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末至民国期间,本县有大小集镇33个,大部分沿古道递铺或滨河建设。解放后,随着交通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变动,弋江、三里、黄墓、丫山等古镇的镇区建设有较大发展,成为县境一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一、县辖镇建设
弋江镇在县城16公里,青弋江西岸,为著名古镇,亦为本县东部首镇,皖南山区竹木集散地之一,贸易兴盛。民国时期,镇区街道狭窄,布局紊乱,主要街道五班街,长不足150米,鹅卵石路面;新正街长300米,宽3.5米,石板路面;汤蓬街长百米,宽4米,卵石路面。沿河街道80%居民住草房,无公用设施,常遭遇水灾。民国31年6月,弋江大堤之柿树坝、卢公坝溃缺,镇区300余间房屋被冲倒,千余人被溺死,街巷变成深潭。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和加固了青弋江大堤,对险段进行块石护坡,使大堤成为防洪屏障。40多年来,镇区建设有较快发展,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全镇3条主要街道都进行拓宽、扩建,先后浇筑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埋设下水道,安装路灯。房屋建筑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镇区住房向多层砖混结构发展。镇区后街草屋已为二层新颖的楼房所替代。镇上建起百货、基建、旅社等大楼20余幢,建有中小学校、医院、邮电支局、新华书店、文化站等文化卫生设施。镇内店铺林立,并设有小商品市场。1987年5月建成日产千吨自来水厂1座,全镇90%的居民饮用自来水。
三里镇在县南,距县城20公里,镇驻地三里店。明代始建三里店,是本县古镇之一。清初,街市初具规模,贸易兴盛。咸丰年间,毁于兵火。民国期间,少数富户建有砖木结构的瓦房,多数居民栖身草屋。抗日战争中遭日机轰炸,房屋倒塌数百间。解放后,镇区建设逐步发展,至1990年,镇区面积达0.3平方公里。有5条街道,主要街道沿芜(湖)大(渡口)公路两侧延伸,浇筑沥青路面。老街浇筑水泥路面,并埋设下水道1000多米(片石砌成,石板作盖,留有窨井)。店北、店南、中心3条街为商业街,房屋以砖木结构为主,国营和私营商店林立,新建了一大批二层楼房。镇区有中学、卫生院、邮电支局、农行、变电所、电视差转台等公共设施。并建有日产千吨的自来水厂1座,90%以上居民饮用自来水。
黄墓镇亦名黄墓渡,在县北部,距县城24.7公里,滨漳河,镇区面积0.75平方公里。明末置黄墓渡,以三国吴将黄盖墓在此得名,后发展成为集镇。街道沿河而建,狭窄低洼,漳河堤低矮,常遭水灾。民国31年(1942年)全镇淹没。解放后,镇区建设发展较快。1982年,沿河老街浇筑水泥路面,长400米,宽8米。镇区房屋多砖木结构的瓦房,1980年后,建起一批二层楼房,有中学、卫生院、影剧院、航管站、供销社等。漳河水运上抵县城,下达芜湖市,有简易公路衔接芜(湖)南(陵)公路。丫山镇在县西南部,距县城37公里。集镇区滨丫山河,明代建成的古镇。民国时期 称仁里镇。1949年,仅有2条丁字街,长160米,宽 4米,石板路面。两旁房屋均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4匹檗子列架,22根立柱,板壁、地板、楼板。一般为2进,中置天井,大多为走马楼,能住人,能藏货物,时有42户,26家店面。1959年,南丫公路通车后,发展速度加快。从70年代起,在南丫路两侧先后建起粮站、药材收购站、茧站、信用社、供销社、汽车站、食品站、医院、电影院、贸易货站、百货商场、工商行的网点,以及个体商业店铺,使新街(兰冲)与丫山老街连成一片。1990年,新街浇筑水泥路面,长764米,宽8米,建成区面积达0.48平方公里。全镇有白炽路灯22盏,杆距50米,有专职环卫工人1名。
1988年,镇北西山被列为省级风景区。
二、主要集镇建设
本县人烟稠密,村庄星罗棋布。清末、民国时期,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自然镇。这些集镇街道狭窄,布局零乱,公用设施甚少。新中国成立后,集镇建设有所发展。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一些从事商业的乡村集镇居民转向农业生产,商业经营网点相应减少,集镇建设缓慢。1978年起,农村集市贸易活跃,集镇建设日趋兴旺。1985年对全县农村集镇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建设速度加快。1990年,有乡集镇28个,选介主要集镇的建设情况如下:
工山镇原名山头张,在县西部,距县城7公里,为解放后新建的集镇之一,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街道南北长1038米,宽11米,东西长1125米,宽20米。分别是沥青和水泥路面,附设下水道405米,房屋多砖木结构,新建住宅商店多为二层楼房。全镇新建住房15.6万平方米,其中 住宅面积7.3万平方米。街道布局合理、整齐、清洁。镇上建有:区公所、乡政府、税务所、工商所、银行、区农技种子公司、区粮站、医院、信用社、中学、小学、供销社、邮电支局等单位。主要乡办企业有建筑公司、皮鞋厂、水泥厂、油厂等。有供水井29口,其中电动井18口、手压井9口、自然井2口。全镇绿树成荫,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
奚滩原名奚家滩,在县东南,距县城17公里,东濒青弋江与宣州市文昌乡相望。老街滨江而建,街道较窄,长150米,宽4米,石子路面,新街长200米,宽8米,水泥路面,房屋多砖木结构。镇上有商店、中学、卫生院、影剧院、文化站等,有公路通县城。
奎湖原名奎潭,在县北,距县城27公里,临奎潭湖,是一座古老集镇。清同治年间设厘金分卡,民国20年(1931年)废。解放后街道扩建,形成丁字街,老街长110米,宽3米,石板路面,房屋多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马头墙。新街长120米,宽5米,已浇筑水泥路面。芜南公路建成后沿路又形成一条新街,长200米,宽18米。建有学校、卫生院、影剧院,店铺林立,商业兴盛。漳河上溯县城,下达芜湖市。
绿岭旧名六里丁,老街长150米,宽4米,石子路面。80年代,沿南丫公路建新街长500米、宽10米,砂石路面。建有中学、小学、供销社、医院、电影院、信用社、知青商店等。沿绿岭至团结村公路的新街,长300米,宽9米,街边有变电所、家具厂。
许镇旧称许村埠,老街长50米,宽3米,石板路面。有商店、茶馆,多为草房。解放后,建成南北走向的2条新街长700米,东西走向的新街长600米,宽5米。新街沿芜南公路建,已浇筑水泥路面,宽18米。镇上建有区公所、黄墓精米厂、区粮站、税务所、工商所、派出所、医院、供电所、职业中学和商店。
1990年农村主要集镇状况表
表1—4单位:平方米

三、村庄建设
1990年,全县有2996个自然村,其中东部平原932个,东北部圩区472个,中部、西南、西部丘陵山区1592个。
民国时期,圩区的本籍农户多用青砖小瓦,木质穿枋,脊梁架在中柱上,为横式3间,中为堂,两侧为卧室,附有灶间,屋矮小。部分农户用土坯作墙,用竹搭架,盖成草屋。丘陵山区多土墙瓦房,间有一定数量草房。富户人家的房屋比较考究,多为砖木结构,置“天井”,有两进三进相连的宅邸,少数官绅人家建有徽式“走马转楼”,呈长方形,前厅与后厢房连接,分别置有“天井”,内装杉木古壁和木质地板,登楼回廊可通往各室。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新建了部分住宅。1978年后,农户建起大量新房,一般仍为砖木结构的瓦房,以片石下脚,红砖砌墙,盖大瓦,石灰粉墙,一幢三开间,门窗宽大,采光性能好。80年代,农村住房向多层发展,新建的多为二层楼房,砖混结构,室内装潢趋向考究,有水磨石、油漆打蜡地面。据统计全县农村二层以上楼房约占农户总数的15%,砖墙瓦屋占65%,土墙瓦屋占18%,草房占2%左右。大多数自然村都建有机耕路,手扶拖拉机可以进村,部分较大的村庄都通简易公路,汽车可进庄。不少农户建起手压井,有的建起电动抽水井。
至1990年,全县农村新建住房建筑总面积820.88万平方米,人均住宅17.2平方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