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初期,由粮食公司规定粮食牌价。
一、粮食购价
1953年,收购价格每百斤:小麦9.30元、稻谷6.80元、玉米6.65元、大豆8.80元。
1956年,大豆收购价为9.50元;玉米由7元调为7.10元。
1961年,小麦统购价由1956年的9元提到11.50元,提高27.8%;籼稻由6.80元提到8.60元,提高26.8%;大豆由9.50元提到13.20元,提高38.9%;玉米由7.10元提到8.80元,提高23.9%,第一次出现购销倒挂。
1963年,降低大麦、红芋干、蚕豆等小杂粮的收购价格,大麦由8.20元降到8元,山芋干由8元降到7.60元,蚕豆由13.50元降到11.40元。
1966年,小麦由11.50元提到13.20元,籼稻由8.60元提到9.60元,大豆由13.20元提到14.50元,玉米由8.80元提到9.60元。
1971年,大豆统购价格由14.46元,提到15.50元。
1974年,大豆统购价格由15.50元,提到20元。
1979年,籼稻由9.56元提到11.60元,小麦由13.28元提到16.70元;大豆由20元提到23元;玉米由9.56元提到11.70元,再次出现粮食购销倒挂;幅度平均为20%左右。
1981年,大豆收购价格提高50%,达到超购价水平并取消超购加价办法,实行全国统一价。
1984年起,糯稻分为粳糯稻、籼糯稻,粳糯稻收购价格每百斤由15.50元调为14元,籼糯稻由15元调为13元。
1985年起,农村粮食收购由原统超购改为合同定购,作价按三七比例计价(即30%原统购价、70%原超购价)。红小麦按倒“四六”,籼稻按倒“三七”,粳稻按倒“四六”。
二、油脂购价
30多年来,油脂油料价格的调整比较频繁,提高幅度也较大。1952年,每百斤油菜籽购价11元,1953年调为11.50元。1961年,油脂油料不分城乡,全省一个价,分品种购价每百斤油菜籽23元,芝麻32元,花生仁30元,花生果19元,油菜籽21元,桐仁38.30元,桐油68元,蓖麻籽30元,柏籽25元,洋棉籽5元。
1966年,贯彻收油不收料政策,提高食用油脂统购价格,菜油从63元调为74元,麻油从71.10元调为78元,豆油从67.50元调为77元。
1971年,油菜籽由23元调为28元,提高21.74%,芝麻由32元调为42元,提高31.25%,花生果由19元调为24元,提高26.31%。
1977年,芝麻从42元调为50元,棉籽油6.7元调为8元。
1979年,油菜籽从28元调为36元,芝麻从50元调为58元,花生果从24元调为34元。
1985年后,油菜籽、花生、芝麻实行合同定购,油菜籽按倒“四六”比例价收购,合同定购外的,按议价敞开收购。花生、芝麻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
三、油脂销价
1952年,菜油销售价为每百斤38.50元,麻油为43元。1953年菜油调为39元,麻油调为46元。
1961年,菜油销售价调为每百斤75元,豆油调为80元,花生油调为78元,大麻油调为84元,小磨麻油调为100元,茶油全省一律86元。工业用油我市米糠油为58元,毛棉油63元,桐油87元,蓖麻油96.50元。
1964年,菜油调为78元,豆油调为83元,花生油调为82元,大麻油调为90元,茶油调为93元。
1971年,油脂油料统销价格不动,全国油脂油料购销价格第一次出现倒挂,油脂销价仍按1964年调整后的价格执行。
芜湖市粮油原料及其产品价格变动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