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西周以来,中国统治集团的京都,主要建在西安、咸阳、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等地,江淮正处于南北政权之间,因此在国家和民族分裂期间,长江、淮河多为南北统治集团割据称雄的分界线。南人北上,北人南下,皆以江淮为要冲。南逾淮北,则兼并中原,北逾淮南,遂吞江表,历代统治集团和军事家常用兵于此。“江淮定而天下稳”,安徽乃兵家必争之地。
统治集团对抗战争,在江淮地区表现为3类。一是统治集团内讧战争。有皇家氏族争夺帝位战争,有诸侯割据反叛朝廷战争,有军阀势力互相兼并战争。他们为了争权夺利,消灭异己,常在江淮大地上混战不已。二是民族分裂战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统治集团为称帝中国,独霸一方,相互攻伐,争江夺淮,拉锯于江淮间。三是封建代表人物争夺统治权战争。历代农民起义将要取得彻底胜利之时,其领导权皆为封建代表人物所窃取。各封建代表人物为实现自己称王称帝的目的,在取得胜利之时,即刻将反叛朝廷战争转化为互相兼并战争。他们常决胜于大江南北、淮河两岸间。有史以来,历代统治集团,在江淮大地进行较大规模对抗战争的战役和战斗见诸于史志记载的有570起以上,因此,它是中国著名的古战场。
西周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4起以上,主要是淮夷(今淮河下游之安徽、江苏部分地区)抗周。在镇压与反镇压的淮夷抗周战争中,周成王、周公、召公等重要人物相继亲自东征。前后以10年时间,将淮夷征服。“浮淮九邑”,大量夷人沦为周室奴隶,周王朝始得巩固。
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36起以上。先为齐楚之争,后为吴楚之争。楚文王年间(前789~前677年),楚国势力日益强大,北上侵蔡伐郑,向中原扩张。及楚成王年间(前671~前626年),又转而东下,灭江、黄、英等国。齐桓公为遏止楚国北进,联徐(今泗县境)抗楚。徐依齐支持,一举征服合肥以南群舒诸国。后齐国内乱,徐遽失大国之援,附服于楚。楚遂灭六(今六安市)、群舒等国,边界扩张到滑(今巢湖市境),齐楚争霸为晋楚争霸所代替。晋为夺取霸主地位,即改变策略,通吴以制楚。吴在晋的支持下,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东方新崛起的一大强国。楚欲向东推进,吴欲向北扩张,吴楚两国在安徽展开了长期的争夺战。寿梦为吴王时(前585~前561年),吴在舒庸(今舒城、庐江县境)向导下,攻巢(今巢湖市境)、伐驾(今芜湖市澛港)、围虺(今庐江县境)、厘(今无为县境),拉开了吴楚战争的序幕。吴楚在安徽的争夺战中,楚常以水师取胜于吴,相继攻夺吴鸠兹(今芜湖市东),败吴于庸浦(今无为县境),击吴于长岸(今当涂西东西梁山)。吴楚两国在长江使用舟师作战,开中国水战之初页。吴水战不敌楚,但常以陆战在江淮地区胜楚。吴先取居巢(今巢湖市)、钟离(今凤阳县临淮关)、州来(今凤台县)、后取灊(今霍山县东北)、六(今六安),致使楚丧失大别山东北侧之险要。诸樊为吴王时(前560~前548年),吴在进攻居巢战斗中,诸樊盲目攻城,被楚守将午臣射死于短墙之下,对吴造成严重打击。吴王阖闾时(前514~前496年),吴借皖西大别山之隐蔽,长驱直入,袭取楚都郢,强大的楚国一时面临亡国的危险。楚国在江淮的领地,遂为吴所有。在春秋战国后期的170余年间,淮河流域的战争几无虚岁。因在安徽战争的胜败和领地之得失,形成齐楚、吴楚两大集团长期对峙态势。直至秦灭楚,才结束这一地区长期的纷争局面。
秦汉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17起以上。战国后期,秦始皇兵势强大,发动了兼并6国的战争。楚畏秦逼,自郢迁都于陈,继迁都钜阳(今阜阳市境),后又行都寿春(今寿县)。秦灭韩、赵、魏3国之后,调集30万大军,以李信为将军,大举攻楚。初战获胜,会师于城父(今亳州市境)。楚大将项燕,乘李信轻敌不备,率大军追踪反击,大破李信军。秦始皇吸取前战教训,复派已告老还乡的老将王翦,率60万大军,继续攻楚,大破楚军于蕲南(今宿州市南),迫项燕自杀。秦军长驱而南,攻占寿春,俘楚王负刍。秦由于占领江淮地域,创造了进军江南的条件,遂乘胜前进,平定江南,统一了中国。
秦灭亡后,全国军事斗争转为刘邦、项羽两大集团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斗争。刘邦乘项羽伐齐,彭城(今徐州)兵力空虚之机,撕毁“中分天下,划鸿沟为界”的和约,率兵东下,攻占彭城,尽收项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项羽亲率大军回救,败汉军于睢水(今濉溪县境)之上。刘邦会韩信与彭越,复围项羽于垓下(今灵璧东南),采取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战法,陷项羽于“四面楚歌”的困境。垓下之战,是决定楚生死存亡的一战。项羽因垓下之败,逃亡乌江(今和县地),自刎而死,楚遂灭亡。汉灭楚后,刘邦恐异姓王造反夺权,即以谋反为名,将韩信等人谋杀。九江王英布(都今寿县)恐祸及自己,遂举兵反汉,连败荆王刘贾于临淮(今盱眙县东北),楚王刘交于徐僮间(今泗县境),进兵蕲西(今宿县蕲县集),与汉军决战。刘邦为实现刘氏独霸天下的雄心,率兵亲征,在蕲西一举将英布击败,终于实现了刘氏一统天下的目的。因前车之鉴,即以江淮地区分封给刘民子弟,以控制吴楚之地。汉文帝时(前179~前156年),刘氏宗族内部争权,淮南王刘长联结匈奴和闽越谋反。汉景帝统治年间(前156~前141年),刘氏中央集团与刘氏地方势力矛盾日益尖锐。吴王刘濞联合6个同姓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刘濞率20万七国联军西进,与前来讨伐的周亚夫大军相遇于下邑(今砀山县东)。周亚夫坚壁不战,以“劳师”之策,大破刘濞联军,将七国之乱平定。汉武帝年间(前140年~前87年),又在淮南(今寿县)发生淮南王刘安谋反,汉朝廷遣重兵予以平定,逮捕刘安,大治淮南狱。汉初百余年中,从异姓王反叛到刘氏宗室内部争夺皇位,皆与江淮地区密切相关。因而,江淮地区是汉中央集团与地方割据势力激烈争夺的主要战场。江淮地区的稳与乱,对汉中央集团安与危起着重要作用。
东汉光武帝年间(25~55年),刘氏宗室又发生内讧。刘纡据垂惠(今蒙城西化),自立为梁王,与刘秀争夺帝位。刘秀遣骑都尉王霸与将军马武前来讨伐。数战垂惠,将刘纡灭亡。庐江县属令李宪,乘汉室内乱之机,在庐江割据一方,自立为皇帝,占据9城,兵力达10余万。刘秀亲临寿春,麾军围李宪于舒县(今庐江县境),经战年余,将李宪平定。东汉末期,宦官轮流擅权专政,致使汉王朝分崩离柝,互相兼并。曹操乘吕布破袁术之机,率兵东进,大战蕲阳(今宿县蕲县集),斩袁术部将桥蕤,兼并袁术辖地。孙策在军阀混战中,率兵渡江,袭占牛繇之牛渚营(今马鞍山采石),继而平定皖南山越,攻占皖城(今潜山县),遂占领江南。汉末各统治集团在安徽之战中所得地域,为后来三国鼎立之魏吴奠定了割据称雄的基础。
三国时期(220~280年),魏、吴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35起以上。曹魏与孙吴在江淮间,尤其在合肥以南、长江以北地区,相互争夺长达60年之久。魏吴两国无数次交战,攻击的目标常在合肥、濡须(今含山县东关)两地。合肥系曹魏在淮南南部防线的重镇。孙吴多次大举进攻,不仅大将屡出,而且吴主孙权6次率兵亲征,但皆以无功而告终。建安年间(196~220年),孙权率10万大军围攻合肥,城中曹魏守军只有7000人。魏将张辽披甲执戟,主动出击,大战逍遥津,屡屡获胜。孙权督军攻打10余日,城不能破,只得退军而还。张辽乘胜追击,险将孙权俘获。孙权久攻合肥不下,遂改攻六安,断合肥魏军后路,4次进攻,也无功而还。濡须系孙吴江北防线的桥头堡,曹魏亦欲得其地以逼吴。曹操4次亲督大军进攻濡须坞,也未能夺得其地。曹操面对军容整肃、战阵严密的吴军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丕即位后,欲绕濡须坞改道攻吴,两次率舟师由淮河抵长江,因濡须未拔,始终不敢冒然进攻。前后数十年间。魏人进攻濡须坞终不得志,吴人进攻合肥亦屡遭失败,因而长期对峙,形成鼎立局面,及吴人版桥(今和县东北)之败,始统一于晋。
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81起以上。晋从永嘉之乱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和种族矛盾同时爆发。形成内乱不已和南北对抗之势,江淮战争极为频仍。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年),历阳(今和县),内史苏峻起兵反东晋,东晋以庾亮为都督征讨诸军事,在大江南北讨伐达一年之久,始予平定。时北方少数民族统治集团也屡次遣兵南犯,进攻东晋。后赵石聪在苏峻、祖约的勾结下进占寿春,长驱直入,占领逡遒(今肥东清水桥)、阜陵(今全椒县东南)等地。东晋遣将军韩晃将其击败。东晋太和年间(366~371年),因北燕连年来扰,遣大司马桓温率兵北上伐燕,结果兵败于谯(今亳州市)。次年,再次率兵北伐,征讨豫州刺史袁真之子袁瑾叛晋降燕,攻占寿春。前秦建元年间(365~385年),苻坚急于统一天下,率步骑百万南征,自称“投鞭断流”,视灭亡东晋指日可待。东晋宰相谢安,遣将兵8万,收其击败于淝水之上(今寿县城北)。东晋隆安年间(397~401年),东晋中央统治集团与地方势力发生对抗。豫州(治今和县)刺史庾楷与桓玄、王恭等4州刺史,联合反司马道子擅权执政。司马道子遣将司马尚之破庾楷于牛渚,桓率在白石(今含山县西南)则大败政府军。联军乘势而下,直逼建康,险亡东晋。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1年),太武帝拓跋焘分兵四路,进攻刘宋寿阳(今寿县)、马头(今蚌埠西)、钟离(今凤阳临淮关),因刘宋南平王刘铄固守寿阳未破,致使北魏军不敢向刘宋纵深推进。刘宋孝建年间(454~456年),刘氏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南郡王刘义宣在江州起兵10万,反孝武帝刘骏,与政府军战于梁山洲(今当涂西南东西梁山),为右卫将军刘玄所败。刘宋泰始年间(465~471年),晋安王刘子勋又在江州起兵反明帝刘,与政府军战于赭圻(今繁昌县新港)、鹊尾(今繁昌县三山),为建安王刘休仁所败。南齐建武年间(494~498年),北魏兴兵大举南侵,进攻锺离。南齐徐州刺史萧惠休据城坚守,将魏军击退。北魏自孝文帝起,累累遗兵南犯,及萧梁天监年间(502~519年),仍进攻不止,兵抵江表。萧梁一改过去战略,在浮山(今五河县境)拦淮筑堰,以灌寿阳魏军。继而,大举北伐,在江淮地区取得一连串的胜利,收复夏邑(今萧县东)、合肥、霍邱等地。不久,北魏大举反攻,中山王元英督军数十万猛攻钟离(今凤阳临淮关),梁军将军昌义之仅率30000士卒固守。梁武帝遣右卫将军曹景宗、豫州刺史韦睿率军驰援。大败北魏军。萧梁太清年间(547~549年),河南王侯景在寿阳起兵反梁,攻取历阳、姑孰(今当涂县),占领建康称帝。湘东王萧泽发兵讨伐,由芜湖攻入建康,将叛乱平息。北齐天保年间(550~559年),北齐仪同三司萧轨与萧梁叛将任约,徐嗣徽等合兵10万,出栅口(今裕溪口)至梁山(今当涂西南东西梁山),进攻萧梁。萧梁太尉陈霸先遣黄丛将其击退。随后又遣兵袭击历阳,俘斩北齐军万余。南陈太建年间(569~582年),南陈遣镇前将军吴明彻率兵10万,进攻北齐。连克历阳、大岘(今含山县东北)、寿阳、颍口(今寿县西)。连战数月,北齐淮南数郡,尽为南陈所有。两晋南北朝期间,在南北统治集团互相争夺中,谁牢固占领江淮之地,谁就掌握战争主动权,为消灭对方创造了条件。由于南北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互不得志,致使南北割据达274年之久,形成长期对峙局面。南北统治集团争战如此,南朝内乱之战也如此。内乱战争的双方,得江淮者得建康,失江淮者失建康,无不以江淮之战的成败而决定自己的存亡,此乃内乱战争双方常以江淮地区为决战之地的所在。
隋唐五代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48起以上。隋开皇年间(581~600年),隋文帝调集50万大军,兵分八路进攻南陈。隋庐州总管韩擒虎率兵500人,乘月色自和州横江(今和县东南)偷渡,奇袭采石。隋采石守兵毫无戒备,正在酒后酣睡。韩擒虎兵不血刃,攻占采石。继而攻克姑孰,兵锋直指建康,将陈灭亡。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淮南道行台仆射辅公勣据丹阳称帝。唐遣赵郡王李孝恭,河南总管李世祐,水陆并进,败辅公勣于博望、青林(均今当涂县境)两地,兵克丹阳。上元年间(674~676年),淮西副节度使刘展举兵反唐,兵占宣、舒、濠、和、滁、庐等州。唐遣平庐兵马使田神功率兵将其平定。文德年间(888年),杨行密崛起庐州,依袁袭计,自糁潭(今无为县境)渡江,攻占宣州,后回军复克庐州,斩叛将蔡俦,大江南北尽为杨行密所有。乾宁年间(894~897年),割据徐、兖、郓3镇的朱全忠大举南下,进攻杨行密,境内吏民惊恐异常。杨行密独镇定自若,先与部将朱瑾率兵3万在东线渡淮,夹歼朱全忠名将庞师古,后转兵西线,与寿州守将朱延寿追杀朱全忠部将葛从周,在淠水将其击杀殆尽。天复年间(901~903年),宁国节度使田頵,勾结润州团练使安仁义举兵反吴(即杨行密)。杨行密遣台溕率兵将其平定,进一步巩固了淮南的割据政权。五代时期,先为封建割据战争之延续,后为后周与南唐相互吞并之争。后梁凤历年间(913年),后梁遣淮南西北行营招讨应接使王景仁率兵2万,进攻吴之庐、寿两州。吴镇海节度使徐温率兵2万迎战,在赵步(今凤台东北)、霍邱、淮水等地3次击败后梁军,稳固了吴在淮南的割据地位。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后周多次发兵进攻南唐,周世宗亲临寿州前线指挥,大将赵匡胤引兵直下清流关(今滁州市西北),因寿州不克,只得回军。后周集中兵力围攻寿州,南唐清淮节度使刘仁赡据城固守,相持一年半之久。后因援断粮绝,刘仁赡病重不省人事,监军使周廷扬奉表请降,后周始兵占淮南,一洗江淮,进逼建康。陈与隋、南唐与后周统治集团在争夺统治权的对抗战争中,皆因江淮战斗之得失而招致败亡。杨行密据淮南称王,亦因江淮为四战之地、兵赋之地而立国36年之久。朱全忠欲窥其地,屡战而不能得。杨行密割据江淮,断绝了唐王朝的重要粮道,对加速唐王朝的灭亡起了重要作用。
两宋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70起以上。北宋灭南唐主要以江淮地区为进攻出发阵地。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年),北宋在进攻南唐的战斗中,赵匡胤得樊若水所测长江宽窄之数据,在采石架起第一座长江浮桥,沟通南北军运,一举灭掉南唐。此为中国军运和建造军桥史上的一大创举。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宋迁都临安,江淮地区成为南北争夺拉锯之地。齐阜昌七年(1136年),齐发兵30万,兵分3路进攻淮南。齐王刘像之侄刘猊率东路进攻定远,直逼建康。遭南宋军阻击后,改道庐州而进。兵抵藕塘(今定远县境),与南宋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军相遇。在杨沂中军的夹击下,齐军大败,刘猊仅率数骑逃走,余众皆降。其它两路闻刘猊之败,皆撤军而还。金天会年间(1123~1135年),金乘宋江防尚未巩固之机,金主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兵南下,分两路进攻南宋,连陷寿春,合肥、巢县、和州、无为军等地,继而进攻采石。太平州(今当涂)知州郭伟率兵将其击败,完颜宗弼遂改道从马家渡渡江,直趋广德。岳飞率军予以迎击,六战皆捷,大败金兵。金天眷年间(1138~1140年),金撕毁和约,大举南犯,时新任副东京留守刘溕在赴任途中,闻金兵已入陈州,即先期赶至顺昌(今阜阳市)进行防守,以不超过2万人的兵力,击败完颜宗弼10万大军,创造了“顺昌大捷”的奇迹,挫败了金兵南侵的意图。金皇统年间(1141~1149年),完颜宗弼再次率兵南犯。连陷寿春、庐州,进据和州。南宋遣兵自采石渡江进行抗击。在宋将刘溕、张浚、杨沂中等3路大军的合击下,败退柘皋。南宋军紧追不舍,又创造了“柘皋大捷”。金既战失利,即协和北归。自此江淮近20年无战事。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金主完颜亮再次撕毁和约,集兵60万余分道南侵。一路自寿春攻淮南,陷和州,欲从采石渡江。南宋副帅王权采取不抵抗主义,退逃江南。时中书舍人虞允文赴采石犒师,见南宋军不战而退,即主动挑起抗金重担。他收拢散卒,重振旗鼓,亲临前线指挥,大败金兵于江中,创造了“采石大捷”。金因江淮战场之败,尤其是完颜亮采石之败,为部将所杀,即一蹶不振,完全丧失了南侵能力,从而结束了金兵南侵的历史。
元明清时期,统治集团在江淮地区发生对抗战争的重大战役和战斗有54起以上。元统一中国之后,江淮地区南宋遗老遗少仍眷念旧朝,不服新朝,奋起反抗。元至正年间(1341~1370年),太平(今当涂)、宣、徽(今歙县)等州的宋之遗老遗少,多次举义旗反抗元政权,元派兵镇压,皆被义军击破。但由于义军力量分散,寡不敌众,终于被元军各个击破。明王朝建立之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暂趋和缓,安徽一度战事平息。洪武末年,朱元璋逝世后,明王朝内部爆发了争夺帝位的内乱,江淮战争遂起。燕王朱棣以援引“祖训”,“讨伐邪恶”为名,兴兵南下,自称“靖难”,兵锋直抵宿州,继而击败明都督平安军,破灵璧,克泗州,渡淮河,占天长,下扬州,连连获胜。由于朱棣在江淮地区取得战略性的胜利,乃在朱氏集团内部争夺帝位中获胜。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宁王朱宸濠以反武宗暴政为名,率兵10万,由江西顺江而下围攻安庆,企图攻占南京,夺取帝位。明都督佥事杨锐等据城固守,顽强抵抗,相持18日之久。因朱宸濠未能夺取金陵上流之门户安庆,则在朱氏内部争夺帝位中失败。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清兵入关后,江南明之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建都南京,少帅马士英当权。明武昌守将左良玉拥兵自重,与马士英对抗,不久病死九江。其子左梦庚举兵东下,连破东流、建德(今东至)。马士英遣将领黄德功,击败左梦庚先锋军于铜陵灰河,后又大战于板子矶(今繁昌县西北),迫左梦庚返回九江。是时,清兵从河南商丘入安徽,连克颍州、太和,东攻泗州。朱由崧即令杨州都督史可法率军增援泗州。清军夜渡淮河,势如破竹,一举攻占泗州,直趋杨州。清军攻占南京后,追击朱由崧于芜湖。黄德功率所部八总兵,布阵于荻港、繁昌一带迎击,结果兵败刺喉殉国,南明政权宣告结束。明亡后,明侍郎张煌言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兴兵北上,欲恢复明政权。张煌言半月之内,攻占皖南4府24县,清廷大为震恐。由于郑成功南京之败,张煌言孤掌难鸣,遂败于铜陵,逃往浙江天台。郑成功、张煌言反清力量失败后,江淮明朝之遗老遗少,仍不服少数民族的统治,纷纷举旗抗清。著名者有:休宁金声、江天一,宁国麻三衡、邱祖德,泾县尹兴民,池州吴应箕,太湖石应琏,潜山余公亮,庐州冯宏图,巢湖叶章士,九华山了悟和尚等。其中金声、江天一部,众至10万,但为时不长,皆被清军消灭。清廷消灭江淮地区明王朝遗老遗少的反清力量,对巩固江南乃至南方的统治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统治集团对抗战争,在安徽战争史上占据主要地位。时间长,次数多,类型纷呈,奇伟迭出。有水战,有进攻战,有防御战,有攻坚战,有伏击战,有游击战,有运动战,有追击战,有围歼战,创造出许多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声东击西,以逸待劳,据险挫敌,巧用天时,军政兼用等典型战例,成为历史奇迹,传世典范。在这里,既有正面的战争经验,也有许多防务松懈、盲目轻敌、泄露军机、临阵怯战、指挥失误、贻误战机而招致失败的教训,而为后人所叹息。统治集团对抗战争在安徽战场上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为丰富中国的军事理论增添了一页,它在当今的国防建设,以及在政治、经济建设领域内,仍为世人共鉴。历代统治集团的对抗战争,给江淮、给安徽带来的灾难是极其惨重的。沉重的徭役、兵赋外,还惨遭屠杀。汉景帝在平息“七国之乱”中,认为被裹胁参战的吴人皆罪该万死,下令斩杀包括淮河以南在内的吴人达数十万。曹操征讨陶谦之战中,在取虑(今灵璧)、夏丘(今泗县)等地大肆屠杀,以报父仇,数十万无辜百姓死于曹军屠刀之下,泗水为之不流。萧梁拦淮筑浮山堰淹灌寿阳魏军,筑堰20万民夫死亡大半。堰破,沿淮城邑,村落皆被水冲没,10余万人惨遭灭顶之灾。唐在军阀混战中,江淮人民罹遭荼毒。舒州刺史独狐及叹道:“经积年寇盗、疮痍之后,百姓流窳,十不存一”。南宋京都留守杜充南逃时,决黄河之水以阻金兵。黄河由泗夺淮,淮北尽为泽国,死者不计其数,致使沿淮人民遭受700余年水患之苦。元末大乱中,江淮地区人民生灵涂炭,两淮百姓大量死亡和流失。据资料记载,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今安徽地域除颍、亳、宿3州属河南外,人口为334万。及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颍、亳、宿3州划入安徽,地域虽然增大,但人口却为313万,锐减20余万。清灭明之战及湘军入皖之战中,大肆屠杀,大江南北、淮河两岸被洗劫一空。造成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满目凄凉的悲惨景象。曾国藩曾说过:“今凤、徐、泗、归、陈等郡,几乎千里废耕,而官兵骚扰异常。几有贼过如篦,兵过如洗之惨”。统治集团对抗战争给安徽人民造成的灾难,遗患至今。安徽长期经济落后,生产和建设发展缓慢,是与统治集团对抗战争对安徽造成的战争创伤分不开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