年代中期,推行“三改”,积极改革耕作制度,推广间作、连作、再生稻以及水稻泥盐水选种、合式秧田、温床育苗等栽培技术。到1957年,全区基本改掉水育大板秧田和“一尺挂两头”的稀植习惯。稻田耕制由一年一熟为主逐步向一年两熟发展。60年代继续改革稻田耕制,大力提倡单季改双季,双季间作改双季连作。同时在品种、栽培、管理上推广新技术,如早稻高秆改矮秆,晚稻籼型改粳型;实行地窖催芽、湿润育秧、小苗带土移栽;红花草以磷增氮;药剂治螟等。并邀请江苏、浙江农民水稻专家陈永康、胡香泉前来传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稻田改制经验。70年代推广水稻温室无土育秧和两段育秧法,放养水生绿肥,实行早稻秸秆还田,试用微量元素和复合化肥,推行种麦六项改革,棉花育苗移栽,发展杂交水稻等。1979年,全区杂交稻发展到28.81万亩,单产比常规稻增加75~100公斤。双季稻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早稻116.05万亩,双晚120.41万亩,产量占粮食总产的65.66%。
进入80年代后,农技改革的重点放在提高农田经济效益上,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82年开始示范早稻地膜育秧,到1987年全区已有14%的秧田使用此项技术,一般比露地育秧增产10~15%,并为适时栽插双晚、提高产量创造条件。水稻品种经过不断更新,高产良种占85%以上。在推广杂交稻新品种基础上,实行早、中、晚杂配套,同时探索杂交优势再生利用,优选出威优、协优64、401等理想再生品种,掌握一些关键性技术措施,为部分水源不足、不能及时播种后茬作物地区,找到增产途径。稻田耕制经过不断调整已基本稳定,一麦一稻、一油一稻、一肥二稻的轮作形式成为主要耕制。双季晚稻面积由最高1979年120.41万亩调整到100万亩左右,占水稻总面积的35.5%。冬绿肥稳定在70万亩左右。棉田实行棉花与午季粮油两熟制。1987年还推广油菜、小麦免耕栽培15.5万亩,建立百亩丰产方5处,重点示范化学除草、免耕栽培、油菜施硼等适用技术,亩产量比全区当年午季粮油平均单产提高80%以上。
三、品种改良
水稻品种建国以后,区内水稻品种重大改革有四次:第一次,1951年至1953年,主要是发掘地方良种,推广改良品种。到1956年,各地选出的地方良种有鸡爪籼、顺水拖、三粒寸、三朝齐、小红稻、九月红等。经过提纯、繁殖、推广,地方良种面积达60%以上,改良品种达35%以上,基本上淘汰了劣质品种。第二次,1955年开始,在推广双季稻中缩小籼稻品种,扩大粳稻品种。引进试种早粳元子2号、青森5号、有芒早粳、无芒早粳,中粳银坊和晚粳老来青、853等品种。通过实践,早熟粳稻因气候条件不适应,产量不高,未继续使用。中熟晚粳增产作用明显,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以后经过不断引种、鉴定、选择,到60年代中后期基本趋于稳定,即双季早稻以籼稻为主,双季晚稻以粳稻为主,单季稻籼、粳并存,一直延续至今。第三次,60年代后期,为克服高秆品种不耐肥、易倒伏弱点,大力推广矮秆良种,到70年代初,早稻基本实现矮秆化。当家早熟品种有矮南早1号、二九南1号、二九青等,中熟品种有七一早、原丰早、圭陆矮等,迟熟品种有广陆矮4号、先锋1号等。双晚配用沪选19、武农早、当选晚2号、农垦58、农虎6号、嘉农482等,实行早、中、晚熟合理搭配。80年代水稻品种进一步向高产、优质、合理布局发展。早稻以浙辐802、二九丰为当家品种,搭配七一早、二九青;中稻以BG910、BG902为当家品种,搭配BG929、金陵57等;双晚以当选晚2号、双丰4号为当家品种,搭配晚粳1号、徽粳804、鄂宜105、桂花糯等。第四次,1975年以后,发展杂交品种。1977年种植12300亩,单产比常规品种高75~100公斤。80年代调整杂交品种组合,使用威优、汕优6号、汕优64等,到1986年,种植面积达275510亩,平均亩产352公斤。1987年,地区种子公司参加省早杂协作攻关,利用广德县农科所选育的“08”、“09”、“TK2”等不育系配制杂交组合,生育期在110天以内,适合本地区作早稻栽培。目前已示范种植的有汕优287、协优63、汕优圭33和汕优64等接班新组合。
麦类品种建国后,小麦品种变化较大。50年代引进南大2419、矮粒多、矮秆红,60年代引进阿勃、华东6号、吉利麦、望麦15、万年2号,70年代中后期引进扬麦1、3、5号,浙麦3号和宁麦3、4号。80年代以扬麦4、5号为当家品种。元麦(又称米大麦)品种变化不大。大麦因啤酒酿造业发展,面积扩大,引进早熟3号、辐矮早3号、西引2号等优良品种。
甘薯品种1954年引进胜利百号,比当地品种增产五成至一倍,推广很快,占全区甘薯面积90%以上。但经长期栽培,已经退化。近年来又引进南薯1号、徐薯18,增产显著,将逐步代替原有品种。
油菜品种50年代推广甘蓝型良种胜利油菜,但生育期较长,不适宜双季稻地区栽种。后又推广地区农科所选育的白菜型品种104以及引进的甘蓝型品种胜利青梗、332、363、川油2号等。到60年代后期,又陆续选育、引进一些早熟高产品种,有甘蓝型20223、广德761、741以及白菜型油冬儿等。80年代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104、当油早1号、068等,其中甘蓝型占45%以上。并试用杂交油菜品种和低芥酸油菜品种。
棉花品种建国前有少数德字棉品种,50年代初迅速推开。60年代中期推广岱字棉。70年代初期更换为鄂光棉、802。80年代初普及鲁棉1号。后因品质不佳且易染枯萎病和黄萎病,于1985年引进、推广泗棉2号、徐州514等品种。
四、作物保护
1、作物病虫害
水稻病害50年代主要有白叶枯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其次为水稻干尖线虫病。到60年代,纹枯病有所抬头;白叶枯病因大面积扩种双季稻而得到控制,稻瘟病仅在山区和老病区发生。70年代,纹枯病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白叶枯病因单季稻当家品种不抗病而再度猖獗,成为水稻第二大病害;稻瘟病开始向平畈区蔓延,它与纹枯病、白叶枯病合称为70年代水稻三大病害。同时,普通矮缩病和黄矮病发展很快。到80年代,纹枯病成为常发性重要病害,白叶枯病因大面积推广抗病品种再度得到控制,稻瘟病仍是一种重要病害。另外,水稻穗期病害如云形病、叶鞘腐败病、稻曲病开始流行。
水稻虫害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有稻螟虫、稻苞虫和稻春象,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到70年代和80年代,除螟虫仍是重要虫害外,稻叶蝉、稻飞虱和稻蓟马发展很快,成为水稻重要虫害。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耕制改变和杂交稻面积增加,二化螟回升,成为水稻螟虫主要螟种和单季稻区主要虫害。70年代后期,稻飞虱发生量增加,为害加重。
小麦病害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有叶、条、秆锈三种锈病以及黑穗病和线虫病,其次是赤霉病。70年代至80年代,前三种病下降,赤霉病成为主要病害。白粉病和纹枯病偶有发生。
小麦虫害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是麦蚜虫,其次是粘虫。80年代后,粘虫为害下降。
棉花病害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是炭疽病和立枯病。70年代至80年代,除这两种常发性病害外,枯萎病发展很快。
棉花虫害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有棉蚜虫、红蜘蛛、叶跳虫,其次是红铃虫。70年代以后,主要是棉蚜虫、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简称“两棉”、“两红”。
其它作物病害甘薯黑斑病,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随胜利百号薯种的推广而迅速蔓延,为害严重。油菜病毒病,发生较普遍,特别是暖冬年份发生为害更重;霜霉病和菌核病也是油菜的重要病害,尤其是菌核病,80年代已成为油菜主要病害。
2、病虫害防治
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50年代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治早、治小、治掉”方针。1975年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
防治手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以人工防治为主,如用点灯诱蛾和人工采卵方法防治水稻螟虫,用人工摘除病叶方法防治小麦锈病等。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逐渐转向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70年代后期,提倡养鸡治虫,并开展病虫天敌资源调查。进入80年代后,综合防治成为主要方法,由单纯化学药物防治改变为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由一病一虫单独防治改变为对多种病虫总体防治。并开始运用防治指标作为防治依据,即当病虫为害达到或超过允许损失水平时才进行防治,以提高防治工作经济效益。
防治组织农业集体化后直到70年代末,均由集体统一组织防治。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初期由各家各户分散防治,效果和效益都不理想。1982年后,推行植保专业承包办法,各地兴办一批植保公司,组织农民技术员与农户签订承包防治合同,负责防治工作。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