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年),移南陵县治于青阳城(今城关镇)至今,城关镇一直为县治所在地,市政建设代有拓展。
一、城垣
自唐至元代,县治无城垣,县署附近相继建成街市。明正德四年(1509年),知县胡文静始立4门,上置楼橹。东称迎恩,西称黉塘,南称丽正,北称拱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罗汝芳、知县郜永春始建土城垣,为堞4806垛,高7.78米,厚9.33米,周长2911.58米,辟4门,东曰宝应,西曰瑞应,南曰福应,北曰灵应;二水关,西南为偕乐,东北为后乐。自此,可防倭寇、山贼侵掠。嘉靖四十四年,复砌砖城垣。万历九年(1581年),知县沈尧中将城垣增高0.93米,增立4重门:东曰春谷,南曰陵阳,西曰秋浦,北曰赭圻。筑台“灵雉”于西北二门之间,崇祯年间改名“倚剑台”,与安贤寺、谢家亭一起,成为风景名胜区,文人墨客吟咏场所。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陈应联重拆修,城垣高6.34米,厚9.33米,周长4174.86米,垛口2905个,城楼8座,城门8,名仍旧。城垣东至新华街东首(今城墙根),西至陵阳街西首(今县汽车站南侧),北至惠民街(今粮油加工厂),南至毕家桥(今县委党校)。
清末至民国初年,城垣年久失修,出现裂缝,个别地段坍塌毁坏。民国27年(1938年)2月17日起,日军飞机数次轰炸县城,至民国28年4月,国民党驻军为阻止日军占领县城,凭城据守,便于群众疏散,派兵拆除城垣。日军占领县城期间,拆城墙修碉堡,城门尚存。抗战胜利后,未再修复城垣。1952年扩建县城马路时,城门拆除。现环城东路还保留城墙根的遗迹。
二、县署、县府驻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知县梅鼎建县署,坐落在籍山西南(今县人民政府驻地),坐北面南。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圮倾严重,知县周诗重修,于9月20日动工,次年冬建成,主建筑大厅三间,高12.44米,宽18.66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全毁。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沿旧址重建,至民国15年(1926年)形成建筑群,主建筑县署大堂(三楹)居正中,是一座五开间单檐砖木结构的瓦房,门楣正中挂一块“南陵县正堂”的金字匾额,旁边悬吊四对宫灯。四根墨漆柱子于“暖阁”两侧,镌刻一副对联,上联为“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下联“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中心处,置知县审案的“暖阁”和“三尺法案”,案后屏风上绘制“海潮日出图”,上挂“明镜高悬”匾额。“暖阁”两侧,放十八般仪仗兵器和男女各异的刑具。有自新所(7楹),习艺所(16楹),监狱(14楹),戒牌、仪仗所(8楹),仪门(5楹),头门(3楹),土地祠(东西各1,计6楹),照墙、宅门、二堂(5楹),上房(5楹),东花厅(3楹),厨房(3楹),西花厅(前后两进,各3楹)。
民国16年(1927年)改县署为县府,驻地未变。改建县府大门,三开间拱形,中间正门高10多米,外形似西欧门饰,顶端略高,两边稍低,顶端可升国旗。拱门东西两侧各有房两间,设传达室、接待室与职员宿舍。县府整体建筑群未变,前后分三进:大堂已改为礼堂,为县府开大会的会场;二堂横列5开间,前有两庑各3间,中置小院,石板路直抵正堂后门,后二堂改作法庭审案场所;三堂也叫后宅,是县长与眷属们的住处。院内回廊宽大,雕梁画栋。东边建有花园,园内植花卉树木、假山、荷池等。大堂两旁有旧式房屋各10余间,东边紧靠东花厅,设县国民兵团团部及县自卫大队大队部,南突出于丰备仓前,形成一小型操场,可供军事训练和县府职员活动场所。西边房屋南接看守所和监狱,连成一排长列式房屋,是警佐的住宅。
民国27年(1938年)起,县城迭遭日机轰炸,县府躲避在香由寺设临时办公处。嗣后,日军多次“扫荡”,县府先后两次移地办公。第一次移往泾县章村和茂林办公,后移至本县刘店乡(今烟墩乡)松树棵。民国33年,国民党驻军一四四师投降日军,占据县城,县府成了日伪县政权机关的驻地。民国34年8月15日,日军投降,9月县府迁回原址。但几经战火,已满目疮痍,破烂不堪。其后,蒋介石发动反人民内战,县府构筑碉堡,县府院后香由寺前建起大型碉堡,两侧池塘边、大门口各建一小型碉堡,全城碉堡林立,陷入一片恐怖之中。民国38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22日南陵县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利用旧县府房屋办公。1956年建设新的办公楼3幢,占地3624平方米,为2~3层砖木结构。接着又相继新建办公大楼。至1990年,院内共建办公楼9幢,宿舍20幢,建筑面积共17524.6平方米,其中宿舍建筑面积7906.6平方米。
三、街巷
明代筑城垣后,城区商业勃兴,居民日增,市场逐渐繁荣,市房不断扩建,渐形成街,青石板路面。街后是居民住宅,人行道窄的为巷。至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有大南街、西街、新壁街、半壁街、前街、后街、横街、正街、十字街、东街、小南街、北街、丁字街、新街、八字街、香由巷、穆家巷、春谷书院巷、竹青巷(俗名市桥巷)、陶家巷、严家巷、姚家巷、叶家巷、罗紫巷、方家巷、张家巷、沈家巷、苏家巷、孙家巷、繁昌巷。清宣统二年(1910年),县治改革区域时,曾将城内地域划为1~8号。清末,全城仍是15条街、15条巷。
民国期间,手工业作坊兴起,资本主义工商业勃兴,街巷有所拓展。民国27年(1938年)至抗战胜利,全城有14条街、14条巷,延至1949年未变。
清末、民国时期主要街道简况表
表1—1

解放后,多次对旧城进行改造。1952年起,将西街、前街、正街等主要街道,由3米拓宽至12米(街道宽7米,两旁人行道各2.5米),部分街道拓展为10~15米,十字街至龙门桥拓宽7~10米。1956年,翻修城区路面1600米,改建东街500米。1976年,城内主要街道浇筑沥青路面,长3262米,宽7米,埋设下水管道。1988年,环城东路长735米,宽5米浇筑水泥路面。1989年,漳迎街长680米,宽10米浇筑了水泥路面,厚20厘米,附设下水道涵管直径60厘米,建有18对窨井。同时延伸自来水主管道长700米、直径20厘米。城区后街和十几条主要巷道都浇筑了水泥路或沥青路,但未统一规划,缺少消防通道。1990年,城关镇城区面积1.19平方公里,有5条路,17条主要街(路)和14条巷(张家巷、王家巷、方家巷、叶家巷、罗紫巷、姚家巷、严家巷、陶家巷、市桥巷、建设巷、香由巷、工农巷、孙家巷、苏家巷)。
1990年城关镇主要街(路)一览表
表1—2

四、桥梁
宋元祐元年(1086年),邑人罗显、童应元集资在漳河之流东溪上建造青阳桥,沟通县署东门街市,为县城建桥之始。明清时期,穿城而过的市河上建有市桥、玉带桥、毕家桥等桥梁;环绕城区的漳河、后港河上建有通济(原名青阳桥,俗称东门大桥)、龙会、思古、西溪、后港、黉塘等桥。时有“城外十里一铺,城内一城十桥”之说。抗日战争中,部分桥梁被日机炸毁。新中国成立后,改造了通济等古桥,新建和修建了后港、龙会和惠民等桥梁,对市桥、玉带桥进行维修与加固,使古桥得到妥善保护。
通济桥旧名青阳桥,俗称东门大桥,横跨东门外漳河上。宋元祐元年(1086年)兴建,元礻右四年竣工。桥宽7.4米,长30.7米。明中叶桥圮,万历年间重修,沟通城外通济街,更名通济桥。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光绪十一年 (1885年)重修。解放后多次进行增高和加固。1963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
惠民桥俗称北门大桥,跨老后港河上,连接惠民街与联城街,为县城石桥之一,始建年代无考,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重建,明成化年间重修。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复建三孔石拱桥,桥长46.5米,宽5.75米,桥上石柱玉立,桥下石基坚固,至民国年间,年久失修,桥基逐渐毁坏,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维修,现已成公路桥,桥面铺设沥青,设护栏。
市桥又名籍山桥,位于十字西街西侧 ,跨市桥河。始建于宋代,居民即在市桥河上架石板桥,便利城区交通。清康熙七年(1668年)重新修建,康熙十年竣工。桥长18.6米,宽7米,设有护栏,坚固壮观。解放后多次维修,1985年,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加固、拓宽培厚,在原桥两边又扩建两平行桥,浇筑水泥桥面,为县城重要交通要道。
龙会桥俗称龙门桥,在城北1公里,跨漳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兴建,因上源工山龙池和烟墩水龙洞二水汇于此,故名,为五孔圆拱桥,长49.8米,高9.3米,宽6米。明末桥上建奎星阁。清顺治年间重修,康熙时将奎星阁改建文澜亭。咸丰年间亭圮。民国时期,年久失修,桥身损坏严重。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1952年,加固桥面,桥长56.6米,面宽6米,桥高9.8米,桥面铺筑沥青,是通往黄山干线公路上的重要桥梁。
玉带桥建于市桥河北段。明万历五年(1577年)建,为单拱石桥,桥长18米,宽6.5米,形似玉带玲珑秀美,故名。清代至民国期间,多次修缮。解放后多次维修加固,石栏杆已毁。
黉塘桥位于城西,跨西港(古称西溪)。明代邑人张绩率族人兴建石板桥,桥名为纪念宋代名宦徐责力告老还乡后在村前设黉塘书院而命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氏后裔重修,桥长14米,宽5米,系单孔石拱桥,现存。
思古桥跨大港河上,距城东南250米。明万历年间建,为石拱桥,桥长6米,宽3米,高2.5米,桥下百米入漳河。
陵阳桥跨市桥河,在市桥西南150米处,原为石板平桥,解放后已圮,用水泥预制板搭成行人便桥,1985年建成钢筋混凝土拱桥,长12米,宽3.6米。
毕家桥在南门内约70米处,跨市桥河支流,又名狮子桥。明洪武年间建,桥长14米,高5.3米,宽5.3米。清代、民国年间几经维修,石桥仍完好。
后港桥在县城西北500米处,跨后港河。明嘉靖年间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建,光绪年间两次重修,是南陵至繁昌古道上重要桥梁。民国期间改建公路木桥,桥长16米,宽5.7米,高6米。解放后多次维修加固,1966年改建双曲拱桥(1孔),跨径32米公路桥,桥长45米,宽7米,高9.5米。
五、供水、排水
供水明清以来,城区多数居民饮用漳河、后港河和市桥河河水,部分居民饮用井水。城区现存古井10眼,以叶家井、泮井、桐安井、七号坦井最著名,冬夏不枯,久旱不竭,水质清纯,甘冽爽口。1949年以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产用水日增,1958年县人民政府大院、县黄梅剧团、县医院、县招待所等单位建立了自用水井(塔),抽井水或提取河水备用。城厢供销合作社、益民酱坊、县食品厂等单位也先后凿井6眼,用于生产和生活。1973年,为解决县城3万人饮水难,县政府建自来水厂,是年省财政拨款30万元予以扶持。1974年7月破土动工,1976年10月1日正式投产供水,设计能力2800吨/日,时有设备300吨清水池、120吨澄清池、80吨无阀滤池各1座,水塔储水120吨,高32米,配二级泵房,铺设主管道网5450米,呈树枝状。1977年,建小型化验室。1982年建一级取水泵房,出水量133吨/时。1989年建35千伏专用电路1条。1990年,日生产能力3000吨,供水主管道12公里,供水3500户(不包括总表内的分表),供水普及率达65%。随着城区范围的拓展,工业区的建设,用水量大增,供需矛盾突出,县人民政府投资232.97万元,对自来水厂进行扩建,规模为10000吨/日,年底破土动工。
排水清末,城区街道靠砖砌的小明沟或阴沟排水,以自然坡度分流为主,一遇暴雨,便漫溢成灾。民国时期,主要依街道、巷道自然坡度,通过明沟或阴沟排入市河中,然街窄巷狭,沟浅水浊常常淤塞,大雨积水成塘,小雨泥泞不堪。
民国20年(1931年)大水,县城大部分街巷浸水,水深1米。通济街漫水,龙会桥与惠民桥一片汪洋。是年秋,县建设科曾对城区的阴沟进行人工疏浚。此后,街道排水设施常年失修。抗日战争期间,炸塌毁坏部分房屋,塞窨沟,排水不畅,街巷晴天灰漫,雨天泥浆。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整修街道。1952年开始,拓宽街道,埋设下水管道,整理路基,修缮路面。1953年起,始埋设直径40厘米圆形下水管道。至1956年,修建下水道600米,在市桥河上建成一座水闸。1976年9月,在浇筑城区街道沥青路面的同时,再次全面清洗整修下水道2124米,新建下水道1066米,坚持不改动排水自然流向的原则,不通的疏通,缺损的修复,倒塌的新建。1985年又投资8万元修建十字街下水道,长700米。1988年砌市桥河片石护岸500米。至1990年,城区建成排水管道10.26公里,有窨井256口,雨污合流,就近排入市桥河和漳河。
六、房屋建设
清末,县城公共建筑多为庙宇、宗祠、会馆、书院、亭、台、楼、阁、塔等,全城有寺庙12个、宗祠32个、亭10余个。后因兵燹,特别是日机轰炸,日伪军对县城的破坏,及其后年久失修,拆而未建,致古建筑寥寥无几。城区市房建设以砖木结构为主,多为青砖小瓦,灰粉封火墙(俗称马头墙)的平房,只有少数官绅大贾,才建有深宅大院。光绪十年(1884年),两淮盐运使徐文达为其母在南陵西街建府第,俗称徐家大屋,是一座崇墉飞甍,广厦深院,造型典雅的明式建筑群,共建99间半房屋,占地1万多平方米。门楼高大临街,黑漆铁皮铜环大门,门外左侧街道两旁置雕花石墩,门两边墙嵌有拴马石,进门迎面是照壁。房屋为4进,坐北朝南有东西大厅,均为3进递进,两排两层60间走马楼,连接前后3进。整个建筑群有大院、小院、大小巷道、天井、回廊、亭台、楼阁、甬道浑然一体,布局有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回廊曲槛,异常幽雅。东西两座花园,造型古朴、奇特,假山石采用浙江武康黄石塑造,峥嵘峭立,嶙峋多姿。园内奇花异草,四季飘香,水榭怡亭立于荷塘边,夏日来临,莲花竞放,清香四溢。
民国时期,城区房屋结构无多大变化,临街铺面因战火纷挠,破旧不堪。抗日战争胜利后,街市相继建成一批楼房。
1949年末,城区房屋建筑总面积26367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85472平方米,草房约占20%,人均住宅面积6.1平方米。此后,房屋建筑面积逐年扩大,草房为瓦房取代。据1985年房屋普查统计,城区房屋建筑面积652454.8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1.47倍,均为砖瓦房。其中住宅面积397892平方米,人均住房7.3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21.6%。多数居民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城关镇6831户居民中,人均住房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189户,569人,占2.8%;4至10平方米704户,占10.3%;10平方米以上5558户,18918人,占81.4%)。80年代起,住宅向多层发展,建房陡增,至1990年,城区房屋建筑总面积827079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436356平方米,人均住房7.5平方米。
民国时期,公用建筑发展很慢。解放初,遗存的公用建筑大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如宋代建的县城古塔,至1949年已倾斜欲堕,为安全起见,1956年经批准拆除。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逐步发展公用建筑,城区先后建立机关、学校、医院、工厂、银行、商店、宾馆、邮局等公用设施,至1990年,总面积约31.36万平方米。
1990年城区主要建筑简表
表1—3单位:平方米、万元

七、绿化
民国19年(1930年),县府辟香由寺前的数亩空地建“中山公园”,周围植树,中为广场。城内官绅富贾有小型花园4座,以徐家大屋东西花园为著,占地十余亩,有大小花坛,种植各种奇花异草。
解放初,县城绿化进展缓慢。1953年拓宽街道时,曾在主要街道的行道栽白杨树,因管理不善,树苗成活率较低。50年代末更新栽植法国梧桐,至80年代,主要街道法梧枝壮叶茂,绿树成荫。1987年街道行道树再次更新,法梧全部砍光,栽植香樟树。80年代起,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学校普遍栽花种树,多数居民也竞相种植花木,少数人家热心盆景制作。至1990年末,县城机关学校宅前院内绿化卓有成效,县人民政府大院内绿化覆盖率达15%以上;南陵师范校园内绿荫蔽日,花卉飘香。
八、照明
生活照明清代,县城居民均用菜油、豆油或棉籽油点灯照明,部分商号用蜡烛照明。民国时期,逐渐使用煤油点灯,政府机关、较大商号、粮行则用汽灯,居民仍以菜油点灯为主。
民国9年(1920年),远明电灯公司送电,供城关商店、机关照明。民国12年,城关商民集资6万元,扩办南陵电灯有限公司,发电供城区照明,部分居民始用电灯。抗日战争中厂房被日机炸毁倒闭。此后,照明以煤油灯为主,部分居民仍用菜油点灯照明。
1959年1月,柏山渠第二电站运行发电,始对县城供电,县人民政府机关、影剧院、医院、商店、旅社等单位用上电灯。1964年,接通高压线,全城先后用上电灯。1990年末城区装电灯1万余盏,年生活用电293.6万千瓦时。
道路照明民国26年(1937年)前,县城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设有挂灯,置4块玻璃的方形灯罩,由商会负责供应照明用油,更夫每晚兼事点灯,日军侵占县城后废弛。
1959年1月,主要街道立木杆安装路灯,使用白炽灯泡。全城街道及公共场所陆续安装了电灯,部分商店和企事业单位的营业楼还装上霓虹灯。1980年改用水泥杆,大部分路灯换成水银(汞)灯和钠光灯。1990年末,全城共有路灯110盏,均为白炽灯。
九、环境卫生
清及民国时期,籍山、漳溪、新民3镇(今城关镇),每镇街道有1名清洁工,城区共9名清洁工,均不拿工资,属义务性质。一些机关、单位内建有厕所,居民家庭有简易厕所。
解放后,城内每个街道都有1名清洁工,共有8名清洁工负责街道打扫和处理垃圾。
1976年,建立城关清洁队,打扫街道路面,有10多名工人。1986年,成立县城关地区 环境卫生管理所。1990年有职工35名,其中环卫工人31名,有清洁队和公共厕所管理队,备有运送垃圾的汽车1辆,板车22辆,公共厕所19座,垃圾箱(桶)50个,垃圾中转点2处100平方米。清扫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前街5.5万平方米,后街2万平方米,每年清扫运送垃圾5000吨。是年,制定《县城关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实行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环境卫生有较大的改观。

上一篇:第一节 机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